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精髓“汗、吐、下”三法,“六经”乃指全身六个部位言
userphoto

2022.10.12 云南

关注

《医心方》卷一治病大体引《千金》第三卷,又云仲景曰: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精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使人心懊侬,胀满烦乱,浮肿而死;不须下而强与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之者,令人火邪入肠,干错五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使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按:此仲景三例总序也,今本《千金》第一卷引仲景四条,此为其一;丹波元简以《病源》、《千金》皆未见仲景原书,谓书中无仲景姓名者误也。

自南宋以后,成无己本《伤寒论》孤行,千有余载。学者皆以为足本,惟《千金翼》、《外台》为二古本,不知《千金方》九卷乃为《伤寒》正对方,又不知发汗之有膏、散、丸与解肌汤。因麻、桂难用,遂构种种迷罔。使细读《千金》,则群疑皆释矣。以致后人纠缠六经。

仲景经方都是“以证合脉”故曰:脉证并治。

“脉”五诊:皮、肉、脉、筋、骨皆可言“脉”。

“证”在外,仲景书每以外证标目。太阳为部位,风与寒分病种类,性质不同。汗出、恶风为“证”。

《邪气脏腑病形篇》: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按:此以三阳头身受邪,以部位分经,为病其始,皆在皮部。三经非有浅深,亦不出于传变,此为正义。

每“经”各自有六部,皮、肤、肌至胸、腹、胃,汗吐下三法。

六经为部位,自立门户,不分层次。华佗六部三表三里,乃为浅深日数之正说,旧以六经分日者,大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厘正按摩要术》_寒证_中医世家
《素问·热论》与张仲景《伤寒论》的比较联系
此书不厌千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伤寒论】
廖平对《伤寒论》唐古本的文献研究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
《内经》与《伤寒论》的阴阳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