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成推拿治疗一些常见病的手法介绍(三)

从小得到的观念就是有病找医生,然而经过一次次被医生的修理,身体和心理不堪重负,不再把医生当成救世主。认识中医以后,知道了人原来还可以“不生病”。那句“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不是说人吃饭就一定得得病,而是说人如果不善于饮食就一定会生病。但我说,善于和懂得饮食可以让我们不生病,而且学一点《黄帝内经》,严格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就可以完全不生病。

但真正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时刻对于“虚邪贼风”能“避之有时”真的不容易,因此我们想不生病也真的不容易。但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吗?

林杰医生说,这么多年以来,我觉得我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我不把疾病当敌人,在我看来,疾病是我们人类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我们的身体就有这样一个监督机构、一个预警系统,它用不愉悦的方式提醒你,你这个时候出问题了。为什么出问题了,可能是你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产生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情绪。

大家都知道情绪很影响我们,而你不正确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你情绪的失控。情绪的失控会干扰你气血的运行……所以,我们善于调节自己的情志的时候,其实就会让身体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都是我们气血在某一个阶段的代表。气往上走就发怒了;喜则气放,气就会散开了;恐则气下,气就往下走。所以说,每一种情绪也都是气的一种表达、一个代号而已。

其实疾病也好,虽然以不愉悦的方式提醒我们,但就是因为这种提醒,我们才会走出困扰。这个朋友给你提意见,如果它的意见是正确的,我们就听它的,那我们就改变了某一种状态,大家皆大欢喜。如果朋友提的意见错的,那我们就改正,也取得另外一种和谐和平衡。

所以疾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情绪的失控,而且我们认识不到,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行进。

接(二)七、便秘

1、取穴。主穴: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腹哀。配穴:燥热内结者横擦八髎,按揉支沟、足三里、内庭、大肠俞;气机郁滞,加擦两胁,按揉肺俞、肝俞、期门;气血不足,加捏脊,按揉脾俞、胃俞、支沟、足三里、膻中、膈俞、擦八髎;阴寒凝结者横擦肾俞、命门、大肠俞及八髎穴。

2、仰卧位,在患者右侧,用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推揉腹部中脘、天枢、关元等穴位,用摩法摩腹以增强肠胃的蠕动。再点按支沟、足三里、内庭等穴位。

3、俯卧位,在一侧,采用“三捏三提法”捏脊,按揉背部脾俞、胃俞、大肠俞等穴位约3分钟,或用擦法横擦背部所选之穴位,以取热为度。

八、胆绞痛

1、取穴。主穴:胰俞(胸8椎旁开1.5寸),胆囊穴(阳陵泉下1寸),内关,足三里。配穴:肝气郁结加肝俞、胆俞、章门、期门、膻中;瘀血停积加肝俞、胆俞、血海、膈俞;肝血不足加中脘、天枢;肝胆湿热加摩腹,擦背俞穴,点三阴交、阴陵泉、太冲。

2、俯卧位,在一旁按揉背部压痛敏感点3-5分钟。用滚法或弹拨法或按揉法在肩背部相应俞穴上施术3-5分钟。

3、仰卧位,在患者右侧,用掌摩法摩腹5分钟,动作宜轻柔和缓,以胀为度。按揉胸腹部穴位,膻中、章门、期门、中脘、天枢等,每穴1-3分钟。

4、用按揉法点按四肢穴位,内关、血海、三阴交、太冲、胆囊穴。

以上手法中,按揉胰俞和胆囊穴在急性疼痛时有明显镇痛解痉作用。

九、头痛

1、取穴。主穴:开天门(自印堂上推至前发际),推坎宫(自印堂抹推眉弓),运太阳,运耳后高骨,拿风池,点合谷。配穴:外感头痛以疏风散表为主,风寒头痛加风府、肺 俞,平擦大椎至腰阳关;湿热头痛加风府、曲池,揪大椎,拿颈项;热甚者可尺泽放血;风热头痛加刮大椎,拿颈项,揉肝俞、天柱、内庭,拿肩井。内伤头痛以平肝潜阳为主。肝阳上亢头痛加推角孙、桥弓,拿颈项,点太冲、外关、足临泣,搓两胁,拿肩井等;痰浊头痛,加摩中脘、脾俞,按足三里、内 关、丰隆为主;气血虚弱头痛,加推按百会、大椎、心俞、膈俞、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五指梳理头部; 虚甚者加捏脊疗法;肾虚头痛加肾俞、关元、气海,擦腰部两侧及督脉,并擦涌泉穴。

2、仰卧位,在一侧,根据辨证选穴,进行头面部推拿操作10分钟,在胸腹及躯干部操作10分钟。

3、俯卧位,在一侧,拿颈项3-5分钟,在腰背部及躯干穴位进行推拿手法操作10分钟。

十、失眠

1、取穴。主穴:神门、内关、三阴交。配穴:肝郁化火,点太冲,推角孙,揉膻中,分推腹阴阳。痰热内扰加摩腹,推中脘,点天枢、丰隆。阴虚火旺加揉肾俞、命门,擦八髎,点气海、关元等穴。心脾两虚加揉心俞、脾俞,推中脘、天枢、足三里。心胆气虚加揉心俞、 胆俞。

2、俯卧位,于患者一侧,用轻手法施“三捏三提法捏脊,并点背部俞穴。

3、仰卧位,于患者一侧,用点按法,点揉神门、内关、三阴交。根据辨证推拿胸部及腹部穴位。

4、仰卧位,于患者头侧,在患者头面部施术, 如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运耳后高骨。于整个面部施以轻快的大鱼际揉法,以蝶推法施于头之两侧,施术过程中,患者即可入睡。又可以轻弹悬厘、悬颅穴,亦可使之人睡。

5、每日晚间睡卧前,洗足后,自行擦左右涌泉穴各300 次,为保健之法,极有效。

十一、糖尿病

1、取穴。主穴:中脘、气海、关元、肺俞、脾俞、肾俞、肝俞、胰俞(胸骨旁开1.5寸)、腹部。

临床表现为上消:在背部加心俞、膈俞;在腹部加左梁门、左章门区域,用顺时针方向摩腹,再加点按足三里,弹拨阳陵泉。

临床表现为中消:在背部加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为主;在腹部以中脘、建里穴区为主,摩腹约6分钟。点按三阴交、太 溪穴。

临床表现为下消:在背部以肺俞、肾俞、肝俞为主;在腹部以水分、关元、中极穴为主。肾阴亏虚者,应辅以点按三阴交;阴阳两虚者,再加直擦督脉和膏肓穴。

2、俯卧位,以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依次施于肺 俞、胰俞、脾俞、肝俞、胃俞、肾俞等穴,重点在胰俞,约3分钟,他穴宜各半分钟左右,手法宜轻柔。

3、仰卧位,以上述手法依次施治于中脘、气海、关元穴,每穴半分钟左右,揉后再以掌摩法摩腹,约3分钟。

4、推拿时,必须根据辨证情况,随症加减化裁。总之,在治疗中尽管有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均应以按揉胰俞穴为重点,手法宜轻柔,避免强刺激手法。而摩腹,按揉四肢肌群, 可使其中、小动脉充血,使糖代谢旺盛,起到消耗体内血糖的作用。因此为降糖的主要途径。患者主动练功,亦是降糖的较好保健方法,值得推荐。

对胰岛素依赖型和非依赖型糖尿病,均有良好疗效。方法介绍如下:血糖升髙为本病的标,用手法使患者自身对血糖消耗增加,其手法为摩腹,推拿周身肌肉丰厚处,令患者平日加强体能练习。胰腺功能是糖尿病的本,我们以按揉胰俞穴,胰脏在腹壁投影区(即右梁门经中脘穴至左梁门穴)用轻摩法,一般自左向右操作,续在以上穴位上用叩击法。以图改善胰腺功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后康复仪加手法按摩催乳450例_韦秋波
按摩手法中的补与泻
穴位按摩十大治法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按摩师》2
钱氏一指禅推拿宗法十八法常见病证治疗步骤举例
宝宝发烧勿输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