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小节——《论语》学习349
 

宪问篇第十四·一七(349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钱穆译子路说:“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死了,管仲不死,如此,未算得是仁吧!”先生说:“桓公九次会合诸侯,并不凭仗兵车武力,都是管仲之功。这就是他的仁了。这就是他的仁了。”

杨伯峻译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师傅]管仲却活着。”接着又道:“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孔子道:“齐桓公多次地主持诸侯间的盟会,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管仲的仁德,这就是管仲的仁德。”

【傅佩荣译】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为此而自杀,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说:“这样不能算是合乎行仁的要求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使天下没有战事,都是管仲努力促成的。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这就是他的行仁表现!”

如,乃,是,就是。

齐桓公(即公子小白)杀公子纠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很熟悉了,当时追随公子纠是召忽和管仲,公子纠抢夺王位失败被鲁庄公杀害后,召忽尽人臣礼节自杀。而管仲却被鲍叔牙推荐做了齐国宰相,所以历史上人们一直评论管仲的做法是否合礼得当。孔子明确表示,这是管仲的仁德的表现。他这样评价管仲,是因为管仲做了齐国宰相后,辅佐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免去了战祸,避免了各国之间的征伐杀戮,以他一人之力造福民众。

《孝经》上说: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意思是说君子事奉上级,进言的时候考虑的是尽忠尽职,退下来私自一个人的时候,就考虑是否有过失。君子对上级的善行和美德必顺应服从,对于上级不好的地方必匡正补救,因为这样,所以上下能相互体恤,能互相友爱了。这段话也能很好地说明管仲是一位有仁有德的君子,他在任宰相期间,对齐国大兴改革,使齐国得以国富兵强,民众安居乐业,上下其亲。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里曾引用这段话,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司马迁认为孔子对管仲还是有微词的,因为孔子曾批评过管仲“器小”“不知礼”。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22》)但本章孔子站在不一样的高度评价管仲,说他有仁,是因为他对国家,尤其是对民众有着前所未有的贡献和恩泽。如《论语·宪问18》孔子所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踢。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意思说管仲辅相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难道要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管仲不求自欺欺人的愚忠愚孝,这样的人还不能算仁吗?

因此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因为别人有小过而大加鞭挞,我们要看他在大节上是否有仁、有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晋文公谲而不正|《论语》没有那么难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第四十六讲:子产和管仲
胡觉照:孔子的诡辩令人不齿
忠君是匹夫匹妇的小信小节(胡觉照)
论语启示录317:圣人看人看两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