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对程式化与模式化的包围

现实的洪流滚滚而来,我们无法拒绝,无法摆脱,更多的时候我们被裹挟,被席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有一种教育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的学生容易同质化、类型化越来越多。

     这是学生的问题吗?好像他们的确有一些问题,但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着大量的程式化与模式化情况?出现程式化与模式化的情况,也许有人会说是某些教师的个人行为,也有人会归咎于应试的教育体制,还是有一部分人因为采用这简单的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模式短期内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教育的内涵本身很丰富,教育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育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件事为了培养高素质、有能力的人。程式化与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包围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程式化与模式化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其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与正面的价值,对于那些缺乏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不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的人,在短期内这种程式化与模式化是能够帮助这些学生逐渐走上适应当下学习的道路,自然也能够应对考试,但是我们的老师如果将这种程式化与模式化变成一种简单明确的教学模式:考什么就用什么套路来应对,不管学生懂不懂,理解不理解,用一个模子去框,表面上有模有样,可能在短期内的分数也不会太低,但时间久了,对于那些渴求不断进步与提升自我的学生,对于那些希望能够促进自己思考能力的提高的学生,他们是期待老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给予必要而到位的指点,而不是每次都用这种方式来应对,好像这就是万能钥匙似的。可是问题是当下有些老师相当功利,狠抓考试方向,死抓应试技巧,用应试的“程式化、模式化”来套自己的日常教学,我们不能说这些教师不用功,也不能说这些教师不用心,我们反而可以说这些老师极为聪明,极为独到,极为用心。殊不知如果所有老师都是一种方法来教,一个模子来塑造学生,长此以往下去,绝大部分的学生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肯动脑筋,不会动脑筋。

     面对程式化与模式化的包围,作为学生,未成年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不可能懂得拒绝的,只能默默地接受;而这既需要有一种外力来突破这种模式的包围与限制,也需要我们的社会用一种相对合理的制度来改变这种包围,真正按照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来开展,也许,这样才更加有利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作文个性化教学探析
+凌宗伟:保卫课堂的自由
凌宗伟:模式是个性化的
教育需要去模式化
一线老师揭秘:我们的课堂,究竟谁在做主?(附投票)
走班制的尝试与探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