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素问·生气通天论》

脾气的特点缓和之气,就像咱们喝这个白米粥一样,它的气是白米粥一样的特点,稍微有点稠,又不是很稠。这米粒气比较甘淡,这是脾气啊,只有这样的气,才能润达五脏,升清,斡旋。你看家里熬那个白米粥,细细熬的白米粥,你感觉一下,这个就是脾气。所以说脾气不足的时候,脾气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以粥来滋养,那勤喝粥吧,胃弱受到伤害的时候你要通过粥来养脾气、和胃气,它慢慢就调过来了。味贵乎淡,也就是说很多去脾湿的药都是淡药、甘淡,不会对胃造成过多的伤害,又使脾气濡润开达,这个大家要听好了。所以说脾气不能滞,脾气一凝滞了,就会中焦气机不化,这人就要得病,吃饭不香,四肢无力,大便不畅。

关于脾气不濡啊,咱们都知道,大苦伤阴,苦败胃,这苦味是人们所不喜欢的。苦只有发破力没有建设力,就像这个苦能破气,苦能散热,苦能散结,所以说治一些淤血的病一定要用苦药,但是凡调养的方尽量不要用苦药,苦药伤身啊,耗气伤身动血脉。比如说慢性胃炎这个尽量不要投以苦药,苦药直接对胃有刺激嘛,黄连黄芩龙胆大黄这些都是苦药。

这里顺便说一下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是被今世误用,而且龙胆泻肝汤这个药本身不好,伐正气的一个方子。龙胆泻肝汤,知道肝中有淤滞,有湿热用龙胆泻肝,这个不是王道的治法,是霸道的治法,所以说只可偶用不可常服,所以说会有出现常服龙胆泻肝的导致肾衰的一些病证,本身就不对,这样治就不对。凡是常服的药必须有生养的药,其中少佐一些开经脉的药。大家可以看一下《伤寒论》里的一些方剂,如果可能的话,建议大家把《千金方》通读一遍,即便不能读《千金翼方》也要把《千金要方》通读一遍,大家对方子就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龙胆泻肝汤里面苦药居多,生养的药不足,伐肝阴伤肾体败胃气,所以不建议大家常用龙胆,这种苦味不是生机之味,而是破坏之味。苦者破也,小苦可以通经脉,大苦可以破气血。脾气是生机之气,如果说脾气绝这个人就活不了,脾气是湿润之气,是生机畅达之气,那么受到苦味的冲击,不断受到苦味的冲击,这个脾气的生机之气受到抑制、削弱、磨损,就使脾气不再柔润,不再有生机之气,这个就是脾气不濡的真实原因。

你看我们五味当中唯独不喜欢苦味,没有说谁特别喜欢苦味,除非喜欢吃苦瓜的。辣味有人喜欢,酸味有人喜欢,咸味有人喜欢,甘味人们最喜欢,唯独苦味人们不喜欢,这个是有深刻道理的。也即苦味不是生机之味,所以说凡是苦药不可常用。

有一点跟大家说一下,历来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这句话看怎么来说了。现在很多人不爱喝中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药太苦太难喝。现在开的中药不仅是苦而且是邪,这个病人喝了这种汤药,能够常服已经难能可贵了,因为太难喝了,再加一些非君子之药,乱麻腥臊的什么都往里放,蜈蚣全蝎,这个腥臊烂臭的都放进去,导致这个药汤子非常难喝,在老百姓心目中形成了中药非常难喝的这个观念。在这里我说一下,真正好的中药熬出来是不难喝的,苦味也是微苦,一般里面都有甘甜的味道

《本经》三百六十味药当中,上品一百二十味,中品一百二十味,下品一百二十味。上品养命,中品疗疾,下品去毒。现在这个中药学的书,把这个上中下品打乱了,不按这个走了,直接按疗效来,这样就导致了药物的正邪不分。哪些是正药,哪些是邪药,哪些是可以养生的,哪些是可以败命的,这个不分了,直接按药物功效治病的这个目的来分了,这种分类法是有缺陷的。可以这样跟大家说,真正好的汤药是不难喝的,这个《伤寒论》上的汤药,有机会大家都可以煎服一下看,基本不难喝,有的还很好喝。所以说我们不管是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还是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开方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像对待做菜的态度一样,一定要自己实际的了解,你开的汤药喝了嘴里是什么感受,对胃有没有伤害,常喝他会不会损害人整个身体的健康。现在整个饮食文化出现了很巨大的变化,基本抛离传统做菜的方式,也导致了很多问题,中药这一块更是积弊严重。有机会再跟大家好好讲一下,关于如何开方用药的问题,今天就先不提这个。

现在说一下胃气乃厚,因为这个历来争议较大,我直接就抛出一种观念,这个大家想一想,这个苦味不断地喝,会对胃造成一种什么伤害,如果非常苦直接导致胃气濡泻,直接就拉稀了很多现在病人服用汤药,汤药稍微苦一点,马上跑去拉稀。这有中药本身的问题,也有自身脾胃不足的问题,这跟大家说一下。

比如说如果说路走长了,脚会怎么的?原先没怎么走路,突然走了十里二十里的路脚会怎么样?除了疼还会怎么样呢?对,会起泡,走二十里之后会起泡。那起完泡之后肯定更疼了,那休息两天再走二十里会怎么样?然后接下去长达一个月的训练,每天走二十里,脚会怎么样?会起茧子,那么脚还会起泡么,道理何在呢?其实就是一个道理,用进废退嘛,你天天不断地在那里走,神气就归之于脚,直接给你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人脚上要长厚,不然应付不了每天二十里的行程,神气归之嘛。你要不走,那么慢慢地茧子又退回来了,因为没用了嘛,这个神气告诉脚,再长茧子没用,因为这人不走了,所以说这个揭示了神机的大道,叫用进废退。这个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生命体她对自然都有一个适应能力。

所以说我们回来讲这个,如果经常食苦导致胃气乃厚,是什么原因?我觉得大家都应该能回答出来,其实这个胃气乃厚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存在很多争议,其中一个原因,大家没有从气机角度来理解,甚至没有从神机的角度来理解,所以导致胃气乃厚这个解释五花八门。这和脚底板厚了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所以说古人把这个厚字用在胃气乃厚上是有他深刻的考虑的。同理就是一个人啊,如果一生或者是半生顺风顺水,尤其年轻的时候没有经过挫折磨难,那么他整个的精神意志会不会坚厚呢?所以孟子才抛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一段经典的文字。所以说我们学中医,不仅是学个生理病理一个简单的问题,还是在学一个人生的哲学,其实就是学的一个人生观,世界观嘛,要知道我们为人要做什么,怎么做,格物致知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千老师讲《气道中医》之三十六
《药象品悟课》第五课:龙胆草
味有五种:可以养人,亦可伤人
每日一学草药19:香附
祝氏特色之耳诊
中药太苦,可以不可以加点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