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文」天水有山与天齐寿

故乡有山,名为齐寿山,又名嶓冢山。

山不在高,仅有海拔1950米,比及高山相差甚远。然有仙则灵,山上有座慧福寺,寺里有位笑世佛。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就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其余诸庙诸神,开启不老天地,又凭千年香火,镇守永固乾坤。这些神秘色彩,每日在缠山的云雾中缭绕缥缈,加重了更多厚重文化之氛围。

雾锁山头,看不清庐山真面目。直到上午十一二点,太阳高升,金光万道,才刺破那厚重浓雾。河雾像脱一件件衣裳褪下去,慢慢露出头,露出脸,露出胳膊露出腿,露出身材露出腰。

阳光衬照,山顶的葱茏树木,就像头顶的缕缕长发。那长发也跟着四季流动频繁烫染,春天青嫩,夏天墨绿,秋天浅碧,到了冬天,除了满山松树本色不改,其余树木经不住秋霜冬雪的过度威淫,变色的变色,脱落的脱落。整座山,又像穿上了一件花花绿绿没法比喻的衣裳。但到了来年春天,又是青,又是绿,生机重现,活力又射。

我是这大山深处多年走动的一位见证者。从小到大,大山给了我太多的便利。山上有草,我曾经放牧过牛羊;山上有树,我也曾摘过果子;山上有田,我也曾挥汗如雨种过庄稼;山上的庙里,我也曾许过愿,年少时祈祷神灵保佑,身体健康,耳聪目明,学习成绩一上再上,永远都是头名学子,在班上独占鳌头。

也许我命里注定是个庄稼汉子,虽在书山的路上跋涉了多年,在学海的岸头观望了许久,但最终,没能冲破数理化的高端智慧,成了一名耕田种地的农民。

辍学在家,我就和泥土打上了交道。晨曦不露,我就顶着残星上了地。起早不是因为我勤快,主要是为了乘凉。中伏天气,一把阳光,就能点燃一堆柴草,我才真正惧怕那烈日的暴晒。

在清晨,于旷野,我左手扶犁,右手挥鞭,前边一对耕牛,像一对情投意合的情侣,无怨无悔地顶着沉重的轭。牛在我稚嫩的吆喝下,在我无力的鞭策下,徐徐起步,慢慢耕耘。两头牛,八只脚,不慌不忙地迈了起来。

牛老了,十分听话,牛一辈子在父亲的调教下,乖顺得像听话的儿女。一对牛老态龙钟,一个娃日脸调皮。我是个急性子,总嫌老牛走得太慢,耕的地太少。冷不防,啪!我甩出一鞭。鞭鞘落在牛腚上,皮筋一样又弹回来,眼看就要擦在我脸上,我头一转,鞭子擦肩而过。

我在这大山脚下生活了几十年,先帮父亲,然后父亲帮我。我们家里穷,娶不上媳妇,又满怀希望上了齐寿山,一边丈量着山的厚重,一边感悟着山的文脉。失意之后,掏了更多的钱,四处央求媒人。找了媳妇,久不生养,于是三番五次又上齐寿山,那几年三月二十的庙会,差不多我年年都去。

在山上走得多了,就知道山前山后有些什么人家。方圆十里,东接天子坪三皇嘴,翻山可到麦积区甘泉镇;东南便是娘娘坝,国道316穿峡而过;正南毗邻大门镇,一座烽火山与齐寿山触手可及。靠西是平南镇,西汉水穿过铁堂峡,带着欢快的响声向前流去。

唯北,一条泥沙混裹的河水,人称南沟河。逢雨宽约一丈,干旱仅有一尺。顺南沟河长驱北进,先兴隆,后皂郊,最后进了天水市。南沟河在半道上还像一条河,泛着粼粼波浪,一到天水市,摇身一摆,注入藉河,入了渭水。再找,只见渭水滔滔,谁也不知这河里还流动着南沟河的一瓢半碗。

齐寿山形如大冢,浑圆苍茫,三江奔腾。山顶的寺庙上,悬着本土孕育的书法大家杜廷楹书写的巨匾。黑底金字,阳光堆涌在熠熠生辉的“三江镇岳”四个字上,平添了许多豪气、霸气。

屹立山顶,四面环视,只见山峦重重,如纬如帐,山前是山,山后亦是山,群山之巅,一览众山,只觉得五岳独尊,唯我是大。万山丛中,茂林修竹,村庄瓦舍,绿的麦田,黄的油菜,织成一幅幅壮锦。高天之上,天际辽阔无边,云朵兀自飘游。

但我对齐寿山总是心怀抱怨,原因简单得单纯幼稚。我觉得这么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山野岭,凭什么仅靠几间庙宇便四海扬名。可我们生于斯而长于斯的土民,一辈又一辈面朝黄土,几辈子也走不出大山的怀抱。我们多想看看山外的世界,但是,缠绕于山上的羊肠小道,像绳子一样把我们捆绑着。我们多想飞呀,然而能力有限,就是飞不起来。在我眼里,齐寿山不过如此。

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我开始对齐寿山有了新的认识。先是看本土文学爱好者王仲满写的《轩辕故里齐寿山》一书,孤陋寡闻的我又心生疑问,这齐寿山怎么是轩辕黄帝的故里呢?紧接着,齐寿人在齐寿山下盖起了气势磅礴的山门,门槛上嵌着的,竟是薄一波题写的“轩辕故里齐寿山”。观之,思之,我开始觉得自己脑壳里缺少知识,肚子里墨水太少。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认真钻研起来。先查典籍,方知齐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异称。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云台山。虽不以高峻而闻名遐迩,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声名远播。

山以文名,亦以人名,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轩辕黄帝就诞生在此,后逐渐强大,灭蚩尤,败炎帝,天下大治,文明大倡,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伟业。《尚书·禹贡》:“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屈原所吟“望崦嵫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秦州新志》中的“上有云观台,下有稍子站”。都提到了齐寿山。

至于“齐寿”之名,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与天地齐寿”之道而得来,又一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自唐而后,此山便称齐寿山。

另外,在《纬书》《山海经》《水经注》和近代的《甘肃通志》《天水县志》等史志中,对齐寿山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历史都有明确记载,也曾留下东汉人班固、郑玄、桑钦及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名学者的足迹,亦留下清人胡缵宗、蒋廷锡、范振绪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等多位名人翰墨。传说中的帝王将相和圣贤墨客,在这里留有不同时期的佳话。

我对这些似乎并不感兴趣,直到后来,我才知道作家、诗人王若冰先生,考察横跨几省、绵延千里的大秦岭,他出行的第一步,迈出的第一脚,考察的第一站竟然是我从不留意的齐寿山。他从齐寿山迎着晨曦,踩着清露,开始跋山涉水,搜集资料,撰写《走进大秦岭》,立秦岭为中华民族父亲山,自称秦岭之子。我才知道,原来齐寿山灵山秀水,文脉绵长。

天倾西北,巍巍昆仑成了世界屋脊,数条山脉延伸中外,秦岭山脉当之无愧屹立中华大地,而小小齐寿山,便是秦岭山脉自古就闪动的桂冠明珠。

齐寿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一座山,仅仅山川灵秀不足为奇,如果能成就三五位文化学子,那才是龙行千里脉正旺,风水藏在小山窝。

齐寿山屹立天水,放眼世界,等着你来叩问。你若来,他便以赤子情怀,敞开怀抱迎接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寿山文化概览
鲁谷水与寿丘《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
秦岭门:神秘的天水走廊
关于嶓冢山的确切位置初探
陇西仁寿山、天水风光【转载】
《水经注》里的嶓冢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