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谷水与寿丘《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
鲁谷水与寿丘
《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
“鲁”这一地名,并不单指鲁国曲阜,而是曲阜称鲁之前一千年,已有“鲁国”存在。《鲁国文化史》载黄帝十二姓之一的姞姓,在夏以前,已在陇右天水建立了方国。有人研究礼县盐官即卤城为鲁国之初!夏初东迁至河南的鲁山。商时为方国鲁。商末,周人征服鲁,从此鲁人由姞姓转为姬姓。周初封周公旦于鲁,并非山东之曲阜,而是商的方国鲁,在河南鲁山。周公未到任所。成王时又封周公之子伯禽于鲁,称鲁公。伯禽始于少昊之墟建都,(少昊姬玄嚣为黄帝之长子,活动于天水一带,其子姬蟜极为帝喾之父尹姓之祖封在天水尹城,故尹姓源于天水,少昊之墟为鲁人东迁后为方便祭祀先祖姬玄嚣所设之义冢)周公姬旦之子伯禽初于曲阜营造都城,并将鲁国之名移到曲阜。皇甫谧谓“丘在鲁东门北”,并未指明鲁在何地。
鲁谷水位置到底在哪?有学者及文章说:“嶓冢山即秦州区齐寿山,山下有鲁谷水,《水经注图》可以证明鲁谷水在天水市秦州区平南山下”。我没有找到《水经注图》,找到了清朝湖北人杨守敬编篡《水经注疏》载:“东亭水亦谓之为桥水,则亭因水得名,此作桥是也。在今秦州东。又南得藉水口,水出西山,守敬按:《通鉴》魏甘露元年、晋义熙十二年,《注》引此文作籍水。《通典》亦作籍水。今图志并作藉水,源出秦州西南嶓冢山。”
查了一下嶓冢山,那叫一个乱,两千多年前《山海经》和《尚书·禹贡》不厌其烦提及的西部名山嶓冢山,其实就是藉水的源头?!
也就是籍水发源于哪里,哪里就是嶓冢山!籍水于籍口镇分岔,上源有秦州区西南铁炉乡金家河,西北有甘谷古坡河!二河均源于天水市秦州区和甘谷县交界处的龙台山景东梁,依此,龙台山景龙梁就是嶓冢山!
但《山海经·西山经》:(大时之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鉤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鷩。有草焉,其叶如蕙,其本如桔梗,黑华而不实,名曰蓇蓉,食之使人无子。”
《尚书·禹贡》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上古地理确实乱!嶓冢山究竟是天水秦州区南的齐寿山,还是西南的龙台山景东梁?争执的一塌糊涂!
算了!别忘了我们找的是鲁谷水与寿丘!
渭水不变!藉水为渭水支流就不会变,鲁谷水为藉水支流就不会变,鲁谷水不变则寿山不变,寿山不变则桥亭不变!桥亭不变则桥山不变!
《水经注·渭水》卷十七及其它记载关于鲁谷水位置!
《水经注·渭水》卷十七载:
“渭水又东南,出桥亭西,又南得藉水口,,,藉水又东南流,与竹岭水合,水出南山竹岭,二源同泻,东北入籍水。藉水又东北径上邦(邽)县,左佩四水:东会占溪水,次东有大鲁谷水,次东得小鲁谷水,次东有杨反谷水,咸自北山流注藉水。”
《水经注》可以证明鲁谷水是藉水的支流!藉水是渭水支流!
《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
《明清以来天水城市水灾的应对措施及其环境效应》中说:
1740年罗峪河更是两次泛滥,“鲁谷骤涨,西郊而过!”
乾隆庚午,即乾隆五年,1740年,鲁谷骤涨,西秦州知州陶模再筑“陶公堤”防洪!
《明英宗实录》卷十九,嘉靖十九年1540年夏五月一日,鲁谷水涨于秦州城西门
秦州有宋公堤,费公堤,陶公堤。
水月寺原有《陶公堤碑记》一通,现迁至伏羲庙西碑廊,嵌于墙体。此碑为光绪三年(1877年)立石,高113厘米,宽50厘米,记载陶模兴修城南藉河河堤之事。
综上,陶公堤在现人民公园以南的藉河堤上,已为藉河风情线替代!
鲁谷水其实就是罗峪河!罗峪沟发音你念快一点就成了“鲁谷”了,如同老阿婆念快点就是“那婆〞一样!《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因此!寿山那就是玉泉观之天靖山,那么,天靖山其实就是寿丘!
根据《水经注·渭水》卷十七:“又东南出新阳峡,崖岫壁立,水出其间,谓之新阳崖水,又东南注于渭也。又东过上邽县,渭水东历县北邽山之阴…渭水又东南,出橋亭西,又南得藉水口。”
橋亭之山即是橋山!
《国语·晋语四》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姜就是氐羌!姬水就是天水市秦州区藉水!姜水就是天水市麦积区牛头河。藉字隐喻过去黄帝在此用耒耜耕种驯化茅草为黍、粟作口粮之地!牛头河隐喻姜水,炎帝牛头人身!(炎帝的王冠是个牛头帽)
《潜夫论·志氏姓》姞姓之鲁。“黄帝之子廿五人,分十二姓,姞姓之别,有阙、尹、蔡、光、鲁、雍、密须等国。”
《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秦州”条记载:“寿山,在州北一里,下有鲁谷水。”
南宋罗泌注《路史》云:“寿丘在上邽。”
史记《五帝本记》“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由是可以说黄帝生于天水寿丘,而葬于天水橋山!
(天平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柯谷
齐寿山文化概览
伯 阳 城 考
魏書卷一百六下  地形志二下第七
杜甫和三阳川
汉天水郡治舛误原因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