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笑城:读《道德经》的乐趣之七——活个明白
摘要: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自老子开创道学之后,中国人渐进的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对老子的说法不一而足,但是不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自老子开创道学之后,中国人渐进的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对老子的说法不一而足,但是不知不觉间,喝茶有了茶道,做饭有了烹调之道,做人有了为人之道,做事有了处事之道,在家有了持家之道,在社会上有了安身立命之道,在政治方面有了治国之道,在军事方面有了治军之道、用兵之道,在经济方面有了生财之道,在纯粹的文化教育方面有了治学之道……可以这样说,“道”的广泛性自老子始,又经过后世诸如孔子、墨子、庄子、淮南子这样的同道中人的陆续补充而开始变得内涵丰富并延伸至方方面面,小到今天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豆腐,大到对世界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的火药,不仅沁入骨髓式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且还漂洋过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外国人,其载体虽多有不同、各有千秋,但仅只茶叶一项,就对世界人文历史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日本国就是这样一个深受中国“道”文化影响的国家,时至今日仍存的日本茶道自不必说了,除此之外的棋道、空手道、剑道,乃至那个与日本军国主义野蛮侵略历史割不断理还乱的“武士道”也算其中之一的代表。对此,如果我们中国人连自身的道文化都认不清的话,则多少算是另外一种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要想认清日本国的道文化,则确有必要首先认清自身的道文化,因为二者之间的确颇有渊源!
上一篇说过老子是不信神的,但是他最后何以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神仙中的神仙呢?这就跟他主张把人道嵌入世道、天道之中有很大的关系。从今天的视角来看的话,老子的思想中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他看待事物的视角,他在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转换之间无一处不体现着他的视角转换过程,这样的视角转换结合之前的各篇来说就是这样的:人道看不清的时候就看世道,世道看不清的时候又看天道,天道看不清的时候反过来再看人道……总体而论,就在老子的视角转换过程中,体现出了他认为这三层的道其实是一致的,是一通百通、一顺百顺的,总而言之他认为“道冲”既是属于各个分支形成的过程和存在的形态,又是各种小道汇集而成的大道形成过程与存在的形态!
循着这样的一个思路再看这一篇的话,其内容仍然没有离开之前“道冲”的范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算是老子在谈人道的“道冲”,但是很显然他认为只谈人道的道冲是不行的,还应该把人道的道冲嵌入世道中才可以,因此就有了“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说。进而他认为这也还不够,还应该把世道的“道冲”嵌入天道之中才能谈得透彻,因此也就有了这一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一篇的关键词仅有一个——“不自生”。如果按照海纳百川的世道而论,大海的“不自生”好理解,就是百川汇集而成。而百川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借用上一篇的开头语来说,世上本没有江河,下的雨多了便成了江河。进而再问,雨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现代的科学发现告诉人们了,雨从根本上来说是从海洋上来的。至此这个问题就不再是世道方面的问题了,也就是说人类的所知、所见必须延伸至地球的形成历史乃至宇宙的视角才可以解释清楚“天长地久”是怎样的能长且久。
当然,老子当时是不可能有着今天这样的科学技术作为理论基础的,他的冥想是从人道拓展开来而至世道,又从世道进而拓宽至天道的,也就是说:以人心揣测天心,以人道而论天道。
“不自生”说完整了是一种共生的现象,是一种依靠自身利他而又收获利己效果的作为,时至今日这样的共生现象比比皆是,除了海纳百川之外,如今世界范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明证。
推而论之,由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至高耸巍峨的一座高山;由沧海一粟的一滴水,至浩浩汤汤的一条江河……高山之所以存在可知在于尘埃,江河之所以存在可知在于滴水。进而来说,山养走兽水养鱼,万物滋生好天地。老子的视角这么一转换后随即指向了天地宇宙,他认为天地宇宙之所以生生不息,就在于组成天地宇宙的万物“共生”在一起生生不息。从反面的角度说,如果天地宇宙自生(利于己生而不生它)的话,那么结果就是今天天文学上所讲的“黑洞”效应,也就是吞噬性的,则随着天地间万物的被吞噬而再无可吞噬之物时,天地宇宙不可能长久,感性地说就会被活活饿死!故而,天地的长生之道用感性的角度看就是付出和回报保持平衡的一种生存之道,而且前提在于保持一种包括自身在内的万物共生机制。总而言之一句话:若想自生则必然自灭!
有意思的是,有关于宇宙形成的一种说法是“宇宙爆炸论”,又像是大胃王般的宇宙吞噬到最后的终极状态。当然如今人类的所知还不足以告诉我们宇宙的形成过程是怎么回事,故而有着庄子的感慨流传千古“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算是对于老子这一篇的一个侧面补充吧……
至此,老子算是把一个从人道而至世道,从世道终至天道的大道说清楚了,同时也说清了这样的天道下,世道的道冲和人道的道冲原理何在。就着这样的原理我们再看“仁”为代表的人道,岂能狭隘?故而再论及日本的所谓“武士道”的话,请千万要认清汉字的“武”字,那是“止戈”的意思!但是很显然,要么老子的大道化于无形了,要么就是被封建时代的局限性给扭曲了,弄得学道的人要么遁世求仙,要么装神弄鬼。以秦始皇派出去乘舟渡海求取仙丹的徐福为例,这样的人所学到的终究不是老子所说的大道!
推而论之,不管人类今天主观上愿不愿意,实际情况是自然界最顶端食物链的动物大多不会长命百岁而且数量稀少,人类今天如果不是依靠养植和畜牧而仍是原始的采摘狩猎生存方式的话也完全符合这一自然规律,而这正是“灵长类”的名字真谛所在,既然是生灵之长,是天地父母孕育的子女中的长子,那么就很有必要肩负起保护其它物种的责任在。但是很遗憾,人类自身的人道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好,正在实际上破坏着共生的自然规律,如此下去的结果不问可知。
俗话说:活着就得活个明白。这个明白无误的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讲明白了,这就是“道”,既是天道也是世道还是人道,充满了大智慧和良善,怎么就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呢?
在此很有必要重申一句:那些故意歪曲事实污蔑老子的理论是阴谋论者,不配谈道!如真的需要“武士道”来“自卫”的话,那也应该是有制止干戈意识的人才配谈此道,而不是借口于此妄行野蛮杀戮丧尽天良的人!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解读完上一句后这一句显然就很好理解了,也就是老子又把人道置身于天道之中而论道:一个“圣人”(姑且仍然称之为高人)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圣人”,全在于他懂得了天地不自生的道理,故而把考虑自身的次序放在后面反而就是放在了前面,把自身置之度外就是存身于内之道。难道这样的天地之道就没有顾及到其中万物的私心么?不是的,这恰恰是成就万物各自私心的大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生命诠释的智慧——读《道德经现代通俗读本》
老子和庄子哲学的精髓
“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一)
曾老师《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天道与人道
没有人知道“道”从哪里来,但都知道它是生成所有万物的力量本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