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心到底是什么?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心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又称方寸、灵台,其实体概念是指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这是有形之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体器官。心“藏神”,“主神明”,“心之官则思”。因此,心又指心的一种重要功能,这就涉及到了人的精神思维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都非常重视心的作用,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儒家有陆九渊和王守仁创立的“心学”,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象山全集·叙》)道家讲“心斋”,认为“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郭象《庄子注》)佛教更是直接间接地讲心并有一部很著名的《心经》,一直在佛教界流传,并引起重视。三家共同把心作为成圣得道觉悟宇宙真理的门径。不论儒家、道家、佛家,都认为要想成圣得道成佛,均须从人的心入手,否则就是魔道邪径。

心到底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心又称方寸、灵台,其实体概念是指人体解剖学中的心脏。这是有形之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体器官。心“藏神”,“主神明”,“心之官则思”。因此,心又指心的一种重要功能,这就涉及到了人的精神思维活动。这是无形之心。无形之心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活动,或人的思想意识。此时之心,是与物对应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形”和“神”一对概念。此处的“神”,实际上与心是同等内容和含义的概念。中医重心,道家重脑。道家把人的大脑叫泥丸。“泥丸,脑之象也。”因脑象泥丸,故称大脑为泥丸。但不论是心还是脑,都是人的元神所居之处。人的元神主要是在大脑泥丸宫,但发生换位时,也可在人的心脏。而真正的思维意识活动是由元神进行的。因此,从人的心和脑,都可发出思维意识活动。

心的作用,历来引起各家门派的充分重视。那么,心有那些作用呢?首先,心可映物悟道,就是现在所说的,人的思维可以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作出反映。譬如镜可照物,水可映物。“心如明镜台”。心镜能映物,但须不受欲望和执著的影响,方能明澈如水,映照万物。如投石入水,不断扰动水面,涟漪四起,不仅不能映物,即使映物,所获得的映象也是扭曲的、变形的、变态的。

但对于常人而言,身在红尘,肉眼观物,欲望满身,执著无穷,心既不净亦不静,所以其思维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所获得的映象往往严重失真甚至是扭曲的映象。这就是所谓的“情使智迷,利令智昏”,“情人眼里出西施”。从这一点上来说,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的说法是对的人心要想清晰准确映物,须将心中的任何成见、后天观念、欲望执著等妨碍正确反映事物真相的因素去掉。这些东西就是心镜上的尘埃。

对于修道人而言,身在红尘,心在方外,心既净且静,慧眼观物可突破时空限制,映照多重时空、另外其它空间的物象。如佛家所说的遥视、宿命通功能。但他不动念静静地看,所看到的景象是真实的。稍一起心动念,看到的就成了假的。这就是自心生魔随心而化的问题。

对于大觉者而言,法眼观物,深度入定于空无虚静的状态,心中没有任何人的那种欲望、执著和观念的扰动,遍观大千世界,洞察十方宇宙,人、自然、社会,三界六道,无所不包,尽收眼底甚至能够对宇宙的本源、宇宙的演化运行、宇宙大道作出深刻反映。

这就是所谓的“虚一而静,可以知道”。老子讲“ 致虚极,守静笃。” “绝圣弃智”。庄子讲“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关于虚静的作用,庄子说“水静侧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庄子用静水、明镜比喻虚静心理的同时,提出了“心斋”和“坐忘”的方法。《人间世》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释迦牟尼佛讲戒定慧,也是同样的原理。戒是去除人的所有欲望和执著心,定是在打坐中入定,是开智开慧,达到对宇宙真相和真理的顿悟。三者相辅相成。因此佛家和道家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这可以说是古代圣哲先知传授给人类的最高的心法和思维技术。

心不仅可以映物悟道,还可以造物创世。心物一元,心物一体。心是能量,本身就具有物质作用。“相由心生”,“境由心造”所谓“心可生一切,心可灭一切”。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人的思维意识意念可以改变客观世界,创造客观世界。但造物创世的机制和原理,不同层次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对于普通常人而言,欲望驱使,起心动念,采取行动,劳心费力可有限度地改变事物。其机制就是人的大脑发出指令之后,人的五官四肢执行指令,采取一定的行动,运用一定的工具,付出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之后,才能在一定程度和某些方面对一定的事物作出改变。

对于一定层次的修炼人而言,心纯念正时,心可使功能神通做事不动身色,悄无声息,一念即出,物随心动,事随心变,心想事成,即可获得相应的物质结果。这对常人社会而言,非常神奇玄妙。但在修炼界而言,习以为常。

对于很高的神佛觉者而言,心能直接造物,故称造物主。可以无中生有,一念即出,念出物成。随心而化,事随心生。造化乾坤威力无穷。他的一念,就可以使天象变化,大范围地改变自然、人类社会、甚至整个宇宙。当然这对于现代人和一般的普通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天方夜谭,无法理解和想象。

但不论是上述那种情况,其前提都必须是心与道合,循道而行,符合规律,不违道。即如孔子所说:“随心所欲不逾矩”。否则不但事不可成,还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所谓得道者昌,失道者亡当然对于觉者而言,他本身就是道的化身和代言,他的言行和一切就是道的体现。

“天下无心外之物。”(王阳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心之用大矣!心之法,即一切法。修心可成就一切。


王阳明心学的“心”究竟是什么心?

 

 徐爱是王阳明先生的首徒。他在《传习录》卷首所写的“引言”中,对王阳明的学说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其中有一段介绍王阳明的“叛经离道”,也就是王阳明否定了“先儒”对儒学经典的“正宗”解说,如《大学》中的格物诸说,王阳明一律采用旧本为准,而这些旧本之前已被“先儒”(如朱熹)们所鉴定为误本因此王阳明的举动等于说是对“先儒”们举起了反抗的大旗。因此,徐爱说,对于王阳明的学问“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而最终徐爱佩服于王阳明的精妙解读和他的思想境界,称赞王阳明是“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对于王阳明的学说,徐爱有一个形象的描写。“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
    正因为王阳明的学说的起点较高,是站在“道心”的角度来论说学问,因此世人由于学识不足,往往不能窥其门径。加上王阳明本身行为举止“和乐坦易,不事边幅”,因此世人也往往误解王阳明以及人的学说。即使游学之士听到王阳明的学说,也是一知半解。徐爱说这种现象是“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因此,徐爱为了让王阳明的学说免于误传,所以写了一本书,取名为《传习录》,记录了学生们与王阳明之间的解惑答疑,明了一些学问上的释义,使王阳明的学说得到了正确的传播。但是,后人就连对这本《传习录》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言论代代层出不穷,这也是徐爱生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徐爱对王阳明学说的解释,应当是比较准确。但是正如徐爱所说,由于王阳明学说的高妙,许多人一知半解。以至于后人尤其是当代之人将王阳明的学说归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学说,这主要是出于王阳明强调“心即理”、“心外无物”。但是把这个“心”理解为现代意义上“人之心(人的主观意识)”,就大错特错了。假如“心”只作人心讲,那么现代常用的“核心”、“中心”中的“心”又作何讲?因此,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只是一个哲学概念,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人心”。即这个“心”并不是简单的“血肉之心”,也不是“纯意识”,宋明的理学家认为是一种至清至灵之气而已。《传习录》上载“问:“人心与物同体,如吾身原是血气流通的,所以谓之同体。若与人便异体了。禽兽草木益远矣,而何为之同体?”先生曰:“你只在感应之机上看,岂但禽兽草木,虽天地也与我同体的,鬼神也与我同体的。”请问。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是什么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由此看来,不能以俗称的“心”来理解王阳明所说的“心”。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
    事实上,徐爱在《传习录》中已经揭开了这个答案,这个心其实就是“天理之心”,也叫做“道心”,源于古代的十六字治国真言(参见《暮初的博客《王阳明的《心学》源头》
  “道心”是处于相对较高层次的哲学范畴,其抽象性高于“人心(这里指“人之道心”)”,也就是说“人心”之理也不脱“道心”之范畴。由此也可以理解在研究事物的本质时,必须“去人欲,存天理”。就能理解“此心纯处天理之极”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高于一切其它属性”(摘自《暮初语录》)。

    由于从儒家而言,对于求解人心的问题时,“诚意、正心、修身”等几门功课尤其重要,因此另据《大学问》,“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无不正,何从而用其正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这让世人误以为“心”仅仅是指“人心”,事实上“人心”之中也有“道心”,万事万物之中也有“道心”,而对万事万物的“道心”感应和揭示,才真正涉及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又与“人心”又存在莫大的关系。
    对于什么是“心”,王阳明在回答徐爱的提问时说,“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的感知),人心之得正者即道心。道心之矢其正者即人心。初非三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传习录》)
     王阳明在这里解释“心”是什么意思,并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一是说“心”只有一个,即每个事物所对应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这就是事物本质的唯一性。一个事物不可能有二个本质特性。二是说没有被人的感知和描述所歪曲而自然存在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也就是不依人的意志客观运行的规律和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道心”。当人心(人的感知)正好与事物的本质相符时,也就是探知了“道心”。而恰如其分地得到“道心”的感知(人的感知),就是人之道心。假如并没有正确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却自认为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伪假的人之道心”,称之为“人心”。因此,王阳明说,事物其实没有三心,只有一心,程子老先生说过人心就是人欲,道心就是天理。虽然程老先生在语言解释上没有到位,但是可以感受到他实际已经知道正确的答案了。而这其中的“道心”就是良知。所以,“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正确地探求事物的本质属性。这就是说,“格物致知”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通过事物的表现属性进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以往先儒们所解释的、仅仅停留于事物表面的理论,即所谓的“理”。因此,“心”比“理”更进了一步这也是王阳明天纵聪明之处。无怪乎最终获得儒家正宗曲阜孔家的承认,登堂入室。
    从现在的理论用词来说,“道心”就是真理,就是事物运转的客观规律,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天行有常”之“常”的内涵。因此王阳明解释说,“本注所谓的‘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含义就非常清晰明白了。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源有其自行运作的规律,不随人的贤恶而有所偏向。也就是荀子在《天论》中所说的“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的同一道理。
    但是由于用“道心”来解释物质的本源似乎仍有局限,结果王阳明只用一个“心”来概括,结果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骚动,一时斥为异端之说。也是人不能理解“心”的正确含义,王阳明也懒得给一些庸儒解释什么是“心”,以至于引起一场大误会。
    王阳明的另一个弟子王艮(1483—1541)(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立者,初名银,师王守仁为其改名,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人。有《王心斋先生遗集》)。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良知之体与鸢鱼同一活泼泼地。……自然天则,不着人力安排”,“凡涉人为,便是作伪”(《遗集》卷一《语录》)。
    假如如世俗之说,把“心”理解为平常的人之心(主观意识),事实上已经涉及“人为”了。
    综上所说,何来“主观唯心主义”之谓也。后人不懂王阳明,一知半解,反将脏水泼向王阳明,让王阳明的学说百年蒙尘,是可忍孰不可忍?。毕竟以现代文法套用古代的行文习惯,不免有点驴头不对马嘴之嫌。
    王守仁认为“心”(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不同于事物本体,是事物客观属性的最高抽象概念)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是高于“道心”的客观本质属性)的产物因此,王阳明在悟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真义时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子话的正解是,“圣人所悟到的真理,其实并不脱离事物的本质属性(吾性,作“本性”解,站在事物的本质属性角度阐述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故称吾性),以往向事物本体探求道理(格物致知)的简单做法是有失偏颇的”。也就是说,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特性不要被事物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王阳明曾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众弟子又对“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理论迷惑不解,向他请教道:“南山里的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他回答说:“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但是王阳明的回答光从字面上会引起误解。实际的意思是“当你没有看花之时,南山里的花树依照其固有的道心(客观规律及自然本质属性)自开自落,与你无关,与你的心(人之道心)也无关(没有建立联系)。当你来看此花时,感应了花的存在(形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即“看花”和“花被看”),激发了人的道心(人与生俱来具有能够感应事物的能力(自然属性)与花的道心(花开花落的自然属性)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感应和被感应的互动系统,而感应的过程也符合客观规律(道心))也就是说无论是花、你,甚至连花的颜色,包括你的感应,都无法摆脱各自的“道心”以及建立相互联系后新建立的“道心”关系(客观规律及自然本质属性)的束缚,也就是最终都不脱离“道心”的概念范畴。古代人认为无论万事万物都在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大系统之中,即所谓的
“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所以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也就是说,这个“心”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之心(主观意识)”,而是指事物的本源或本质,于人心则是人心的本体,于万物则是万物的道心。也就是除了事物本质之外,没有第二个本质,所以说“心外无物”。由于事物的本质就能涵盖和说明一切,所以说“心即理”。
    王阳明的理论高妙,比较抽象,属于哲学的范畴。如同以当今的哲学概念来解释世俗的事情容易让人如在雾中一样,拿王阳明的学说来作世俗的理解,也不免张冠李戴了。事实上,王阳明的学问本身就属于阳春白雪,并不是给一般人学习的。平常人不理解王阳明的学说尚可原谅,但明白人故意歪曲这就是道德问题了。而历史上说王阳明“援佛入理”(如余姚明末贤人朱舜水评语)也是一种误解,事实上王阳明对于释
二氏之论是有批判的实质是由于中文语言的模糊性,造成一字多义所致。而古人惜字如金的写作习惯和故作高深的学问之道,给后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徐爱也正是为了后人避免以王阳明的学说产生误解才与其它人一起编纂了《传习录》,但王氏一门的学风和文章用辞仍是让人觉得“神龙见首不见尾”。因此,学王阳明的《心学》,实在是考验人的悟性的一个过程。
    历史上的王阳明只有一个,其真实思想也只有一个。但是,正是由于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思想,随着王阳明的逝世而消失,引得后人如同“盲人摸象”,恣意妄断。中国古代“轮扁斫轮”的典故,以及国外有一个“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西谚,都不约而同地揭示了对于先人理论本意的诠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事实上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只有一个。无独有偶,日本动画片《
名侦探柯南》每篇开场有一句台词,“真実はいつも一つ”(真相总是只有一个)。也许一句儿童剧中的台词,已接近了真理,或许我们想得太多,反而迷糊了我们的双眼。所以王阳明才说“杂以人伪谓之人心”。
    王阳明先生说过,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之理不会逃出其本性(事物的客观本质属性)的概念范畴,这是何等的豪迈。对于“心”与“良知”的关系,王阳明解释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

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
“知行合一”的宗旨是直指人心
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心外无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20句话,说尽心学至高境界,受用一生!
王守仁之《传习录》(上)1
主宰21世纪的王阳明 究竟是何方神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