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个男人,是毛主席身处至暗时刻的一束光!


1927年7月20日中午,江西九江。

一艘江轮缓缓靠近岸边码头,从上面走下来一位40岁出头的中年男人。

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朱德元帅。

不过,此时的朱老总,名不见经传。前40年,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在自己的努力奋斗下,他从农村走向城市,报考了军官学校,开启了军旅生涯。

这期间,他经历过许多次人生的关键选择,也曾迷茫困顿过,焦虑痛苦过,但从德国柏林留学归来后,在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在与周恩来等共产党人深入交流后,他的这种迷茫痛苦,似乎逐渐消弭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

他蜕变了。

这是一次从旧军人到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彻底蜕变。

尽管此时,朱德已年近40,在现在许多人看来,这个年纪,似乎意味着:

中年油腻大叔、中年危机、躺平摆烂无希望……

但朱德用他的实际行动表明:

40岁,一切才刚刚开始。

此行江西,是受到中共中央的委派,因为朱德对这里的情况挺熟悉,好开展工作。

目的地南昌,九江是中转站。

“在江西的这班人都是灰色的,不愿革命了。我们一同到广东去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虽然这个观点可能有些偏激,但在当时那种白色恐怖的大环境下,敢说出这样的话,足见朱德革命决心之大。

到南昌后,朱德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他精心绘制了南昌市区的地图,并对当时南昌城内的敌军兵力部署情况,作了详细的了解梳理,除此之外,他还注意与驻扎在南昌的几个团的团长密切频繁接触。

做这些,不为别的,只为不久之后的南昌暴动。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南昌起义。

当周恩来赶到南昌,了解到朱德的细致工作,赞不绝口。

后来他曾说:

“(朱老总)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



1

南昌暴动,因张国焘(当时任中央代表)表达反对意见而险些搁浅,但幸运的是,经过大家的激烈争辩,这一计划得以通过。

时间定在1927年8月1日凌晨二时。

朱德的任务,是通过设宴款待,负责拖住城内守军团长,麻痹大意敌人,为暴动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1927年8月1日凌晨,此时的南昌城内静悄悄的,夜色依旧,人们酣睡而不自知,今晚会发生何事。

“砰砰砰!”

一阵清脆响亮的枪响,顷刻间打破了南昌城死一般的寂静,划破了南昌城上空黑黪黪的夜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开始了。

暴动持续到清晨六点时分,城里国民党反动派守军被全部肃清,南昌暴动成功。

朱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次暴动的战斗,但,如果没有他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布局,如果没有他对敌军头领的牵制麻痹,那这次暴动能顺利进行,恐怕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南昌暴动,后被称为南昌起义,因为发生在8月1日,又称八一南昌起义。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朱老总说:

“它明确地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政治方向,它是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

“从此民主革命的大旗就由共产党独立肩负起来。”



南昌起义虽然胜利了,但这只是暂时的。

国民党反动派很快反应过来,向南昌城疯狂反扑。

共产党人面临的考验,依旧严峻。

敌强我弱,起义军决定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共产党在广东拥有广泛的革命群众基础),进行土地革命。

待条件成熟,东山再起,再来一次北伐,统一全国。

朱德为先遣司令,他带着第九教育团,提前开始走上南下的路。主要负责做政治、宣传工作,并找寻粮食。

用朱德的话说,就是:

“一路宣传一路走,又是政治队,又是先遣支队,又是粮秣队。”


同行的还有一众大佬,农王彭湃、恽代英、郭沫若都在其中。

起初还算顺利,但中途经历了几次战斗,队伍渐渐吃不消了。

到了三河坝,为了保存实力,起义军决定分兵。

周恩来、叶挺、刘伯承率大部前往潮汕;

朱德则率领约四千人留守三河坝,以防敌军袭击主力部队。

说好听点叫殿后;

说不好听的,就是炮灰。

风口浪尖的时刻,一般人估计早就慌掉,甚至疯掉了,要么,干脆缴械投降,何必为了一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做出些“无谓”的牺牲呢?

朱老总不愧是朱老总,他没有慌乱,相反,表现异常冷静沉着。

或许,这跟他早年的军旅生涯、坚定的革命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参加过三河坝战斗的廖运周回忆说,朱老总当时站在河滩竹林旁边,召集全师官兵讲话。

他和士兵一样,身背小斗笠,衣着短裤和草鞋,温厚朴实,毫无旧军阀作风。

除了鼓舞士气,他还亲自指导部队部署、应对战斗。

他对大家说:

“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八一’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在异常严峻的时刻,朱老总这番话,犹如一针强心剂,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

经过奋勇抵抗,他率领部队将敌人死死钳制在三河坝,让主力获得了喘息撤离的时间。

到了天心圩,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朱德把大家召集起来,发表了一篇激动人心的讲话:

“大家知道,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但是我们还要革命的。

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

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1917年’的。

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讲话过后,朱德所领导的这支队伍削减到了800多人。

表面看,人数减少了,但战斗力却明显增强了。

原因很简单,愿意留下来的,大都是真正愿意干革命的,队伍更精干凝练了。

陈毅、林彪、粟裕、王尔琢等,都在这支800余人的队伍里。

朱德的力挽狂澜,保留了这800余人的革命火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多年以后,陈毅谈及往事,不无感慨地回忆道:

“人们听了朱总司令的话,也逐渐坚定,看到光明前途了,当时如果没有总司令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台的。”



2

经过整顿,朱老总所率领的这支“疲惫之师”,再次焕发出生机。

但,现状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眼下之问题,是要找到一块地方,让部队得以好好的休整。

去哪里呢?

了解到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队伍去了井冈山,朱德决定去找他们。

前往井冈山之前,朱德再次激励大家:

“革命道路是漫长曲折的,同志们要树立不怕苦,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我今年已经42岁了,你们还年轻,我都不怕,你们更要不怕苦,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1928年4月下旬,江西宁冈砻市,龙江书院。

朱毛二人,在这里相见了。

这一年,朱德42岁,毛泽东35岁。

隔着近10岁的差距,却不妨碍他们之间进行长期亲密的合作。

从此,“朱毛”二人的名字,便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甚至一度成为了红军、革命的代名词。


当时的毛泽东,虽然看似在井冈山立住了脚跟,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独木难支。

朱德的到来,解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当时的毛泽东,并没有太多军事斗争的经验,军人出身的朱德,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支持作用。

第二,朱德带上山的南昌起义800人中,有不少出身黄埔军校和讲武堂,潜力巨大的军事人才,这对于井冈山的斗争,亦是极大的支持,这800人也成为了井冈山工农红军中干部和军官的主要来源。

朱毛联手,何事烦忧?

他们密切配合,领导红军,在井冈山打了好几个胜仗,进一步地巩固发展壮大了根据地。

说起井冈山的斗争,肯定有朋友会想到“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一些人觉得,这是毛主席独创,非也。

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是他和朱德结合井冈山斗争的实践,共同总结出来的精髓。

要知道,朱德的游击战术思想很早就有了。

苏联留学的时期,有教官问他该如何打仗,朱德说: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拖队伍上山。”

在井冈山,除了忙于根据地的建设和战斗,朱德还利用空余时间,结合战斗实际,给队伍讲解军事理论课程,当起了军事教员。

别看讲课这件事小,但却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军事素养,为我党我军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军事人才。

在这件事上,朱老总功不可没。

要不是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央的各种不切实际的指挥,也许,朱毛红军能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坚持更久一些也未可知。


井冈山斗争后数年,毛泽东在某件事上犯了难,甚至说:

“(这是)自己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而朱老总,则再次成为了帮助毛主席走出至暗时刻的一束光。

故事发生在1935年6月。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翻越雪山,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进行了会师。

会师之后,对于向北还是向南发展,中央与红四军之间有分歧。

分歧的始作俑者,是张国焘。

八一南昌起义那会儿,他就自恃为中央代表,差点阻碍了起义的顺利进行,而今,他又开始搅局了。

归根结底,还是私心太重,太利己主义。

一开始,他以为中央兵强马壮,毕恭毕敬。

但发现比红四军少太多时,野心渐渐膨胀,想要更多的权力,满足一己之私欲。

 “中央政治路线有问题”、“中央红军的损失应由中央负责”、“军事指挥不统一”……

这些严重影响团结的论调,都是张国焘传出的。

毛泽东当时其实也很无奈,毕竟,中央红军确实经历了巨大的失败,实力上暂不如红四方面军,自己虽在遵义会议上重回领导岗位,但当时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这时候,需要一个在红军中有威望、有实权的人站出来。

他就是朱老总。


徐向前说:

“那时我和总司令接触最多,几乎天天在一起核对敌情,调动队伍。……他认为红四军的干部年轻、有朝气,部队生龙活虎,纪律严明,是支难得的有战斗力的队伍。……

他说一方面军过去也是这样的,但经过万里转战,损失不小,十分疲劳,亟待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他希望一、四方面军指战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一心,渡过眼前的困难,争取更大的发展。

他的这些话,完全是顾大局的肺腑之言,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朱总司令作风朴实,宽厚大度,平易近人,为接近过他的干部、战士共同称道。”


朱老总不仅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

他曾多次与四方面军指战员接触,多鼓励,讲长处,与他们面对面沟通,推心置腹,收效不错。

但,张国焘野心依旧,他甚至妄图分裂红军,拒绝执行党中央的命令。

作为红军总司令,为了大局着想,沙窝会议后,朱德与毛泽东暂别,与张国焘共事。

他当然知道,与张国焘这种利己主义者共事,“不是一件容易小事”,但即便再难,他也必须迎难而上。

这不仅因为朱老总是红军的总司令,更因为他身上有着强大的历史自觉。

他找到张国焘,与其多次诚恳交谈,还表示自己愿意带部队打头阵。

但张国焘当时已经狂妄到了极点,甚至要求朱德听他指挥!

就因为你是总政委,便想这样指挥总司令?

不知天高地厚。

换做一般人,估计照旧炸毛了,朱德却没有。

他深知,愈是这种时候,愈要沉住气,方有成事的可能。

不然,之前的努力,就付之东流了。

毛主席说朱老总“临大节而不辱”,恰如其分。

最终,朱老总的隐忍坚持、敢于斗争,成功换来了红四军的北上,维护了红军的团结。

他说:

“你看,现在还是党的路线胜利了。如果我在初时不忍耐,就不能取得以后在四方面军工作的地位。如果没有工作的地位,那么就不能说服四方面军干部了。”


毛泽东写诗称赞:

“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3

“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朱之不存,毛将焉附?”

谈及朱德,晚年的毛泽东这样回忆道。

他俩从革命年代一路走来,相知、相遇,共同奋斗,这中间,并非没有产生过分歧、闹过矛盾,但,总体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之间的战友情,亦是真挚的。

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事之,是人生一大幸事。

欲成大事者,单打独斗,肯定是不成气候的。

像张国焘,不能说此人能力不强,但私欲太重,总觉得自己最牛,其他人都不如自己,妄想分裂甚至脱离组织求发展,不过是作茧自缚寻死路罢了。

反观毛主席,他本身很优秀,又将一大批优秀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共同成长,彼此照亮,形成了一个坚实的领导集体,如是,队伍才更有力量,更加能扛能打。

朱老总,在毛主席陷入至暗时刻时,竭尽所能,共渡难关,不愧为主席的亲密战友,亦是居功至伟,值得我们永远敬仰怀念。

朱德60岁大寿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刘伯承、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叶剑英等人都纷纷前来表示祝贺,不少战士、老百姓也自发地表示祝福。

可见他威望之高,人品之好。

对于一个旧军队的军事领袖来说,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但,对于一个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而战的无产阶级军事领袖来说,这是完全可能的。


面对广泛的赞誉,朱老总谦虚地表示:

“中国人民很早就干革命,前仆后继,但屡次遇见革命伙伴,就往往不大靠得住。

那些伪装革命而以升官发财为目的的人,在获得革命果实后却反转来镇压革命,致革命屡次失败,人民屡次上当。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所有农民的儿子都是要革命的,那时不成功是摸不到路,后来找到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反动派一定失败,中国人民一定胜利,我相信我可以亲眼看到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革命胜利后,他也并未居功自傲,而是淡化自己的贡献,将功劳归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归在了流血牺牲的烈士们的身上,归在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身上:

“同志们!如果我们要问天下是谁打下来的?这份功劳应该归在谁身上?

那我就要说,这个天下是全党同志和群众一起打下来的,这份功劳应该首先归在人民大众身上,而在我们党方面则应该首先归在毛泽东同志身上。

试想想,在将近三十年与反革命敌人残酷的斗争中,不知有多少先烈付出了他们的鲜血和头颅,如果没有他们的英勇牺牲、前仆后继的英雄行为,那我们要取得胜利是很难想象的。

在我们党方面,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而不断地纠正了各方面的缺点和错误,就不能使党和人民革命事业得到如此迅速而巨大的发展,则胜利的获得也同样地是很难想象的。”

斯人已逝,精神不朽。
斗转星移,换了人间。

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国运蒸蒸日上。

这离不开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卫戍边疆。

强军战歌 音乐: 阎维文 - 阎维文单曲集
距离1927年南昌城枪声响起的那个夜晚,已经过去整整96年。

那是人民军队诞生的起点,缘于一次绝地反抗,初期虽弱小,却在朱德、毛泽东等人的带领下,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发展壮大,成为了钢铁雄狮,战无不胜。

想到这,我们再看一些所谓公知无端抹黑人民军队,甚至说“美国太强大,我们主动示弱,就不会遭受打压了”的论调,真是滑稽可笑,奇葩至极。

不是蠢,就是坏,或者既蠢又坏。

须知: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谨以此文:

纪念“红军之父”朱德元帅;

纪念他与毛主席的战友情;

纪念每一位为了中国革命解放斗争、保卫祖国流血牺牲的战士们;

八一军魂永不灭;
卫我河山正气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何只有朱德、彭德怀、贺龙三位元帅,被毛主席称之为“老总”
朱老总在自己的两次至暗时刻忠心护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
76年,90岁朱德苦等他国总理1小时,被冷气冻病,10天后不幸离世|朱德|肖劲光
朱德有哪些战功,为何能当总司令和十大元帅之首?毛主席一语道破
朱德成为军队总司令的6个原因
朱总和彭总的红军生涯:朱总资历深得多,朱正彭副的格局就此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