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ACD在缠论中的应用浅析(一)
缠论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把传统理论对市场观察分析的静态视角,转化为动态视角。
 
在这种动态视角之下,缠论对传统理论进行了重新的剖析和利用,比如传统的K线理论,一般是类似于早晨之星、三只乌鸦这种固定组合的面目出现,但这种组合永远脱离不开概率的怪圈,只能追逐所谓的大概率事件。缠论视角下的K线关系,则从动态的走势演化过程出发,以逻辑上必然出现的分类为基础,形成了K线组合的顶底分型、向上关系和向下关系,并自然延伸出笔、线段的概念。
 
同样的,基于这种动态视角,缠论对传统理论的各种指标都有不同的应用方法。在动态的视角下,所有指标都是对成交量、价格变动的某种计算方式,所以分析走势必须以结构为基础,指标的用途是用来体现走势结构的某种特性,从而为操作建立依据。
 
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一直在提的12个字:结构为先、力度在后、指标辅助
 
缠论原文最为重视的指标,毫无疑问是MACD。缠师曾经说过:还不如直接用MACD,准确率差点,但只要结合好中枢、背驰,95%以上是一点问题没有的。这就足够了。(2007-2-6回复)
 
传统的指标用法,就是这句话里的“直接用MACD,准确率差点”,比如MACD金叉买入、死叉卖出,据统计其准确率就不足40%。
 
缠师也提到过类似的用法,比如在《教你炒股票103:学屠龙术前先学好防狼术》中提到“回避所有 MACD 黄白线在 0 轴下面的市场或股票,这就是最基本的防狼术”。

上证指数日线51参数笔中枢

以最近的大盘为例,自3731.69高点下行以来,日线MACD一直沉没在零轴之下,从中长线的角度就没有任何操作的机会。正如缠师在本课所言:在没彻底下面所说的防狼术之前,你也别研究什么中枢、级别的了。因为有了这防狼术,至少不会被大盘严重侵犯,也不会在大
盘大跌时鬼哭男嚎了。
 
当然,这种方法只是缠论关于MACD最初级的用法,没有涉及到走势划分的问题,是缠师“但这里不能给太高的要求,一切都要傻瓜化”的一个结果。如果有了对走势结构的分析和判定之后,再去结合MACD,就会对走势的波动有更好的把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缠师博客原文里从前期到后期用到了不同的a0,所以用MACD指标辅助也有不同的要求。
 
在早期文章中,缠师使用的是类似于软件“51参数笔中枢”的a0,其MACD应用技巧在《教你炒股票25:吻、MACD、背驰、中枢》里有详细论述:
 
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两个中枢的上涨,在MACD上会表现出这样的形态:
 
就是第一段,MACD的黄白线从0轴下面上穿上来,在0轴上方停留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第一个中枢,同时形成第二类买点,
 
其后突破该中枢,MACD的黄白线也快速拉起,这往往是最有力度的一段,一切的走势延伸等等,以及MACD绕来绕去的所谓指标钝化都经常出现在这一段,这段一般在一个次级别的背驰中结束,然后进入第二个中枢的形成过程中,同时MACD的黄白线会逐步回到0轴附近,
 
最后,开始继续突破第二个中枢,MACD的黄白线以及柱子都再次重复前面的过程,但这次,黄白线不能创新高,或者柱子的面积或者伸长的高度能不能突破新高,出现背驰,这就结束了这一个两个中枢的上涨过程。
 
在最近大盘1分钟图形上,对上述过程进行了完美演绎,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上证指数1分钟51参数笔中枢
 
上图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
 
1、第二个中枢并没有把MACD拉回零轴,所以柱子高度对应的背驰只能是小级别的;
 
2、背驰之后依然有数次创出新低,如果对走势结构不了解,就容易造成“背了又背”的误解,其实这是标准趋势背驰后形成更大级别中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类似于二买低于一买的情况,力度很弱,预示着未来走势可能会蕴含风险。
 
在后期文章中,缠师改用了笔线段作为a0,MACD的用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因为走势图中,先要按照笔线段的规则进行划分,由笔线段构成的走势类型对应的MACD,就不再具备上述对应关系,而是要以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之和来计算。缠师在《教你炒股票60:图解分析示范五》里提到“站在最严格意义上,45-46 线段构成 43-44 线段的盘整背驰(注意,力度比较的是下面所有红柱子的面积之和。)”。
 
上证指数1分钟图11参数分笔分段指标
 
如上图,两个线段比较属于盘整背驰,但这个盘整背驰中,两个向上线段的力度比较,需要把各自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相加来计算,对于第一个向上线段来说,其计算就比较复杂,很难一眼就辨认出来。
 
这个问题,可以用单独计算每一笔或每一线段对应的MACD柱子面积之和,然后对结果进行比较来解决。
 
上证指数1分钟图,分笔分段+MACD段面积指标
 
如上图,对每一段对应的MACD面积之和进行形象化展示,就可以轻易用对应的柱子高度来比较了。向上的线段对应是红柱子、向下的线段对应是绿柱子,也更容易分清楚谁跟谁比较,对实际操作也更为便利。
 
对于线段内部的力度比较,缠师也说过,可以用类似背驰的判断方法,把每一笔对应的MACD面积之和相加,来辅助判断线段的结束(注意,线段的结束,必须由线段的定义来判断,这种方法只是辅助判断)。
 
上证指数1分钟,分笔分段+MACD面积(MACD面积即MACD笔面积)
 
如上图,对前述图形中第一个线段内部,可以利用类似于笔中枢的方法,对线段内部的结构和力度进行比较,可以更为精确的判断出改线段的结束点。
 
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到笔中枢构成的走势类型中。
 
 上证指数30分钟图,12参数笔中枢+MACD面积
 
这种方式对于计算笔、线段的力度是极为方便的,但对于笔线段构成的走势类型之间的力度比较,又略显不足,因为走势类型对应的MACD更为复杂多变。
 
对于这个问题,缠师在《教你炒股票63:替各位理理基本概念》中提出解决方案:“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看 MACD 辅助判断时,不用对太多的柱子面积进行相加,可以看大级别的 MACD 图,这样一目了然。日线的背驰,其实在 1 分钟图上也可以看出来,只不过是需要把所有相应对比段的 MACD 都加起来进行处理,这样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就可以看日线图的 MACD,在理论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只是为了方便”。
 
这一种方法是把小级别走势类型标注到大级别图上去,然后利用大级别图的MACD判断力度和背驰。同样是上一张图的走势,我们把每一线段的端点标注在5分钟图形上,就会很容易判断出这个盘整背驰。
 
 上证指数5分钟图,1分钟分段标注
 
对于走势类型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辅助判断。
 
 上证指数30分钟图,1分钟51参数走势分解线段标注
 
关于标注,我们前面的文章“如何正确理解缠论级别”里已经提到了,这里不再赘述。这种方法需要应用到标注功能,如果软件没有相对应的功能,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实现。
 
比如我们直接把大级别图形上的MACD搬到小级别图形上,在软件上就是“三级别MACD”功能。
 
 上证指数1分钟图,51参数走势分解线段+三级别MACD指标
 
如上图,同样一段走势,在1分钟上展示,红色线是1分钟走势类型,MACD1是本级别图表上的MACD,MACD2、MACD3分别是MACD1的4倍、16倍时间关系,也就是分别代表4分钟、16分钟图表上的MACD。
 
如果要比较两个走势类型的力度,用本级别图上的MACD就会比较复杂,难以计算,但用MACD2就比较简单一些,用MACD3就可以轻易得出结论了。而且灵活运用三级别MACD,可以同时参阅各段走势内部的力度比较,更加方便。
 
除了这些基本应用之外,缠师还曾经提到过非常多的MACD应用技巧,比如《教你炒股票25:吻、MACD、背驰、中枢》里提到,对于连续涨停的股票,可以利用30分钟的MACD来辅助判断:如果用 MACD 配合判断,就用长一点时间的,例如看 30 分钟。一般来说,这种走势,其红柱子都会表现出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红柱子回跌的低点越来越低,最后触及 0 轴,甚至稍微跌破,然后再次放红伸长,这时候就是警告信号,如果这时候在大级别上刚好碰到阻力位,一但涨停封不住,出现大幅度的震荡就很自然了。
 
最近的中电电机走势就完美复现了这一点:

中电电机30分钟图
 

【版权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严禁抄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习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小结
第三节 背驰、盘整背驰及三类买卖点 - 屠龙宝刀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技术分析之绝世武功 – 缠论入门笔记(3)
macd
缠中说禅:背驰的判断
缠论“图解示范”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