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婚姻一定要门当户对?

到2017年6月30日,启功已经离开这个世界12年了。

启功是谁?

晚年的启功

被世人熟知的是,他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文物鉴定家,国学大师,他是一代书画巨匠,被赞誉为“当代王羲之”。

启功书法作品

但鲜为人知的是,启功先生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启功的妻子,比启功年长两岁,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乡下姑娘,两人走进一场看似不和谐的包办婚姻,却43年相濡以沫。妻子死后,启功再未婚娶,独守陋室30余年,直至93岁随妻子而去……

这个女人,就是章宝琛。

启功与妻子章宝琛

01 

1932年3月5日,

天上飘着细雨,

这天是启功家祭祖的日子。

启功出身显赫,

祖先是雍正之子、乾隆胞弟,

奈何启功周年丧父,祖父也驾鹤西去,

家道中落,而后一贫如洗。

一家人寄人篱下,

生计问题全靠母亲一人操持。

尽管如此,启功的母亲仍敬畏家世,

每年祭祖总是上下张罗,绝不敷衍。

祭祖这天,

母亲找来一个姑娘来家里帮忙,

这个姑娘就是母亲和姑姑物色了很久,

为启功相中,且他必须娶她为妻的章宝琛。

左到右:启功,章宝琛,启功的母亲和姑姑

面对眼前的这个姑娘,启功是失望的:

上翻的鼻孔,塌陷的鼻梁,矮胖的身材,

全身上下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启功丝毫没有心动。

在那个年代,爱情的气息是稀薄的,

任何一门婚姻都避免不了两个问题:

父母之命和门当户对。

21岁的启功,内心虽一万个不愿意,

但他孝顺,不敢违逆,

也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几个月以后,她成了他的新娘,

宝琛长启功两岁,

他便恭敬地称她一声“姐姐”。

婚前,两人只见过数面,没有感情可言,

婚后,因为文化水平悬殊,毫无共同语言,

启功便没把这段婚姻放在心上,

甚至觉得,结婚是这一辈子最糟糕的事。

尤其是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可连启功自己也没有想到,

这一场包办婚姻,却终得一生知己。

少年时期的启功

02 

宝琛虽然学识不够,

但却勤劳善良,温柔质朴。

婚后,

宝琛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清晨一睁眼,

启功看到妻子在仔细地做家务,

晚上启功回家,

屋子里角角落落都光亮如新。

家里来了客人,

启功与友人盘腿坐在炕头上,

围着火炉聊天,兴致来了,整晚不睡。

宝琛插不进一句话,却表现得极有涵养,

一整晚都在旁边默默地端茶倒水,

添柴生火,不说一句话。

他在家里练字写书,宝琛就在旁边站着,

虽然能感受到妻子的歆羨之光,

但他从没有跟她交流过一句,

或许,在启功心里,

妻子只是个没文化的乡下姑娘吧,

即便说了,她也不会懂。

被爱的人往往都有恃无恐,

但真正爱你的人,依旧待你如初。

结婚数年,丈夫虽然总是冷脸相对,

但宝琛从未有过怨言,

只是兢兢业业地照顾着这个家。

启功的母亲和姑姑年迈多病,

心情不佳时,难免会冲着宝琛发脾气,

但无论两个老人说多不好听的话,

给多难看的脸色,

宝琛依然只是笑笑,不说话。

好在,这一切,

启功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

孝字当头,一个人的人品,

全体现在了她对待老人的态度上。

宝琛虽然没读过什么书,

但她的善良,大度,隐忍,

是多少人读了一辈子书,都学不来的。

朝夕相处之后,

启功发现妻子虽没什么文化,

但人品实在可贵,温婉娴淑,善良贤惠,

慢慢地,便对宝琛萌生了爱意。

母亲给启功讲过宝琛的身世,

每每想起,启功更是心疼和怜惜她。

宝琛生母早亡,后母待她十分刻薄,

她是带着相依为命的弟弟嫁过来的,

从小吃了不少苦,母亲叮嘱启功,

这样的女子,更应该被呵护和疼爱。

启功谨记在心,

把对宝琛命运的悲悯化作了爱恋。

此后,两人有了情谊,

婚后七年虽膝下无子,

日子却也过得平顺。

其实,

世界上本就没有完全适合的两个人,

真正合适的那个人,

一定是用心慢慢磨出来的,

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一个人包容迁就,

另一个人就要懂得适可而止。

中年时期的启功

03 

可这样安静的日子,

并没有过多久。

1937年,北京沦陷,

启功丢了工作,日子变的拮据。

妻子没有任何牢骚,反而自己省吃俭用,

不但把一家日常的开销都计划好,

还为启功留下特殊的需要:

买书和一些他特别喜欢又不贵的书画。

有一天回到家,看见妻子在灯下

十分细致地缝补袜子上的破洞,

启功不由得心头一酸,决定卖画补贴家用。

可当第二天背好画卷准备出门时,

启功突然迟疑了……

到底是个文人,拉不下脸上街叫卖。

宝琛看得懂他,主动背过画卷,

“你只管专心作画,我去叫卖。”

那天傍晚下了很大的雪,却不见宝琛回来,

启功去集市上接她,远远看见本就娇小的宝琛蜷缩地坐在马扎上,身上落满了雪。

看见来寻她的丈夫,突然兴奋地挥舞着双手,冲着丈夫笑道:只剩下两幅没卖啦!

启功湿了眼眶……

浪漫或许会败给柴米油盐,

但没什么能够打败深藏于心的挚爱。

04 

卖画为生的日子,直到1952年才结束。

家中虽然宽裕了不少,

但母亲和姑姑却又病情加重。

启功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

想在学术上有一番作为,

于是,家里的大小事宜和两个病人,

都落在了宝琛身上。

宝琛一人端屎端尿,侯在床前,寸步不离,

直到两位老人寿终正寝。

母亲去世后,

启功深感妻子日夜操劳的艰辛,

觉得此生无以为报,

便将妻子扶在椅子上坐下,

叫了一声“姐姐”,而后扑通一声,

双膝下跪,给妻子磕了一个响头。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夫有此心,妻亦心满。

1957年,启功被莫名其妙地划为“右派分子”

启功实在受不过气,整日闷闷不乐。

妻子便劝他多看开一些:

“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挺过来了,

还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

再大的苦,总有一天会过去的。”

章宝琛虽然读书不多,

却也有着极为朴素的人生哲学,

这帮着启功度过了那段艰辛时光。

几年后,启功重登讲台,

正欲在学术界和教育界大有作为时,

灾难却再一次降临,那个动荡的十年来了。

启功被迫离开讲台,

一切公开的读书,写作也被迫停止。

宝琛是懂自己丈夫的,

一天不写作,心里就会难受。

于是,为了让丈夫安心写作,

宝琛天天在门口放风,

一有动静就立刻咳嗽给启功报信。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

随时都可能引火烧身,

一般人唯恐避之不及,

文献能烧则烧,能毁则毁,

宝琛却瞒着丈夫冒险做了一件事,

直到宝琛去世前,启功才知道了真相。

05 

1975年,

章宝琛患上严重的黄疸性肝炎,几乎病死,

她感觉自己时日已经不多,

就在启功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

启功听后大为震惊,匆匆赶回家,

拿起铁锹按宝琛所说的墙角位置挖下去,

竟然挖出一个大缸,打开后,惊呆了。

4个大大的麻袋,

一幅幅启功早年的书画作品,

一本本文稿藏书,竟然全都保存完好,

启功从1930年到1960年的作品,

无一遗漏!

捧着自己的心血之作,

启功喉间哽咽,整个人都颤抖不止,

此刻他才幡然醒悟,

妻子宝琛,才是他这一生最难得的知己。

他蹲在墙角,放声大哭。

这一辈子,有个懂你的人不容易,

宝琛也许一辈子都看不懂字画,

但是因为爱,她懂得启功,

拼了命也要守护她爱的一切。

章宝琛一直遗憾自己没有孩子,

在她病重之时,更是叮嘱启功,

“你若是让我放心,

等我走后就找个人照顾你。”

启功说,

“老朽如斯,哪会有人跟?”

宝琛笑着说,

“我们可以打赌,我自信必赢!”

而这个赌,启功打赢了。

06 

妻子去世以后,

他一直过着孤独而清苦的日子。

启功变卖了字画,加上写作得来的稿费,

一共200多万,全部捐给了北京师范大学,

而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哪怕是过生日,

几个玉米,栗子窝头,一碟花生米,

他就很开心了。

他说,

“姐姐活着的时候,

我没钱让她过上好日子,

现在她走了,我过得再好有什么用?

我们曾经有难同当,现在有福却不能同享,

我的条件越好,心里便越是难过。”

言语之间,满是苍凉。

或许,最好的爱情就是这样吧,

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她始终陪你;

你什么都有了,也会继续陪着她。

平反以后,给启功作媒的人络绎不绝,

更有不经启功同意直接领着女方前来会面的,

但,启功都一一谢绝了。

“终其一生,我只爱宝琛,

我的心里再容不下任何女人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宝琛走的时候,启功63岁,

此后30年,他的房间再未有别的女人出入。

你在时,我爱你不够;

你走后,余生都在思念你。

这是启功为宝琛写下的《痛心篇二十首》,

字里行间,尽是哀思,语言朴实至极,读完却令人泪下。

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

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

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

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

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

我剩钱买书,你甘心吃苦。

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

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

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

你再待两年,咱们一处葬…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妻子生前还有个未了的心愿,

就是和启功结婚43年,一直寄人篱下,

没能在自己家里住上一天。

妻子病逝后两个月,

启功搬进了学校分给他的房子,

于是,每年的清明节和妻子的忌日,

启功都会特地炒几个妻子生前爱吃的菜,

来到妻子坟前告诉她,

“宝琛,我们终于有房子了,跟我回家吧。”

一边念叨着,一边不停地往碗里夹,

直到碗里的菜满得往外掉,

他终于控制不住,失声痛哭……

孤身一人的日子里,

启功别无他求,

只愿死后能和他的宝琛在阴间相聚。

“生同衾,死同穴,我死后,

一定要把我和宝琛合葬在一起。”

2005年6月30日,

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屋里,

93岁的启功带着对宝琛的思恋溘然长逝,。

人死后若灵魂真的有去处,

那么启功见到他思念的宝琛可以骄傲地说:

“姐姐,那个赌是我赢了!”

你把一生都给了我,我定要守着你。

启功与章宝琛之墓

一个是国宝级书画巨匠,

一个是质朴的平凡女子,

43年的相守,30年的相思,

始于包办的婚姻,

却用细水长流的方式,

缓缓地走完了一生。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说:

“找个门当户对的人结婚”

可是,什么是门当户对呢?

身世相仿?实力对等?

还是价值观雷同?

真正的门当户对

不是结婚前的条件对比

而是结婚后一牵手就是一辈子

到老了才发现:

年轻时有人说咱俩不合适

但你看

咱俩都快把这辈子过完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雍正九世孙,被迫娶了“姐姐”,活了90岁,爱了70年!
他是雍正九代孙,被迫娶了“姐姐”却爱她70年:不般配的爱情,往往藏着别人读不懂的深情
当代“王羲之”启功:他是雍正第9代孙,晚年独居10平方米校舍
启功:妻子不漂亮还不生育,去世后他却独守空房30年,终生不娶
缅怀启老:启功《痛心篇》20首
当代王羲之被迫迎娶大姐和拖油瓶,爱了43年还不够,又苦想了3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