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中华民族与西方不同的两大根本文化精神(下)

论中华民族与西方不同的两大根本文化精神(下)




主张柔性文化精神




原拟为“阴柔”文化精神,与“阳刚”相对应。总感到这个“阴”字里含有些许贬义,如“阴险”、“阴气重”等。而文章要表现的“阴柔”并无贬义。思来想去,还是用“柔性”比较稳妥一些。加之,用“阴柔”一词表现“温和”似乎也欠准确,而“柔性”表现“温和”则非常贴切。
用中国阴阳哲学观念评判,“柔性”属于“阴”,在很多的场合下,“柔性”和“阴柔”都是同义语,因此,本文在一些地方仍然将使用“阴柔”这个概念(不过,其含义与“柔性”一致)。与“阴柔”相对应的是“阳刚”。
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沉默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阴阳在与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情态对应中,上为阳,下为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
人的内在气质、性格、思想、情感向外部传达的表象是语言、文字或动作,其底层流动的是文化精神。可以根据语言、文字、动作的快慢、节奏、高低、强弱、色彩等现象判断文化精神是阴柔的还是阳刚的、平和的。最能生动说明这个问题的是音乐。有高吭的,有平缓的,有低沉的。高吭的声音自然属于阳,低沉的声音自然属于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婉约派与豪放派之分,前者属于阴,后者属于阳。以书法艺术来看,怀素、岳飞、毛泽东都体现出了十分鲜明的阳刚文化精神。
但本文的主旨不是谈文学和艺术,而是谈中国历史上的主体思想和主体哲学。
综观世界思想史,不同地区体现出的文化精神,有的地区偏于阳刚,有的地区偏于阴柔。而在中国,则偏于阴柔。在西方,则偏于阳刚。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体,只要了解了这三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评判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偏于阴柔的结论是否正确。
先说道家。此家被认为是“出世”的学问。不积极投入火热的社会生活,回避矛盾,回避斗争,消极退让,甚至隐居,这自然不是阳刚的文化心理而是阴柔的文化心理。如庄子,来一番《逍遥游》,要到九霄云外去洒脱一下。道家主张的政治是“无为而治”。“无为”,就是不施以治理和管理,让其自在自由发展。从文化气性上看,也当属于柔性的一面。与“无为而治”呼应的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道德经·第三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老子主张人的柔弱要像婴儿一样:“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老子静静地坐在那里,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不仅主张“无为”,还要“绝学”,与大自然的草木一样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道德经·第二十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兵为“阳刚之物”,老子反对用兵:“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种“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亦属柔性。
在《道德经》里,老子主张“柔性”的语录比比皆是。《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笔者初步统计,主张“柔性”达四十多章,占了全书的一半。
再看儒家。东汉许慎这样解读“儒”字:
“儒,柔也。儒行者,以其记有道德所行。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根据许慎的解读,“儒”的修养和言行都是非常柔性的。

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辜鸿铭在《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指出:“在我看来,首先,在古老的中国人性类型中,首先能够打动你们的是,那里面没有一点野蛮、残酷以及暴力的东西。借用一个用来形容动物的术语来表达,我们可以这么说:真正的中国人是一种被驯化了的生命。我认为,一个生活在中国最底层的人和欧洲社会同一个阶层的人相比,更少一些动物性,也就是德国人所谓的‘蛮性’。实际上,我认为,概括中国的人性类型带给你印象的那个词,便是‘gentle’(即温和)。这里我所说的温和不是指天性软弱抑或软弱温顺。对于‘中国人的顺从’,已故的麦嘉温博士说过,‘不是绝望的、阉割了的人的那种顺从’。实际上,我所说的‘温和’是指没有那种生硬、粗糙、野蛮以及暴虐,也就是不具有任何让你感到震惊的东西。”
辜鸿铭先生认为,中国人温和的性情是靠理智的驯化,而这个理智就是儒家思想。
的确,孔子的很多关键语汇都是柔性的,平和的,温馨的。“仁”是被学界公认的在孔学中占的地位极其重要,是人格修养的总纲。什么是“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见《中庸》)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先是爱父母(“亲亲为大”),次是爱兄弟,其次是爱朋友,又其次是“泛爱众”。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见《论语·阳货篇十六》)这些人格修养和行为,难道还不柔性吗?
一些学者认为儒家的爱有“等差”,其实这是任何人实践爱的正常逻辑次序,即由近及远的次序。西方人践行《圣经》里的“博爱”也必然有一个次序。一个人不可能将爱同时施以所有的人。“博爱”也是有先后次序的。先从家里做起,从近处做起,是合情合理、顺理成章的。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制约束自己,不张扬,不逞强,显然也是柔性的表现。
《论语》中,有很多表现柔性文化精神的语言,如:“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等等。
连孔子的形象也体现出温情:“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儒家的另一位划时代人物朱熹有一句著名的话:“存天理,灭人欲。”一般人从表象看也极其阴柔。
至于佛教,常常听到一句话:“佛法广大无边。”这或许是指看不见的力量。从具体的文化现象看,佛教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显然是对暴力、武力的否定。人们还常常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当屠刀悬在出家人额头上的危急时刻,他却毫不慌乱,双手合十,口里来一句“阿弥陀佛”迎接顷刻落下的利剑。佛家还有一句口头神,即强调一个“忍”,将生气的心压住,让愤怒的火熄灭,多么柔性的修炼。“禁欲“也是佛教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将人性压抑和桎梏,也非常的“阴柔”。
中国的佛教寺庙,大都居于环境幽静之地,与世无争,远离喧嚣与倾轧之地,这亦是阴柔文化精神的最好诠释。佛家的“打坐参禅”,把自己置于寂静孤独的状态,这也是十分阴柔而非阳刚的文化精神。
《坛经》里有一首偈,体现了中国佛教思想家的世界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六祖大师慧能的创作。很明显,慧能心中的世界是“虚无”的。人的眼前呈现出这两个字,应该说是万分空寂和荒凉的了。
墨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家,主张“兼爱”、“非攻”。就是孙子兵法,是张扬强力的文化,但孙子首先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次伐兵,最下攻城。”
一言以蔽之曰:中华传统思想体现出的柔性文化精神十分突出,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大特色。特别是道家和佛家表现得更加充分。可以认为,柔性文化精神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主旨和统领。
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阳刚的因素。应该说,儒家文化是一种刚柔并济的文化。孔子和孟子都具有这样的品质。
从孔子执政的行事作风看,具有大刀阔斧的架势(例如诛杀少正卯表现得斩钉截铁);有指挥弟子“鸣鼓而攻之”的故事。今天很多人认为儒家迂腐,这是没有阅读孔孟,不了解孔孟的妄言。孔子强调人格全面修养,仅有“仁”不行,还要有“勇”:“知、仁、勇,天下之达德也。”(《中庸》)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些话语里无疑有很大的阳刚成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从孔子的形象也看到其刚毅中正的品格。孔子的学生颜渊久久地打量孔子后,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孟子的阳刚精神比孔子更加鲜明。第一是孟子的全部语言体系里蕴涵着阳刚之气,第二是孟子在人格修养上“善养浩然之气”,第三是孟子主张“义”。请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些话语,多么赋有阳刚精神。
遗憾的是,孔孟的阳刚文化精神受到一些封建皇帝的压抑,加之后来有影响的儒者对孔孟阳刚精神继承、弘扬不够,因而儒家文化精神给人们留下了“迂腐”、“懦弱”的形象。
柔性文化精神为何能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主旨和统领呢?
笔者思索,这与中国古人崇尚自热的哲学观念有关。《易经》里认为,天为阳为乾,地为阴为坤。天地皆不言,可是孕育了万物。特别是人诞生在大地,而大地为阴性,母性,有生发之机,有不竭之象,因而效法大地的品性则具有生机与活力,并可以生生不息。这是其一。
其二,古人认为,柔性文化精神里蕴藏着强大的力量。不是那种具体的力量,也不是那种短兵相接的力量,亦不是单个的如英雄、武士般的力量,更不是物质、技术力量,而是“道”、“规律”的力量,是真理和正义的力量,是先进和优秀的道德人格力量。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力量。所以孟子说:“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篇》)
老子对柔性文化精神力量无限强大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观点是“柔能克刚”。“
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第四十三章》“柔”能无往不胜。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意思是柔弱是生的象征,坚强是死的前奏。牙齿坚强,舌头柔软;牙齿磨掉了,而舌头还存在。
老子很欣赏水的品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道德经·第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不争”便取得胜利,实在是绝顶高明!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这段话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由此证明老子强调的柔弱并非是真实的柔弱,而是表象的柔弱,内在要孕育和潜藏巨大的能量。孟子的“浩然之气”就属于这类力量。老子述说婴孩的力量,也是蕴藏在生命机体里的力量。
如果说柔性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根本根本特色,那么,西方文化精神的显著特征就是阳刚。从行为特征看,西方人有强烈的占有欲望,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不惜对他国使用武力。甚至把军队长期驻扎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将这些地区变为自己的殖民地。近几百年来早一点的如葡萄牙、西班牙、接着英国、法国。风水轮流转,现在是美国把军队驻扎在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
中国和西方完全不同,即使是盛唐和明代非常强盛时,不仅不把军队驻扎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所到之处是向这些国家和地区传播文明和进行物资交流、感情联络。如果明朝在郑和下西洋时代像现在的美国这样霸道,说不定就没有美国的诞生。
西方人对物质世界浓厚的兴趣早在希腊时代就开始了,产生了一批研究自然界的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和中国的儒学一样,是积极“入世”学问,其“理念”的哲学概念里充满对“正义”的设计和规范,渲染着阳刚文化的氛围。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毫无疑问,人文主义是一种阳刚文化的思潮。
对西方阳刚精神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圣经·旧约》,《圣经》中的“新、旧二约”展现的文化精神截然不同,《新约》具有宗教的品质,劝善行良,而《旧约》却用很多很大的场面宣扬暴力。中国文化宣扬“以德报怨”,而《旧约》宣扬的是燃烧熊熊复仇(或征服)的火焰。而且其复仇(或征服)带有毁灭性、灭绝性。经常采取进攻的方法是用大规模火烧、大规模水淹、大规模毒杀等宏大场面的惨烈方式,而且是以“上帝”的名义。仔细观察近代以来西方人对待别国的态度和行为,与《圣经·旧约》记载的暴力何其相似。
从生存原则看,柔性文化精神立意高深,取法大自然,不争强好胜,不称王称霸,平静,平和,安详,静穆,内守,谦虚,谨慎,有益于保护生命的安全。所以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当之无愧。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经无数大劫而民族不亡,当与柔性文化精神关系极大(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笔者认为这是一条重要原因)。
从哲学观念看,柔性文化精神并非放弃力量,而是将力量蕴涵在无形的世界里,这种力量是缓慢的,但却很柔韧,可以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效果;这种力量是博大的,如江河之澎湃,如海洋的宽广。试想,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面前,雄劲的高山又算什么呢?
从发展智慧看,柔性文化精神从长远、全局、大处着眼,不争一时之胜,不逞一时之能。是看不见的大包围战略。局部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不损害长远战略为前提。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使用文明的手段而非战争的手段化解矛盾。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缓慢向四周浸润,正是柔性文化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体现。
从人类社会秩序的建立看,柔性文化精神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柔性文化精神的温情、温婉、含蓄正是具有这样的魅力。如果未来世界呼唤和平、和谐社会,避免战乱,构建平安群体社会秩序,大力传播中华民族创造的柔性文化精神应是最佳的方法。
然而,由于宋朝以后封建统治者对儒学阳刚文化精神的压抑和儒家自身的弱化,加之一般封建帝王都不能深刻认识和运用人性文化精神,因而使中国文化精神表现出“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特点。这个特点已经深深体现在中华民族的血液和气质之中。
眼观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老牌帝国殖民心态、占有意识十分强烈,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命财产安全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在与强敌近距离的较量中,柔性文化精神起不了决定作用,还是要靠阳刚精神和物质实力。因此,中国要避免近代史出现的历史悲剧,必须强化阳刚文化精神的培育,以求“阴柔”与“阳刚”的互济。不仅要重视“道”、正义的力量,还要进一步加快国防力量建设,增强防御物质实力。唯有如此,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围攻、侵蚀面前,中华民族才能在立于不败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读国学经典之感悟
要掌握中华文化精髓,这七本书必读
孔子:作为造道者 | 张晚林
儒道人文智慧的辉光——《论语》、《孟子》、《庄子》
重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讲义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