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邯郸案,我只想弄清一个问题:怎样能让我们的孩子远离恶魔?


正在团:

为全家健康护航的益生菌


过去几天,关于邯郸初中生杀人案的讨论,已经席卷了整个网络。

这个案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同类案件的重要典型

1,三个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是13岁,在最低刑事责任年龄(12岁)之上,完全刑事责任年龄(18岁)之下,可能得到10%-50%的减轻量刑。

2犯罪嫌疑人之前曾霸凌受害人,案件的本质,是一个极端霸凌事件

3,犯罪嫌疑人手段残暴,被询问时又态度平静,并曾提前开挖掩埋受害人的土坑,展示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极端、残忍、冷酷和计划性

正常成年人,看到陌生人身上的外伤,可能都会感到不适。能用这么残忍的手段,把朝夕相处的同学伤害到这个程度,基本可以判定,这几个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毫无共情能力。这次案件,很可能不会是他们最后一次犯罪。

4,犯罪嫌疑人和受害人都是留守儿童,这是一个约占全国儿童总人口的1/4的庞大群体。(1)

这个案子实在太典型、太重要了,以致全国上下都在关注。

它的判决结果,将会影响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也会影响其他霸凌者的行为尺度。

如果结果是:“只要年龄够小,哪怕虐杀同学也没事儿”。

那么从今往后,全国的霸凌者可能都会更加肆无忌惮


作为一个普通父母,看到这样的案件,估计都会不寒而栗,因为代入感太强了:

这个踏实又善良的被害男孩,也可能是我的儿子。

所以,在案件有进展前,我更想和大家聊聊“如何保护我们的孩子远离恶魔”这个话题。

关于反霸凌,我之前写了好几篇文章。

今天就整合一下,试着出个《反霸凌101手册》,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受到霸凌时,再内向的孩子,也会用或明或暗的方式向父母家人求助。

这时候,作为孩子的依靠和后盾,我们的回应至关重要。

因此,但凡谈“反霸凌”,第一个要谈的,是“父母的反霸凌教育”。

当然,能打开这篇文章、看到这里的,都是已经很关心孩子的父母了👍。

所以不用太担心,“对孩子上心”,是父母反霸凌课的第一关,大家已经过啦!

下面会分享一些细节和方法,便于大家实际操作。

反霸凌第一集

什么样的小孩容易受霸凌?


霸凌者欺负人时,从来都不是无脑乱选。

他们的根本逻辑,是“弱肉强食”。

所以在挑选霸凌对象时,秉承“欺软怕硬”原则,会着重考虑两个问题

一,霸凌事件泄露的“可能性”;
二,霸凌事件泄露之后的“后果“。


被霸凌后会忍辱吞声+即使泄露后果也不严重,是他们最佳选择。

他们会避免以下人群:

1,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在大部分学校里,老师的关注,就是好学生们的“护身符”,除非特别软弱,基本都不会成为霸凌对象。

除了老师的看重外,自身能力带来的自信,也让好学生不容易成为霸凌对象。

2,社交能力强的孩子

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一般比较自信、开朗,受欺负时,很难会“忍辱吞声”。身边又经常有朋友,很少落单。

欺负这样的孩子,一是容易被发现,二是后果麻烦,所以霸凌者会尽量避开这一类孩子。

3,父母存在感高的孩子

如果父母占了下面三样之一:经济条件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经常在学校老师跟前刷存在感,孩子也不容易受欺负。

条件好、父母看重的孩子,底气很足,也会聚集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在别人眼中,就是“有人撑腰”,被欺负的后果麻烦,自然不会轻易被霸凌。

所以结论是:

如果孩子的成绩一般,社交能力较弱,父母存在感不强,性格比较弱势,容易忍辱吞声,就比较容易成为霸凌者的“目标”。

当然,描绘出这样的“受害者人群画像”,目的不是宣扬“受害者有罪论”,让大家去找自家孩子的不足。

而是想通过这个“筛选条件”,让大家看清楚
霸凌者的思考逻辑,更高效地帮助孩子们远离霸凌。

(参考什么样的小孩不容易受欺负?


反霸凌第二集

日常怎样教育,才能让孩子远离霸凌?

不想让孩子成为霸凌者的目标,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孩子“我不该受欺负”的自信,和“敢于反抗”的底气。

反复被霸凌的孩子,一般都没底气、没自信、已被弱肉强食原则驯服。

在他们的心里,会有这样的认知:

他比我强,欺负我,我也只能接受。


反抗没有用,只会带来更多霸凌。


告诉别人也没用,没人给我撑腰。


在长达几千年的儒家教育中,对上位者的崇拜和畏惧,在我们的文化里根深蒂固。

即使是不明显的“上下级关系”,也能成为强烈的心理束缚。

作为成人,我们可能都经历过“无法拒绝别人”的时候,只因为对方比较强势、或怕得罪人。

性格没有成熟的孩子们,更容易被“强势”和“暴力”压制。

想引导孩子们远离霸凌,一定要做到以下4点:

1,定时和孩子保持沟通。

亲子关系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沟通

前一段大同恶略霸凌案(
大同9岁性凌霸案讨论)出来以后,最让我震惊的,是霸凌行为已长达两年、小孩多次有轻生言论时,父母才了解到事情真相。

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和孩子定时、温和、有效的沟通,绝对投资小、回报大

能减少很多成长隐患,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不用很频繁,一星期一次就够了。

找个日常的环境,比如送孩子上学途中、某次吃晚饭时、晚上睡觉前,趁孩子情绪轻松时,和孩子聊些学校、同学、老师的话题,比如:
最近在学校怎么样?

你和XX还是好朋友吗?

学校有什么有意思的事吗?

就能迅速地掌握孩子最近的生活动向。

这里重点说一下,如果一个正常孩子,忽然开始说不想上学,多要零花钱,活着没意思,学校生活很痛苦,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因为这就是他们发出的求救信号,很可能已经受到霸凌。

(参考前文《看了大同9岁性凌霸案后,我反思了和孩子们的沟通方式……》)

干巴巴地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欺负你要打回去”用处不大。

让孩子感受到除了成绩外,他们还是被关心、被关注的,才是他们出门在外的底气来源。

2,尽量在学校多刷存在感。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接送几次孩子,在其他同学、老师跟前混个脸熟,经常打个招呼。

让同学和老师知道:这家的父母关心孩子,出事了肯定有人来撑腰

霸凌者就会知道“这个孩子不是无依无靠”。

3,在家里营造一个“有理可讲”的环境。

这一点我在好几篇文章里写过,这一次,我还是想再重复一遍:

在外受欺负的孩子,最先在家里受欺负。

在家里我们怎样对待孩子,在外他就能接受什么样的对待。

人的认知,是由环境塑造的。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经常被打压,反抗的结果,是更严重的惩罚。

那么,他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认知:

因为我处于弱势,我就该被欺负。

不能反抗,反抗只会带来更多痛苦。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在家营造了一个是要畏惧权威,不许反抗的环境,那么孩子适应后,来到外面,就会对权威臣服、害怕冲突、不敢反抗

反之,从小被尊重、被爱着的孩子,遇到了欺负、不公,一定会很快辨认出来。

要么反抗、要么远离,不会让自己受到长期的侮辱和委屈。


而从小被父母羞辱、责骂惯了的孩子,在别人跟前,对羞辱和责骂的忍受度就会高很多。

他习惯了被欺负,他不敢反抗比他强大的人,他受了委屈会默默吞下。

对别人的过分要求,他习惯去勉强自己,而不是质疑对方。

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长为坚强独立、顶立于世的人,一定不要在家里“欺负”他们!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可以批评、引导,但不能羞辱、随意责骂

就事论事地提出批评,如果孩子有异议,可以听听他的理由。

如果他言之有理,我们该道歉道歉,该改正改正。

作为一个经常发火、事后道歉改正的妈妈,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一个会道歉的妈妈,即使三不五时犯个小错,也能得到孩子的爱和尊重。

4,允许孩子有负面情绪。

大姜小时候,和别人了争执、抱怨老师不公、因为不喜欢而不想去上课,告诉我时,我经常一听就烦了。

责怪他“怎么整天都怨声载道”、“别人都没事为什么就你有事”、“别这么爱找事”。

而不是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呀?”、“他怎么让你不开心了?”

只想镇压他的负面情绪,让我的日子容易一点,而不想给他任何情绪支持。

总要求他忍耐一点、和气一点、会来事一点。

三年级时,因为亚洲长相,大姜曾被学校两个男孩言语霸凌几个月,我居然是从老师那里知道的。

因为他不敢跟我倾诉、或者觉得跟我说了,我也不会给他撑腰。

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注意接纳他的负面情绪。

让他知道,如果受了委屈,我一定会和他站在同一立场。

一段时间下来,他慢慢地变得自信和勇敢。

五年级时,他参加了一个兴趣班,老师想体罚他,他当场就拒绝了。

后来又告诉我:妈妈,老师也经常言语PUA,我不想上了。

虽然觉得可惜,但我还是支持了他。

直到现在,三个孩子里,大姜还是“最不善于表达负面情绪”、“最不爱麻烦别人”、“最容易接受别人拒绝”的那个。

但他一直知道:我能生气、我能反抗对方,因为我的爸爸妈妈会支持我。

所以他至少不会被欺负。

5,用“正向激励”言论鼓励孩子。

二姜上三年级时,遇到一个特别会用“正向激励”的美国老师。

我向他学习,总结了一些好用的“正向激励”语录,分享给大家:

有人不喜欢我也没关系,我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我。

我的爸爸妈妈爱我,我的朋友爱我,我也爱我自己。

我可以有情绪,每个人都可以有情绪,别人让我生气,我可以说出来。

我可以做很难的事,虽然可能会失败,但我也能学到东西。

如果我遇到困难,可以向爸爸妈妈、老师朋友寻求帮助。

我已经做得很好,别人的观点不能定义我。

在三个姜身上的效果很好。

二姜三姜都是内心比较坚定、不轻易受别人言论的性格,大姜也比以前内核稳了很多。


反霸凌第三集


教孩子辨认霸凌行为。


很多孩子在开始受到霸凌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霸凌了。

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跟孩子聊天,举些例子,告诉孩子具体什么行为算是霸凌。

二姜和三姜一直在断断续续上《反霸凌教育课》。

这个课最大的教学重点,是教孩子们辨认什么是霸凌行为

如果你感到某种行为是针对你的,并且是:

单方向的(one sided)

重复的(repeated)

令人不舒服的(unpleasent)

这样的行为,就叫霸凌。

可能是身体霸凌,也可能是精神霸凌

但无论哪种行为,只要长期、重复、单方向、令人不快,就是霸凌。

想要不受霸凌,最重要,是一开始就拒绝任何形式的霸凌

所以,对霸凌行为的辨别至关重要。

当然,保持沟通也特别重要,即使孩子无法辨认,如果经常分享日常,我们就能帮他们辨认,并引导他们拒绝霸凌。

(参考前文《德国小学生的反霸凌课,重点不是被欺负之后如何还击,而是这个……





和孩子保持沟通,为孩子做后盾,给孩子拒绝的底气,教孩子辨认霸凌行为,让孩子一开始就拒绝任何形式的霸凌。

做到
这5点,应该能杜绝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霸凌。

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见证他们成为坚强独立、顶立于世的人吧!

数据来源

1,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2023年。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礼行为需要如何引导
家长如何有效引导孩子的无礼行为
“妈妈,放过我吧!”14岁叛逆少年跳楼身亡,真相扎心:青春期孩子的大脑正在经历战争!家长懂了,孩子就...
家长千万不要和孩子赌气
最好的家风,就是父母的修养
这样批评孩子,真的会影响他一生的底气和信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