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忙年的记忆

忙年

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而且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过年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一进腊月门就开始忙年,一直忙到除夕,前期是慢慢准备,越到年底越忙得不可开交。整个腊月里,各家各户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

忙年忙年,都在忙啥?概括起来,主要是忙吃的,忙穿的和用的。比较起来,忙吃的多一些,忙穿的、用的少一点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紧缺,无论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集市上、商店里卖的成品少,因此,忙年时就显得格外忙碌。

腊月二十以前,主要是忙穿的。那时成品衣服少之又少,都是母亲扯棉布回来自己做,鞋子也是纯手工的,鞋底、鞋帮都是按照孩子脚的大小一针针缝制。有幼儿的人家还要给幼儿做虎头帽和虎头鞋。

那时候,是计划经济年代,虽然各家经济都不宽裕,但是,钱还好办一些,如果实在没有钱,就装一麻袋瓜干,推到集上卖了,就足够给孩子买布用的,但是布票就难办了,国家每人每年发3尺3寸布票,不但穿衣用,而且炕上铺的、盖的也都用,因此,布票就紧张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想方设法,给我们兄妹每人至少置办一件新衣服,有时借邻居家的,有时去“黑市”上买。之所以称之为“黑市”,是因为卖布票的人不能光明正大的摆在摊上卖,而是把布票装在口袋里,穿梭在赶集的人群里,一边走,一边小声喊道:“卖布票了”。如果碰到买主,两人便找个旮旯进行交易,如果被工商人员或公社干部发现了,就以投机倒把论处。真是卖的卖不了,买的买不到。

腊月二十三开始紧锣密鼓地忙起来,摊煎饼、做豆腐、蒸饽饽、蒸年糕……

首先摊两三天煎饼。天刚放亮起床推磨,一早上磨出两水桶一大盆煎饼糊,还没有磨完煎饼糊,母亲就开始摊煎饼,中午不停下吃饭,一直到摊完,此时,太阳已落山,收拾好鏊子,刷完糊子盆,再吃午饭,晚上把煎饼叠起来,放在事先刷好的小瓮里,装得冒尖,上面再封上塑料纸,一直吃到正月二十左右。然后,再摊一大摞,放在盖垫上,蒙上包袱,供年前吃。

摊完煎饼,再做豆腐。因豆腐与“都福”谐音,图个吉利,各家各户都要做豆腐。我家一般是早起磨豆浆糊,大约一个多小时,就磨出一大盆冒着白沫的豆浆糊,早饭后母亲做豆腐。先把豆浆糊倒进小瓮里,将罗床放在锅上,把豆浆糊舀进过滤袋里,在罗床上用力挤压,豆浆便哗哗流进锅里,然后开始烧火,开锅后,慢火一袋烟功夫(约5分钟),崭上卤水,一会儿就成了满锅的豆腐脑,这时停火,冷却一会儿,将豆腐脑全部舀进小瓮里,把罗床再放在锅上,上面搁上竹筛,筛子里铺上很稀的白色包袱,把豆腐脑舀进去,水越漏越少,最后把筛子上放上盖垫,使劲挤压,最后把盛豆腐渣的盆端上,一个多小时豆腐就慢慢压成。自己做的豆腐,比街上卖的好吃得多,也做得结实。

推煎饼糊、磨豆浆糊时还好办,因为几乎每家都有盘水磨。而当碾推煎饼用的玉米和瓜干、做豆腐用的豆子时就麻烦了,当时全村只有四盘碾,每家每户都需要碾这些粮食,而且过年也都需要碾充足的猪饲料,还要碾小米、碾糕面、碾米汤面、碾豆面,因此,碾就忙得白黑不停。如果轮上一家套上毛驴,就要至少碾两三个小时,于是人们按去等碾的先后顺序,把推碾棍或扫碾笤帚放在地上摆起来排序,有的需要半夜三更起来,点上马灯去推碾。碾砣彻夜不停地运转,发出“吱攸吱攸”的声音,在宁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

腊月二十四是蒋峪大集。早饭后,我跟着父亲去赶集置办年货。腊月的大集,比平时大了好几倍,摆摊的从公路边摆起,向北沿着公路到了北岭,向西一直到东蒋峪村西的街头巷尾,向南到了大河滩。集市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我们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最大,卖菜的最多,但那时没有蔬菜大棚,所卖菜的种类很少,只能买到白菜、萝卜、芹菜、苤蓝、土豆等。生产队分白菜、萝卜,不用买,需要买的是芹菜、苤蓝、芫荽等。买全了菜,再去选购年画,买年画时父亲征求我的意见,都是买我喜欢的现代京剧电影剧照……最后去鞭炮市场,鞭炮市场设在蒋峪大桥东边的河滩上,来到此地,人山人海,鞭炮声、声嘶力竭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燃放鞭炮的纸落在地上,把地面覆盖得严严实实,好一派热闹景象。买上一把子(十个)爆仗和过年、正月初五、十五燃放的鞭,再给我和弟弟每人买上一支小鞭就回家了。因为自古就有“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之说。猪肉和酒烟糖茶之类就不用买了,因为猪肉生产队按人口分,酒烟糖茶之类村代销点按户头供应。

农历腊月二十四也是传统的扫尘日。我们都是用整一下午时间把室内、庭院来一个大扫除,希望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除陈(尘)迎新,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此习俗还向人们预示着过年忙碌的开始,从这天开始,年味也就越来越浓。

父亲先把室内的小家什搬出室外,把大家什盖起来,将笤帚绑在长杆子上,清扫屋笆,再清扫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来年财运亨通,人财两旺,大福大贵,寄寓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清扫完毕,父亲再把事先泡好的泥浆加水稀释,用扫地笤帚蘸蘸,在烧火熏黑的墙上涂抹。

清扫完室内,再打扫庭院。扫庭院是有讲究的,父亲都是从大门口向里扫,寓意着“进财”“纳财”,从没有从里向外扫,据说这样会“跑财”。

腊月二十六或二十七蒸饽饽。蒸饽饽的头天晚上,母亲把自制的发面引子泡在碗里,用炊帚将引子水过滤到盆子里,兑上温水,搲上面粉,搅成面糊,用塑料纸封住盆子口,放在炕头上,睡觉时放在被窝里暖和着。

早上起床后,在已经发起的面糊里加上面粉,揉成面团,再放回面盆里,把面盆放在盛有热水的盆上,或放在大锅里烧把火,等面团再次发起来,切成小块,在面板上翻来覆去使劲揉,越揉遍数多了蒸得饽饽越劲道,然后,做成饽饽放在炕上醒醒着,醒醒好了,上大锅蒸,一锅锅的大白面饽饽热气腾腾出锅。晾透后,在盛有半瓮小麦的瓮里,垫上塑料纸,再铺上包袱,选择模样好的储存在里面,作为过年后走亲戚的礼物,其余的用包袱包起来,放在瓮的一边,自家过年吃或用作招待客人。

第二天,蒸菜包、团圆饼和枣饽饽(也叫花饽饽),然后蒸年糕。

蒸年糕时,母亲先把和好的糕面子做成圆球状,上面插上红枣,上锅蒸,开锅后,约20分钟慢火,敞开锅,金黄色的年糕展现在面前,载着香味的蒸气扑鼻而来。母亲趁热先搭上几坨,用作过年的供品,每五个一坨,搭好坨,上面插上红枣。再把未搭成坨的拾在面板上晾着,留下几个,用筷子插起来,每人一个,蘸着红糖吃,我们都舍不得吃,小口咬在嘴里,细嚼慢咽,越嚼越香,越嚼越甜,香香甜甜,甜甜香香,回味无穷。

除夕的前一天,各家各户刀剁案板响,小锅吱啦,大锅咕噜。带有香味的雾气从门口冒出,经过庭院,飘向大街小巷,街上的行人闻到浓浓的香味,过年的气氛就越发浓烈了。

本来炸鸡、炸鱼、煮肉是不用小孩帮忙的,可是,我们都主动围坐在锅台旁,帮着打下手,有的坐在廓落里添柴续火。扑鼻的香味,馋得我们直流口水。父亲把煮熟的肉捞在盆子里,剔下的骨头,一人一块,再每人分一小块肉弹,我们就着吃煎饼,打打牙祭,吃完了,还不解馋。然后,父亲用热乎乎的肉汤给我们泡煎饼,几个煎饼下肚,饱餐一顿,就像过了一个小年。那时满口的香味,现在怎么也吃不出来了。

现在过年再也不用如此慌张,超市、年货市场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并且都有成品。

饽饽不用自己蒸了,不仅能买现成的,还可以去面食店定做,要大有大,要小有小;煎饼也不用自己摊了,集市上卖煎饼的随处可见,不但可以买,还可以去煎饼店加工,想吃什么粮食的就加工什么粮食的。不同的是:那时自家摊地瓜干煎饼,颜色像猪肝,厚得像豆腐皮,吃着剌喉咙;现在的小米、大豆煎饼黄灿灿的,薄得透明,一个煎饼不足一两重,吃在嘴里香脆可口。

各种成衣琳琅满目,款式多样,尽挑尽选,不但有棉衣、内衣、保暖内衣,而且还有各式各样的时髦外套。不但吃的、穿的是成品,就连对联也都是印制好的,各式图案,各色内容。

如今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网购、代购等购物渠道繁多,一切的采买皆在弹指一挥间。那些在外务工的人家,即使到了年底回家,去一趟超市就置办全了年。但对于从那个年代过了的我来说,忙年不忙,“忙年”这个词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意,随之消逝的还有在忙碌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只有年少时那些拥挤的回忆永存我心间。

刘希祥,男,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在大关初中任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农村人过年都吃啥?可能与你想得不太一样,网友:没想到
忙,年的味道
白菜豆腐保平安 回老家父亲给装上的大白菜和扣在瓮里的有点发芽的葱
【新品】PancakeBot 3D煎饼打印机:煎饼玩出新花样
形容领导无能的歇后语
年味最浓是儿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