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作家宋晓琪,一位老三届的心路历程

目 录
  • 宋晓琪:忘不了的秘密

  • 一位老三届中学生的写作历程

忘不了的秘密
宋晓琪(湖南长沙老知青)

好些年了,我们几个知青朋友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个秘密。直到前些日子,当年的保密者相聚,才一致同意撤销“保密令”,可都说不堪回首那一幕。我却不时地想起来,想得心儿酸酸痛痛还有那么点儿甘甜……

那时我们都属于芳龄妙龄大好年华,且毫无例外地从五湖四海一起走到了海南,落户很边远的山区农场接受再教育。那实在是一个很美丽的小山窝,满目青绿,树木成荫。尤其是坡下那条清亮亮的小溪,掩映在两旁密集的树下,伴着鸟鸣活泼泼地跳跃,让人看了只想脱个精光,七仙女似的泡在水里。唯有队里那几栋草房,简陋得像是小说里描写的狩猎人的歇脚之处。据说只要从山上砍来些大大小小的木条,大的按距离插进泥地,小的则用藤横横竖竖地绑在大木条上,成为一间间方方正正的棚架,然后随地挖些泥巴,浇上水,和上杂草,一块块地往架子上搭,房子就有了四壁。顶上再盖些编好的茅草片,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

一栋草房大约十来间,我们三个十六七岁的女孩住靠边的第二间房,最边上住着高中部的三位男子汉。两房之间仅仅隔着一道薄薄的两米来高的泥墙,我相信他们站在床上踮起脚就能将我们房间一览无余,但这样的事却从来不曾发生。倒是有了那几位大哥哥,我们的胆壮了好些。夜里偶尔听见山里传来不知是什么野兽的叫声,只要用手敲敲泥墙,那边便会应声,说几句“不用怕,有我们呢”一类的话,好像他们从来就是山里的孩子,我们也就放心睡了 。 

隔壁三个大哥哥中最活跃的是阿明。听说他父亲是个中学校长,“文革”初期挨批斗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家里只有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每月发22元工资,他寄走12元。就这样他还老是笑嘻嘻的,又特别爱哼歌。他是队里的牛车夫,天天清早我们刚起床,他就赶车上山了,去把我们头天开荒清理出来的树头树枝拉回伙房当柴火。每回走的时候,他总伴着吱吱呀呀的牛车声放声高歌,唱来唱去就那么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挑起扁担上山岗……”虽说嗓子不咋地,但还有点儿民歌风味。全队老工人和知识青年都习惯了他的清晨一曲。有时他也去场部运东西,回来时必定带几支硕大的山芭蕉或一包质量粗劣的饼干,把我们高兴得跟过节似的。

有一回我们房的小惠突然发高烧,先是热得满脸通红后来又冷得上下牙打架。连队卫生员说是疟疾。我们那儿是疟疾高发区,不时有人犯病。折腾了几天小惠算是好了,只是浑身软绵绵走路轻飘飘,小脸儿又青又白。

三位大哥哥早晚都在门外打探病情,那天傍晚小惠起来了,我们一齐邀请,他们才走进来,端端正正坐在床沿上。都说小惠要增加点营养,可饭堂里的病号饭从来都是一大碗稀粥外加一小碟萝卜干。我们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钱也买不到东西,农场职工不准养鸡自然没有蛋,队里养的猪一律“苗条”得像是狗且一年只杀三几回。 

我们愁眉苦脸地望着小惠,阿明突然出了个主意,他说翻过这个山坡有黎族同胞的稻田,何不豁出来犯次纪律趁夜色捉他几只田鸡,给小惠熬粥那可是一流的补品!我们几个人顿时欢呼起来,小惠看看这个瞧瞧那个眼圈一红要哭。大哥哥们可能怕眼泪都站了起来,说天色已晚马上就去。阿明却执意说他熟悉地形还是他去好,人多目标大反而难抓,况且给人看见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当晚阿明果然兴冲冲地提了七八只田鸡回来,小惠胃口大开,我们也每人享用了两只田鸡腿。旗开得胜的阿明大受鼓舞,第二天夜里又去了,可是很久很久都不回来,我们便有些慌。两个大哥哥叫我们先睡,由他们去找阿明。 

也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我听见隔壁有很克制的呻吟声,我一下子清醒了,心想糟了,准是阿明哥出了事。贴着墙我问怎么了?那边传来阿明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句话:“没啥没啥,你快睡吧。”话音未落就直抽冷气,我想一定是哪儿疼得厉害。实在放心不下,我蹑手蹑脚走到他们门口,轻声说:“我去叫卫生员。”刚转身想走,门忽然开了,一只手急急地把我扯了进去。 

屋子里一盏油灯明暗闪烁,放在阿明床边的简易木凳上,阿明和衣躺在床上。我走过去一看,吓得差点叫出声来:阿明的左小腿黑黑紫紫地肿得老粗,一看就知道是毒蛇咬的!一个大哥哥正用力挤压创口,大约是想挤出毒汁。每挤一下,阿明就忍不住哼一声,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 

不等我开口,另一个大哥哥就把我拉到一边,很严肃地小声说:“听着,这是一个秘密,就我们四个人知道,千万别说出去。” 

“为什么?”我脑子里一片迷茫。 

“这是阿明的要求。他想等到天亮时告诉队里,他是上山拉柴时被蛇咬伤的,这样就能算工伤,不用挨批评做检讨,不用扣工资受处分,家里的妈妈和妹妹还可以按时收到他寄的钱,日子就不会太苦。” 

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不,不,这样阿明会有危险!” 

阿明挣扎着欠起上身对我说:“别担心。我有经验,这种蛇不算太毒,可以坚持几个小时。你要真为阿明哥着想,就千万保守这个秘密。”我颓然跌坐,再说不出一句话。 

那个大哥哥继续告诉我:“刚才我们在山坡上遇到阿明时,他正撑着根木棍一步步往前挪。手里那串田鸡还紧紧抓着没丢,明早你拿去给小惠煮粥。”我使劲地点头,只是不肯走。我们就这么无言地守着阿明,帮他用盐水洗伤口,抹汗,敷上他拔回的一把草药…… 

时间好像停止了,我第一次尝到漫漫长夜的滋味。望着外面黑乎乎的夜空,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天啊,你快点儿亮吧! 

好不容易天边有了一抹曙光,阿明强撑着下地,由两个大哥哥搀到牛棚。驾好车,阿明坐了上去,牛车轮慢吞吞地滚动起来,吱吱呀呀,好像从我们心头碾过…… 

突然,阿明的歌声响起来了,还是那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只有我们听得出,歌声中那痛苦的战栗。怕控制不住自己,我拼命冲下山坡,冲到小溪边,把头埋进清凉的水中…… 

阿明终于被送进了场部医院。医生悄悄怪道:“虽说采取了自救措施,再晚来个把钟头,事情就难说。”那神情分明看出了破绽。队长二话没说就在工伤单上签了字,还把我不忍杀掉、偷放在小溪边的几只田鸡又捉了回来,甩下一句话:“做好了给阿明送去,叫他养好身体,咱们下不为例。” 

阿明知道了,背过身去,好一会儿才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小惠蒙在鼓里,嚷着要去抓田鸡慰问阿明,被我们死活拉住了。从那以后,我们再没有干过这类事。 

按商定好的那样,我们一直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也把人生的希望和世间的美好藏在心里。如今虽说不必再保密,但往事却忘不了。值得庆幸的是,那样的故事不会再发生了…… 

作者简介

作者宋晓琪,湘江的女儿,曾上山下乡到海南的广州军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一级作家,广东作家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广州市青年作家协会顾问,资深电视人。

一位老三届中学生的写作历程
文/梁德新

年届七十的宋晓琪作家是老三届中学生,她曾有知青生活经历,在报刊、网络及她写的书中有反映知青生活的文章20多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学校

家庭是宋晓琪的第一个学校,父亲和母亲是她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她的成长是有影响的。

宋晓琪(左1)全家留影(1965年)

宋晓琪的父亲是湖南湖醴陵市人,他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但是,家里仍然克服各种困难送他读书,一直读到初中毕业,算是村里的“秀才”了。因为家穷,没有办法再供他上学,他也只好回村里教小学。1938年,立志报国的他随同老乡考上了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军校生涯,毕业后,在湖南的一个师范学校当军事教官,后调至国民革命军陈明仁的部队服役。至1949年8月4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和国民革命军陈明仁将军英明率部起义,他所在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5军。他也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名副团长,1957年因需要转业到地方,分配在湖南省体委担任部门领导工作。

宋晓琪的母亲是个小学教师,她除了担任班主任,还兼管学校的图书室,而她和母亲的小房间,必须经过图书室,就给她看书大开了方便之门。那时,有图书室的小学很少,地质局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比较好,许多学生都在校住宿,于是,办了个图书室,方便师生开展课外阅读。平时学生不准进图书室,借书还书,要登记办手续,唯独宋晓琪近水楼台先得月,放学、回家先进图书室再进家门,这正合她的心意。经过那些书架的时候,她两眼一溜就瞄见自己想看的书,每有新书,只要没人借(这是妈妈定下的规矩),她便是第一读者。每每拿起新书,她就舍不得放下,又担心下一刻就有人借,总是尽快看完,所以看书速度奇快,母亲质疑他是否看进去了,考问之下发现她竟然记得清清楚楚。

 宋晓琪与弟弟留影(1966年)

宋晓琪的父亲身为军人热爱中国古典文学,更是特别喜好诗词,到体委任职后,也没放弃爱好。节假日便邀三五知己到家,香茗慢品,谈诗论道,在她幼小的心田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她从小会背一些古诗词,都是她爸爸一句一句教出来的。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迷上了文学。

宋晓琪6岁读书时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却一直当了六年班长。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范文朗读,要么贴在教室后边的墙报上。她在长沙地质小学毕业后,考入了长沙市第25中学。

宋晓琪年幼时的学习经历为她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中学时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宋晓琪在长沙的湖南省地质局子弟学校毕业后,1964年考入了长沙市第25中学。在学校她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那时能够读中学的人很少。下面的资料可供参考。

查资料,1950的中国约5亿人口中80%是文盲。如福建省的宁化县,在1956年之前全县只有一间初中,读高中要到附近的江西石城县。三明县(三元县)在1956年之前只有一间初中,读高中要到附近的龙岩县。1957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29所。1950至1966年的17年间,国家培养的大学生约170万。1966年之前,社会上高中毕业的人极少。1965年全国约6亿人,高中毕业生36万,大学招生16.4万人。1966年之前,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不多。1965年小学上初中要考试,农村学生约有一半人不能上初中。那时社会上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很多。初中上高中要考试,约15%的人才能够上高中。在当时社会有初中毕业的人可算是知识分子。那时政府因经济和师资不足,国家只提倡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长沙市第25中学离宋晓琪的住家较远,她是住宿生,平时吃住学校,假曰才回家。初中的生活清贫而自在。她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人之一。上初二时她适应了仼宿生活。不觉得学校那么遥这,饭菜那么难吃。

1975年春的一天她接到电报,内容是“父亡即回”。她父亲从单位出差病亡。她参加了省体委召开的隆重追悼会,代表家属发言。

1966秋,她上初三的上学期是文化大革命开始。那时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揪斗资产阶级当权派,红卫兵大串连,有些地方发生武斗,全国乱哄哄的。10月全国学生大串联,她与同学在广州、上海串联,真到串联结束她才回到长沙。

1966年底,文化大革命浪潮汹湧,学校已面目全非,无课可上。

她除了爱好文学,还喜欢文艺。1967年春,学校高中部原来学校宣传队萌发组织轻骑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宋晓琪是他们要找的演员。那时她在家赋闲,母亲也同意她去。为此她成了“”毛泽东思想轻骑队” 最小的演员。她和哥哥姐姐们一起排练节目,到长沙、北京、天津等地演出。

长沙市25由轻骑队合影.(中排左四为宋晓琪)

宋晓琪是老三届的中学生。那时她在长沙市25中学读书,为了毕业分配等了2年时间,在中学共呆了4年时间。

 “老三届”的中学生大都出生在1950年前后的人。

1966年秋到1968年10月下旬,在学校停课两年多。1966年上学期的课程除1966年毕业的初中、高中学完课程外,初中67届、68届,高中67届、68届在课程并未学完。那时全国学校处于瘫痪状态,所有在校的中学生未毕业,有6个年级的学生滞留在母校。

1968年10月,老三届的中学生离开学校。居住在城镇的老三届学生基本都当了知青,上山下乡到农场,到农村插队落户与农村的农民一起生活劳动。那时宋晓琪在长沙市25中学读书。按照政策,1952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初中生一律下农村,宋晓琪早生5个月之差,失去升学读高中的机会,归入下乡大军。1968年秋, 她从湖南长沙到海南岛上山下乡。

知青生涯

现在的“知青”已被人叫爷爷、奶奶了,他们都是1950年前后出生的人。宋晓琪是老三届的中学生,1968年冬她从湖南长沙到海南岛上山下乡。

下面是网络文章对知青的简述。

“知青”

肚子里没有几滴默水,

哪会有多少才情;

尚不谙世事,

怎会有理性。

战天斗地,

就凭这点蛮劲?

赔了青春,

收获的是千般苦辛。

改弦易辙,

打道回城,

不幸中的万幸!

屈指一算,

大龄青年,

草草建立家庭。

下岗,低薪?

谁叫你的名字是知青。

时也?势也?

历史就是这么无情!

如果还有人为它唱赞歌,

那只能以不可否认的事实,

来拷问他们的良心。

这首诗写出了知青们的心声,阅后能够更好地了解知青。

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二十年多年,全国的城镇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来到了乡村。上山下乡运动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城市知识青年(简称“知青”)。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简称上山下乡,通称“下放”、“插队”)。这些城镇的知青都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人。他们在20岁之前曾上山下乡到农村、农场劳动的经历。有报道说,“文化大革命”的10年 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

知青们的成长,经历了反右、大跃进、庐山会议、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苏论战和文化大革命。他们不仅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革”,也见证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他们既是“文革”的受害者,又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

这些知青有部分人在1977年后恢复高考后,经考试进入中专、大学读书,后来他们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后的精英人物。

在祖国的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知青的足印。现在从中央政治局,到国务院部委,从大学校长,到企业老总,从厂长经理,到企业骨干,到处都有知青们的身影。

宋晓琪有8年的知青经历。她写的文章中有反眏知青生活的人和事。

1968年冬,有一位队员定居广州的姐姐告知,海南岛国营农场很快要转为,需要大量知识青年。事不宜迟,轻骑队副队长伞哥连夜赶赴广州寻出路,在湖南老乡的帮助下,终于农饧收留他们。农场收留他们的原因是看了伞哥带上的“轻骑队的集体照片”,那时农场要成立宣传队。

当时海南岛的保显农场是部队编制,知青们在农场割橡胶领工资,待遇与工厂的工人一样。这批知青们比起到农村落户的知青的生活要好得多。

1969年春,宋晓琪到海南岛保显农场。那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白天在山上为种椽胶树打穴,生活非常艰苦。此时她才17岁当上了班长,领导十余个人劳动。此后昔日的同事见到她都亲切地叫班长。这段经历在《我的“逃跑”生涯》有详细记述。

生活在海南岛农场的知青们,右2是原保显农场的知青宋晓琪

(摘自《宋晓琪画传》

1970年,她调到广州军区宣传队当演员。

文工团的生活、工作是很紧张的,一年有近半年下各农场巡回演出。每到一处,文工团受欢迎的程度超乎于现在年轻人的想象,广场上人头攒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不仅农场家属倾巢而出,附近农民也都赶来观看。走几公里,十几公里来的大有人在。

晓琪(左) 和建平在排练节目

那时她爱看书爱写东西的习惯不改,日记写了数本,信件无数,说说琐事还不算,还要在信里抒抒情。信是写给母亲、朋友、恋人的。那时她是工宣队里收信最多的人。

她的处女作是1970年夏天在《兵团战士报》发表的文章,这是当时她写的“学习心德” 被选上的。她首次发表的作品应是1974年,她和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黎永生合作创作的儿歌,刊登在1974年第三期《工农兵演唱》杂志。

兵团宣传队全体成员与部分兵团领导合影,前排右1为宋晓琪(1974年

她的丈夫梁志江当时是兵团宣传队的扬琴手,他们对文艺有共同爱好而成为恋人。1974年梁志江回广州读中专,她用书信与他交流,信是写了不少的,有多少封没有统计。后来广东省档案馆要收集知青资料,这些信和书几年前已交广东省档案馆。

宋晓琪与丈夫梁志江合影(1977年)

1977年宋晓琪与梁志江结婚,婚后生一子。梁志江是广州知青,中专毕业后在广州第二机械厂工作。

机遇和知识圆了她的作家梦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1978年10月,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的回城和就业问题。

1979年后,绝大部分知青陆续返回了城市,但也有部分人已在农村结婚“落户”,永远地留在了农村。

1978年宋晓琪调广州。她回广州时,大部分知青已经返城,一切从头开始,她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找工作,搏文凭、儿子出生。她以顽强和执着的精神面对现实。

她在黄埔新港任广播员,工作是向码头工人广播,分几个时间广播,内容是领导指定的重要文章。在短吋间内她学会了广州话。此后到宣传科当干事,负责油印小报《新港通讯》。

当时的历史背景如下。

1985年前后的十多年,国家兴起文凭热,社会上的学习风气很好。我国受10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文化界受到创伤,社会上人才奇缺。文化大革命19666——1977年的10年间,国家招收了94万名工农兵大学生。这些工农兵大学生文化素质差,好些人不能胜任所以在单位的工作。1977年起,政府的招生制度已改,不为家庭成份为录取取标,取消地方干部推荐,以考试成绩高分录取。有些家庭出身不好,文化知识较好的人,终于圆了大学梦。1977年大学招生27万,1978年大学招生40万,1979年大学招生29万,恢复高考的三年间大学约招生100万。那时好些三十余岁的人为了文凭,还在大学读书,这些人有部分是老三届的中学生。那时国家改革开放,各个单位急需人才,国家规定1966—1980年的14年毕业的初中、高中生不算文凭,因为那时的教科书从简,教材的编写以突出政治为主。为此这些人必须通过补习班的补习后,经考试及格后才补发文凭。1990年之前,大学生一年招收約60万,有些高中三年级的重读学生,要重读几年才考上大学。中专生一年招收约80万,国家可全部安排工作,好些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考中专,目的是中专毕业后国家有安排工作。由于当时的大学、中专招生人数少,有些山区中学的师范中专毕业生教初中。随着形势发展,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各级学校人才奇缺;为此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留校任教,为达到合格的学历,这些教师要继续学历进修。那时国家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办法方式培养人才。当时取得了大学文凭的人,国家可安排工作。可说那时的文凭,含金量高。大学函授,自学考试是宽入紧出。自学考试计学分,学科考试不及格,可补考。有些人大学专科读了6年,才毕业。如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学考试,报名1000个能够正式毕业的人才三十余个。

宋晓琪在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读书,性质是边工作边学习。1986年她毕业于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1995年她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她能够取得文凭,是她平时钟爱文学和自已刻苦学习而取得的。

她学到的知识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能够为社会服务。因她的中文功底好,那时电视台招收编辑,她在招考编辑的一百余人中初试名列第一。1984年她任广东电视台记者、编辑。因工作能力突出,她曾任《广东电视周报》主编,广东电视台报刊社副总编辑等职。

她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等300余万字。她先后著书13本,与人合著合編多本,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宋晓琪作家写的部分书

她的儿子梁栋曾任广东电视台主持人,5年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丈夫梁志江退休前是广州第二机械厂的党委副书记。退休后做他喜欢的事玩乐器。张振金著《宋晓琪画传》中有她丈夫和儿子照片。

宋晓琪的儿子梁栋

作家宋晓琪

宋晓琪从一个文学爱好者到知名作家而受到人们的敬仰。目前的知青女作家不多,她是其中之一。2014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张振金著《宋晓琪画传》已入选中国作家文库。张振金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中国一级作家。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等职。出版过《中国当代散文史》、《作家与时代》、《感悺的智慧》等书三十种。张振金是著名作家,他为人写传记,可说明宋晓琪在文坛上的知名度。

网络介上绍宋晓琪的资料众多,百度网对她的简介如下。

宋晓琪(1952~),女,湖南醴陵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广州业余大学中文系,1995年于广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969年上山下乡到海南岛,1970年调广州军区宣传队当演员八年。1978年调广州黄埔港任广播员、宣传干事。1984年任广东电视台记者、编辑,历任《广东电视周报》主编,广东电视台报刊社副总编辑、《天年乐》栏目监制。文学编辑。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下辈子我还当女人》、《美丽到永远》、《好好读男人》、《想过情人节》、《寻找自己的天空》、《别太把男人当回事》。另发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等200余万字,与人合作出版散文集《夕阳下的小女人》,专栏文集《相约每周》。为广东省多个大型文艺晚会撰稿。

我撰写《一位老三届中学生的曲折写作历程由知青到作家宋晓琪曲折的写作历程》的资料是摘自张振金著《宋晓琪画传》。 

回报母校,为学生设文学奖学金

宋晓琪有时会到文学社团传播写作知识。几年前,她回母校捐出退休工资和稿费,为母校地质中学设立文学奖学金。

2018年7月2日长沙晚报的记者陈飞讯特写文章《捐出退休工资和稿费,作家校友为母校地质中学设立文学奖学金》,文章在网络“掌上长沙”刊出。

捐出退休工资和稿费,作家校友为母校地质中学设立文学奖学金

    “感谢母校当年教育我,培养我,让我在学知识的同时,养成了爱学习、爱读书的好习惯;感谢母校给我机会,让我这个奶奶级的学姐,和零零后的学弟学妹们相聚,说说心里话……”今日下午,地质中学校园,重返母校的宋晓琪女士感慨万千。当日,并不富裕的她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资和稿费,为母校地质中学慷慨捐款50万元,设立“文学奖励基金”,地质中学举办“书香家庭”颁奖礼,用首笔文学奖励基金为读书征文中获奖的孩子们颁奖。  

“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捐赠义举是富泽千秋的好事。”湖南地质中学方曼辉校长对宋晓琪女士的义举给予高度评价,表示母校将邀请宋晓琪女士经常到母校进行写作和文学讲座。她寄语地中的孩子们:“阅读写作之旅已经起航, 希望以后更多的同学参与文学活动,更多的同学获得奖励,并得到宋晓琪女士的写作指导。”

文章由“掌上长沙”播出,此新闻在当地影响很大,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各地的知青网都可査到这个新闻报道,至今在网络上给还可查到这篇文章。

海南岛保显农场的知青们忆旧活动

近年来, 宋晓琪与曾在海南岛保显农场(原十五团)工作过的梅县籍人的有联系。他们没有忘纪当年做知青时的苦日子,他们互相关心,亲如骨肉,如同兄妹。保显农场的场友们曾在广州、长沙、甚江、汕头、揭阳等地聚会,聚会时她都有参加,受到场友们的好评。

2019年10月23日, 梅县知青举行赴海南岛50周纪念活动。此次活动的組织者由原海南岛乐东县(原十五团)保显农场的场友黄鼎昌、梁康清、李明等人,活动的特約主持人是宋晓琪。本文摘自《梅江河畔,保显情长》撰文宋晓琪,图片众场友。文章摘自“粤海知青网”(2019年11月15日). 转自“一笔残阳”公众号。

梅江河畔,保显情长

金秋十月,艳阳高照。201910年月23日,梅州古城。

五十年前的今天,有100多名梅州知青上山下乡来到海南岛乐东县保显农场,五十年后,一场保显场友的大聚会就要在他们的故乡举行。那时,梅州知青奔赴保显农场,在那里经受艰苦的磨练,用青春和汗水,培育橡胶林,也在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作出了贡献,并和其他地方下乡的知青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联欢会特邀湖南籍场友宋晓琪主持

宋晓琪(前排石4)部分参会人员在梅州市江南的客都大洒店二楼留影

今天,他们应邀而来,畅叙友情,回顾当年,互道珍重,场面感人。

组委会成员梁康清致辞,他说:在庆祝新中国70华诞的十月里,我们一起纪念这个对梅县知青来说十分重要的日子,要感谢外地所有前来相聚的知青场友,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多保重,多联系,快乐生活。                                      

接着,汕头知青代表邱淑贤和广州知青代表叶学全分别讲话,表示对梅州知青回顾历史、不忘过去的敬意,感谢梅州知青的热情接待。

场友们在会场唱歌, 指挥梁康清, 手风琴伴唱黄铃章

14个节目由梅州和广州、湖南、茂名、深圳、讪头、湛江、揭阳等地的知青场友表演,大家觉得十分亲切,会场气氛热烈。知青黄华强具有专业水准的独唱,声音浑厚嘹亮,把联欢推向高潮。梅州市知青杨义加的口哨表演、谢尧祥的独唱博得人们的掌声。演唱会的手风琴手是黄铃章,他原是农场宣传队的手风琴手。

24日,梅州知青组织了梅州一日游,不少外地场友参加,留下许多珍贵的合影。

我与文友宋晓琪

2019年10月23日,梅州市江南客都大酒店举行“梅县知青纪念赴海南岛保显场50周年友聚会”。我是经过家乡人梅县松口镇知青黄鼎昌等人的关系参加了这次活。

在活动期间我认识了宋晓琪作家,几年来我在微信、电话与她交流,她还寄有书给我。

我有喜欢藏书,现藏约五千本,报纸约万张。我收藏有宋晓琪写的书,凡有作者签名的书,我都放在书橱里珍藏。

梁德新(左2)宋晓琪((左3))和宋晓琪的姐姐(左1)、何利芳(左4)留影

宋晓琪作家寄给梁德新的书

现在宋晓琪已是个年届七十的人。她还继笔耕,为报刊、网站写文章。她退休后写了几本书。现在报刊、网络上可看到她写的文章,书店中有她写的书。她的晚年生活是做自已喜欢的事,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过好自已的睌年生活,为社会做正能的事,这是她的夙原。

作者简介

梁德新近照

梁德新(曾用名王森欣,笔名梁豪),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知识和机遇改变了命运,由农民到教师,20世纪80年代初在梅县教育部门工作。老三届中学生,读了师范中专在小学任教,读了大学在中学任教。曾任梅县松南中学历史教师和文学社辅导老师。喜欢看书写作是业余自由撰稿人,在国内的二十多家刊物(含网站)发表文章。对客家文化和地方民俗有研究,编著有《客都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闽粤梁氏宗祠通览》等8本书,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县松口山歌故事的传承人。在职期间兼职及短期借调文化部门。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文史委员、梅州市《客家人》《客都旅游》《梅县侨声》杂志社编辑。在任《客家人》杂志编辑期间,曾参加文化梅州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成都第七届客家学研讨会、宁化石壁客家论坛等学术研讨会、《中囯梁氏通书》再版编辑会等会议,有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有文章在嘉应学院、广西钦州学院、梅州市老年大学等主办的刊物发表。2009年退休后曾参与编写《梅县松口镇志》,为中共梅县党史研究室撰写地方党史,为市、县政协文史部门编书,到学校辅导学生写作,参加与自己知识有关的会议。2009年被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被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2022年4月1日

 来源:一壁残阳、客都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德新║漫话“知青之家”
「知青往事」那远去的日子
知青岁月 | 那个叫“馒头”的知青
情怀永远知青亭
黎秦云
远去的老三届与知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