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

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

以个人的眼光去看露天电影,它带给人的是淡淡的感伤。如果从国家的角度看露天电影,那么在新中国的成长记忆中,是不是也留下了露天电影深深的烙印呢?1963年的中国,遍布着关于露天电影的奇特印迹。

建国初期,在湖北荆江分洪工地上劳动的人们,大多还从未看过电影。为鼓舞大家的斗志,当时的水利部部长亲自安排电影放映队到工地上为大家放映露天电影。每场电影均有上万人观看,没有人愿意错过这场盛宴。摄影/韩学章

1963年,广东。无论是在城市的影院里,还是在农村的公社办公室、俱乐部里,都贴着两条醒目的标语。一条是前苏联的缔造者列宁的话:“在一切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另一条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话:“电影在苏维埃政权手里,乃是巨大的、无法估价的力量。”革命导师们的话,在1963年的广东,以及在1963年之后的全国,都逐步成为了现实。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露天电影不仅成了广大农民最喜爱的艺术,而且成为了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为山东临沂专区电影放映队的队员正肩扛拷贝涉水赶往农村放映点。摄影/陈之平

有一个例子足以证明露天电影的威力: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人民公社正在搞春耕施肥工作,但进度不快。党委召开各大队、小队干部紧急会议,叫放映队放映了再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影片《万水千山》。影片映完后,有人问党委书记:“什么时候开会呀?”党委书记说:“会已经开完了。请按《万水千山》的精神去搞积肥运动吧!”于是干部们回去,立刻发动了一个“攻肥如攻腊子口”的突击运动,苦干巧干了几天,便全面、超额地完成了积肥的任务。

电影拷贝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无疑是许多人非常珍视的“宝贝”,图为1954年江苏省电影公司的工作人员为农村春节准备拷贝。摄影/晓庄

 
遥远的露天电影

我对电影的初始记忆大概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是一个物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生活在农村,想正儿八经地坐在电影院里看场电影就得赶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否则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生产队的大场坝里观看“露天电影”。

就是这样,我们被电影打动的青春,随着光阴快乐地溜走。现在想来,孩提时那曾经发生在露天电影院里的一幕幕往事总是如潮水般冲击着记忆的闸门,叫人久久都无法释怀。

那时候,只要听到本村或者邻村要放电影得消息,激动的心就像撒了欢的兔子不停地撞击着胸口。然后就会猜测电影得片名和内容,武打的还是枪战的,莫名地兴奋。还没等太阳落山,就一个劲儿地催促娘快点做饭,之后,胡乱地往嘴里拨拉几口,放下饭碗,忙不迭地约上三五伙伴早早地来到了“无墙”电影院,先是挤到最靠前的地儿用板凳占个位置,然后等待雪白的大幕和刺眼的光柱。当然,也有挤不到前面去的时候,如果是这样,就会反坐在大幕的后面,蹲在凉冰冰的地皮上,照样挡不住看电影的专注。那时候,我最喜欢两类电影:战斗片和武打片。银幕中革命前辈奋勇杀敌、仗义侠客激烈打斗的场面总是让我热血奔涌,甚至无数次在梦里重现。

当然,随着年龄的渐长,对电影得喜好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有一年冬天,我随父亲去县城交收来的废品,特意在电影院里看了巴基斯坦影片——《永恒的爱情》。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情感类电影。我被男主人公哈迈德和女主人公罗西的爱情感动得一塌糊涂。在爱情遭到反对时,哈迈德并没有放弃对罗西的爱,他执着地追求直到被父亲赶出家门。从此,他与罗西结婚并开始了艰难的生活,罗西全力支持哈迈德上完大学,当幸福的生活就要来临的时候,罗西却患上了绝症,当她躺在哈迈德怀里离开人世时,悲痛欲绝的哈迈德也气绝身亡,与妻子一起飞往天国。

“我终身爱你,至死不渝,当生命终结时,我愿在你怀中死去……”直到如今,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幸福时光》还时不时地回荡在我的耳畔。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泪水潸然,也注定成了今天现实生活中红男绿女们追求真爱的“孤本”。

在电影院里,也曾有一段爱情故事发生在我的身上。因为经常去看电影,我偷偷地爱上了邻村的一个姑娘。可是我有“情”,可那姑娘偏偏没有“心”,一看到我就鼻孔抬得老高。后来突然有一天一个小伙子“警告”我,说那姑娘已经有了意中人,让我不要有非分之念,否则会揍得我非常难看。弄了半天,原来是我一厢情愿。这发生在电影院里“短命”的故事差点让我酿成第三者插足的“事故”。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院就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就是这个城市里人们情感的载体。随着岁月的流逝,电影院里发生的故事,会被今天的我们当成谈资一遍又一遍地说起。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故事如今似乎正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文化消费的多元而发生着改变,那种老式的电影院已经被现代化的机械拆除的七零八落,逐渐尘封于人们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的商铺和喧嚣不堪的市声。即使有电影院的地方,也是集放映、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为一体的星级影城。更厉害的是,如今,在这个物质过剩信息过剩的年代,人们足不出户宅在家里凭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好莱坞大片。露天电影或者老电影院,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婆娑在光阴里渐行渐远,进而化作一段温馨的生活记忆永久地留存在那些喜欢怀旧的人们的心里……


 

八〇后农村看露天电影,那美好的记忆

从露天电影到录像机到影碟机到电脑视频再到手机视频,八〇后人的影像经历,可谓丰富多彩。

今天就讲讲咱小时候的露天电影。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个邻居,离我家二十米开外,是村里放电影的。因而,每来了新片,他都会试片。

设备,是全套的。放映机、黑边白底的幕布、胶片轮、大音箱,当然,还不了发电机。

试片有两种方式,有时,若在白天,他就在自己家堂屋里,将光圈调小一点,以墙为幕放片。这就像小型看片会,只有邻居几个知道。咱那肯定是前几个去的。搬条凳子坐在正中间,位置好,看着才舒服。

若是晚上,他则会在自家坪里放。坪边有两根木柱,用来挂幕布的。天黑前挂好幕布,路边的人便都知道今晚会有电影看,都早早吃了晚饭,跑过来。大部分人,从自家带凳子过来。也有的,找块石头也就坐下了。

试片,都只会有一个片子。而若谁家做喜事请他去放电影,则一般是两个,家境好些的人家,会放三个,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

那时咱不过十来岁,母亲管得比较严,不希望我晚上到处跑。因此,很多时候,就算三四百米外人家放电影,她也不让我去。我虽听话,但却坐在自家晒谷坪里,隔空听音。枪声、炮声、刀剑相碰声,都钻进我耳朵,听着扩音器里传出的对话,脑补着电影的情节与演员的神情动作。有时,太晚了——那会,农村到处漆黑一片,只能看到远处人家房间里传出的微弱的灯光,到得九点多,也就都睡觉了——咱就躺床上听着入梦。

当然,也并非次次都不让我去。有时我听到消息,谁家会放电影,我会提前告诉邻居的哥哥姐姐们,让他们吃过晚饭到我家来喊我。然后轮番做我妈的工作,说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不会出问题啦、看看电影又不会影响学习啦……母亲挨不住,无法,只好让我跟着去。咱的激动之情,难以尽述。飞快地提着我的小矮凳,催着他们快点走,生怕妈改变主意去不成。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们知道,电影有的九十分钟,有的一百二十分钟。很多时候,超出了父母预计我回去的时间,他们便会打着手电到看电影的地方,站在场边吼我名字。坐在一起的哥姐们总要说,你快回去算了,免得你妈在这喊。我只得不情不愿、一步三回头地跟着回家。

既是露天,免不了就会遇上下雨。有时是取消放映,有时是看到一半,天不作美,大家连自己的凳子都来不及提,就跑人家屋檐下躲雨。又因那时电力供应不稳定,才开始或者快结束或者放到一半,都可能停电,那时就会有人主动跑到发电机处,将之启动,大家是一秒都不愿耽搁啊。

待到大学毕业,基本已在电脑上看电影;而影院,虽然也是大屏幕,但呼朋唤友、祈祷老天千万别下雨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情怀,叫露天电影
60年代农村露天电影:那些年农村看过的露天电影(图)
20年前的夜生活,是短视频给不了的快乐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散文作品—《​露天电影里的童年记忆》
“只要老百姓需要,我们就永不停机!”这8位老兵的故事,让人眼窝一热……
【散文】露天电影/晨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