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人的羊汤

“中国年 · 家乡味”主题征文005

山东人的羊汤

文|朱荔芳

  羊汤之于山东人,尤其是鲁西南人,意义非同一般。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那会儿,一肚子清汤寡水。熄灯后的“卧谈会”,无论以什么样的话题起头,最终大都会以精神会餐结束。当时,宿舍八个人,分别来自陕西、云南、江苏、甘肃和山东五个省份。一次次卧谈之后,我们了解到各自的家乡美味:陕西的肉夹馍、臊子面,云南的过桥米线、汽锅鸡,江苏的大煮干丝、狮子头,甘肃的牛肉拉面、凉皮子。而我呢,除了辣子鸡、水煎包,说的最多的就是提起来让人满口生津的羊汤。

  鲁西南盛产青山羊。青山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毛皮品种之一,山羊绒、猾子皮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其食用价值。为了过年时那一锅能把馋虫勾出来的羊汤,以前的鲁西南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羊。

  割草喂羊是我们几个小孩子的事。母亲给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柳条筐子、一把铲子和一个穿着长长的细麻绳的竹签子,放学后给羊割青草、串树叶用的。我们天天盼着羊快点长大。到了年底,父亲从部队回家探亲的时候,就可以喝羊汤了!不过在当时,用一只整羊自家过年是太过奢侈了,先要卖掉一些换钱,还得送走一些给亲友,再留下一些款待亲戚,剩下供我们解馋的其实只有羊头、羊脖子和内脏了。

  母亲会用冒着热气的井水,把它们浸泡洗涤干净,放入盛满清冽井水的大锅里,爷爷用力地拉着风箱,把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红亮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干树枝发出噼噼啪啪的脆响,哥哥、二姐、我、弟弟,还有小花狗,在院子和厨房间进进出出,穿梭不停。

  羊汤终于要出锅了,我们早就拿着碗筷,从小到大整齐地排好队等在了锅前。手捧着热气腾腾的羊汤,香气直往鼻孔里钻,哥哥还没等把碗端至饭桌上,就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结果把上牙巴颌烫掉了一块皮,引起了一大片动静:他痛苦的喊叫声,爸妈关切的询问声,还有我们没心没肺的嘲笑声……爷爷看着爸爸妈妈碗里飘着一层红艳艳的辣椒油,羡慕地说:“俺可降不住,看看正好。”看看正好,一向少言寡语的爷爷竟然风趣地说起了俏皮话,一边说着一边把碗里的肉挑给他最疼爱的小孙子。我和二姐只顾专注地对付眼前这碗不知为之割过多少青草、流过多少汗水的羊汤:先大致了解一下碗里的内容,再盘算着怎样让白菜、粉条和几片羊肉以最合适的顺序出场,谁和谁是最佳搭配,怎样最大限度地提升享用的感受、延长享用的时间。爸妈似乎并不急着喝,他们看着喝得满头大汗的老的、小的,脸上的表情比平时柔和了那么多,仿佛心也让这热热的羊汤给烫软了,融化了。

  后来,我们兄弟姊妹几人到外地上学,最想念的莫过于家乡的羊汤。每年寒假回家,第一顿饭一准是爸妈精心熬制的羊汤,每次都喝得酣畅淋漓,难舍最后一滴。有一次,我晚上撑得无法入睡,爸爸让我穿好衣服,带我上大街散步去“消化食儿”。我们从县城中心走到东关,从东关走到西关,再走回家来,总算把我一肚子的羊汤消化得差不多了。我一会儿在爸爸左侧,一会儿跑到他的右侧,手揣在他的大衣兜里可真暖和!头顶的月亮又大又圆!

  再后来,我们都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又用羊汤喂养、款待自己的第三代。从部队转业以后,父亲为了照顾积劳成疾的母亲,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他做羊汤的手艺也是愈发精湛了。

  一大早,父亲就去到农贸市场,哪家的羊肉肥美鲜嫩,不搀杂质,他最清楚不过了。挑上一根大脊骨和几根大棒骨,让卖家帮忙砍断,再买一大块肥瘦相宜的肋扇,有时捎带上一块煮了做凉菜的羊肝或羊心,采买任务就完成了。第二步是充分浸泡,彻底清洗,第三步是在院子里支起地锅,第四步就是熬制。往锅里一次性添满足够的清水,放入羊骨,投入姜块、葱段和包着少许白芷、陈皮和花椒的料包,劈柴大火烧开半个小时,一遍遍撇清浮沫,再放入肋扇,开锅后改小火熬制。

  这时候,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坐在廊檐下的藤椅上,笑眯眯地看着满院子跑来滚去的内、外孙子孙女们,不时吆喝一声“离火远点!”

  两个小时后,汤白似乳,水脂交融,脊骨上的肉簌簌欲坠,肋扇用筷子一扎就透,火候就可以了。父亲将肋扇肉捞出,待凉备用。脊骨和棒骨,则捞入另一个大盆,他的内外孙儿们像一群小狗一样围拢在他的身旁,滋溜滋溜地吸吮着骨髓,还不忘了把身边的表哥、表弟抹成小花脸。待肉块冷却,父亲便施展起他多年练就的刀工,把肉切得薄如纸片,并不是像饭店一样为了出数,而是追求更加细腻的口感。然后将肉片和烫好的粉条、菠菜叶或白菜叶一起放入浓浓的骨汤内,煮开后三、五分钟,加细盐和香油,即可出锅。

  桌上小碟一圈摆开,香菜、葱丝、青蒜末、红辣椒油、白胡椒粉,一应俱全,各人依口味自取。一碗色泽亮丽、香气四溢、醇厚味美的羊汤,配上从胡同口买来的刚出炉的芝麻烧饼,真是一顿好饭!

  生活好了,羊汤早就不再是过年才能享到的口福,一年四季,无论是否节令,想喝就喝。可父亲的羊汤,我们怎样喝都没有喝够过。

  羊肉“补中益气,安心止痛,主治虚劳寒冷”(《本草纲目》),喜食羊肉者众矣。陕西的羊肉泡馍,京中的涮、炖,边塞的烤炙,无不享誉天下。山东人独爱羊汤,单县、滕州、莒县、临朐、莱芜等地,都有颇负盛名的羊汤馆。有时是出差,有时是访友,有时专程驱车前往品尝,是为了重新找回那难以忘怀的滋味,可终究再也寻不到老父亲羊汤的醇厚绵长。

  追随着记忆的引导,慢慢地,我学会了熬制有着记忆中味道的羊汤。

  今天,儿子回家来过年。锅里煮着上好的羊肉、脊骨和大棒骨,正汩汩地翻腾起满室的暖香。

2019年12 月写于山东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羊肉喝羊汤——温暖过新年!
乡情美食:过海漂洋走四方,八集羊肉汤最香
天冷了 来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吧
十款羊肉美食作品,寒冷冬季暖身佳品,你还等什么行动起来吧
中国人爱吃羊蝎子
【西散原创】张钟方作品 | 童年的味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