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24节气里南京有多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长大之后才意识到小时候背的二十四节气歌,原来都暗藏玄机。

古人对天地时空、季节变化的细腻感受,果然要比大条的我们更通透。

每一种节气,都蕴藏着独特的气质,我们用照片记录了这时节变幻里不易察觉的美。

/ 立春 /

立,是“开始”之意,表示着冬去春归来;春,代表着温暖和生长。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有关立春的诗句总是让人读出一种「万象更新」的意境感,春天的步伐随着花香走近了。

虽然寒意尚存,但“百草回芽”、“百花探头”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立春之后,去梅花山赏梅,是往年南京人立春之后的头等盛事。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除了雪夜里的红梅舞,艳而不俗的朱砂梅,总能让你想到些美好诗句。

立春,万物复苏,生机渐显。一年四季,自此开始。

在似有若无的香味里寻梅,斜风细雨不须归,光是想着就足够诗情画意了。

醉倒在路尽隐香处,翩然于梅林间,和春姑娘的第一个照面由此而来。

/ 雨水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是冬与春的分界点,万物复苏时,春天就真的来了。

此时,大地解冻,飞雪渐少而降雨渐增,但并不妨碍南京人撑伞看花灯。

年年岁岁灯相似,夫子庙观花灯,也是属于南京人这一个月的年味限定。

秦淮河畔的灯影,给烟雨南京加上了一层朦胧的滤镜。

热闹疏离,感受它的两幅面孔。

/ 惊蛰 /

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惊蛰是百花齐放的时候,每个节点都有它自己的代言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论赏花,南京人从不服输,老法师更甚。

根据往年经验,早早的驻扎在某一地,等候怒放的那一刻,定格成一帧永远。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盛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

春气温和,黄鹂鸣叫,连鹰都变得像斑鸠一样温柔了。

此时四处赏花,便可收获万分春色。

/ 春分 /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春分开始,天气渐暖,春色更浓。

南京正式进入赏樱季。

每年的花期都随着不知何时到来的倒春寒而变化。前一天还是花骨朵的樱花树,悄无声息地就一夜绽放,打了南京人一个措手不及。

当“消息树”在半夜悄咪咪露出一个花骨朵,隔天的朋友圈就开始有人相约鸡鸣寺。

白如雪,粉如黛,每一株樱花树都白中透粉,一簇簇相当浪漫。几百米长的樱花大道像动漫里的场景。

鸡鸣寺路变成了粉色的长廊,美成二次元,唤醒了南京人集体的少女心。

一花一期,美成南京名片的樱花大道,每年在这个时节,如期而至!

/ 清明 /

此时,万物皆清洁而明净,故谓清明。

冰雪消融,草木青青,一切都是清彻明朗的样子。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被节日赋予了忧伤的气息。

但它其实是个“风华正茂”的时节。

想一眼把所有的春光都尽收眼底!

/ 谷雨 /

谷雨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穡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暮春时节,站在南京街头指不定已经闻见了小龙虾的香味。

这时候的颐和路梧桐枫杨茂盛。

黄、绿、红、灰是这个季节颐和路的主色调,90年前的老房子干净密集,矗立于纵横交错的马路间。

春末夏初,这是属于电影里仰望树影然后时光流转的场景。

/ 立夏 /

立夏,大概是南京最鲜活的时候。

头顶白云浓密,阳光穿透浓郁树叶的绿光。西瓜冰汽水,连眼睛都染上凉意。再到黄昏,看粉紫色在云层背后燃烧,然后慢慢熄灭。

不算太热的天气可太迷人了,「绿」成了城市的主色调。

就像是一场大自然的青春仪式,在初夏的阳光下,捻一缕清风做序,谱写恋爱的篇章。

倚栏一泻而下的蔷薇瀑布,点缀了某个街角、某个站台,也点缀了你初夏的梦境。

/ 小满 /

小满之时,万物“小得盈满”,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荫幽草胜花时”,小满是一个等待丰收的时节。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彻彻底底告别了春天的温柔,就要进入热烈的夏天。

到处都像是一个天然氧吧,绿得清新脱俗,绿得眼前一亮。

盎然的绿意,赋予了这座城市年轻活力的注脚。

绣球、石榴花与格桑花,都在浓密的绿荫中俏皮的探出头,俏皮的不只有花草还有整个夏天。

/ 芒种 /

芒种时分,南京正式入夏。

仲夏将至,梧桐起起伏伏如同绿色水波。

阳光穿过树叶,过滤成治愈的温柔光影,想把一整个夏天都揽入怀中。

在梅雨季来临之前,伴着落日飞车的《My Jinji 》,迷失在城市最热烈的六分四十秒。

/ 夏至 /

盛夏的南京,在有水的角落就有莲荷碧连天,繁茂的林间总能偶见萤火。

栀子花开满枝头,又走到毕业的路口。

南京的各大高校都弥漫着离别的忧伤,如火的夏给热烈的青春画上了一个句号。来年,还不忘相约灵谷寺,共赴一场仲夏夜之梦。

生如夏花之绚烂,24小时之内光影流转美成吉卜力动漫,高饱和度的彩色才是南京的夏天呀!

/ 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去山中降温,逃离城市的热浪,这时候,突然明白隐居山林的乐处。

目光所及处,绿意盎然,微风穿透树林吹来,无比温柔。

/ 大暑 /

大暑明明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却卯足劲焖煮出全年最高的气温,像是在结束前要来一场盛大的结束仪式

水晶蓝天、幻彩流云、繁星夜朗、萤火虫鸣,总有一种夏天,让你难以忘怀。

/ 立秋 /

南京的秋天向来短暂而热烈,立秋来临,热气还未消散,我们就迫不及待的等待入秋之后,城市万物被赋予迷人的颜色。

桂花、落叶、板栗、银杏、乌桕、起雾的清晨……全都封存在摄师的镜头里。

属于南京秋日的色彩配比,是马路上大片的梧桐银杏黄+玄武湖的落日橙+栖霞山的枫叶红+街角的板栗褐……

把一整个南京秋天装进色卡,城市季节限定色盘已上线,拼凑出一个「我爱南京」。

/ 处暑 /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

夕阳从夏日粉紫转为秋日暖橙,缓慢吞没整颗蛋黄圆日。

在秋天的江河湖泊看落日,浪漫到快要化掉。

孤独树边的风筝,都比夏日的要来得欢快!

/ 白露 /

有人说,秋天是瓜熟蒂落的丰满期待,是白露为霜的无声独白,我们只管跟上它的脚步,去寻觅深秋肆意绽放的美。

孤帆远影碧空尽,长河落日圆,这些融于一景的画面,远比古诗词要来得更有深意。

天气开始转凉,我们在落日的余晖下拥抱一整个秋的柔情蜜意。

/ 秋分 /

枫香、榉树、乌桕、栾树……渐变的温暖色调开始一层层覆盖整座城市。

于南京各处,撞见多种秋色。

/ 寒露 /

从高处俯瞰,饱和度浓烈的秋天,南京美成一座童话围城。

这时候走在调色盘里的秋日南京,总有一种浪漫气息。

/ 霜降 /

几场秋雨过后,城市马路上梧桐、银杏叶子被打落。跟初秋的柠檬黄鹅黄轻盈不同,是焦糖色的浓重。

此时去清凉山银杏谷、明孝陵石象路、流徽榭,看地面铺满了各色落叶,就像西方油画中斑斓的湖面。

看过那么多地方的秋,还是最喜欢你。

/ 立冬 /

朔风渐起,草木凋零,深秋的浓郁还未消尽。

似乎绚烂即将在一夜消逝,它们用毕生精力,燃尽芳华。

枫叶真正红了,银杏彻底黄了,晚风带着凉意,秋天也正要挥手作别了。

迎来的,即将是金陵的冬。

/ 小雪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小雪开始即呈初冬景象。

天空和水面,都像是被加上了一层朦胧滤镜。有情人也能把「小雪」过成诗意的节日。

寒暮萧瑟,江风袭人,远天茫茫。

盼一个初雪天气,去涮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从胃里暖到心里。

/ 大雪 /

大雪,是个如梦如幻充满诗意的节气。

雾凇挂满枝,片片雪花飘落,枫叶红透,极致的色差就是大自然提供的天然片场。

/ 冬至 /

这时候,南京就成了金陵。

去鼓楼公园来一组雪中漫步图,打卡别人的诗和远方。

年末岁尾,虽是寒意愈深,但心情总是欢喜的。

/ 小寒 /

小寒已至,年味渐浓。

这时候的南京街头,已是处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了。

囤年货,腌腊味,等待着辞旧迎新。

这时候下一场大雪,已不像初雪那样令人振奋,但在雪花的加持下,总是能发现风景独好的一面。

/ 大寒 /

作为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起着非常重要的收尾作用。

大寒之后,又是一年;自此以来,万象更新。

繁华到素净的一岁轮回,在白雪皑皑里感受到春的气息,终于要过年啦!

故乡的景也牵扯着游子的心,远处老宅氤氲升起的炊烟便能牵引回家的路,这比城市里的任何年味更能抵达人心。

首尾相接,周而复始,我们在二十四节气里看尽年年风光。等疫情真正过去,我们结束“云”赏景,出去踏青可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琦格致 | 二十四节气
大觉寺二十四节气|寒露
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国文化|雨水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节气|气清景明为清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表示春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交清明节气。《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