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楼一夜听春雨——咏春雨古诗词赏析(二)

        小楼一夜听春雨

                                               ——咏春雨古诗词赏析(二)

                                            川    雪


 春雨是有灵性的,它感应着诗人们的心境。诗人们高兴时对春雨滋润万物生机勃勃的描写让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春雨也与诗人们心有灵犀,当诗人们悲伤时其笔下的春雨又成了苦雨零落凄雨纷纷。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一天冒着蒙蒙细雨,登上密州北城的超然台,触景生情,引起怀念故乡的愁思: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上片写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美不胜收的暮春烟雨图。斜风细雨,柳枝轻摆,好一个清爽的雨天。登上超然台远眺,只见护城河中,碧水微微闪动,万千雨点落在上面,吹起千万朵小喇叭花。城内则繁花似锦,青砖绿瓦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诗人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描绘出山城在阴云密布、细雨蒙蒙中无限美妙的景色。          

 下片写诗人思乡的复杂感情。阴雨绵绵的季节,最容易引起愁绪。而“寒食后”又是扫墓的日子,更容易引起怀乡之情。“酒醒却咨嗟”,是说满怀愁绪却无法排解,只好饮酒消愁;可是酒醒后愁绪依然未减,所以才慨然叹息。“休对故人思故国”一句说,不要对朋友们谈论故乡的事了,言外之意是说,谈论故乡更容易引起思乡之情,还是不去说它吧。寒食已过,还是点燃“新火”,煮起“新茶”来品尝吧。尾句“诗酒趁年华”,并不是说赋诗饮酒消磨岁月,而是含蓄地表现了不愿浪费时光,还要“趁”美好的“年华”,做一番事业的进取精神。    

  南宋诗人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写一夜听雨,愁绪绵绵: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诗人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在临安写了此诗。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诗人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境,只好借春雨说愁绪,把春雨写成了无情之物。                                             

  “小楼”一联是诗人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表面看,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在这春夜里他为何事辗转反侧呢?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又能给他一些什么样的愉悦和抚慰呢?不能。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中独自惆怅。接下去的颈联不更道出了他的这种心情吗?“闲作草”、“戏分茶”,一生出入于战场生死,贯游于天南海北,时刻思虑着报国和爱民的陆游,竟也“ 闲”而又“戏”了!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冷漠,世味何其索薄,壮志更是无从谈起,只有在“闲”“戏”中打发时光。“素衣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唐代诗人徐凝的《春雨》,写出了在春雨面前的无奈和感伤: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徐凝是中唐诗人,擅长五言七言,曾在杭州开元寺提牡丹诗三首,受到白居易的高度赞赏,引为知交。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外出云游赏花,不料遇到连绵春雨。云雾弥漫,雨水不歇,冲毁了拦水的堤坝。昨天天气还是风和日丽,今天却雨泻如注,衣服都沾染了泥土。因为春雨的缘故,不得已停下既定的行程。徐凝虽然是一介布衣,却才高八斗。这首诗跟徐凝的身份一样,看似十分平常,却清晰地说出了人们在春雨面前的无奈和感伤,令人如身临其境。

  诗人在描写大自然的各种景致时,往往随着自己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如果说杜甫面对春雨的感觉是“喜”,那么,宋代诗人陈与义在《春雨》中感到的却是“惊”:                       

  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                                                    

  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                                                  

  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

        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                                        

 诗的前两联用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的诗意,而不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意境,所以,一场春雨过后,看不到杜甫“花重锦官城”的美景,而看到辛弃疾“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落花无数”(《摸鱼儿》),和自己眼前的“细雨湿高城”。听不到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江南春绝句》),而听到杜甫“恨别鸟惊心”的悲叹。一个“孤”字,把为避兵乱的诗人的孤独凄凉的心境传出,而“蛛丝”又和辛弃疾“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十分相似,表现了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寂寞之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古诗词春之意象六:春雨
雨水 ? 古诗词赏析
听,杏花春雨里有脉动
古诗词中的雨,清新优美,动人心弦
小楼一夜听春雨 关于春雨的古诗词 宝妈们都收藏好了
他在临安发小楼上听了一夜春雨,写下一首诗,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