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满林烟雨熟枇杷​——咏小满古诗赏析

 

                          满林烟雨熟枇杷

                                           ——咏小满古诗赏析

                                           川    雪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每年5月20—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时中国北方夏熟作物籽粒逐渐饱满,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农家,从庄稼的小满里憧憬着夏收的殷实。

我国古代一些著作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小满,这个节气名字是最有哲学意味的。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小满,才是最合适的状态。一年二十四节气,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独没有大满。小满,给人一种蓄力向上的感觉。小,还可变大,意味着生长、潜力、空间。大,只能变小,就会减少,象征着走向衰退。

中国人深谙《易经》之学,关注阴阳变化,悟出否极泰来,盛极必衰的哲学道理。凡事不走极端,才是真正地遵循大自然,也符合万物“扶抑”的生存之道。《尚书·大禹谟》曰:“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骄傲自满,必将招来损害。所以,古人通过设立小满,不设大满,来告诫人们小满即好的道理。

唐代诗人元稹的《咏廿四节气诗·小满四月中》,描绘了小满时节的“三候”景况:    

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   

田家私黍稷,方伯问蚕丝。   

杏麦修镰钐,錋欔竖棘篱。   

向来看苦菜,独秀也何为?

全诗的诗眼,可谓一个“全”字。一切全备,只待收获。

首联,通过发问,讲采药人的全备。“气全”,指天地阴阳之气,全备。阳气这么充足的小满节气,万物都欣欣向荣,为何靡草会衰败呢?其实,这里的“糜草”是一种药草名。万物蕃秀,糜草也不例外。但茂盛的糜草哪里去了呢?原来是被人们当作草药,给取走了。《吕氏春秋·孟夏》:“是月也,聚蓄百药。糜草死。”糜草是因“聚蓄百药”而死的。

颔联,通过“私”、“问”两个动词,讲述农民与官员的全备状态。农人知道,庄稼就快要成熟,私下里往田间,不知跑了多少趟,就盼着黍稷早点长熟。官员们也亲自到农家来,抓紧过问蚕丝的生产情况,看看哪家有什么困难没有(方伯:出自《礼记·王制》,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靠天吃饭的年代,大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好收成。

颈联,写农民整修农具,插立篱笆。“杏麦”对“錋欔”,“修”对“竖”,“镰钐”对“棘篱”,非常工整,田园生活味道极浓。尤其是两个动词的使用,与颔联的两个动词呼应,让场景突然生动起来。原本这些事物都静止不动,但因采药人的“摘”、田家农人的“私”,官员们的“问”,镰钐的“修”,棘篱的“竖”,而全都一时忙碌起来。这幅农事忙碌图,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农村小满时节的农忙情况。

尾联,还是围绕一个“全”字。古人把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首联下句讲的是“二候靡草死”,颔联上句讲的是“三候麦秋至”,所以尾联讲“一候苦菜秀”,小满三候这就全备了。如果说,上面三联都是讲述人们是如何全备的,那么尾联则是讲植物是如何全备的。苦菜已经全备,为何还能独秀呢?因为人们都在忙碌,还没有理到它。等人们闲下来,这些清热解毒的苦菜也会和糜草命运一样。

这样一个全备的节气,却称为“小满”,是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生存智慧呢?

北宋诗人欧阳修的《五绝·小满》,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小满时节的美丽风景画: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此诗是一首描写小满节气的风景诗。诗人描绘了初夏柳绿莺啼、明月醒空、麦子成熟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初夏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小满时节,夜莺在茂盛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皎洁的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诗人感叹道:最喜欢观看这个时节田垄间金黄的麦子了,它们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着,笑看那满地的落花。

初夏时节,夜莺在绿柳鸣叫,皓月当空,夕阳下麦田中的小麦迎风摇曳,好一番丰收在望的景象。诗人将夜间所闻所见与傍晚日落时分的画面进行对比,给人以视听的美好享受!

明朝诗人李昌祺的《七绝·小滿日口号》,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夏意浓烈的江南乡村小满图: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口号:即口占,随口即兴之作。诗人笔下的江南乡村小满图,色彩明丽,夏意浓烈,读来如同身临其境,美不胜收。

一、二句“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是说,小满时节,天气久晴,原本泥泞不堪的乡村小路,居然飏起了风沙。青翠色的杏子生长出累累果实,美丽的楝树花凋谢飘零。这两句交代了小满的气候特征和时令植物。小满后,降水增多,民谚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说法。可是,诗人眼中的小满,却已经是久晴无雨多时,甚至扬起了风沙。特殊的天气,带来的后果就是植物的早熟。杏子硕果累累,挂满了枝头。楝树花也在南风吹拂下,早早地凋谢。小满,将即将丰收的喜悦,呈现在世人眼中,令人期待。

三、四句“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是说,时常在江南遇到小满节气,放眼望去,树林之间尽是烟雨笼罩下即将成熟的枇杷。这两句交代了诗人久居江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于江南小满的喜爱之情。

泥路、杏子、楝花、枇杷等诸多物象连缀在一起,就构成了夏日田园之美、个人恬淡之乐的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满林烟雨”似乎与开头“久晴”矛盾,但细细品来,则并非如此。写诗讲究虚实之境。这蒙蒙细雨,也许只是诗人的虚笔,正是在此前的雨水中才催熟了枇杷。一个“熟”字,写出了小满节气特有的味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按照时序推进,常常会与我们撞个满怀。

整首诗一气呵成,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斧凿痕迹,情感充沛,表达自然,读来让人心向往之,余味无穷,是小满节气诗中的精品力作。

      清代诗人王泰偕的《吴门竹枝词四首·其四·小满》,浅显易懂,生动有趣,极富农家气息:

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

这首小满诗,能够紧紧抓住小满天天气无常、水果成熟的显著特点,寥寥数笔,将一幅农家乡村小满天勾勒出来,实属妙手偶得之佳作。

一、二句“调剂阴晴作好年,麦寒豆暖两周旋”,是说,对阴雨和晴天进行适当地调整,设计出一个好丰年;麦子需要寒雨,而大豆需要暖阳,两处都要周全照顾到。这两句交代了小满节气的多情姿态,殷勤调护,麦寒豆暖,都要一一满足。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小满天气的温情脉脉,以及对于小满天气特殊的情感。

三、四句“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是说,在枇杷成熟变黄之后,杨梅也渐渐变成紫色,这正是农家盈满的小满节气呀! 这两句交代了小满节气的独特现象,枇杷黄、杨梅紫,时令水果纷纷登场,每个人都等着一饱口福。黄色紫色视觉效果的排列,增加了人们对于小满节气的期待与喜爱。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时节,也是一个等待丰收的时节。

最后两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为小满节气重要的代表名句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首清新小满古诗,翠色喜人,江山明净,小得盈满,小满即安
一个丰饶夏季的正式来临|今日小满
麦穗初齐稚子娇,品鉴14首小满优美古诗词
秋语:欣赏这七首秋分古诗词,带您感受别样的秋风古韵
21日15时59分“小满”: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古诗词里的小满节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