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草莓白粉病高发,你会防吗?防治方法在这里



白粉病是冷凉地区和设施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在适宜条件下可迅速发展,泛滥成灾,造成严重损失。

特别是设施栽培中,由于连作、保护地特殊环境以及多数草莓品种感病等,白粉病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

田间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及果梗。

叶片受害:

叶片染病初期,叶片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叶片背面较多。

随着染病情况的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叶片上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状物,染病后期叶片出现红褐色病斑,叶边缘萎缩、焦枯。

花器受害:

花蕾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受害:

幼果感病后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萎蔫。

成果感病后果面有一层白毛,着色缓慢不均匀,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停止生长,严重影响草莓的商品和食用价值。

发病特点

①白粉病病菌是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

②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冬季大棚草莓生态环境正符合白粉病菌发生和侵染的要求,特别是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十分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③连作、未及时摘除老叶和病叶、偏施氮肥、植株嫩绿、栽植过密或通风除湿不当,均易诱发草莓白粉病,并且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除了选择抗病品种和轮作换茬外,要加强清园工作,草莓收获后及时清理、焚烧病残体;定植前清除田间各种杂草;生长期间应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老叶,并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避免病菌随雨水和气流进行再侵染,减少菌源基数。

再者,加强田间管理。可通过闷棚的措施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初菌源;合理施肥,基肥以生物有机肥、磷钾肥为主,忌偏施重施氮肥,配合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控制白粉病的重要手段,但要注重提前预防,不要发病才防,要交替使用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开花前:用保护性杀菌剂主动预防2次,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

开花期:是白粉病最易侵染的时期,叶面喷施药剂易造成果实畸形,所以在开花期尽可能不使用喷雾剂,以硫磺熏蒸为主。在棚内每100平米安装一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g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盖棉被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阴天低温时可连续熏蒸。

果期:可用50%醚菌酯3000倍液,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草莓果实,也可以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2000~2500倍液喷雾防治,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间隔期为7~14天,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注意事项:①在防治白粉病过程中应加入展着剂以增加药效;②喷药时要均匀,保证草莓整个植株全部着药,如果草莓已经封垄,液量要保证在45~60公斤;③喷药要避开高温时段;④若白粉病发生较重的,应整个温室喷药,如过道、后墙、山墙等都要喷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降温 高湿,温棚草莓白粉病高发,该如何有效预防?
【老温和你说草莓】——6,草莓白粉病防治汇总(不含常规药剂)
草莓病害大全 高清详解
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识别防治技术分享!
草莓裹“白霜” 那是得了白粉病,赶紧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