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莓白粉病识别防治技术分享!


识别诊断

一、识别诊断

主要危害叶、花、果实和果柄,但以老叶及膨大期的果实发病为主,匍匐茎上发病少。叶片发病初期,叶背局部出现薄霜状白色粉状物,以后迅速扩散乃至扩展到全株。随着病势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开始萎缩,最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花蕾、花感病后,花瓣变为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后,果面覆盖一层薄的白色粉状物,果实停止增长,着色变差,失去商品价值。


1

发病规律

二、发病规律

白粉病以病原菌在地上或草莓老残叶上越冬。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木进行传播,气候条件决定病害的流行程度。日光温室草莓则以残留的病菌和种苗带菌等途径进行侵染和传播。草莓白粉病属于低温型病害,病菌侵染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和高于35摄氏度不易发病,干燥及高湿的条件都能造成病害蔓延。孢子多在晴天午后大量飞散传播,有水滴的情况下病原孢子不能发芽,因此降雨可抑制孢子飞散。该病在温室内发病严重。


1

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栽植无病毒种苗

草莓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抵抗力不同,宝交早生、哈尼、全明星等品种抗白粉病能力较强,而丰香、章姬等品种则易感染此病。因此生产中可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栽植。此外,还要选择无病毒壮苗进行栽植,以切断病害发生的传播链。

②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保证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防止植株徒长;冬季及时清除菌源,夏季及时摘除老、残、病叶,集中深埋销毁;雨后及时排水。

③化学防治

加强测报调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白粉病一旦发生,很难根除,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定植前,彻底喷洒一次杀菌剂,定植后要定期打药预防。在草莓整个生育期,对白粉病进行调查和监测,特别进入9月份后,应加强对白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个别病叶后及时喷施醚菌酯进行预防。

草莓扣棚后,给白粉病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是测报调查的重点,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发现病叶后,因地制宜的选用药剂防治,如遇连续阴天,可选用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晴天可选用喷药防治,目前对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有:苯甲嘧菌酯、乙醚芬可湿性粉剂、40%的氟硅唑、70%的甲基硫菌灵这些农药宜交替使用,露地栽培防治时期在开花前的匍匐茎发生期,保护地栽培在花期前后,但花期不能喷施农药,否则容易产生药害,造成畸形果比例增加为了解决多次用药后对草莓的抑制生长作用,一般视草莓的生长和受抑制情况,在每次喷药时,按每桶药液加入25g京博品高尚。

另外,京博农化针对草莓花期比较让人头痛的白粉病灰霉病和芽枯病专门推出了一套京博红套餐,能够有效铲除病害,免除种植户自己配药的麻烦。有想要详细了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小编!

④硫磺熏蒸

另外,保护地栽培时可以采用硫黄熏蒸罐预防白粉病,还可以起到兼治螨类害虫的作用。

方法是在棚内每100平方米安装一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黄粉,在傍晚大棚盖帘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一次,每次4小时,期间注意观察,硫黄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米处,为防止硫黄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米处设置一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熏蒸器温度不能超过28℃,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夜间棚内温度不能超过20℃,否则要酌情减少药量。


温馨提示:

白粉病是一种对药剂较易产生抗性的病害,在生产中应做到轮换交替用药(尤其是氟硅唑乳油),每次施药间隔期以7~10天为宜。棚室内草莓对药剂非常敏感,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见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手册
草莓白粉病危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方法
草莓有三大病害?弄懂了吃着才放心?为你支招健康吃草莓
降温 高湿,温棚草莓白粉病高发,该如何有效预防?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分析及草莓白粉病详解
冬季草莓白粉病高发,你会防吗?防治方法在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