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年贴春联,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点击上方 九流印象 一键关注
小学课文朗读,经典儿歌童话、睡前故事,按需点读,方便超出想象!
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直接进入


春联能辟邪得从桃木说起据《山海经》记载,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因为离太阳最近,吸取阳气精华,所以桃木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神木”。


《本草纲目》说“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可见,桃木驱邪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是被公认的。


人们为什么把桃木刻成了桃符《山海经》记载,在东海东少山上住着神荼、郁垒二位神仙,手持桃枝,专司捉妖拿邪。

因为天下百鬼都畏惧这兄弟俩,于是人们就用能够辟邪的桃木做成小木板,刻上神荼、郁垒的雕像,或刻上他们的名字做成了“桃符”,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就是这个了。其实“桃符”就是春联和门神画的前身。



五代十国的时候,一年除夕,后蜀国的皇帝孟昶(chǎng)突发奇想,他要做一个有个性的桃符,要用对仗工整的诗句来取代“神荼”和“郁垒”这两个字,于是他就命令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人,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便诞生了。


到了宋代,因为纸张的应用已经相对普及了,人们开始用红纸取代桃木来写春联。

因为桃木雕刻起来成本太高了,不是每家每户都能用的起的。

一是因为红纸代表了吉祥喜庆,二是因为桃木就是偏红色的,所以就算不用桃木,也尽量跟桃木做的像一点。

九流印象 微信号:wx96yx


贴春联开始正式成为一种过年习俗,一直以来春联都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习俗,并没有官方的推行,直到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一年的除夕前颁布御旨,要求南京的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来迎接新年。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出宫巡视,偏偏就看到有一家人没贴,他非常生气就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的,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写。朱元璋听罢立刻命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场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连皇帝都亲自写春联了,老百姓自然不敢怠慢,于是春联便在全国普及开来,流传至今。

如今很多人已经连春联也不贴了,现在你知道春联的重要性之后,为了驱邪避灾,今年就贴一个又何乐而不为呢?新年快到了,祝您大吉大利、福寿双全!


转自:懂老师公众号


↓ 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联里的“秘密”故事
春联的起源
【长安民俗故事】漫话对联
“总把新桃换旧符”里面的“新桃”和“旧符”指得是什么?
历史上第一幅春联是什么,博学的你知道吗?
历史上什么时候开始贴春联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