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还是中毒了••••••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司有根

双休日的早晨总是懒散的,我靠在床头玩手机,我很感到自责,因为我曾无数次和我的学生说,手机是用来沟通信息的,不是用来玩的,但我还是中毒了。看着开心消消乐已被我突破了1458关,几许忧伤涌上心头,哎,这个小游戏耗费了我太多的时间了。


有时候我就想,如果孩子能像爱玩游戏一样爱学语文,那该多好啊。为此,我也做过一些尝试,我发现适当地在课堂上引入游戏机制,这样不但不会让课堂松散,反而使课堂更有活力。那么哪些课堂上的游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

一、游戏的目的是学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做游戏是孩子们所最爱的活动了,从体力游戏到智力游戏,乃至于网络游戏都是如此。尤其是智能化手机的普及,让很多孩子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最终毁掉了青春,毁掉了前途。那么游戏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在于,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获得角色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反馈迅速。其实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给同学们设定一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分角色朗读就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形式,如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它变成分角色表演。但要注意的是,我说把游戏带入课堂只是组织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已,它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知识的学习,而不是玩。


二、游戏的本质是竞赛。

玩游戏时,一般都会有个分帮本派的过程,也就是说多数游戏是要论输赢的,尽管游戏结束后不需要奖惩。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竞赛简直太多了。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安排学生换偏旁、组词、查字典等比赛。也可以引导孩子给词语分类,然后记忆。如在规定时间内看谁能说出最多的描写春天的词语。通过我的训练,我们班的孩子写AABB、ABAB、ABAC、ABB等结构的词,写得多的能写好几十,而能掌握五六个就能应付考试了。像那些词语接龙类的小游戏我也是经常带他们玩的。

在让他们学习造句时,我常写出几个词让他们造句,当每个词都造完后,我就让他们玩游戏,看谁能用上更多的词说一段话,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读课文是语文课上每堂课必安排的教学活动了,我通过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等形式以读代讲。在他们熟练后,就安排他们互相比着读,并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明确为什么那样读的好处。

为了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能力,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落实所学的知识。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不需要我要求的情况下,自然就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了。我还鼓励家长们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除少部分家长外,多数家长都能和孩子们一起做这些亲子游戏。

通过这些竞赛,孩子们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把学习知识就当成他们下课跳绳一样,跳多跳少无所谓,只要我会跳就好。在这些比赛中,孩子们是有高下之分的,但大多数孩子都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们的成就感都是满满的。

三、游戏的功能是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课时,我经常站在走廊上看孩子们做游戏,但时间久了,我看他们游戏的内容并不丰富。可就那么几个游戏,他们却乐此不疲,那就是兴趣使然的。在教学中,我安排过他们做一些写标语,写赠言等作业,平时对这类作业的点评一般都是泛泛而谈。于是我就引用了游戏的激励机制,我要求大家把写好的便条贴在墙上,大家都来当评委。每人选择五条自己认为写的最好的作业在上面打上对号,评比结束后,我们根据对号的多少判定输赢。这样做,让孩子们把全班的作业都阅读了一遍,在比较投票时,自己的判断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游戏的效果需鼓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小学三年级孩子学的知识毕竟有限,他们的差异也不很大,只要用心做,在某一次活动中,谁得第一都有可能。所以这也给我们表扬所有的同学提供了契机。而通过游戏获得的结果往往是很丰富的,有时候真的是所有的人都是成功者,作为老师我们在评价时应该不要吝啬那几句鼓励的话语。

记得一次在仿写词语时,我要求他们每人写六个,孩子们都说很难。于是我把黑板分成五块,让每个小组在一块上写,看谁写得最多。结果每个小组都写了二十个以上。

实践证明,游戏确实能够起到增强孩子成就感的作用。但使用时还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如果什么都要来玩一玩,那样不但会浪费太多的时间,而且教学秩序也会变得混乱,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竞赛型”课堂管理模式
孩子的学习成绩其实是父母决定的——访教育专家尹建莉
情境性作业设计追求浓浓的语文味
游戏化思维作为一种底层思维,可以怎么用?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上好复习课?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