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鹤风水堂:风水与天文天象原理系列文章(二):三垣二十八星宿

导语:

上集说到,地球被彗星转歪了之后,地球上有了水,产生了四季变化,空气也流动了,才有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由此说来,地球的倾斜是伟大的倾斜。而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也是风水学说要表达的天时和效法的天道。

为了揭示四季变化的规律,判定和明确地球在太空的位置,以及地球的运行轨迹,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地球和太阳为中心,拟定了一个包含了大约四千颗恒星的相对空间区域,称之为天球。

今天看来,天球是站在地球上,用目光所能看到的最远端的天空区域,因为地球轨道接近纯圆,所以地球公转一周,站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天空区域也自然是个圆球,我们称之为天球。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天球所包含的天空区域,是目光所及,而非各种天文望远镜所及。古代没有天文望远镜。然天文望远镜虽然可以看到更远的天空区域,但天球中所包含的恒星,对地球的影响相对更大。

为了进一步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古代天文学把天球划分成了31个天区,这就是三垣(yuán)二十八星宿。

【什么是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是北中天环绕北极和接近头顶上空的恒星群。

所划分成的三个星区,分别叫:紫薇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每垣四周都有若干恒星密集相围,像框架一样,标示这个星垣的范围,似围墙一般,故称之为“垣”。

①紫微垣   是三垣的中垣,位于北斗之北,是北天的中央。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于紫薇垣之下的西南天区,北斗之南,约占天区的63度范围。紫薇垣就是天上的“紫禁城”,总之是很牛逼的地方,又称紫宫、玉皇大帝待的地方。

 

太微垣   为三垣的上垣。太微垣又名天庭,是zheng府的意思,也是大臣们居住的地方。太微即zheng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职命名,例如左执法即廷尉,右执法即御史大夫等。太微左右垣有星10颗,东藩4星,西藩4星,南藩2星,东称左执法,西称右执法。

太微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之北,约占天区63度范围,以五帝座一为中枢,它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共含20个星官,正星78颗,增星100颗,成屏藩形状。

③天市垣  是三垣的下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天区,约占天区57度范围。这是老百姓生活区,大妈买菜、跳广场舞的地方。

其实,这些命名都是古人为了方便记忆,或者说本着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之心,按照地球上的人类的生活习俗所划分成拟人化的名称。地上的一些建筑也都参考着天上,比如紫禁城,为啥不叫黄禁城,玉皇大帝待在紫薇垣,地上的天子当然要在紫禁城了?想到一个成语叫:紫气东来。这里的紫就是紫薇垣。

三垣划分,更不是我瞎编的,始见于《石氏星经》。汉代张衡的《思玄赋》,有翱翔于紫微垣、太微垣的诗句:

出紫宫之肃肃兮,集太微之阆阆。

唐代《步天歌》中,将三垣二十八宿的划分进一步规范,成为中国古代星空划分的标准方法。

紫微垣大致包括现代天文学上的大熊、小熊、天龙、猎犬、牧夫等星座。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

我们所熟悉的北斗星就处在大熊星座中,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但因为地球不停的围绕太阳公转,所以在不同季节看到的北斗星样子并不是一样的,因此有了“斗转星移”的说法。你看,又是一个成语是出自天文、风水。风水和天文息息相关,人们的生活也和风水天、天文息息相关。

在三垣的四周天区,呈环带状,盘桓着无数恒星组群,古代天文学把这些恒星划分未28个大小不等的组群,每一组群就叫一宿( xiù),这就是我们风水学上的天星风水二十八宿的由来。

【  四灵盘桓循时令  

 

在地球上看,二十八星宿是天球上,沿着黄道和天球赤道所分布的一圈星宿。黄道是什么鬼?是不是又想到一个词:黄道吉日?看看,又一个与天文、风水相关的成语。可见中国文化和风水的渊源。

黄道吉日,百度百科解释:

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

黄道是地球的运行轨迹透光太阳光线,在天球上的投影线。

天球赤道是地球赤道延伸到天球上的虚拟线。

由于地球是倾斜的,所以这两条虚线不重合。

二十八宿每宿有十几颗到数十颗不等的恒星,每七宿分一组,共分为四大组,四组星宿蜿蜒相接而环绕周天。

与三垣不同的是,三垣所包含的恒星,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而二十八宿所包含的恒星,每个季节只能看到其中一组星宿。地球就像“路过”这些星区一样,运行一圈(一年)才能看到全部四组星宿。这也就是为什么将其划分为四组,而不是五组或者三组,这是与地球经历的四季所对应。

 

将四个季节总共看到的二十八宿的每一组星宿分别相连线,其星图连线所构成的形状,正好像四种动物,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灵。这也是风水上最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实际上,那是漫天的星斗啊!

同时,根据地球自身的方向,以“视运动”(视运动是反映天体真运动的一种表面现象)的方法,对应出二十八星宿四组星宿在天球上的方位。四组星宿分别盘桓于天球上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其对应关系如下:

朱雀七宿,盘桓于天球的南方。其形像一只大鸟,飞翔在冬末春初的夜空。即北半球迎来春天的时候,地球来到天球的南方。朱雀七宿大致包括现代天文学上的宝瓶、摩羯、南鱼、天鹅等星座。

青龙七宿,盘桓于天球的东方。其星图连线像一条巨龙,劲舞在春末夏初的夜空。即北半球进入夏天的时候,地球来到天球的东方。青龙七宿大致包括现代天文学上的波江、天炉、鲸鱼等星座。

玄武七宿,盘桓于天球的北方。其星图连线似缠绕的龟、蛇,蜷居在夏末秋初的夜空。即北半球迎来秋天的时候,地球来到了天球的北方。玄武七宿大致包括现代天文学上的巨蟹、巨爵、乌鸦、长蛇等星座。

白虎七宿,盘桓于天球的西方。其星图连线犹如一只猛虎,匍匐在深秋初冬的夜空。即北半球进入冬天的时候,地球来到天球的西方。白虎七宿大致包括现代天文学上的摩羯、天秤、半人马、豺狼等星座。

关于四灵,古代有不少典籍多有叙述,如《考工记》、《尚书疏》、《史记.天官书》等,其中以天文学家张衡在其名著《灵宪》中的叙述最为生动:

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锯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

苍龙也称青龙,下面即按青龙称谓。

汉代天文学家高鲁以《史记.天官书》所记载为依据,设计了二十八宿与四灵的对应关系图,甚为精彩。

《尚书.尧典》中有“四仲中星”的记载,进一步明确了四灵星宿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对应关系,如下: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春夏秋冬四季中,每一季的第一个月未“孟”,第二个月未“仲”,第三个月为“季”。“四仲”,即是指二十八星宿朱雀、青龙、玄武、白虎四组星宿中,每一组七宿的第四个星宿。分别是:

朱雀七宿的星日马宿,对应地上的正南午方,午为马;

青龙七宿的房日兔宿,对应地上的正东卯方,卯为兔;

玄武七宿的虚日鼠宿,对应地上的正北子方,子为鼠;

白虎七宿的昴日鸡宿,对应地上的正西酉方,酉为鸡。

“日中”和“宵中”,是指春分前后和秋分前后,昼夜时间相等。

“日永”和“日短”,是指夏至前昼夜长短,冬至前昼短夜长。

如此,则《尚书.尧典》所记载“四仲中星”之意就十分明了,即在地球上能看到的:

仲春之夜,是南方朱雀七宿的星日马宿;

仲夏之夜,是东方青龙七宿的房日兔宿;

仲秋之夜,是北方玄武七宿的虚日鼠宿;

仲冬之夜,是西方白虎七宿的昴日鸡宿。

这个记载生动而明晰。地球像一叶扁舟,在浩瀚的天球中漂泊,“路过”不同天区时,经历不同的季节,看到不同的星宿。

《书.传》有大致相类的记载:

主春者张,昏中,可以种谷;

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种黍(shǔ);

主秋者虚,昏中,可以种麦;

主冬者昴,昏中,可以收敛。

“张”即张月鹿宿,属朱雀七宿;

“火”即心月狐宿,属青龙七宿;

“虚”即虚日鼠宿,属玄武七宿;
“昴”即昴日鸡宿,属白虎七宿。

这个记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四灵星宿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对应关系。

地球经历不同的季节时,看到不同的星宿,自然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星宿主宰着不同的季节。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易学密不可分的中国上古的宇宙观
二十八星宿(中国古代天文学名词)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延续至今?看阴阳学说在古代天文中的运用
二十八星宿东南西北每个方星宿详细介绍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间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二十八星宿吉凶断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