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个神奇的方子,一个治胖,一个治瘦
userphoto

2024.04.23 山东

关注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两种“极端”的人,一种是“喝水都长肉”的胖子,另一种是“怎么吃都不胖”的瘦子。 

瘦不下去和胖不起来,其实都是身体出了问题。

先来说说为什么瘦不下去?

你看过气球没气的时候是什么状态吗?对,发蔫了,这也是为什么胖子总是动不动就出虚汗,总觉得疲惫,因为气虚,气是动力,气虚之人,身体内气的运动不充分,吃完东西后,该吸收的营养没吸收,该排泄的没排泄,该气化的没气化掉,这些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堆积在体内就变成了脂肪,肝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肚子上没被气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当然,脂肪是西医的说法,这些肥胖赘肉在中医看来不过就是一团痰湿水饮塞在那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气虚主要原因就是脾虚,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中医讲,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要在脾胃的作用下才能去到该去的地方,现在脾不好好工作了,就是运化无力,运化无力往往就容易生湿生痰。

所以减肥不一定要减肉,你把痰湿减掉,把脾气提起来,身体也消瘦的快。

最近有一个号称简单、有效且不反弹的减肥方法火了,

身边的小姐妹纷纷去尝试,一个疗程下来竟都有4~6斤的减肥效果,它就是——拔罐减肥!

拔罐减肥听起来很新颖,其实已经是中医中较为古老的治疗的方法了。

其原理就是以经络学为依据,通过对于穴位的刺激使得体内的脂肪快速消耗分解达到良好的减脂瘦身效果。

它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想减哪里就减哪里”的效果。

对很多想要瘦身但是却屡试无果的减肥者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拔罐减肥法虽然是肥胖群体很好选择,但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拔哪里?什么频率?需要注意什么?有副作用么?都要了解清楚。

一来是让拔罐减肥效果发挥到最大化;二来也是避免操作不到起到反效果。

所以今天详细的跟大家说说:拔罐减肥的那些零零碎碎!

拔罐减肥哪些穴位更有效?

背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脾俞穴】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三焦俞穴】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腹部穴位:

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下肢穴位:

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血海穴】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足三里穴】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多久见效?

拔罐减肥建议每周2~3次,一般一个月为一疗程,就能看到效果,当然也因个人体质和体重基数有所不同,如果3个月还没有明显变化,则建议尝试其他减肥方法。

注意事项拔罐时间不要过长,10分钟为宜不要同一穴位反复拔罐,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拔罐后3小时内不要洗澡拔罐期间注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腹部、胸前不适合拔罐拔罐前查看禁忌人群找专业的人操作


说完了瘦不下去,再来说说为什么胖不起来?

有人说,胖不起来是因为吃的少,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有不少瘦人都是自己饿瘦的,但也有很多瘦人吃的很多,就是不长肉,这就是血虚,血虚了,火就旺,火是什么?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也就是说,火就是多余的气。

瘦人身体内的气太多,动力太大了,将该气化的,不该气化的都化掉了,就像炉灶里火很旺的时候,不管你丢什么东西进去都能很快消融掉。吃进去的食物本该转化成营养精微滋润我们的身体,结果现在直接“酒肉穿肠过”了,所以任凭你怎么吃都不胖。

如何调理?

1、胖子补补气

人只要不虚,就不容易长肉。很多中药方虽然没有明确标明“减肥”这个功效,但是它们能从根本上改善脾气虚的症状,减肥就成了这些经典方剂的意外收获了。

比如补中益气丸,它是金元名医李东垣创制的,李东垣是谁?脾胃学派的创始人啊。

中医虽然没有分科,但术业有专攻,李东垣尤擅治疗各种脾胃疾病,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脾胃论》,书里记载的很多方子,每一首都是传世名方,难怪后世说:“外感法仲景,内伤从东垣。”

补中益气丸: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直接买中成药即可。

黄芪补中气,把脾胃之气提起来。

人参大补元气,它不是小补,是大补,像秤砣一样,有千金的力量,人参补的不是中气是元气,李东垣认为人的脾胃一旦受伤,身体的元气就也跟着受伤。元气的发源地在心在肾,这两个地方的气一足,身体就有力量了。

所以普通虚的用黄芪,深度虚的用人参。

白术是补脾圣药,减肥找它,增肥也找它,它是双向的,走的是中庸之道。

既然是补气,为什么还要加陈皮?原来补气药如果下猛了,那么多气同时补入人体,又不加以疏导,这些气就会像乱麻一样纠缠在一起。所以很多人补气,补完之后会感觉胸闷、气闷,总之就是不舒服,这就是气啊壅滞了。加上理气的陈皮,就没有这个毛病出现了。

升麻和柴胡,药性是向上升的,加进去以后,整个方子配伍的药力就往上走。

补气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补血。阴阳是互生的,气血也是互生的,气虚的人一定程度上血也是虚的。当归在这个方子里的作用是补血,让气血生化有源。

补中益气丸主要是通过加强脾气而达到减肥的效果,实际上是在修补脾胃的漏洞。

2、瘦子补补血

在清代医家景日旸的《嵩崖尊生》有一个方子,叫加味四物汤,是专门治疗血虚而瘦的妙方。

加味四物汤:当归、熟地各3g、川芎1.5g、白芍1.8g、人参、白术各1.5g、砂仁0.6g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这四味加在一起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四物汤是非常受女性欢迎的汤方,因为它有很好的补血活血的功效,而补气血是女性一生都离不开的话题。

把血补足了以后还要再补补脾胃,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无论是补气还是补血,最根本的都需要补脾,中医讲,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要想气血充盈,必须要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所以这里又加了白术和人参,用白术补脾胃,用人参补元气。

最后再用点砂仁行气,除胀。补益类药物大多滋腻,吃了容易腹胀,砂仁可以消除补药的滞腻,让你更好地消化吸收药性。

增肥三药

【方源】 

此方是作者在临床中总结的一首简单有效的经验方,载于《临床常用中药配伍速查手册》。

【组成】

党参20g,枸杞20g,熟地15g。

【功效】

补益气血,强壮身体。

【主治】

身体虚弱,消瘦,体重轻,疲倦乏力。

【方解】

此方以党参补气,熟地补血,而枸杞则气血阴阳均补,全方药物简单,配伍单一,效果明显。

【用法】

以水泡服,或熬膏后以开水冲服。

【使用注意】

若身体肥胖者不宜使用。

【加减法】

若气短加黄芪30g。

【药物解说】

党参

1.作用

(1)补脾益肺:用于各种气虚体弱之证,如短气乏力、食少便溏、久泻脱肛以及咳嗽气促。

(2)补血:用于气虚不能生血或血虚无以化气而见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之证。

(3)生津:用于气津两伤之轻证。

2.认知

(1)关于出处:党参最早记载于《增订本草备要》,所以《本草纲目》中的上党参并非现在所云的党参。

(2)关于增肥: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党参能增肥,使人发胖。因此,在使用此药时一定要注意。尤其是对肥胖者来说,要慎用此药,作者多用太子参代替党参使用。特别是儿童,现在肥胖儿较多,个人体会,不要轻易选用党参。若需要长胖者,可以党参配伍枸杞泡水服,效果良好。个人体会,对于年轻女性,一般也不要轻易选用党参补气,以免增胖。人们常说吃中药容易长胖,而引起肥胖的主要药物就是党参。这是作者通过多年临床而得出的认识。

(3)关于作用:党参的补气作用弱于人参、西洋参,但因为价格便宜,货源充足,古方中的人参现一般多以党参代替,只是大补元气则不能用党参代替人参。

 

枸杞

1.作用

(1)滋补肝肾:用于精血不足所致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耳聋、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失眠多梦以及肝肾阴虚之潮热盗汗、消渴、阳痿。本品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

(2)益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内障目昏,头晕目眩。

2.认知

(1)关于药材:枸杞以宁夏产者为最佳,称西枸杞,以其粒大、肉厚、子少、色红、柔润等五大特点名甲天下;甘肃的张掖(古称甘州)所产者称甘枸杞,李时珍云“以甘州者为绝品”;主产河北的津枸杞也很好。

(2)关于本草书中对枸杞的评价:《本草汇言》对枸杞的评价较高,认为其兼有人参、黄芪、当归、熟地、肉桂、附子、知母、黄柏、黄芩、黄连、苍术、厚朴、羌活、独活、防风等药的特点。

认为:“俗云枸杞善能治目,非治目也,能壮精益神,神满精足,故治目有效。又言治风,非治风也,能补血生营,血足风灭,故治风有验也。世俗但知补气必用参、芪,补血必用归、地,补阳必用桂、附,补阴必用知、柏,降火必用芩、连,散湿必用苍、朴,祛风必用羌、独、防风,殊不知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据此可以认为枸杞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谚云“一年四季吃枸杞,可以与天地齐寿”,说的就是枸杞延年益寿之效。在中药中,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药物应该说就此一味,虽然紫河车也可补益气血阴阳,但此药并不常用,有的人在感情上并不能接受紫河车这味药。因此,枸杞乃是平补气血阴阳之品。

从补益脏腑虚损来说,枸杞的滋补作用,偏于肝肾亏虚病证,如头晕、目眩、腰酸腿软、耳鸣、视物昏花。枸杞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所以,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枸杞还可为日常饮食的常用之品。

(3)关于服法:枸杞的服用方法较多,既可以作药用,入煎剂、酒剂、膏剂等,亦可作食补食用。药用比较好的方法是将其泡酒服,特别适合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但要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为简单方便,也可以将枸杞直接泡水当茶饮用,味甜,不腻不燥,口感尤佳。但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枸杞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15g左右的枸杞比较合适。

(4)关于美容:枸杞具有美白作用。《药性论》记载枸杞“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临床中可以将枸杞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达到美白作用。枸杞还可防止脱发,使头发乌黑发亮,对黄发、白发、面色无华、皮肤干燥等均有显著疗效。由于其还能促进头发黑色素的生成,对斑秃亦有很好的疗效。

(5)关于补血:《中药学》教材均将枸杞归为补阴药,枸杞也的确可以补阴,但从枸杞的主要作用来看,应该是以补血为主。根据中医理论,色红的药材多具有走血分的特点,而从临床应用来看,也常将枸杞用来治疗血虚病证,主要又是精血虚证。所以,作者编写的《临床中药学解悟》一书将其放在补血药中。

 

(6)关于补阳:《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陶弘景语云“去家千里,勿食萝摩、枸杞。此言二物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也。”这是讲枸杞子具有补阳作用。在补阳方面可以治疗性功能低下,具有助阳举坚的作用,所以五子衍宗丸中配伍枸杞子即其此理。而根据临床应用来看,枸杞子可以治疗因精液异常不能生育者。在补益药中,具有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只有枸杞子、紫河车,而紫河车并不常用,所以枸杞子乃是治疗虚损要药。枸杞子的助阳力不强,但坚持服用,确有疗效,能促进性功能。作用平和,适合于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食用,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7)关于抗衰:枸杞历来作为防衰抗老的要药,认为枸杞具有补虚延年的效果,有“久服令人长寿”之说。而现代研究也证实枸杞的确能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枸杞是古代养生学家十分重视的一味滋补强壮药,用于很多延年益寿的名方中,如龟龄集、延年广嗣丸、还少丹、七宝美髯丹等。长寿之人多喜爱喝枸杞酿制的补酒,《本草纲目·卷三十六》记载其制法是“枸杞子逐日摘红熟者,不拘多少,以无灰酒浸之,蜡纸封固,勿令泄气。两月足,取入沙盆中擂烂,滤取汁,同浸酒入银锅内,慢火熬之,不住手搅,恐黏住不匀。候成膏如饧,净瓶密收。每早温服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积年不辍,可以羽化也”。当然,服用枸杞不会羽化,但可以长寿则是肯定的。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四》记载一个关于枸杞的故事。有一人往西河为使,路逢一女子,年可十五六,打一老人,年可八九十。其使者深怪之,问其女子曰:“此老人是何人?”女子曰:“我曾孙,打之何怪?此有良药不肯服食,致使年老不能行步,所以决罚。”使者遂问女子:“今年几许?”女曰:“年三百七十二岁。”使者又问:“药复有几种,可得闻乎?”女云:“药唯一种,然有五名。”使者曰:“五名何也?”女子曰:“春名天精,夏名枸杞,秋名地骨,冬名仙人杖,亦名西王母杖。以四时采服之,令人与天地齐寿。”使者曰:“所采如何?”女子曰:“……依次采治服之,二百日内,身体光泽,皮肤如酥;三百日徐行及马,老者复少,久服延年,可为真人矣。”

虽然这个故事,具有明显的传奇色彩,故事中372岁的女子可能是虚构的,但枸杞健身延年、抗衰老的作用却是不言而喻的。经过历年来的医学验证,枸杞由用药到制酒,由辅食到养颜,其延年益寿、抗衰老、增强体质、抗病、抗疲劳等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8)关于明目:枸杞的明目作用也很好。将枸杞煎汤饮用或泡水服用能明目,有利于保护视力,有“要想眼睛亮,常喝枸杞汤”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枸杞能“滋肾、润肺、明目”。历代医家常用枸杞治疗因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民间有许多使用枸杞治疗慢性眼疾和保养眼睛的单方,如常用枸杞蒸蛋吃,或用枸杞煮猪肝汤饮用。杞菊地黄丸就具有明目之功,同时也能治疗腰膝酸软等症。

 

熟地

1.作用

(1)补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及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本品补血作用强于当归,乃养血补虚之要药。

(2)滋阴: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以及精血亏虚,须发早白,五迟五软。

2.认知

(1)关于药材: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茎,是生地加黄酒经过多次拌蒸至内外色黑、油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晒干,切片用,为治疗血虚要药。熟地黄大补精血、阴液,而生地黄只补阴。在补阴方面,熟地优于生地,是因为制成熟地后可使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质厚味浓。

(2)关于补血:熟地具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尤对于血虚、肝肾精血不足者为宜,补血作用强于白芍。一般而言,除胶类药(阿胶、龟胶等)、动物药补血作用佳外,植物药中从补血作用来看,应首推熟地。现诸多中药书籍均记载熟地具有“填精益髓”之效,这实际上是熟地通过补益肝肾而衍生出来的功效。作者认为此术语意思不清,并且现在的中药书籍唯有此药云填精益髓,故本书在药物功效表述中未有采用此术语。熟地配伍鹿角胶后,补血作用增强。治疗体虚的要方三才汤,用的是天门冬、熟地、人参,简称“天、地、人”,可以治疗气血阴阳亏虚病证,用的方法是将其煎水内服,或者熬成膏剂使用。熟地补血,人参补气,二者同用(两仪膏),阴阳相配,气血双补,治精气大亏、精不化气者。

(3)关于炒炭:熟地炒炭可以止血,用于出血病证,此药尤其是对于血虚又有出血病证者可以选用。若不炒炭则不宜云止血。

(4)关于滋腻特性: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但张景岳《本草正·隰草》云熟地“味厚气薄”、“阴中有阳”,“凡诸真阴亏损者,有为发热,为头痛,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或脾肾寒逆为呕吐,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或阴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而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且犹有最玄妙者,则熟地兼散剂,方能发汗,何也?以汗化于血,而无阴不作汗也。熟地兼温剂始能回阳,何也?以阳生于下,而无复不成乾也。然而,阳性速,故人参少用亦可成功;阴性缓,熟地非多难以奏效”。

张景岳对熟地的独特见解,在其所拟金水六君煎(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以熟地滋补肾阴为主,合二陈汤以健脾化痰之源。其创立的治肾阳不足之右归饮、右归丸;治肾阴不足之左归饮、左归丸,皆妙用熟地。通过合理配伍可以防止熟地之滋腻,如两仪膏取熟地补血,人参补气。此外,炮制相宜也可防止熟地滋腻之性,如兼中寒而呕吐者,用姜汁炒以温其中;胀满者,砂仁拌炒(或拌捣),以行气消胀;经络气血滞阻者,酒炒取酒性以行散之力。

所以,黄宫绣《本草求真·卷二·温肾》认为“景岳尚论熟地,最为明确,独中所论脾肾寒逆为呕,可用地黄以治,是亦千虑之一失耳。夫既脾肾虚寒,则脾与肾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热,以为扫除,如太阳既至,坚冰自解,乃复坠以霜雪,投以阴剂,不更使寒滋甚乎?余读《景岳全书》,见其所论,语语透辟,字字箴规,可为法守,独于所论地黄……性温,寒从温散,然寒至上逆为呕,则寒已甚,岂有熟地之温,而可令寒外散乎。但或阳盛阴微,阳藉阴化,偶有感冒,用此杂于温散之中,或有见效;若真纯阴无火,厥气上逆则呕,则此又为深忌”。这是既同意张景岳用熟地的经验,但又不同意用熟地治疗脾肾寒逆为呕。

清代医家陈士铎则认为熟地不唯不生痰且能消痰,其曰“或谓熟地至阴之药,但其性甚滞,多用之而腻膈生痰,万一助痰以生喘,亦甚可危也。此正不知熟地之功力也……夫熟地岂特不生痰,且能消痰;岂特不滞气,且善行气。顾人用之何如耳。夫痰有五脏之异,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更有一种,朝夕之间,所吐皆白沫,日轻而夜重,甚之卧不能倒,用六味汤,大加熟地、山茱萸,一连数服,而痰即大减,再服数十剂,白沫尽消而卧亦安,又非熟地消痰之明验乎!熟地消痰而不生痰,又何疑哉”(《本草新编·卷一·熟地》)。综合古代医家对熟地的认识,尤以张景岳、陈士铎善用熟地为代表。从现代使用熟地的情况来看,为防止其滋腻之性,多配伍砂仁同用。

 

(5)关于药性:生地多次蒸后为熟地,性味发生了改变,由凉性而为温性。滋补作用也加强,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补血作用佳,为补血要药。一般来说,通过炮制改变药性的药物主要是生地制成熟地,天南星制成胆南星。

【小结】

根据作者的临床体会,中药中以党参的增肥作用最佳,一般在用药10剂后,就有明显的效果。所以对需要身体苗条的人来说,就不要轻易使用党参,以防长胖。临床配伍熟地以后长胖的作用增强,但熟地比较滋腻,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长时间使用,以免影响食欲,反而导致后天生化之源受损。《本经》中记载枸杞有轻身的作用,根据临床应用来看,若消瘦可以使之增肥,而当肥胖之人使用以后,又能减肥,也就是说,枸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

(1)关于增肥:中医学认为体弱多因脾胃功能低下,气血不足所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气血盛,则肌肉丰腴,肢体强劲。身材消瘦的人大多肠胃功能较弱,生活中可以少吃多餐,因为一餐吃得太多则不能有效吸收,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同时,多食易消化的食物,不断变换口味以促进食欲。避免吃刺激性强、易产气、粗纤维太多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易令人产生饱腹感而减少食物的摄入量。

(2)关于选用药物:在调整形体偏瘦方面,多数情况下应选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主要应以补益气血为主,重在补气。作者发现黄芪对此也有双重作用,体瘦者可以长胖,体胖者可以使之消瘦,关键是配伍问题,若配党参、熟地则会增胖。

(3)关于吃夜食:有人说,肥胖之人,喝水也长肉,而体瘦之人,吃的再多也不长肉,这既与体质、遗传因素有关,也与自身的饮食习惯有关。民间有“马不吃夜草不肥”之说,意思是说,要使马儿肥壮,就要在夜间喂食。同理,人也是如此,肥胖之人,晚上尽量少吃食物,而形体偏瘦之人可在晚上适当地吃些食物,有利于长胖,但不能过量,否则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病案举例】

肖某,本校学生,男。身高185cm,体重46kg。身体消瘦,但平时饮食正常。而根据标准体重=(身高-100)×0.9的计算公式,该生的体重应该达到76kg。考虑到学生煎药不方便,于是嘱其用上方中的党参、枸杞不拘量随意泡水饮服,该学生连续服用半月后居然长了6kg,连当时在场实习的学生们也感到非常吃惊,笑称比猪长得还快。后持续应用此方,到毕业之时,体重居然达到65kg,自述肌肉也较以前有力 

治瘦三药

胶饴又名饴糖、麦芽稀糖,和蜂蜜同用补中益气,加阿胶养阴补血,联合组方润肺止咳,滑肠通便,缓急镇痛。医体虚羸弱、筋骨无力、身瘦如柴、多种出血疾患。三味制成膏滋长时应用,能增强营养,改善体质,瘦者转胖。亦可熔化当饮料单服,无锡友人沈湘亭在南京整理中医文献会议上告诉老朽准备食之。既往经验统计,均言有效,宜久吃勿停。

1954年一杂货业商人来诊,要求体重增加、形貌丰硕,把瘦柴转成肥臃。当时告其药物无此巨力,若以上述三品试之,会改变门面、提高重量。

嘱咐购蜂蜜、胶饴、阿胶各1000克,熬膏,每次10克,一日3?4服。

凡三个月,便秘解除,肌肉已现丰满,面容已失干枯,体重增加了5公斤。事实说明,疗力乐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血不足,一个宫廷用药来帮
瘦人的福利来了,想多长肉,想增肥的人,赶紧看看
“祖传补肾生精汤方”方义析
每天一首小经方 42:大补元煎,救本培元第一方,可用于老年虚损性疾病、失眠、眩晕等;
胎孕第一方,想要宝宝的看过来,好多女人圆梦此方
瘦人福音:党参增胖方@岐黄中医方大夫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