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版抗菌药物临床指南重磅来袭!
执行了11年的2004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今天被废止,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等部门正式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当年2004版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的发行,让不熟悉抗生素使用的中国医疗卫生人员,像黑暗中航行的船只一样找到了既定轨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卫生界陷入抗生素滥用泥潭,亟待更规范的抗菌药物指导原则。

  与旧版相比,新版有哪些独特之处?其重大变换在哪里?笔者对比新旧两版后,发现主要以下5点:

  第一,在保存04版关于合理用药、规范医疗工作和医疗机构等版块外,还增加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包括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学分析、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的药物选择、疗程和用法用量等,以适应现如今医疗行业的新形势和新发展。

  第二,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当中,15版首次提出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感染时,需抗生素联合用药;同时也将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这一联合用药的指标删除。

  第三,改变最大的当属15版对于抗菌类药物预防性用药的指导,将04版药物中内科和儿科预防用药,修订为非手术患者预防性用药;同时还增加了侵入性药物诊疗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04版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指导中说:“预防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是无效的……”。而在15版中,预防目的则改为:“特定原发病原菌所致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04版中还指出心衰、昏迷和休克等患者,不宜常规使用预防类抗菌药物,但是在15版中则改为不应用,同时还将不适应的范围扩大到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第四,还增加了一些对于某些细菌性感染的预防用药指征及方案;

  第五,出现一些保护医生的规定,如04年版本的手术预防目的中包括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而15年版则将其划出预防目的。

  当然,在15年版长达60页的指导原则里,肯定还有很多改动很大的地方,小编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咖主导修订新版原则

  据了解,为出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家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的修订工作小组,经深入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的。

  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亦参与了此次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编写工作,主要负责“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这一部分。他告诉《医学界》,较之于2004年的老版本,新版在治疗原则方面的变化不大,但是写入了一些新的理念,也更符合临床医生的操作实践——比如ERCP诊治的抗菌药物预防,在专家们斟酌之后,就放入了新版指导原则的附录中。

  胡必杰教授认为,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医院感染控制人员起到重大作用。而我国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在抗菌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还很缺乏,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药圈提升班视频课程推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表就能读懂了: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新旧版对比解读
划重点 | 妇产科围术期抗菌药两版指导方案对比
最新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手术切口分类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一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