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老的情志调适法

欢迎来到老师心理说说!

今天我们说到健康,离不了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在《黄帝内经》中,古人早就论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就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互相影响的。

古老的经典理论:形神统一。“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若人的心理不健康,精神有了问题,就会影响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摧毁人的免疫系统,继而损坏人的五脏六腑,这就是“神”损坏了“形”。这就是人的精神健康,或者心理保健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这些重要的身心健康、身心保健的观点,比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还要早好多年,尽管近代心理学都要讲他的“体液”学说。但是《黄帝内经》里的五行学说和情志理论非常系统,并且实用,只是局限于中医的范畴,现代医学范围内重视的不多,非常可惜。

今天我们就说古代的情志调适法。

01

五行学说

古老的五行学说指的是古代朴素的物质观,就是我们经常念叨的“金、木、水、火、土”,这是根据物质的特性划分的。

这里有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就是动态的变化,物质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具体说就是:

一是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二是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五行相生相克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若一方虚弱,另一方就会乘虚而相克过度,就叫相乘。若自身虚弱,就会遭受被克方的恃强凌弱,就叫相侮。

在中医里,把人的五脏和五行结合起来,五脏的生理特点和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

具体的对应是:

心脏对应“火”,具有“火”的特性,是人体的“发动机”,热气腾腾,活力无限。

脾脏对应“土”,具有厚德载物的特性,脾脏有包容和摄取和之意,会影响人的进食。

肺脏对应“金”,具有萧瑟、凄冷的特性,肺脏有舒畅和轻盈之意,会影响人的呼吸。

肾脏对应“水”,具有水源、根本的特性,有滋润和过滤之意,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

肝脏对应“木”,具有生长、茂盛的特性,顺畅和增长,会影响人的正常生长。

02

七情五志

古人把“喜、怒、忧、思、悲、恐、惊”叫“七情”,把“喜、怒、思、悲、恐”叫“五志”,人的情志和五脏对应,不良的情志会影响人的五脏健康,生理功能,最终报复脏器,或者损坏器官。

若喜,狂喜,得意忘形,大喜而神不藏,不能控制形体活动。《岳书传》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可见过喜对人体健康不利。

若忧,忧愁,苦闷。俗话说:“多愁多病,越忧越病”,“忧愁烦恼,使人易老”、“愁一愁、白了头”。事实上正是如此,东周伍子胥,因无计闯过昭关,一夜之间愁白满头青发;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才华出众,但由于遭到打击,长期被贬,沉闷、忧郁的贬谪生活,把柳宗元折磨得形容憔悴,体质虚弱,得了毒疮又患霍乱,47岁就含恨长逝了。

若怒,暴怒,轻者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三国演义》中周瑜雄姿英发,但好生气发怒,被诸葛亮“三气”之下,大怒不止而死。

若思,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

悲,是指悲伤、悲痛、悲哀。《黄帝内经》里说:“悲则气消。”悲痛欲绝,还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别的疑难重症。

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几乎谁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心脏怦怦乱跳,这是由于情绪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的缘故。

恐,是指恐惧不安、心中害怕、精神过分紧张。中医认为,恐惧过度则消耗肾气,使精气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调而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严重的会发生精神错乱,癫病或疼厥。

综上所述,七情太过可致病。太过,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致病,时常处于不良的心境,皆可积而成病。

03

情志的调适

根据古人的阴阳理论,阴阳要平衡。适度的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生疾病,需要治疗。所以,必须做好人的情志保健,调适情志的平衡。

现代医学也已经证实,最佳的内心环境就是平和,并不是快乐。佛教里的所有标准,就是清心,或者静心,追求平和。

古代的情志理论是:

喜,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属心。

怒,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

忧、悲,在五行属金,在五脏属肺。

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

恐、惊在五行属水,在五脏属肾。

所以,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情志上相生关系为:喜生思,思生忧、悲,忧、悲生恐、惊,恐、惊生怒,怒生喜。

情志上相克关系为:怒克思,思克恐、惊,恐、惊克喜,喜克忧、悲,忧、悲克怒。

古人的情志调适理论非常完整,这是我们古人给我们,乃至世界的遗产。根据情志这些完整理论,我们就可以调适我们的情志,非常实用。

04

中医情志故事

激怒疗法:据《吕氏春秋》记载,齐闵王思虑过度,损伤了脾胃功能,以致积食内停,久治不愈,后经文挚用激怒的方法,令其吐出胃中积食而告愈。

此案例中,齐王因思虑过度得病,久病伤脾,“思”对应的是五行的“土”,而“木”克“土”,“木”对应的情志是“怒”,即就是“怒克思”。齐王一发怒,情志一顺畅,病好了。

恐吓疗法:范进中举后,狂喜,精神失常。后来人们建议让他最害怕的丈人——一位粗鲁的屠夫,狂扇他几个耳光,说他没中举,范进病好了。

此案例中,范进狂喜,得意忘形,精神失常。“喜”对应的是五脏里的心,五行的“火”,而“水”克“火”。“水”对于五脏里的肾,情志里的“恐”。所以,“恐克喜”。范进突然遭到恐吓,病好了。

逗笑疗法:有一位太守患了抑郁症,整天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请了一个名医诊治,名医说他怀孕几个月了,他顿时捧腹大笑,心里舒服。后来每每想起,都是哈哈大笑,慢慢病就好了。

此案例中,太守悲哀,属于情志里的“悲”,对应于五脏里的肺,五行里的“金”,而五行里“火克金”。“火”对应的情志就是“喜”,五脏里的心,这就是“喜克悲”。太守郁郁寡欢,通过快乐、高兴、欢喜,病好了。

05

常见的现代心理病

现代人的节奏快,情志变化快,大起大落,非常情绪化,而且经常积聚情绪不泄,非常伤身体。

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情志不适,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现代心理病。

一是抑郁,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心境低落,悲哀,这就要转心境。“喜克悲”,必须改变自己认知,快乐起来。有一个故事,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很有哲学道理。大王一次狩猎,被豹子咬去小拇指头,人心情很糟,抑郁,不思饮食。手下的一名臣子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王很生气,把臣子打入死牢。后来大王又去狩猎,碰到了食人族,随从都被吃了,只有大王因为手指残疾,被幸运释放了。后来大王想到臣子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病一下子好了。他把臣子从牢房里放出来,臣子又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王不解,臣子说我不坐牢必然随从大王外出狩猎,肯定我回不来了,所以让我坐牢就是最好的安排。大王彻底想通了,病也痊愈了。

二是焦虑,就是对未来有一种不好的预期,感到害怕,总觉得有一种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生理变化也很明显,不思饮食,害怕,出汗,失眠等一系列的变化。“愁肠百结”,“夜不成寐”,这就是我们说的想的太多了,缺乏行动,不能执行合一,总是臆想猜测。根据“怒克思”,行动起来,简单一些,多做些运动,分泌一些多巴胺,心情好,就会预期好,忘记负面的体验。

三是恐惧,常见的社交恐惧,登台紧张,或者考试紧张等。我们可以运用“土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思克恐”。我们可以想象昔日的成功体验,可以思考限制条件,可以排除各种情况,可以预期最好最坏结果,不过如此,就会不恐惧了。当然,思考是一方面,最好是一个行动派,行动疗法。

四是强迫,就是思想强迫和行为强迫,都是思想上追求完美和高标准,这都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冲突折磨。“思克恐”,但是反过来了,“恐”侮“思”,“思”过度了。所以,应该放下,接纳,顺承,就会好起来。

总之,现代的情志病非常多,也需有很多变化,应用古人的情志调适,也是非常科学,非常实用,让我们多些智慧。

再次感谢光临李老师心理说说!

坚持原创、文艺、理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肝主疏泄“探析 中医中药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研究
情志相胜法|最具有中医特色的心理疗法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法
四圣心源“一气周流”与本能论“意念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