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切脉针灸之血络疗法,消除各种疼痛有奇效

熟悉中医的朋友应该听说过血络疗法,在临床中常见的血络疗法,大部分是刺络放血,即是刺破血络来治疗疾患,被认为是治疗疑难杂症和顽固性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素问·调经论》中有关于血络的描述:“视其血络,刺其出血”。临床上针刺放血,又称为泻络。

今天给大家介绍有关血络疗法的知识,以及俞老在临床中的运用。

首先,血络是什么?

血络,首见于《内经》,“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箸”,“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累累然”“结络如黍米”,“粗突倍常”。血络即是络脉的一种病理状况,有瘀血现象的络脉,中医认为,这是邪血所聚的表现。

因此,血络对具体疾病的判断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定部位的血络可以直接判别相关病证情况。痛证病人异常血络出现的部位基本固定,且有一定规律性,即循经性。如腰痛患者多在腰骶部及委中、委阳附近有血络出现,偏头痛患者血络常出现在太阳、丝竹空附近及耳背。临床根据血络位置的不同,辨别所在皮部,及所属经脉(循行),便可系统调治患者身体。

俞云教授临床上,在四部脉诊的基础上结合针刺血络,收效尤佳。不仅仅只针刺血络,还可根据血络所在经脉,进一步针灸治疗,即循经取穴,或针或灸。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小案例。

案例一:

李小姐,52岁,乳腺癌复发,患者胸腹部疼痛,僵硬,胀闷,俞教授在四部脉诊的整体治疗上,增加了血络疗法,针刺血络,患者血络在肿物的附近,胸胁和背腰部。针刺1次,患者局部疼痛减轻,3次后,明显缓解。

案例一:

张先生,56岁,高血压病,左肾结石术后,右肾结石,患者长期右侧腰酸,失眠,俞教授治疗思路也是整体治疗上,加入血络疗法,患者血络在左侧肾区。患者自觉有暖气从腰部发出,留针入睡。3次后,睡眠明显改善。

案例三:

黄先生,57岁,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患者全身关节酸痛,血压升高。俞教授在整体治疗上融入了局部血络疗法,血络分布在腹部。针刺多次后,血压降至平稳。关节酸痛逐渐减轻。

案例四:

黄先生,70岁,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肝区隐痛偶发,俞教授依然还是整体加局部血络针刺治疗,血络在右侧肋弓周围和右上腹部。患者当下,疼痛减轻,留针有舒服感。患者信心大增。

除此之外,教授还会进一步观察针刺血络后患者的反应,来全面审查患者整体身体状态、病机体质等。总之,血络诊法在临床中具有实际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临床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疼痛
针法精华经验谈放血疗法
胸痛彻背案2
针灸杂病三则
中医养生:针灸拔罐 病好一半!
针灸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