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话历史】钱眼里的中国:寻找消失的国度

大约1000年前,在我国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党项羌族。他们曾经建立过自己的的国家——西夏王国。他们也曾经拥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大家一定知道羌笛——这个在唐诗宋词里经常出现的凄美乐器。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或许会唤起你对这个古老民族的些许认知: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
  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
  可是,大约在800年前,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包括他们的文字和凄美的羌笛声一起,却在中华大地上,在煌煌史册中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这是怎么回事儿?
  本章请大家跟野云一起,让我们运用考古学的基本原理,从几枚文字奇特的古钱币开始,来做一番模拟的考古研究吧。
  现在我们来看看有谁认识下面这五枚锈迹斑驳的古钱:(图一)
  


  是的,如果不作说明,很难有人能认识这些钱币?那么,让我们跟随历朝历代钱币学家们的足迹,一步一步的来认识它们、并以这些钱币为线索,来寻找那个传说中的西夏古国,寻找那段被无情的历史所煙没的西夏文明吧。
  南宋时期,有个著名的钱币学家叫洪遵 (1120-1174),他无意中收藏了如上面图中所示的那样一枚古钱。可是他也不认识那钱币上面是什么字,只好遗憾的将这枚钱的拓片收入他的钱币专著《泉志》中。书中他写到:“右梵字钱,余按此钱径八分,重三铢六参,铜色赤纯,文不可辩,大抵类屋驮、吐番钱。”写后,洪遵意犹不甘,又说“数百年后,破此疑窦,亦快事也”。

在钱币史上,洪遵是第一个发现并记录这种钱币的人。
  然后在元、明两代的300多年间,这些钱一直无人提起。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梁诗正编著的《钦定钱录》,录入历代古钱500余种,仍沿袭《泉志》录“梵字钱”一枚,但同时录入了西夏的汉文钱“天盛元宝”钱一枚。这在西夏钱币研究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清乾隆中晚期到嘉庆年间,在金石钱币的研究、收藏和考证方面,出现了一个高潮。嘉庆9年(公元1804年),一位金石学家张澍在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发现了一座西夏石碑《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石碑的两面均镌刻文字,一面是汉文,另一面就是那不认识的“梵字”,张澍把碑上的汉文和肯面的“梵字”相对照,发现文义是相同的,原来,这所谓“梵字”就是600多年前西夏王朝行用的西夏文啊!原来西夏灭亡后,它的文字这时已成了无人认识的死字天书了。张澍的这一重大发现,使西夏的文字重见了天日。
  就在张澍发现西夏碑的第二年,另一位金石钱币学家刘青园在凉州发现了一批西夏窖藏的古钱:“凉州土人掘地,得古钱数瓮,其中开元最多,北宋、辽钱及西夏元德、天盛、乾祐、天庆、皇建、光定诸品,亦复不少。而此种梵字钱,亦有数品,余共拣得千余枚”。刘青园将梵字钱上的钱文和张澍发现的西夏碑上的碑文相对照,才明白了南宋洪遵所说梵字钱上的“梵字”,原来就是西夏文。自此,600多年前南宋洪遵的遗憾算是弥补了,他希望数百年后能有人“破此疑窦”的愿意终于实现了。
  公元1809年,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记述了刘青园的这次重大发现,并将刘发现的西夏诸钱,逐一著录。对于这些西夏文钱而言,这时虽然知道了是西夏王朝铸造的钱币,但具体读音和文意是什么,仍然不知,只好在以前“梵字钱”上,加了西夏二字,成为“西夏梵字钱”。使经历了六百多年无主的“梵字钱”,终于找到了铸主”,它的铸主就是西夏王朝。刘青园的发现和初尚龄的记述,在西夏钱币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1914年,著名考古学家、钱币学家罗振玉、罗福苌父子首次释读了西夏文。罗福苌著的《西夏国书略说》中,分别附载了西夏文钱四品,汉文直译是:福圣宝钱、大安宝钱、乾祐宝钱、天庆宝钱。并说“此为以前古泉学家所未知,兹悉抚印四泉于册,以告世之治古钱学者”。至此,“西夏梵字钱”才有了具体名称,人们也能顺利的辩识西夏文钱了。罗氏父子为研究西夏钱币和西夏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后,1937年,钱币学家赵权之发现并释译出了西夏文贞观宝钱。1940年钱币学家张叔训发现了一枚西夏铸造的汉文钱大德通宝。随后,钱币学家五荫嘉发现天盛元宝背西铁钱一枚,钱币学家程伯逊发现了天盛元宝背西铜母一品。这时,西夏铸造的钱币,汉文钱达到了8个品种,西夏文钱达到了5个品种,共计已发现了13个品种。
  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三道营子出土了一批西夏窖藏钱币,发现一枚大安通宝,经考证为西夏惠宗大安年间铸造的汉文钱。198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发现西夏窖藏钱币,清理出一枚篆书光定元宝。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钱币爱好者易凯峰发现一枚折二型西夏文正德宝钱。现在,经历朝历代钱币学家不懈努力,共发现和整理出了11个年号、17个种类(西夏文五种、汉文十二种)的西夏王朝正用钱。亲爱的读者,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吧;从洪遵发现一枚不认识的西夏钱币开始,经过漫长的800年时间,经过无数钱币学家的不懈探索,现在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些曾经沉浸在历史烟云中的西夏古钱的庐山真面目了。
  

  图二、钱面为汉文的西夏钱币

  通过对这些钱币的研究,那个相传十帝、历时190年的西夏王朝终于在消失近千年后,又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了。可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使一个強悍的民族和国家灭亡得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在茫茫的大漠之中呢?现在,我可以给大家摆一摆西夏兴衰史的龙门阵了:
  建立西夏王朝的民族叫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因此也称党项羌族。党项羌族原来散居于青海省西南和四川省松潘以西的广阔地带,过着逐水草、无定居的游牧生活。后受吐番侵扰,请求归附中原王朝。从隋文帝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以后,他们陆续迁移到了甘肃省以东和陕西省北部地区。内迁后的党项人,在汉族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的影响下,人口和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 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受唐王朝之命,参与镇压,因作战有功,被赐李姓,封夏国公及定南节度使,领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唐王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乱,群雄逐鹿,党项拓跋部也乘机扩充地盘,设官置吏,征收税赋,成为雄居西北一个拥有较强武装力量的政治集团。大宋王朝建立后,因无力对其用兵,采取了赐赵姓、封官爵、给岁赐的安抚办法。党项拓跋部名义上臣属于北宋王朝,而实为割据一方的霸主。
  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党项首领李德明去世,其子李元昊继承父位,开始了建国之举。他废除大宋年号,建西夏年号;去掉唐赐李姓、宋赐赵姓,改皇室姓氏拓跋氏为嵬名氏;命大臣野利仁荣参照汉字,编制成笔划复杂的西夏文,在领地推广使用;开炉铸钱,确立独立的经济体系。公元1038年,嵬名元昊筑坛受册,即位皇帝。从此,西夏国先是和北宋、辽国,后又和南宋、金国鼎足对峙了189年,共历10主。其辖境在全盛时期包括现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青海东北和内蒙一部,分为22个州。其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并形成了极具本民族特色的西夏文化。
  西夏末年,新兴的蒙古族以强大的蒙古铁骑多次进攻西夏,烧杀抢掠。我们从明代《嘉靖宁夏新志.拓跋夏考证》中可以看到蒙古灭夏的惨烈情景:“蒙古军攻占夏城邑,其民穿凿土石以避锋镝,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在战争残酷的刀光剑影中,西夏人被杀得“百无一二”,城邑尽成荒野,典籍文物损失殆尽。

后来元人在修史的时候,为了掩饰其疯狂的屠杀,关于西夏社会、文化及历史一概不提。于是,经历了数百年沦桑、曾与宋、辽、金并存了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王朝、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的党项羌族,在国家和民族灭亡的同时,也就这样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史书上竟没有留下片语只言。

直到清代乾隆嘉庆之后,一些学者以钱币碑拓的研究成果为线索,才逐渐整理出了部分西夏的史料,使人们对西夏的历史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后来有学者戏言:“西夏史是从钱币上和碑拓中找出来的”。而我认为这绝非戏言,因为“引史论钱,以钱证史”正是钱币收藏和金石研究的两个主要任务。
  通过以上对西夏钱币的研究和考证,至少我们可以从钱币方面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作为国家的象征、社会和生活的需要,西夏王朝也铸造了本国自己的钱币,但数量较少,计有约17个种类。据统计,西夏钱币的存世总量不超过20万枚,分别收藏于国家及各地博物馆和钱币收藏家的手中。
  2.西夏铸造的钱币大部分铜质精良,铸工高超,边廓坚挺,形制规整,字体端庄秀丽,书法高雅而优美。它充分反映了当时西夏社会经济文化程度较高,制造业技术比较先进。
  3.西夏钱币由于长期史籍不载和传世数量稀少两大原因,历年深受钱币收藏家的青睐。大部分(尤其是其中的西夏钱文)都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好,让我仍以七绝一首来结束本文吧:
  血影刀光溅汗青,百年割据史无评。
  欲知何处闻羌笛,且看钱中石上铭。


  图三、钱面为西夏文的西夏钱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夏钱币
西夏钱币铸造精美 面文为西夏文的更是珍稀
[转] 西夏钱币图文全解
西夏王朝—西夏钱币的发现和认识
乾佑元宝汉文折二篆书钱西夏钱币中,乾祜元...
西夏钱币(一)种类和版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