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第一章解读

 

今天的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多极化、全球化发展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更加激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凝聚民族自信心和创造力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如何用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之先,凝聚民心,时代要求十分紧迫。

伴随着中国文化深入人心和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进程,“中国特色”为世界所瞠目。中国已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无不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

我们赢得世界竞争的文化实力,源远流长。以思想分,有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与学术,凝聚着历朝历代专家学者的心血,体现了当时时代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精华,代表了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和技术的高峰。即使用现在的眼光检验,传统国学不仅在中国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国学同样受到西方主流社会的尊重和追捧。

重温和正确解读他们的成果,对当今社会大有裨益。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出生于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他被《纽约时报》列为古今中外十大作家之首,被大不列颠博物馆列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人之一。他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一书,共81章,分为上下两篇,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为下篇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当中,《老子》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

《老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经典,虽只有五千言,但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具有向多种理解开放的巨大张力,哲学、文学、宗教、经济、政治、伦理、管理、军事、外交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智慧的源头。自该书诞生以来,读者众多、流传甚广、释者如云。历史上曾有4位皇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亲自注解《老子》。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老子热”的兴起,《老子》一书愈益引起外国政要(如里根、潘基文、梅得韦杰夫、施罗德等)和平民百姓的关注。从过去到现在,从历史到现实,从中国到外国,注解过程中的“六经注我”、“牵强附会”、“望文生义”、“人云亦云”等顽症如梦魇般挥之不去,至于报章网络上充斥的一些庸俗化、粗俗化、漫画化的理解,则更令人担忧。经典应该允许、也必须向多种理解开放,以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同时应该切记:正确的解读才是健康弘扬的前提!

为此,本报特邀张剑伟教授开设研究式解读《老子》的专栏,以期为人们正确理解《老子》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无欲观妙   有欲观徼

——关于《老子》第一章的解读

 

 

《老子》又名《道德经》,文字简约,言简意赅,具有向多种理解开放的巨大张力。学界普遍认为,在《老子》八十一章中,第一章为全书的总纲。但从众多解读者的解读结论来看,把第一章称之为总纲总给人一种名不副实的印象。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是我们的解读出了问题,解读结论没有彰显第一章的真实信息及全部意义。下面结合当代影响较大的台湾学者陈鼓应注释本《老子今注今译》(以下简称《今译》),具体谈谈对《老子》第一章的理解问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今译》P73

总体上看,第一章谈论的是本体论问题,但“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却是由本体论衍生出来的一个认识论结论(亦即道之应用)。若把这句话独立出来,作为结论放在本章结尾,不仅整章的语意清晰而且结构合理(“道……;名……。无……;有……。此两者……;故常……”)。陈鼓应先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以“常无、常有”断句,至于把“徼”也看做道的一个规定(端倪)(《今译》P73),则更值得商榷。

《今译》引证王樵的话说:“旧注……‘无欲’、‘有欲’恐有碍宗旨。老子言‘无欲’、‘有欲’则所未闻。”(《今译》P76)“未闻”乃“寡闻”也,事实上,《道德经》中多次出现“无欲”、“有欲”或类似于“无欲”、“有欲”的字眼:“不见可欲”(老子·第三章),“少思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常无欲,可名于小”(老子·第三十四章),“不欲以静”(老子·第三十七章),“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老子·第三十九章),“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其不欲见贤”(老子·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老子·第六十四章),“圣人不积……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无欲”、“有欲”亦不是“有碍宗旨”,而是“事关宏旨”,《道德经》从第一章“无欲观妙”开始到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为而不争”结束,“无欲”像一条红线一样贯彻始终,成为人们(尤其是君主)为人处事的刚性原则,这也正是人们习惯称《道德经》第一章为全书总纲的一个主要根据。

河上公说:“妙,要也。人常能无欲,则可以观道之要,要谓一也……徼,归也。常有欲之人,可以观世俗之所归趣也。”王弼说:“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于微而后成,始于无而后生。故常无欲空虚,可以观其始物之妙。徼,归终也……故常有欲,可以观其终物之徼也。”“常无欲,以观其妙”中的“妙”,从河上公的“道之要,要谓一”到王弼的“始物”、“始于无而后生”,其观点惊人的一致:“妙”,即“道之妙”或“道本身”,人们只有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见道、体道、悟道、得道。徼,汉语词典解释为“边界、界限”,可引申为事物的独立性、差别性、个体性(“过界”则为他物);帛书甲本视“徼”为“嗷”,意为事物的声色形态;帛书乙本视“徼”为“曒”,意为事物的显现状态,即感官能直接感知的状态;河上公的“世俗之所归趣”,实乃俗物之总汇也;王弼的“终物之徼”与“始物之妙”相对,道指“始物”(产生他物之物),徼指“终物”(被他物产生之物),即天地万物。

笔者认为,徼即各自分别的世俗化的具体事物,老子讲的“五色”、“五音”、“五味”、“难得之货”等事物当然属于“徼”的范畴(能否把老子的徼归结为仅指这类事物?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世俗化的各种具体事物(有利抑或有害)就是人们在有欲状态下“观”到的内容。以恋爱之“道”为例:男女双方若是发自内心的、源自心灵地相互吸引、真诚爱恋,则能体验到爱的奇“妙”,其结局往往是一见钟情或终身相许、非他(她)不嫁(娶)、天长地久甚至为爱殉情;若男女双方把诸如长相、房子、票子、车子等作为恋爱的参数,就进入到恋爱的“有欲”状态,眼里充斥的都是“爱之徼”,自然体验不到“爱之妙”,其归宿必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一拍即散”或“不拍亦散”。

河上公本、王弼本、帛书甲乙本等皆以无欲有欲断句,应视为比较合理的解读。

根据以上理解,第一章的校订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命名的名,就不是常道的名。无,是天地的始基;有,是万物的母亲。无、有这两者,来源相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幽远玄妙。玄妙背后的玄妙即道之玄妙,是一切玄妙的根源。所以,常处无欲状态,才能观察、体悟道的奥妙;常处有欲状态,只能观察、感知世俗化的具体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白云观白云讲堂周高德道长《道德经》简读一(第一章——第三章)
不把《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纠正过来,就别想领悟《老子》的真相
李健:《老子》最古本系真经
帛书《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逐句双解:第一章 道与名
道德经总纲
再谈《老子》第一章“无名”“有名”断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