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暑将至,该喝这碗养生汤了!健脾又养胃!

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指小暑节气,天气开始炎热,但还不是最热,不过,小暑过后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季节。而小暑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夏日劳累,其养生健康不容忽视。

小暑时节如何养生

1、小暑注意养心

小暑重养心,红色食物最适当。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道出了古人在夏季用红色养心的奥秘。红豆富含铁质,不仅利水消肿,还非常适合心血不足的女性食用,有行气补血之功效。

因天气原因小暑时期会引起人体内的血压波动,在床或蹲坐时血压是较为平稳的,但若起立过快,会导致头部血压锐减从而导致身体受损。所以在起床、蹲坐起立时不要着急,最好能够活动一下四肢,不需要时间太长,半分钟即可,然后慢慢起身。

2、养好脾胃

天气热,会使人莫名其妙出现食欲不振、没有胃口等问题,因此饮食不宜贪多,适量即可,尤其是晚餐,千万不可夜宵冷饮一起下肚。

夏天,很多人对冷饮特别偏爱,但脾胃喜温,过多的寒凉会伤到脾胃,因此冷饮要少吃,最好不吃。此时应以清淡食物为主,并节制七、八饱为宜,食物多以冬瓜、白萝卜、番茄等,并配以菊花茶、绿豆汤等饮品解暑。

夏天由于天气闷热,年轻人还会冲个凉水澡、不停吹空调。但这样做容易造成身体隐患,切忌猛用冷水洗澡。

3、避暑

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

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另一方面要警惕情绪中暑:

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4、戒骄戒躁午间补觉

小暑时节之后,天气日渐炎热,容易让人们焦躁、缺乏精神。此时一定要学会稳定情绪,并且以静坐、补充睡眠等方式来调节,心脏机能养护尤为重要,应保持心情舒畅,和缓气血 。

夏季心火旺,加上天热出汗多,而汗为心之液,使心脏负担加重,一定要给心脏休息的时间。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适当午睡是对精力和体力的补充。

5、运动宜缓

中医认为,汗为津液所化,津和血为同源。现代人大汗淋漓的出汗运动是对身体的无形伤害,时间久了会出现无精打采、乏力,甚至心慌等问题。

在气候炎热的小暑,运动宜缓不宜剧烈,避免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更不能挥汗如雨,建议大家可选择晨练,打太极拳、做八段锦操等都可以。


小暑时节吃什么?

健脾鸽肉汤 -

食材

黄芪30克,党参30克,山药60g,鸽子一只,生姜3片

制作步骤

①    将黄芪、党参、山药洗净备用

②    将鸽子肉焯水,然后将黄芪、党参、山药一起入砂锅,大火烧开,转为小火慢炖2个小时后

③    根据个人口味可放适量调味料。

功效

健脾、养胃、除湿、强腰等功效,夏季食用可以调和脾胃,增强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补充体力,久病体虚、神经衰弱、失眠的人宜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质养生系列】气虚体质的养生调理!
节气养生之雨水养生
二十四节气 | 谷雨 · 健脾祛湿,疏肝清火
调理脾胃养生法的临床应用(一)
【中药养生】御寒先暖胃,这些秋冬季暖胃食疗方快转给那些怕冷的人!
两种党参却不同,一种健脾补肺气,另一种养胃润肺,止一种补气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