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战国《季金)

 2月20日下午,韩国忠清南道保宁市文化研究会一行34人,访问中国明朝的季金将军故里——松门镇。此前,韩国地方政府国际化协会北京代表处受保宁市政府委托,调查季金将军的后裔及墓地。文化研究会会员是带着保宁市民众对季金将军的感激之情来到松门寻亲的。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季金将军奉钦命率三千水兵援朝,与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共同抵抗倭寇。李舜臣将军在其《难中日记》记述了与季金等中国援朝将领并肩战斗的经历。保宁市鳌川初等学校校园内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1598年搭建的季金将军功德碑,被誉为“地方有型文化遗产第159号”,将军的大刀等兵器至今仍在忠清南道展示。说起季金,保宁客人钦佩不已,他们向松门镇干部和季氏后裔绘声绘色地描述季将军挥刀斩敌的情景。

  季金这位出生于松门卫武将世家的将领,是如何到朝鲜半岛参战的?暇日翻阅史书资料,对这位400多年前就赴朝抗倭的将领,满怀崇敬之情。

  一、1597年,名将季金入朝参战

  古松门卫地处海防前哨,历史上曾出现众多将领,季金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将星。季金出身于武将世家,从祖辈到松门卫任指挥,有五代任武职。季金为明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武科进士,列第三名。他是太平历史上武进士考试名次最高的。在民间,季金可称得上是武科进士的“探花”。

  嘉庆太平县志右榜进士记载:“季金字长庚。登第三名。从征关白,复朝鲜,积功官至都督佥事。能诗,有《友人招游委羽洞作》,见《委羽山志》。”“关白”相当于其时日本国宰相,此处代指日本。季金从征关白是在1597年,起因于韩国史称的“壬辰倭乱”。季金功德碑记载:“(万历)二十年,海寇(日本)犯东边,不月已据平壤。天子赫然怒若,曰:朝鲜,朕东藩,世虔职贡不解,朕视之如内服。蠢兹倭曷敢侵轶其疆土,若无中国者,然必急救毋缓。于是,大发南北兵。”

  十六世纪后期,日本本州织田信长在部将丰臣秀吉辅佐下,用西洋枪炮武装部队,历时30年,扫平封建割据的诸侯。1582年,织田被刺身死。1592年4月,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四岛,妄图征服朝鲜、中国,率20万大军渡过朝鲜海峡,于釜山、庆州登陆。三个月内,朝鲜京都汉城、开城、平壤相继沦陷。国王李松逃到鸭绿江边的义州,遣使向明朝廷告急。1592年8月,明神宗朱翊钧命辽东副总兵祖承训赴朝,终因轻敌冒进,远袭平壤,寡不敌众而败。神宗又命宋应昌经略防倭军务,大将李如松提督蓟、辽军务,驰援朝鲜。功德碑记:“越明年(1593年),正月扫平壤,四月复王京(汉城)”。

  1597年,季金以“钦差统领浙直水兵游击将军”的名衔,被朝廷派遣至朝鲜战场,《明史》记载季金水军属陈■管辖。水军仍为独立编制,“特命将军实为其帅”。季金与友军李舜臣部有密切接触,李舜臣日记时有提及。战争中,朝廷派沈惟敬与丰臣秀吉议和,日本“假和诈缓,迟延五六载”。“天子思益奋,调兵船若千艘以截海路”。功德碑称季金曾“历浙江、广东、山东参将”,“统帅浙直水兵三千艄士”。据太平县志《武秩》记载,季金登武举后,被授予浙江海盐备倭将军,后升任广东潮州参将,由于擒获大盗鲍士秀,立下功劳,进爵总兵。此后,请得朝廷允许退职回家养亲。重新起用,补山东临清参将,后升任镇江副总兵。

  二、1598年11月,露梁海战危急——季金伏击日军大获全胜

  1597年春,神宗命前都督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南北诸军。年底,麻贵、刘铤、董一元、陈■率领中国水路大军,分四路入朝作战。明廷逮捕了日本间谍沈惟敬和通敌的石星。1598年8月丰臣秀吉忧虑而死,遗嘱日军撤回本土。日军准备分三路从海上撤退。

  明水军提督陈■率广东水师,副将邓子龙、陈蚕,浙直水师游击将军季金等,合计13000士兵,配合李舜臣封锁庆尚、全罗、忠清三道出海口。陈■左军泊昆阳之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李舜臣右军泊南海观音浦;其时季金驻忠清南道。中朝水师在古今岛附近以800艘战船掌握了制海权。陈■决定“围点打援”:先截断顺天残敌小西行长所率第二军退路;部分战船在露梁海峡以东外围巡逻,监视日军。日第二军连日冲突,难以解围。十八日夜,接到求援信的第五军岛津义弘与宗智义两支船队会合,万余兵力午夜通过露梁海峡,以解小西行长之围。日舰队钻入朝中联合舰队伏击圈。

  露梁海战开始了。十九日丑时,岛津义弘船队进至露梁以西海面。明将邓子龙率兵1000人,驾3艘巨舰为前锋,迂回到敌援军侧后发起攻击;李舜臣旗舰也直插岛津舰队中冲杀。此时,“月挂西山,山影倒海,半边微明,我船无数,从阴影中来,将近贼船,前锋放火炮,呐喊直驶向贼,诸船皆应之。贼知我来,一时鸟铳齐发,声震海中,飞丸落于水中者如雨。”前锋陷阵,众寡悬殊,邓子龙部旋即被日船包围。“子龙素慷慨,年逾七十,意气弥厉,欲得首功,急携壮士二百,跃上朝鲜船、直前奋击,贼死伤无数。他舟误掷火器入子龙舟。舟中火、贼乘之,子龙战死。”李舜臣因增援邓子龙不幸中流弹牺牲。岛津率舰队匆忙突围逃逸。危急关头,副将陈蚕与游击将军季金率援军赶到,将日舰包围。450艘日舰一艘接一艘被联军焚毁,倭寇丧失斗志。十九日中午,枪炮声渐稀,日海军于露梁海战丧失殆尽。侥幸登岸的残兵败将也被歼灭。此后200年日本再无力发动侵略战争。

  《明史》记载露梁海战:“(明军)兵万三千余人,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诸海口。”“会平秀吉死,贼将遁,■急遣子龙偕朝鲜将李舜臣邀之。子龙战没,蚕、金等军至,邀击之,倭无斗志,官军焚其舟。贼大败,脱登岸者又为陆兵所歼,焚溺死者万计。”

  三、治军严明的游击将军

  季金以三千水师冲锋突阵,配合友军夺取露梁海战的胜利,固然与时势、兵力、战术等客观条件有关;从根本上说,季金将军锻炼了一支军纪严明、得到当地百姓拥护的义军。功德碑称:“将军既仁而化,令以廉简,威与德并济,得三千同德之士。”碑文列举数例。1597年仲冬,船队在海上没有下锚,“海飓猝起,多船■没,将军色不动。”一看船工被冻湿,季金脱下衣服披到船工身上。季金之所为感动了兵士,“见人蓝褛无衣褐,辄为

  之制套。”碑文称赞季金“仁之至渥也,化至神也。”军纪严肃,解缆下水营,没有丝毫喧哗声;就像陆地行军,马口衔枚悄没声息;白昼不论冷热,夜里加强警戒而已。军队极廉明,置办酒菜伙食,都按价支付,连小孩也不敢欺负。由于平时纪律严明,就不必像三国时的吕蒙,通过斩杀违纪军士来约束军纪。治军简要,“男女■侧不相猜贰,而罔敢侵犯风诱。”季金从旱路行军,在南面留前营千总丁文麟、左营千总朱守谦两千总管辖余卒。两千总都“能体将军意,毋动威”。对百姓秋毫无犯,军队征用牲畜运物均登记在册,“各令计还”,“远近悦服,翕然无异辞”。季金能击败日军已在百姓意料之中。

  为褒扬季金,百姓“竖石通衢,以为陵(邻)师倡”。同时,父老欲借季金之神威,保佑海船出入平安:“西海神最狞,舟行过此者祷之,假其威以求福,不亦可乎!”功德碑还记录了季金麾下的将领:

  督阵旗牌官周焕、张邦达;把总陈子秀、戴起龙;

  前营千总丁文麟,把总杨永、龚琎;

  左营千总朱守谦;

  中军官王启予;

  右营千总江鳞跃,把总许龙、施胜;

  后营千总吴惟林,把总侯应连、陈国敬。  

  四、将门虎子

  万历二十六年露梁海战胜利,季金班师回朝,进爵都督佥事。明代武职,在外有都司、卫所八级官衔:都督及同知、佥事,都指挥使、同知、佥事,正副留守。都督是省级军事长官,季金应是军区参谋长。根据武官的承袭制度,季金决定让次子季光浙承袭武职。季光浙带了证明文件,赴京请求兵部承袭父职。按明《选举》制度,“任官之事,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兵部有四个司,其中武选司掌管武职的选拔任命。任命世官有九等:指挥使及同知、佥事,卫、所镇抚,千户、百户等。按例,季光浙可任指挥使。有位武选司的郎中(司长),因与季金有私人恩怨,公报私仇擅自决定将季光浙应授予的官爵降二等,任指挥佥事。这极大地伤了季光浙的自尊心,终以自己的努力,考中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1610年)武进士,不仅当上指挥使,最后官升至参将。

  五、松门卫与武将世家

  松门卫自古是兵家要地,季金就生长在军事基地的武将世家。

  据谢铎《重修卫城记略》,宋代松门就立寨。为防备倭寇,明初汤和在沿海筑城为卫,松门卫是其一。据《明史》,洪武十九年(1386年)十二月设松门千户所,二十年(1387年)六月升格为卫。下属隘顽、楚门两个千户所。松门卫城环九里,内设五所,即左、右、中、前、后五个所。县志记载“本卫指挥使四员,指挥同知三员,卫镇抚一员。左所副千户五员,右所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 军士由台州各县选调,江左《松门遗事》:“本卫内属左、右、中、前、后并卫镇抚旗军,系各府州县子民。先年三丁抽取到卫,其五千六百七名,逃亡故绝,十不及一。”

  松门卫城由碎石砌成,计九里三步,周城一千二百八十六丈三尺,高一丈八尺,阔二丈二尺。内平城八百四十九丈,山城四百三十七丈,月城四座,垛口共一千二百八十九个,南、西吊桥三座,四门门楼四座,瞭望台一座。《林志》记载略不同,“城周围五里九步。经历司在卫治东,镇抚司在治西,旗纛庙在治东,教场在城北。”季金的后裔、年已93岁的季忠浩老人说,瞭望台设在伏龙山巅,南门名“靖安”,至今仍在;西、北门分别称“保宁”、“得胜”。而季金正是在韩国忠清南道“保宁”作战“得胜”的。

  岁久城坏,成化时总督张勇、弘治时按察副使文天爵均曾重修卫城。弘治具体负责修城的是把总指挥葛奎。工程完工,葛指挥请谢铎写了《重修卫城记略》。谢铎称:“天下事宁备而无所用,不可欲用而无其备,此朝廷所以建立是卫之深意,与是卫今日所以不可不修者。”明牟怂的《松门筑城歌》则揭示筑城的艰辛,“国朝有命输三丁,三丁例筑防倭城”,“三丁役一未云多,贫人争奈三丁何”,役夫三人选一,穷人连十四岁未成年的小儿,也编入役夫行列。“运石装泥不辞病”,筑完城能不死,算是万幸。

  到清代,松门卫的军事要塞地位不变。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松门城设红衣炮三位,行营炮七位及马蹄炮、劈山炮、百子炮等。“前时松门卫原有西洋大炮一座、铁将军六座、铜将军二座、铜佛郎机十一座、铁佛郎机十三座。近年海上往往捞有铜铁等炮,疑即本卫陷没之物。”嘉庆五年,阮元中丞在巡海时缴获偷运的铜铁大炮,“形制尤巨,盖贼携自外夷者”。阮中丞说“外域利器皆为我用”。将大炮分配至各镇、兵船,其中就有留存松门的。

  谢铎是在弘治十三年第三次出仕前,赋闲在乡为葛指挥写重修卫城记略的,此时季金的五代祖季忠还未到松门卫。季金与季忠相隔四代,约百年时间。弘治十三年是1500年,季金出征朝鲜是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可以由此断定季忠约在弘治末或正德年间调至松门卫。季忠是江苏宿迁人,因承袭祖父季彬的羽林卫指挥使,调至太平松门。从季忠至季金已历五代,家族更加繁盛。季金之父季堂,曾任松门卫指挥使,由于犯事陷入狱中,经上疏申辩获救,仍管理松门卫的军事。

  季金家族中有众多武科进士、武举人和武官。除次子季光浙,金之弟季钺中万历元年癸酉科举人,后为参将。弟时衡、孙国栋,皆荫指挥。季金同族侄辈季光汤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武进士,官都司佥事。授镇江■山备倭署指挥佥事,被诬解任。当时发生毛文龙部兵变事件,登莱地区的都督商议决定安抚,季与孙应龙等奉令往,因叛军迫降不屈而被害。后有季光满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武举人;季元植崇祯庚午科(1630年)武举人。季朝煜优给指挥舍人;季时衡百户等。清顺治初,季廷梁授广东普宁令。战乱时,廷梁身冒矢石竭力抵抗,长子季炎战死,城陷被俘不屈。朝廷军队收复普宁,将其从狱中救出,他栖宿山寨规划战后经济恢复。后“调山西兴县,改大同,并有政声”。归家时宦橐萧然,“惟一妾及破书数簏而已”。廷梁的先世在松门,也以武功显。

  季金先世居第已经不明。顺治年间的迁海令将松门居民全部遣散,大溪田洋季、高洋村、路桥石曲多处有季氏后裔。康熙二十二年迁海令撤销,季氏不忘先祖,率先回到松门,复建了季家里三透九明堂。至今季氏遗迹还留在季忠浩老人的脑海:武官家台门的青石“擂鼓门”,城西门口石牌坊雕刻两龙抢珠的石柱,有“圣旨”字样的横楣等。季氏世代习武不辍,忠浩老人少时就练过顶石锤。目前,季氏世系难辨,1925年季氏族谱连同三透九明堂一起焚于大火。季金的墓地估计在松南虎溪,石板结构墓碑较高,如有旧碑确认,即可告慰季金的英灵,韩国友人也必将来华祭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修建将军路功德碑
【清】李光地诰赠荣禄大夫镇守福建兴化等处地方总兵官都督同知致悟林先生神道(林心辉)
三国时期的割据及战役地图(下)
白江口海战让日本敬畏大唐一千年
当代银币中的贵族-韩国1970版
功德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