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莱坞10大金牌制片人个个都是老司机

文丨毒药君  来源丨毒药(ID:duyaoapp)



制片人是一个很神圣,充满责任感的头衔,因为”Producer“这个词汇,是制造者的意思。因此,制片人应是企业家和艺术家的结合,也是保证电影工业和艺术积累的中流砥柱。


此言有理。但毒药君经过梳理发现,好莱坞最高票房10大金牌制片人不光是制造者,同时也是老司机、大忽悠、守财奴,甚至话痨、讼棍和财迷——其实,这些不过是制片人的基本能力而已。


全挂子


制片人必须是“全挂子”(重庆方言,形容一个人啥都能干),才能找到好故事,制服牛导演,控制整个创作链、生产链和销售链。金牌制片人排行榜上第二名杰瑞·布鲁克海默就是典型代表。




2013年9月,美国电影科技学会奖“美国电影艺术成就奖”颁给布鲁克海默,他也因此成为27年来首位获美国电影艺术成就奖的“纯制片人”。


至此,布鲁克海默的电影已在全球创下总计160亿美元票房。他掌舵下的作品包括《加勒比海盗》系列、《国家宝藏》系列、《珍珠港》、《国家公敌》、《空中监狱》等。另外他还曾造就十多个系列网络剧,其中包括长期上演的《犯罪现场调查》系列等。




作为制片人,他对电影参与程度之深,恐怕令中国制片人汗颜。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会参与总的策划、选演员、读剧本、写批示、看片段、做音乐,看每天的日志。”


而他没有说出来却一直在做着的事情还包括:监督每一个镜头拍摄,掌控每一个创作环节;在电影的发行、推广和营销方面不遗余力;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对市场做出精确判定和决断。


布鲁克海默由是得到业内人士的尊重,都说“得杰瑞得天下”。


譬如,他为迈克尔·贝监制的《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世界末日》、《珍珠港》部部狂卷票房,唯独在2005年迈克尔·贝抛开杰瑞,与梦工厂单干了一笔《逃出克隆岛》的买卖,结果却赔钱了。


譬如,2003年以前,很久没人敢碰脏乱差的海盗电影,但杰瑞却花重金让冷僻题材复活,《加勒比海盗》系列促使当年半红不紫的娘炮船长约翰尼·德普,一口气爆红十年。




千里眼


目光敏锐,不但看得极远,且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境界。


好的制片人,就要有这样独特的“眼光”和宽广的“视野”,一定要了解并把控市场,学会发现好剧本和新项目,这是立命之本。


金牌制片人排行榜上第10名大卫·海曼(David Heyman),毕业于哈佛大学,以拍摄独立电影起家,在1999年取得《哈利波特》的电影改编权,先后拍摄成八部电影,创下总收入超76亿美金的系列电影最高票房纪录,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长达10年的魔法热潮。




在制作《哈利波特》的间隙,他也不忘参与收割了金凯瑞黄金时代最后的光芒《好好先生》以及史皇黄金期的大作《我是传奇》。


他也是10大金牌制片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因此,用力很猛,如果按照现时排名,他可能往上窜了好几位了:


2013年制作的3D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不仅横扫奥斯卡七项大奖,还颇受科幻粉丝追捧,全球票房超过7.16亿美金。




2015年,《帕丁顿熊》在全球拿下2.6亿美元票房——而在之前9年,大卫·海曼带着《帕丁顿熊》在全球旅行,它的商业价值并不被肯定,没有一家愿意去做它。但他坚信自己的眼光,最终和一家法国公司达成合作,结果相当满意。




目前,他也是10大金牌制作人中唯一还没有被坑过的。


皮实人


“皮实”者,经得起折腾之谓也———生冷不忌,耐热抗寒,水火不避,痛痒两便。制片人要有强大的耐心和定力,甚经得起摔打,耐得住寂寞,比剧组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心脏都要更为强劲。


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排行榜上第8名乔·西尔沃,是好莱坞电影进入爆炸时代的主要推手之一。由他制作的著名电影包括《虎胆龙威》、《致命武器》系列、《黑客帝国》系列、唐尼版《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李连杰好莱坞代表作《致命罗密欧》等等。他的电影生涯,始终逃脱不开动作片,与他合作过的动作片巨星包括吉普森、布鲁斯威利斯、史泰龙、李连杰、施瓦辛格等。




而他自己,也是一个能打能扛的人:


1995年,西尔沃首次步入低谷。投资家庭喜剧《威威阔少爷》和动作大戏《公平游戏》连遭失利,而他与老搭档史泰龙合作的动作大片《最后的刺客》也只能靠着DVD艰难回本——但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半年前还是木匠和漆匠的沃卓斯基哥俩(后来变成姐弟),却让西尔沃成了华纳兄弟最王牌的制作人——由他们担任编剧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全球票房超过16亿美金。




2005年,西尔沃再次陷入低潮,连续制作的数部电影都亏损甚多。尽管他为沃卓斯基姐弟制片的《V字仇杀队》在商业和口碑上都扳回不少颜面。但姐弟俩紧接着上马的视效大片《极速赛车手》,却在投资高达1.2亿美金的情况下,最终只取得了4300万的北美票房。面对生涯的寒冬,他却异常坚定:“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老人还留在业内的不多。但我是战马,我经历过一切!你们知道什么是战马么?他们穿行于雨雪泥泞,却从不停歇。”


——2009年,两部唐尼版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全球票房合起来超过11亿美金,为西尔沃又一次带来了辉煌。




老司机


呃,我们都知道老司机。但好莱坞的老司机,不光是车技,有各种爱好,三教九流都得认识,哪儿有便宜的租赁、按摩、桑拿、酒店等,还得“酒精考验”。


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排行榜上第9名的阿诺恩·米尔坎生于以色列,是好莱坞最神秘的制片人和颇具权势的亿万巨富,他曾代表以色列在17个国家经营30个公司。



阿诺恩·米尔坎(右)和导演伊纳里多合影


他的电影生涯始于一场饭局——另两位参与者是经典制片人伊利奥特·卡斯特纳和大明星伊丽莎白·泰勒。米尔坎被两位浸淫于名利场多年的前辈循循善诱,为一部犹太人背景电视剧《Masada》的完工担保提供资金保障。米尔坎在多年之后的回忆中说到:“那看起来就像是花钱给自己买羞辱,成为这个行业里又一个冤大头,但是我却自愿与之为伍,想要加入到这场名为生存的游戏中去。”


米尔坎就此入行。但这个冤大头的运气真好,进入美国电影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由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喜剧之王》,第三年就制作出了影史经典《美国往事》,到九十年代创造热潮的《窈窕淑女》、《曼波之王》,再到九零年代中期备受推崇的《搏击俱乐部》、《盗火线》和《洛城机密》,及至千禧年之后的《史密斯夫妇》、《了不起的狐狸先生》等,再到最新的《为奴十二年》,他制作了太多的经典电影,也在商业上屡创奇迹。



《史密斯夫妇》剧照


这同他强大的朋友圈有很大的关系。那他究竟靠啥赢得朋友的信任和支持的呢?不凡的财富、出众的品味、卓越的商业眼光和不俗的人格魅力,这是基础。


而相同的生活志趣才是真正的纽带:夜夜不断的晚宴、派对和夜店,让米尔坎与圈内朋友们关系甚密。


2013年11月,时年68岁的米尔坎在电视上公开承认,自己曾被西蒙·佩雷斯招募为间谍,为以色列完成了几十次秘密任务。


——作为间谍,那更是啥都得会、啥都得懂,这样的人那简直是老司机中的老司机。


其实,榜单上的制作人,人人都有庞大的朋友圈,呵呵,人人都是——老司机。


大忽悠


找钱和发片是制片人的两大核心任务。制片人必须精通各种融资渠道和方式,游说投资人并让对方坚信你正在筹拍一部票房不俗的影片,回报丰厚;而差不多同一时间开始,制片人就得在宣发上发力,把片子炒热,卖出好价钱。


好莱坞电影三个最基础的融资模式包括:贷款型融资、税收型融资和代表着一些个人投资者的普通融资。此外,私募基金、海外预售、产品植入等都是筹措资金、降低成本的有效方式。好莱坞金牌制作人在这个方面个个都是高手,否则他们也做不出来这么多的电影,赢得这么高的票房。


宣发和推广就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了。


按美国电影协会的说法,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电影市场。于是,如今好莱坞大片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为了争夺中国观众,他们不断邀请中国明星到大片里面打酱油,他们不断选择到中国各地取景,他们还要与中国合拍大片,他们甚至制作“双版本”搞所谓的“中国特供”就是典型例证。


——这已经不是个人忽悠而是集体忽悠了。


处女座


处女座=精益求精。虽然处女座被黑得一塌糊涂,但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推崇的——不管那个星座的导演,都应该像处女座一样追求完美。


好莱坞金牌制片人排行榜上第6名斯科特·鲁丁,他是同志;他曾在6年内炒掉了250个助理;他也时常被媒体和业界比喻成暴君;他是囊括了奥斯卡、艾美、托尼和格莱美四项美国文艺界最高荣誉的14人之一;他的所制作的电影,一共获得了超过150个奥斯卡提名,十几尊小金人,代表作品包括《楚门的世界》、《老无所依》、《社交网络》、《血色将至》、《时时刻刻》、《女王》等。




鲁丁在好莱坞屹立不倒,主要靠的是“精益求精”。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让脑子中的想法成为现实——他会每周读完超过九个剧本,以至于对于每部电影剧本的改动比编剧还要积极拿手;他纵然不是导演,却总是尝试从电影中追求生命的真谛;他总以最高标准打造作品,周围的人难以一再跟随上他的步伐。


《楚门的世界》就是典型的例子。该片预算轻而易举的超过了6000万美金,派拉蒙方面为了最后实现鲁丁期待的效果,联系了斯皮尔伯格、蒂姆·波顿和特里·吉瑞姆等诸多名导,先后未果,最终选择了彼得·惠勒。


而关于主演,鲁丁和惠勒一早就定下了金凯瑞,甚至为了等待他档期到位,硬生生的将拍摄周期拖后了两年。同样,为了帮助金凯瑞适应角色,鲁丁命令摄制团队,在拍摄现场不得聊哪怕半个金凯瑞此前拍摄的搞笑喜剧的话题。



《楚门的世界》剧照


影片在惠勒和鲁丁的调教下精益求精到了极点。要使艾德·哈里斯能够尽快入戏,他们准备了整整十页的简历,让哈里斯对角色聊熟于心;为了配合影片的电视化效果,最终上映版本的长宽比调整成了1:1.66的电视宽度;影片中小城的每个地名,都是以某个电影明星命名。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这部派拉蒙视为“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艺术片”,最后在全球获得了2.64亿美金的票房,更是让金凯瑞得奖无数。




当然,一个合格的制片人还要具备的素质包括:


必须是话痨。能够大声说话,而且一气能说4个小时以上。不然,怎么能够忽悠投资人,说服导演和演员,指挥一大帮人让他们跟着自己转?


必须是讼棍。前期制定计划,在中期解决所有不按计划的事情,后期撕逼和打官司——熟知相关法律和了解不相关的所有法律。


必须是财迷。不但会要钱,还得会花钱。要有极强的财务能力,做到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要知道导、摄、灯、美、服、化、道的资金分配比例,甚至要知道一个螺丝钉多少钱。



相关阅读

揣上这张表,你一定能找到真正的好莱坞金牌制片人

文丨伊娃曹  来源丨壹娱观察


现在国内和美国电影产业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飞来飞去致力于嫁接两边资源的人也已络绎不绝。好莱坞主流片厂、经纪公司、律所一周能见好几拨中国人,听过或是没听过的那些大小公司都煞有介事地来跟这些好莱坞机构聊一聊合作。


想必国内公司也在面对另一种相似状况——各种念不清名字的美国制片人拿着五花八门的项目飞来国内寻找资金支持,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除了去查看IMDB上的资料之外,对于大部分中国金主来说还真的是很难了解到这些人在太平洋那边到底混得如何——究竟属于哪层水里的鱼。今天我就来继续给大家讲讲如何分辨好莱坞电影制片人的能力高低。


和美国公司打交道比较多的人,可能会经常听到有些老美说“制片厂(studio)不靠谱”,“制片厂记账有问题,投了钱根本拿不回来”,“制片厂体系下制片成本高,连运营成本都要算进去”,说这些话的人,不出意外基本都是独立制片人。他们的潜台词就是让你千万别迷信制片厂,独立制片的方式才是最为投资人利益着想、最能省钱的通途。他们还会告诉你,独立制片人真的都是因为看透了制片厂的各种诡计实在不愿与其狼狈为奸才独立出来的,而他们的项目才是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夺取奥斯卡小金人的标的项目。


于是乎,一大批缺乏独立思考及逻辑分析能力的金主便跟着人云亦云,轻信了这些美国大忽悠,然后马上签约、拍照、发朋友圈。


在这里,告诉大家一点,但凡听到哪个美国制片人对你说上面那些话,你基本可以判断这么几件事情——


首先,他在好莱坞混得很一般;

其次,他非常非常缺钱;

再次,如果他是从来没做过片厂项目的制片人,那你完全可以判断这个人根本不在好莱坞主流混,他的项目也一定不会好到哪去。


那么问题来了,该如何判断美国制片人水平高低?


首先,判断其是片厂签约制片人还是独立制片人。一般来讲,片厂签约制片人比独立制片人更优质更靠谱。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好莱坞的整个生态体系中,最优质资源是首先进入片厂的,这里包括最好的项目IP、最好的编剧、最好的导演。谁不想自己做的项目最后能在院线上映呢?而六大片厂加上两三个mini major基本垄断了美国电影的院线发行。唯有通过片厂的发行系统,影片才可以在院线大规模上映,即至少2000块银幕。


以前也有一些独立发行公司试图打破这种格局,但最终由于片源不稳定,无法与院线建立制衡的商业关系,或因昂贵的发行宣传费用(P&A)致使影片成本过高而入不敷出,它们大多已经倒闭。新型的数字发行平台,如Netflix,也企图颠覆这种传统。但是对于很多创作人员来说,影片能够在影院大规模发行、让观众在大银幕欣赏自己的作品,才是真正的梦想照进现实。


如果让他们对此委曲求全,那就需要在经济上对其进行大力补偿。所以经常会听到Netflix花了多于片厂三四倍的价格抢下来某个项目,但有时效果也很一般,因为创作人员面对小屏幕很容易就会热情消退、动力不足。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院线发行保障的公司才最能吸引优质资源,而这就是片厂的控制力所在。


其次,最好的IP、编剧和导演,都是通过被片场签约的制片人,开发整合成项目包,推送进入到制作环节进行流程化生产。这些与片厂签约的制片人,片厂会给其匹配各种所需资源、人力、财力,让其可以无忧地开发项目。


其实对于一个制片人来讲,如果他看中了某本小说,现在就需要有人来出钱买版权,雇律师谈合同,然后支付编剧费用,找导演支付订金,找演员,还要保障项目包做好了以后,制片人不需要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喝酒满世界找钱,写张支票就保证你有足够的资金把电影拍出来,然后还能再支付相当于制片成本一样多的费用做宣传和发行。


如果有人站出来说,好吧,我来承担以上所有工作,而且,我还付你钱成全你的这一切,原因就因为我看好你的品味和审美,相信你的艺术鉴赏能力,请问哪个制片人会不感激涕零欣然接受呢?


最好的编剧和导演,对这些被片厂签下来的制片人都趋之若鹜,因为和这些人合作,意味着预算有保障,而且比独立制片项目可支付的编剧导演费用高;其次,这些制片人尊重艺术、懂得如何“调教”创作人才。他们读得出剧本好坏,知道如何修改,能找到基调最符合的导演来做二次创作,所以即便是清高不羁的导演们也甘愿受制于这些制片人,他们在艺术鉴赏方面是互相欣赏和尊重的,绝对的高山流水。


那什么叫签约制片人,签的又是什么约呢?


“First-Look Deal”,即首看协议。这个First-Look Deal就是好莱坞优质制片人的标志。这个首看协议是独家的,如何提交项目,怎样的申报流程,各种情况下权益如何分配,绿灯委员会如何审批等等细节,都会在这个长达上百页的合同中明文规定。从这个方面来讲,被片厂签约的制片人,也很难有机会和外界其他公司合作。或者说,他们也不太需要。


六大片厂一年一共会保持同100多个制片人的制作公司签署首看协议,每个片厂大概十几个,到三十几个不等,六大片厂也有能力高低排序,所以首看协议之间其实也有高低之分。通常片厂为了笼络住顶级明星和导演,也会给这些顶级明星和导演自己的制片公司首看协议(注意是顶级,比如小李)。每年片厂会根据各个公司的业绩表现,决定是否续约。所有签约公司,片厂除了保障其项目开发流程及后续所有工作,公司的运营成本及每部影片的高昂制片人费用也会预先写进合同,在资金层面给予充分支持和认可。


好了,终于到了本文最关键的部分了——一张表,保你找到货真价实的好莱坞金牌制片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影制片人是干什么的 制片人工作分享
15位因为被认为太性感或太没有魅力而失去重要角色的好莱坞演员
奥斯卡往事丨导言(五)
壹娱观察
纸上电影丨《编剧的策略》来自好莱坞资深剧本策划的专业建议
缺失的电影操盘手 | 《商业价值》杂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