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间取向和时间人格

时间对于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经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间维度影响人类和其他物种最佳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因此成为确定生存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条规则适合于所有生物,人类也概莫能外。如果缺少了时间维度,要阐明人类文明的生活方式简直是不可能的。时间让个体从梦中醒来,构成生活的每一天;时间使人类生活和所在的世界变得鲜活、有意义。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时间便为我们提供了渲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画布。个体的思考、情感和行为无不受到时间的影响。

西方人对时间的线性理解和体验也许是一种错觉至少根据一些物理学家的观点他们承认自己不理解时间的结构在大多数物理学家的时间理论中时间往往被视为如同空间一样的维度由于时间在物理上是无形的但又受到物理事物的影响因此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未目睹事件的发生则难以解释时间作为具有高级抽象能力的有机体人类能构建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构从而使自己在抽象无形但异常重要的时间中遨游并在时间背景中思考自身他人和世界可以借助与时间的关系来阐明社会生活商业贸易经济发展人际沟通等

时间取向

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区分的文化都认为当前时刻把过去和未来分离开来但是个体一般具有占主导地位的过去时间取向现在时间取向或未来时间取向个体在说话和书写中提供了有关时间取向的线索心理学家认为特定动词时态的频次是个体时间取向的指标在研究中分析采访录音的动词时态的频次是研究时间取向的常用技术一些研究者设计问卷让被试选择哪些句子能最精确地描述其过去现在和未来让被试基于现在时态的句子讲故事然后按照主题的时间取向对故事进行归类从而了解被试的时间取向特征

(一)关注过去或过去现在

对时间态度进行归类包括各类时间取向特征他们发现过去取向是时间焦虑个体的典型特征相关特点包括控制时间的需要思考未来的不安对时间流逝的焦虑等这些个体通常坚持时间表和常规价值观研究者发现过去取向经常与心理幸福感有关也与问题解决延迟满足缺陷自我控制差有关医学研究者也发现与控制组相比抑郁症患者更沉浸于过去抑郁症患者通常对未来无望他们在思考过去时间时比非抑郁个体更能延展到过去BraleyFreed比较了精神科门诊患者和控制组个体发现门诊患者多为过去现在取向而控制组更关注未来所有个体看待过去的方式均受到他们对现在如何解释的影响SchkadeKilborne研究了事后聪明偏向即基于事后结果对过去的重新解释研究者发现当被试对结果感到惊讶或失望以及结果是消极而非积极时更可能发生事后聪明偏向这些发现意味着事后结果可能粉饰了个体对过去的看法无论个体的主要时间取向如何消极的过去经验可能作为一种危险的暗示并促进风险规避行为的发生在一项投资决策的模拟研究中ThalerJohnson发现之前赢过的被试作出的决策与之前输过的被试截然不同这些发现表明在经历过去成功冒险的经历之后个体增加了对后来冒险的容忍度而在过去失败的冒险经历后降低了对风险的容忍度正如Tversky Kahneman所指出的如果个体没有消极事件的历史或回忆他们可能预期事件的概率较低如果早期回顾了失败或消极事件个体更可能考虑或缓和下跌风险一个既有消极投资经验又是过去取向的个体可能更被认为会回避风险但是目前该领域并没有实证研究支持这个假设

(二)关注未来

心理学家传统上均承认个体关注未来的重要性Kelly的个人建构理论认为期望未来事件是个体行为和决策的重要特征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意味着满足低层需要如食物和安全时的现在取向以及达到高层需要和自我实现时的未来取向与过去取向的个体相比未来取向的个体不仅可能情感健康也更可能自我满足和自我控制BraleyFreed发现与关注过去现在的门诊患者相比关注未来的患者更容易表达对自己的满意当询问其理想的时间取向时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的个体不存在差异均偏爱未来取向未来取向与应对技巧延迟满足和自我控制有关如果未来取向者不能感知到现在向未来的流动也可能是不健康的BraleyFreed发现具有极端未来取向的控制组更可能对自己不满意BraleyFreed认为如果时间取向者过于关注未来就无法与现在保持足够的联系以建立适宜有意义的连续感这个发现表明了建立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重要性CalabresiCohen在对时间态度的划分中认为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者的典型特征是时间占有欲相关特征还包括时间贪婪对时间流逝的懊恼无法容忍浪费时间对思考过去不感兴趣等

对乐观或愿望思维(wishful thinking的自然偏向会影响个体对未来的看法行为经济学家认为投资者对预测未来过度自信过于依赖过去来预测未来个体在形成对未来的期望时依赖其过去但是过去仅在某种程度上支持未来的期望个体对未来的考虑越深入乐观偏见可能越严重由于存在乐观偏差成人在具有过去消极经验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展出持久的积极未来期望因此他们更乐意假设长期投资具有高风险

计划活动是一种控制未来的手段实际上,“计划活动经常夸大对未来事件的控制感”。因此计划助长了个体对未来事件的过度信任感个体对消极过去经验和乐观期望的力量进行权衡但是尚无研究把时间取向和过去经验与未来期望进行整合另外研究者已确认时间取向和生活节奏之间存在相关A型人格者不仅步调快而且沉浸于对未来的期盼研究者发现较快的时间节奏更可能与未来取向有关Wyrick发现过去取向程度越严重时间节奏越慢Frederick在过去时间取向和快时间节奏之间发现了显著的相反关系

时间人格

纵观时间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时间心理学研究大致经历了从纯粹时间知觉模型建构到对整个时间认知范畴研究从单一的时间认知研究到认知人格研究的一体化从纯粹的现象分析到系统学科的建立并将时间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结合起来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大师们未涉及的人格的时间维度的差异研究根据国内外有关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时间心理学研究的最新领域和热点问题主要包括3个方面时间知觉与意识主要研究时间知觉和意识过程的关系特别是探讨了意识过程的时限和时间整合问题其中时间知觉与意识时间知觉即知觉到的现在”,和时间估计不同它强调的是离散的心理事件只有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其上限约为3秒钟才能形成知觉上的整体这种时间知觉就是意识的限度时间认知的脑机制主要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和脑成像技术探索时间信息加工的时程和脑功能定位问题时间人格研究主要研究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例如探讨时间洞察力的内涵和时间管理倾向的理论及其应用

时间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每个人在时间上的机会是相等的,但对待时间的态度、看待时间的价值、管理和规划时间却是不同的。个体在对待时间的态度、看待时间的价值,以及管理和规划时间的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就是时间人格(time personality。国内研究者把时间研究和人格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时间人格研究。对时间人格的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时间人格有多种表现,比如,有的人守时,有的人爱迟到;有的人善于规划时间,有的人浪费光阴;有的人急性子,有的人很拖拉……时间人格关注时间背景下的人格特征和个体差异,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时间人格研究是探索人性的基本途径之一,研究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研究人在时间人格上的共性与差异性,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类的本性。时间人格研究也为管理、营销、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与生产、生活时间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摘编自吕厚超青少年时间洞察力研究书。

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属于时间人格(time personality)的范畴,不仅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基本时间维度,还包括认知、情绪、行动或行为倾向等内容。在个体所经历的时间事件中,有些时间事件可能是情境性的,属于状态性时间洞察力,而另一些时间事件可能是相对持久的,属于特质性时间洞察力;后者是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属于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差异。本书基于心理学研究视角,以实证结果论证了青少年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编制了青少年时间洞察力量表;检验了时间洞察力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用实验法验证了青少年时间洞察力的心理加工特点;并探讨了个体或群体在时间洞察力上的共性与个性以及时间洞察力的特点、形成机制和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控制时间,不要让时间控制你 时间取向和时间人格 时间管理方法
[眼动文章] 饥不择食:时间洞察力调节饥饿对面包的注意
行为遗传学的作用和局限
心理学与生活13:基础心理学是做什么的?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
研究人格取向第一人:戈登·奥尔波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