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10章: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悟道养德的六种检验方法。

道德经第10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6

第10章

【原文】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10.1“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从悟道行道延伸到修身养德,列举出六种具体表现。

第8章说“夫唯不争,故无尤”,上一章说“功遂身退,天之道”,都是讲不争之德。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与万物不争,在功成事遂之时甘愿急流勇退?那就要遵道修德。悟道学道然后要行道,将天道转化为人德,这就是人的修身养德。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精神和肉体合一,讲如何修身。“营”是人身体中的血液和营养成分,代表人的肉身。“魄”指人的魂魄,代表人的思想灵魂和精气神。“载”是车载装载承载,“一”一字双关,既代表道之“一”,又指“合为一体”。老子把人形容成一辆车,承载着肉身和灵魂,众生常人的形神容易分离,身体有时不听思想的支配,思想也常常游离于肉身之外。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如何凝神养气。打坐讼经祷告禅修气功和太极等等,都是帮助人凝神静气的。《道德经》第16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修炼到一定程度,身体就能如婴儿般柔软,心境也能像婴儿般纯洁无瑕。老子在第55章继续赞扬婴儿的纯真柔软,他说“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jue)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a),和之至也”,大意是,柔软纯真到一定境界,就能和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连猛兽都与你亲近了,毒虫不蜇你,猛兽不咬你,猛禽不抓你,婴儿身体虽柔软之极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尚不懂男欢女爱但小鸡鸡却高高挺起,这是精气充沛之极的缘故。终日大声啼哭但嗓子却不沙哑,这是气血和谐之至的原因啊。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指的是见善改过,你能清除杂念洗涤心灵,不留下一点点瑕疵吗?“涤”是洗涤,“除”是清除,“玄”是深邃,“鉴”指铜镜观照内心,“疵”是瑕疵。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治世为政之用,爱护民众治理国家,真能做到自然无为吗?“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说统治者不妄为。

“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指定心凝神的功力, 五官六根开开合合频繁与外界接触,你还能保持柔弱不逞强好胜吗?“开阖”是开关,“雌”是母性的柔顺,“天门”象征人的五官六根,开开合合与外界不断接触。中国人常说“开了天眼”,就像二郎神的眼。中国人也习惯把婴儿的“卤门”比作天门和天眼。婴儿在出生时由于骨化不完全,头顶额部有一个未闭合的菱形凹陷,像一个没有骨质的天窗,医学上叫做卤门,俗名称作天门,寓意婴儿能与天通灵。6个月后卤门渐渐变小,1岁到1岁半天门就完全闭合了,老天也彻底关闭了沟通的大门。道家讲究闭关自守,儒家鼓励入世,佛家认为四大皆空,佛教经典《心经》中说“照见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是五蕴,“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与外界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法”六识,最后上升至“诸法皆空”。老子说,人立身处世,经历风风雨雨,遍尝酸甜苦辣,还能不受诱惑不为所动吗?遭受欺负还能保持柔弱不逞强还击吗?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指大智若愚的境界,等到博学多闻学富五车,你还能保持大智若愚不大肆炫耀吗?“无知”并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明知却不大肆炫耀。《道德经》中共有57个“知”字,绝大多数是认知知道之义,有几处特指“大智”。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知”是天地自然的大智慧,有别于人类的智巧聪明。第56章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71章接着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这就是得道者的“大智若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0章解读
悟道的六种理念
慢读|老子《道德经》第十、十一章
我读《道德经》(13)——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
什么才是最高深的“德”?《道德经》——第10章
《道德经》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