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一点周易》之(111)

每天学一点周易


第11卦泰卦《全文》通俗解读

《卦辞》

【原文】

 泰,小往大来,吉亨。

【白话】

卦辞是一个卦的总纲大义,由周文王撰写,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万物在上一卦履卦中都履礼行事,天地间阴阳激荡相互磨合,达到了最和谐的状态,“”字能展现天时地利人和的盛况,所以圣人把这一卦命名为泰卦。
“象征自然界的阳气,代表人世间的君子和阳刚进取的内在素质。“”象征自然界的阴气,代表人世间的小人和厚德载物的外在表现。
从卦象来看,地在上,天在下,天之阳气上升,地之阴气下降,阴阳得以交合天地通泰。大地上的时序是从冬春到夏秋,阴气消亡,阳气增长,万物欣欣向荣,这是天地自然万物的“小往大来”。
对应人的身体,阴气寒气由上往下走,阳气热气从下往上行,寒热才能平衡,气血畅通身体就健康。如果热气聚在头顶,寒气凝在脚底,这个人就病入膏肓了,这是身体气血寒热调理的“小往大来”。
上升到社会和国家层面,阳刚君子居于内,奸佞小人排在外,君臣相得政令畅通,蒸蒸日上国泰民安,这是人间社会的“小往大来”。
处于泰卦盛世,万事万物都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君子也要勇于进取借势上青天,内心自强不息,外现厚德载物,内方外圆必定吉祥亨通,故称“吉亨”。
泰卦既描述了自然界和人世间的通泰盛景,又告诫我们要处泰防否居安思危。

《彖传》

【原文】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白话】

《彖传》由孔子编写,逐字逐句注释并补充文王的《卦辞》,孔子分别从泰卦的自然属相、阴阳属性、功能属性、人文属性、社会属性各个方面,赞美了泰卦之大道。     
孔子说,卦辞的“泰,小往大来,吉亨”什么意思啊,自然界天地相交阴阳和合而万物畅通,人世间君臣上下相交而志同道合。君子既有内在的阳刚本质,又有外在的柔顺美德,必然亨通。在国家朝廷中,君子居于内,把小人排除在外,当然政通人和了。泰卦总的趋势是,君子正义之道不断增长,小人之道逐渐消亡。

《大象传》

【原文】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白话】

《大象传》也是孔子所写,和《彖传》一起都用来注释文王的《卦辞》,只不过两者的角度不太一样。
第1句“天地交,泰”,展现泰卦的天象。泰卦展现的天象是上“”下“”,天之阳在下,地之阴处上。天之阳气向上,地之阴气往下,得以阴阳交合,天地通泰,万物亨通,故称“天地交,泰”。
天地给万物营造了通泰的环境,万物欣欣向荣。人间君王立于大地跟随在天道之后,自称为“”,也要效法天道营造通泰的人间盛世。像裁剪衣裳那样,依照上衣下裳的规格,裁制适宜的礼乐法规,既培养君子成才,又给民众增加财富,使之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故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
要做到这一点,君臣要像天地那样完美配合,臣辅佐君,君倚重臣,君臣相得治理国家。君王还要依照天时不夺天时,使民众适时进行农业生产,尤其在春耕和秋收时节不行讨伐不征劳役,以此来辅佐护佑百姓,故称“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爻辞》和《小象传》

卦辞是文王所写,六个爻辞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所撰,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孔圣人逐句注释爻辞称为“小象传”。
卦辞彖传和大象传阐述了泰卦的大义,启示君子和君王如何抓住天地阴阳通泰的大好时机大展宏图。周公的六个爻辞逐步描述如何致泰,从天道地理描述如何致泰,并且如何长久保持通泰的局面。

初九爻

【原文】

初九:拔茅茹,以其彙(huì),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白话】

初九:第一个阶段,春回大地万物响应,圣人借春天的茅草和震雷迸发引喻哲理。
第1句“拔茅茹,以其彙”,描绘自然界的草木生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不论是名贵花木,还是低贱的野草,都争先恐后及时响应欢欣鼓舞。春天的茅草长势迅猛,就好像有人故意将其拔起一样,一天一个新模样。况且拔起一根茅草就能连带出一大束,因为他们同类同质根系牵连。“”指茅草,“”形容草木茂密,“”读作(huì),本义指植物器官或部位的同质化,以此作为丛生茅草连在一起粗壮的“根系”,故称“拔茅茹,以其彙”。
第2句“征吉”,由草木和雷龙引申到人,告诉君子们要携手同行志在四方。一年之计在于春,君子也要学习春天的茅草,即使位卑力弱也要顺应天时迅速而动,像茅草根系相牵连那样团结志同道合之人一起上进。天地通泰之时,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具备,君子们要借势上青天,发扬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好男儿志在四方,前路必定吉祥亨通,故称“征吉”。
孔子说:“拔茅征吉”什么意思啊,是说像拔起茅草那样迅速生长,像茅草根系相连那样团结众人,像天道刚健远征四方,必然吉祥亨通。
这是因为春回大地生逢其时,就要跟随天时,一阳动而三阳并动,并且一开始就要坚定向外进取的志向,故称“志在外也”。

九二爻

【原文】

九二:包荒,用冯(píng)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白话】

九二:第二个阶段,草木蓬勃生长,君子也全力致泰。九二犹如一个中正的君子,也像是兢兢业业的基层官员,他具备了“容括四荒,勇涉冰河,远不遐遗,近不营私”四种美德和能力,与六五之君上下正应,共同造就人世间的通泰局面。 
第一句“包荒”,用天和湖泽作比喻,展现九二君子的宽大胸怀。第二句“用冯(píng)河”,展现九二君子的急迫心情和勇敢精神。第三四句“不遐遗,朋亡”,展现远者不遗近者不呢的境界。
天地自然见龙在田,云行雨施生养万物。人世间的有德君子也崭露头角,广播恩惠造福民众。他们既有容括四荒的胸襟,又有涉越冰河的勇气,既不遗弃远方贤者,也不近处结党营私,故称“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
最后一句“得尚于中行”,引申到人世间,是说做到前面四点的原因,君臣相得,中道而行。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他们自己不仅有刚中之德,还能得到君王的信任支持,君臣合力营造出人世间的繁荣昌盛,故称“得尚于中行”。
孔子说:“包荒,得尚于中行”什么意思?是说在下的臣子和在上的君王都能居中而行,相互辅助持中治世造就国泰民安,这样既能将自己的德行发扬光大,又能光大人世间的盛世,故称“以光大也”。

九三爻

【原文】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白话】

九三:第三个阶段,天地间阳气达到最盛,泰道大成但要注意处泰防否。周公由自然界的龙和大地上的健马,引申到将士出征。
周公没有大费笔墨称赞如日中天的大好形势,反而一上来直截了当地指出隐患,反映了周人强烈的忧患意思,周公用“无平不陂”和“无往不复”来做比喻。
第1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揭示通泰之时的隐患。从正面来看,君子犹如威龙一跃出渊,像健马驰骋大地,又像好男儿远征四方,至此天地通泰国泰民安,君子得志泰道大成。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阳极阴生,泰极否来,就好比大道不会一直平坦而不用爬坡,雷龙一飞冲天而不潜回渊,将士出征不会一去不复还,故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第2句“艰贞,无咎”,告诉人既要吃苦还得守正。爬到了山顶,就要走下坡路。达到了通泰的极致,就将向否塞转化。为了尽可能长地保持通泰的局面,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不行的。应当居安思危,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正道,虽然谈不上吉,但起码可以减少失误过错。“”是说外在环境的艰难困苦,“”是说内在的对正道的坚守,故称“艰贞,无咎”。
第3句“勿恤其孚,于食有福”,接着给人鼓励打气。日中则昃月圆则亏,有平则有陂,有往则有复,有泰则有否,阳消阴长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无法阻挡。所以对即将到来的阴气和衰落不必过分忧虑而杞人忧天。只要做到心中有数,继续兢兢业业勤奋努力,自然能够常保福泰,故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孔子说:“无往不复”什么意思,是说没有总向前进而不复还的,现在到了乾坤转换之际,天地大势将变,所以要居安思危处泰防否,故称“天地际也”。

六四爻

【原文】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白话】

六四:第四个阶段,描述如何长久保泰以及大臣的巨大作用。前三个阶段,在下的众位君子齐心协力,通泰的局面已达到最盛。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长久保持,圣人告诉了我们正确的策略,那就是“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第1句“翩翩”,用群鸟翩翩起舞展现天地阴阳和谐,再以此引申到人事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下面三个阳爻“拔茅茹,以其彙”齐头并进,那么上面三个阴爻像鸟一样联袂翩然而下,迎接拔茅连茹的下乾三阳,这样天地阴阳得以交泰,勾勒出一幅自然界花香鸟语和谐相处的诗意画面,故称“翩翩”。
对应到人世间,孔子说“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上下相交,君臣相得。下面的三个阳刚君子虽然勤奋努力,但离不开上层的提携,身处高位之人和国家朝廷要像天地生养万物那样,为君子和国家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第2句,“不富”,从天地自然引申出为人之道,以及大臣在泰卦之时的作为,此处的“不富”比拟人“富而不骄”或“富而逾谦”,以此赞扬六四之人的品德和作为。对于个人,虽居高位,但富而不骄富而能谦。对应于社会,六四就像是身居辅佐君王的宰相,地位虽高但富而不骄,自知能力不足,能够谦虚诚信带领整个上层社会张开翅膀欢迎上进的众君子,以此营造出了全社会通泰的局面。
第3句“以其邻”,上升到国家层面,赞扬周文王。周易中的“”,都是从后天八卦图中各卦的相邻引申出街坊四邻,再从街坊四邻引申到国家之邻,隐含着文王的建国策略和治国纲领。这就犹如街坊四邻互帮互助,也像是西周的文王带领邻近的邦国一起致富,故称“不富,以其邻”。
最后一句“不戒以孚”,描绘和谐的美好结局。天施地生阴阳和合才能创生万物,处于上层之人本质柔弱,面对下层奋进的阳刚君子,不要害怕他们抢了你的地位而加以戒备,就像自然界地随天阴顺阳那样,心怀诚信取信于民一起维护人世间的通泰盛世,故称“不戒以孚”。
孔子说:“翩翩不富”什么意思,上三阴能联袂翩然而下虚心求阳,是因为上坤各爻虽居上位却阴虚不实,欲下求民以资富实,象征国家朝廷需要万民的支持,故称“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什么意思,是说阴阳交泰之时,君臣君民上下都能诚心相待,无须互相戒备,因为内心都有相应的愿望,故称“中心愿也”。

六五爻

【原文】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白话】

六五:第五个阶段,赞扬君王的巨大作用。自然界最大的“”就是“天地相交而万物通”,人世间最大的“”就是“上下相交而其志同”,君臣相得,君民一心。为了展现六五之君尽心尽力信任辅助九二之臣的极致,圣人引用了“帝乙归妹”的典故。
帝乙是商纣王之父,商王文丁之子,文丁杀了文王的父亲季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帝乙即位后为了缓解和西周文王的紧张关系,便把自己的妹妹下嫁给了周文王。
圣人说,要想造就和维护人世间的通泰局面,君王的作为至关重要。即使身居尊位,也要屈尊下贤,就像夏王帝乙下嫁其妹,上下交泰君臣相得,天下万民由此获得福泽而至为吉祥,故称“帝以归妹,以祉元吉”。
孔子说:“以祉元吉”什么意思,是说六五君王之所以屈尊下交并不是勉强的,而是他能依中道而行,信任同样刚中的臣子,君臣合力从而实现了全天下的愿望,故称“中以行愿也”。

上六爻

【原文】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白话】

上六:最后一个阶段,物极必反,已到泰卦之极,通泰即将结束,否塞就要到来。在九三爻辞中已经出现了由泰转否的迹象,“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上六如期来“”真的应验了。
周公从“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和“贞吝”四个层次逐步展开,从城墙轰然倒塌隐喻朝政衰败,再告诫统治者不要企图动用武力挽回败局。 
第1句“城复于隍”,用城墙轰然倒塌隐喻否塞突然到来。“”高高的城墙,“”高深的壕沟,筑城墙的土取自挖河的土,现在城墙倒塌,此“”又重新填埋回隍沟中,象征辛辛苦苦得来的通泰局面一瞬间轰然倒塌,故称“城复于隍”。
第2句“勿用师”,告诫统治者不要妄想用武力挽回败局。任何社会和朝代不要等到不可收拾时,才想起来用武力来挽回败局,就像夏桀和商纣王的残暴高压。
第3句“自邑告命,贞吝”,正确的做法是从自身找原因。用武力解决不了,那么如何解决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然已经上下不交否塞不通了,就要疏通渠道找出堵塞的原因,先从自身找起,再昭告民众,君王和臣民一起想办法,改革时弊谨守正道,或可延迟否塞的到来避免灾吝,故称“自邑告命,贞吝”。
孔子说:“城复于隍”什么意思,城墙倒塌在干涸的壕沟里,说明已到穷极必反泰极否来之时,天命到了由治转乱的时候了,人力不可抗拒,天作孽犹可恕,人做孽不可活,故称“其命乱也”。
主 编 推 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易经(第十二卦)——否卦(全部)
易经第十二卦天地否
《直方周易》十一 泰 彖曰 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否卦(天地否)第十二
《易经》第十一卦泰卦—天地交融
《易经·序卦传》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