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枪打出头鸟之“合纵伐齐”

如果说到与齐国的矛盾,不久前刚刚被齐国占过全境的燕国可以说的上是最苦大仇深的了。其实从齐国的角度,又何尝不知道,吞并了宋国就等于捅了马蜂窝。对于齐国来说,最现实,也是风险最小的扩张方案,就是先由东河济平原北上,跨过河间之地吞并燕国,然后再由北、东两面夹击赵国,最终消化整个河北平原。现在,齐国暂时将宋国作为了主攻方向,并不代表将来就会放弃向北扩张的企图,特别是齐国人已经基本占据河间之地,将边境线推进到燕南长城(东端)一线时。
  有鉴于于此,燕国在破齐之后,并没有满足于以战胜国的姿态,与对方签订和平协议,而是希望完全吞并掉齐国。燕国的这种想法也不能说是离经叛道,毕竟战国时期的战争指导思想,已经由将对手“打服”,变为“兼并”了。而刚刚被赵、齐两国“兼并”的中山、宋两国也是现成的例子。但以燕国的实力,想要吞并齐国这样的一流强国,还是过于大胆了。即使不考虑齐国内部的想法,其他的诸侯其实也肯定不愿意这种局面出现的。因为无论是燕吞并的齐,还是齐吞并了燕,燕齐一体化的结果都意味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诞生。
  不过,让燕国这条蛇,去从根本上破坏一下齐国的地缘结构,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毕竟对于山东诸国来说,齐国比之秦国的威胁要更为直接。因此当燕国决心以灭齐为目的继续战争时,其他的诸侯就先退了回去,坐观燕、齐两国的缠斗。当然,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些参战的诸侯大都也已从齐国身上讨得了好处。整个中央之国的地缘格局,又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
齐\赵\魏地缘关系示意图
X

首先退兵的是韩、秦两国。这两个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与齐国没有直接的地缘矛盾。不过相比韩国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而言,如日中天的秦国,这次参战可是有些自己的战略目的。这个战略目标就是“陶”邑。不过秦国所求的,可以仅仅是原先菏、济之南的那个“陶邑”,而是希望控制整个菏——济之交的交点,换句话说,秦国所希望的是全方位的控制这个战略要点。
  菏、济之交的这个战略要点,在宋国被灭之前,很可能就已经完全被宋国所控制了,或者说宋国已经将“陶”的概念,覆盖了整个菏、济相交的地区。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因为在在宋国称王之后,宋国曾经进入过一个兴盛期,在这期间,宋国从魏、楚两国手中都夺取了部分土地。向北渗透进了河济平原(所谓“河东九城”),向南则越过彭城——钟离防线,向淮河推进(所谓楚国的“淮北地”)。甚至连东面的齐国,也曾经被宋国蚕食。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很大程度是因为魏、楚两国在西线,不得不承受秦国巨大压力。这个时期的秦国已经占据了魏国的河东之地,失去了河东之地的魏国,已经彻底的进入衰弱期了;而楚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在数败于秦军之后,连大王(楚怀王)都已经被秦国所扣留了。而在秦国取陶邑之后,楚国人也很快在秦国的重压之下,失去了江汉平原这个根据地,并被迫迁都于淮河流域(公元前279年,屈原也就是在那时投的江)。
  
  不管菏——济之交的这个战略要点,在秦人到来之前,是由宋国整合好的,还是由齐国整合好的。反正秦国在这次联合破齐之战中,达到了目的,全面控制了这个要点。不过这个时间点,离秦国统一中央之国尚有差不多60年,秦国控制这块飞地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即使是没有外部的压力,这块飞地也很容易与关西的秦国本土产生离心力。落实在“人”身上,就是控制这块飞地的贵族,会不可避免的与秦国中央政权互相猜忌。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检索“魏冉”这个名字。这个权倾一时的秦国权相,就是秦国东进的主导者,也是控制陶邑的人,其结果就是被视为尾大不掉而夺权(前266年),最终忧死于陶邑。
  对于秦国占据陶邑,最为不满的肯定就是魏国了,因为从地缘位置来看,魏国是最应该也最有能力从齐国手中接收这块土地的。虽然说魏国在这次联合作战中,也将宋国南部的大片领土并入魏境,将其东面防线推进到泗水西侧。但被秦国控制了以“陶”为中心的战略要地(秦国凭此等于同时切入了河济平原、中原、鲁中山地丘陵,三个地理单元),魏国扩张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因此魏国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希望从秦人手中,“夺回”菏——济之交的控制权。终于,在秦人占据陶邑差不多30年后,魏国终于拔除了这颗眼中钉。而最终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人,在历史上也很出名,并位列战国“四大公子”,他就是以“窃符救赵”而闻名于世的“信陵君”。
  
  除了秦、魏两国以外,与齐国在北线地缘关系密切的赵国,也有自己的收获。让赵国去参与瓜分原来宋国的土地是不现实的,毕竟他们没有秦国这样的实力和野心。赵人的目标是将齐国赶回黄河以南,以确保自己在河北平原的安全。也就是说,赵国希望能够向东最大限度向“河间之地”渗透。当然,赵国人完全占据河间之地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次战争的主导者,燕国也需要通过这片土地,进攻齐国的核心区。因此赵国所做的就是将靠近自己一侧的,齐国在黄河以北的突出部,纳入自己的控制区。其中标志性的成果,就是占据了齐国在河北平原的桥头堡“河间”邑(在现在献县以南,也就是当初“山经河”与“禹贡河”两条黄河支流的分流处,其东部主要为燕齐博弈区,西部则以齐赵之间的地缘矛盾为主)。
  
  可以说,燕国在这次战争中的四个盟友,除韩国以外,都在土地上有所收获。不过在这次破齐之战中,有实际收获的并不止上述几国,那个一直被齐国压迫的鲁国,也有自己的收获。我们知道,齐鲁之间的地缘矛盾,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东周史,属于不可调和型。以鲁国的弱势地位而言,所能作的就是在其他大国攻齐时,乘机助上一臂之力,以让自己窘迫的生存空间得以舒展一些。这次,鲁国的收获就是泗水之东的“上邳”,也就是齐、魏两国当初相王的“徐州”。从战略上来看,鲁国没有向北试图恢复它们在齐长城以南的控制区,而是向南攻击至泗水之滨,其最终目的是希望突破齐国所形成的包围圈。因为即使鲁国有能力向北突破至齐长城附近,也还是处在齐国的包围当中,并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地缘形势。不过鲁国的这种战略选择,对于它自己来说,固然是正确的,但处在大国角力的战场上,并没有太大意义。无论它如何努力,都注定会成为大国的兼并对象。而这个终结者,就是下一个将要出场的“楚国”。
齐国地缘结构图

楚国人在这次战争中的位置其实是很讨巧的,表面上楚国并没有加入其他五国的联盟,而是支持齐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如果齐国最终抵抗住了五国的联合进攻,那么楚国则可以从齐国手中获取酬劳,而这很可能是宋国南部的部分土地;而如果齐国败了,那么楚国则可以从南线,沿沂沭河谷向北进发,在瓜分齐国的行动中,占据沂沭河谷。从地缘位置上来看,楚人完全有时间和能力,得到这片土地。  
  由于楚人救齐,并非出于真心,而是有自己的目的,因此楚国并没有与五国联军发生正面冲突。而五国联军也无意于与楚国真正为敌,毕竟打败了齐国,有大片可以瓜分的土地,既然是楚要在南线分了一杯羹,也暂时不会与其他诸侯的要求民生交集。这种表面援齐,实则中立的态度,让楚国可以从容的向北恢复他们曾经的控制区。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取回被宋国所占的“淮北地”,对于这一点,齐国和五国联盟都没有什么意见。对于齐国来说,这本来就是宋国侵占楚国的土地,齐国只能算是借花献佛罢了;而对于五国联盟而言,楚人做的也还算有分寸,并没有窥视宋国旧有的核心区。
  楚人没有向宋国的核心区伸手,可以说是吸取了齐国的教训,即暂时不要搅进中原这池混水(特别是他们在西线,正在承受秦国巨大压力的时候)。但这并不代表楚国就不想将防线再向北推进了,最起码曾经为楚国所占据的沂沭河谷,就是楚国与江淮蛮夷传统的扩张方向。而在这个方向,齐国可以说是唯一的对手。现在,齐国的核心区都已经朝不保夕了,楚国以保齐为名,进占沂沭河谷,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了。
作者:tongmen
  不知楼主对这大中原经济区怎么看?河南提出的这个方案,十二五规划不知能采纳多少?
  ====================================================
  呵呵!个人感觉之前自然形成的“中原经济区”是比较符合地缘结构的。所列入的城市基本都在黄河下游,或者说同属于以黄河为杻带的一个地缘文化圈,现在做的只不过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罢了。而现在河南所做的,是希望将这个地缘圈划的再大些,将南部的部分属于淮河、长江文化圈的城市划入。真的实施起来难度会比较大。特别是这些城市各自所属的省份,其实地缘优势并不比黄河流域的差,从向心力上来看,没有理由不融入自己省份所属的地缘圈的。
  其实河南提出“大中原”的概念,无非是想强化自己在这个地缘圈中的中心位置。这个地位一经确立所带来的好处是,物流、渠道的沟通、建设,很自然的会以郑州为中心,所以个人估计,应该是河南省的热情比较大,其他省市未必有热情跟进。从中央之国的地级结构来看,现在的中原,已经失去了当年天下之中的地位,如果再想恢复古典时期的地缘吸引力是很难的(即使是在先秦,江淮诸侯虽然有意入主中原以图天下,但与黄河文化始终还是不能完全融为一体的)。除非河南真的有能量,将上述江、淮城市从行政上划归自己,才可能勉强搭起这个架构。不过看过江苏的例子,这种尝试不做也罢。
我们先把楚国是如何乘人之危,蚕食齐国的事情放在一边,来看下破齐之战的主角——燕国是怎么做的。如果从“人”的角度来看,这场战役的主角应该是“乐毅”,而乐毅之所以成为战国名将,也正是凭此一战成名。正如人分左右一样,在一项重大决策面前,也总是会有不同的意见的。就燕国而言,究竟想通过这次破齐之战,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的,就存在着不同意见。意见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与其他几国联手大败齐国之后,满足于将齐国赶回黄河以南,或者说是将防线推进到河济平原的北沿;二是乘胜追击,一举吞并齐国。
  如果衡量燕国与齐国的整体实力,第一种意见是最为现实的,也是诸侯相争中所经常用到的策略。不过这场战役的主将乐毅却是持第二种意见的。如果在战争之前,乐毅明确的提出他的战略目标,相信会被很多人认为是痴人说梦。问题是在战争开始后,战役进行的异常顺利。燕军很快就在东河济平原大败齐军,而其他几国也从另外几面夹击齐国得手。齐军的残余的主力,不得不退回至国都临缁,以作困兽之斗。在这种情况下,乐毅提出乘胜追击,完全灭了齐国,虽说有些冒险,但如果成功的了话,却可以从根本上扭转燕国在中央之国的地缘位置。而如果留下了齐国,燕国再想寻求到这样的机会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即使齐国在战后,只保有它的核心区以及东河济平原,在整体地缘实力上仍然是超过燕国的。也就是说,如果燕齐两国重新进入相持状态的话,齐国仍然会掌握战略主动。
  
  如果战在燕王的角度,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燕军的势头正盛,没有理由不放手让乐毅尝试一下。其实要是燕国独自与齐国作战,燕国甚至很难攻破齐国的黄河防线。不过这次是五国共同破齐,因此魏、秦等国联军,可以从西河济平原侧击齐国,以配合燕军的渡河行动。在这种情况下,齐国的黄河防线就形同虚设了(在之前的历史中,齐国所受到的直接攻击,基本都是从西河济平原发起的)。  
  当乐毅决心将“破齐”转为“灭齐”之后,突破济水防线就不再是问题了。因为齐军的主力都已经在河济平原损失的差不多了(由于战场是在济水以西,歼灭齐军主力的战斗也被称之为“济西之战”)。而退入齐国核心平原区的齐军,也很快败于追击而来的燕军之手,齐国的国都临缁也被燕军所占据。如果我们仔细研究燕军的进军路线,就会发现燕军对齐国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在控制了齐国的核心平原区后,不仅分兵向齐国所控制的其他几个地理单元进军,还回师西河济平原,以扫平齐国在河济平原上残存的据点。
燕军的这次破齐之战,最初可以媲美于德国的闪击苏联,很快齐国的五都中有三都都陷于燕军之手了。也就是说,除了齐国的核心平原区以外,齐国所控制下的河济平原、泰沂山脉腹地也都为燕国所占。从地理位置上而言,这三个地理单元都位于齐国的西半部,也是最先与五国联军接战的地区,先失于敌手也属自然。不过燕军虽然在最初的进攻当中,取得德军闪击苏联的成果,但齐国强大的战略纵深,也让燕军遇到了和德军同样的问题,就是无法一鼓作气将齐国完全吞并,在取得了最初胜利之后,战役进入到了相持阶段。而与苏联在斯大林勒、列宁格勒苦战德军相对应的,燕军在也即墨和莒两个战略重地面前,与齐国最后的力量进入了相持状态。
  一般而言,我们所熟知的历史告诉我们,燕国在破齐之战中,一鼓作气占据了齐国七十多座城邑仅用了6个月时间,而面对齐国最后仅仅剩下了“即墨”与“莒”两座城邑,而燕军却在长达三年之久的时间内,毫无进展。这不得不让我们产生怀疑,难道这两座城池真的那么难以攻破吗?事实上产生怀疑的不仅仅是两千年之后的我们,当时的燕王也同样有这种疑虑。毕竟大部分人对于以燕国之力,能否完全控制齐国存有疑虑。而如果乐毅决心在完全占据齐国之后,以齐国核心区这个“四塞之地”为基础,拥兵以自立的话,那么反过来受害的就是燕国了。
  从地缘结构上来看,这种尾大不掉的局面并非不可能出现。只不过乐毅最终被燕王成功的换掉,而齐国则随之反击成功。因此燕王的决定被当成了“用人不疑”的反面教材。如果我们不去猜测乐毅当时是否有自立的企图,而单从地缘结构上来分析,就会发现,燕军无法快速占据即墨、莒两城,并非偶然。
  首先在分析齐国“五都”的时候,我们已经分析过了,所谓的即墨、莒邑并不单纯是两个城邑,而是在所属的地理单元中,处于地缘中心的位置。前者是胶东丘陵区,后者则是沂沭河谷。也就是说,这两个城邑,在战前本身就积累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城防工事也较其他城邑会更为坚固。另外以燕军的兵力,并不可能对这两座城邑形成“O”形包围(德军围斯大林格勒都做不到),甚至无法控制所有的交通线。这两个地缘中心,完全可以从它们各自所属的地理单元中获得补给。诚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这两个地理单元的地理结构与河济平原、齐国的核心平原区不同,起伏的山地丘陵使得燕军最多只够力量控制一些城邑和主要交通线(跟抗日战争中,日军在山西高原的情况类似)。换句话说,燕军所没有控制的,并非是即墨和莒两座城邑,而是胶东丘陵和沂沭河谷两个地理单元。
  其实如果单从地理结构上而言,齐国在泰沂山脉腹地的控制区,也有机会与燕军展开持久战的。不过那一地区正处在前线,加之又有鲁国这个永恒的对手以为内应。因此齐国在那一地区的副中心“平度”在第一波攻击中就被放弃了。
  
  从燕国的角度来看,并非没有考虑到攻击胶东丘陵和沂沭河谷所要遇到的难度。因此燕军也并非简单的由西至东逐次攻击至即墨、莒两地。在北线,燕军沿胶东半岛的北沿东进,先将齐国在沿海的据点收入囊中(由于那里是莱夷的最后生存地,因此也被称之为“东莱”),然后再回师向西,包夹“即墨”城;而在南线,乐毅也同样派出了一路燕军,越过齐长城的最东端,进入了五莲山脉与黄河之间的那条狭长地带,然后向西穿越五莲山脉与正面进攻莒邑的齐军形成包夹之势。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五莲山脉与黄海之间,北起长齐长城,南至连云港的这条狭长地带,在越国称霸一节中我们已经分析过这一地区。这条介于山海之间的走廊形地区,是当年越国深入山东半岛的突出部,也是从南线侧南沂沭河谷,直击齐国核心区的战略通道。而后来所争议不休的“瑯琊”的地望,也都是位于这条走廊之中。实际的情况是,所谓“瑯琊”的概念,在不同时期所覆盖的区域本身就有所不同。简单的说,作为齐国在东南角的边邑“瑯琊”,随着齐国逐渐向南渗透至连云港一带,其所覆盖的范围也在扩大,也就是说从齐长城一直到连云港的这条沿海走廊,在战国后期直秦统一中国后,都属于“瑯琊”这个概念的覆盖范围。因此我们也可以将这条沿海走廊命名为“瑯琊走廊”。
  
  如果从战术上来看,燕国希望通过控制胶东半岛的沿海地区,以及瑯琊走廊,来夹击即墨与莒邑并没有什么错误。但从战略上来看,燕国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胶东丘陵和沂沭河谷。这也就是乐毅为什么后来希望采取怀柔政策,以软化齐人抵抗的根本原因。当然,这种做法对于远在燕国坐等消息的燕王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也成为乐毅有意拥兵自立的重要“证据”。实际上,无论出于自立,还是为燕国吞并齐国的目的,如果燕军能够一战而控制整个齐国的话,乐毅都没有理由在这两地进行持久战。正所谓“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虽然齐国最后的据点是即墨与莒邑,但两国真正博弈的地点,却只是在即墨。而莒邑之所以没有成为燕国攻击的重点,则是在于楚国的介入。之前我们也分析过了,楚国之所以介入这场战争,除了想拿回被宋国所占的淮北地以外,更想做到的就是向沂沭河谷渗透,以控制山东半岛南部的整个沿海地区。要做的这一点,比较直接的做法就是乘齐军与五国联军混战之时,进攻莒邑。不过楚人的做法要更聪明一些,就是假意对齐国施以援手。这样的话,就顺理成章的进入沂沭河谷,特别是实际控制了莒邑。
  从齐国的角度来看,孤悬于胶东半岛的即墨,与可以得到楚国直接援助的莒邑相比,后者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更安全一点,也更应该成为齐国反攻的基地。事实上因为楚人的存在,沂沭河谷在乐毅的战略思想中,并不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为了燕国,还是自己,齐长城以北的齐国核心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凭险以自守的。至于说沂沭河谷,即使楚人不插手,燕国将来为了消化齐国的核心区,亦有可能将之让给楚国,以换取南线的安全(就象当年越国继承吴国在泗、淮流域的扩张区后所做的那样)。
  
  基于上述原因,齐王(齐闵王)在国都被攻破之后,逃到了莒邑。或者说,就是将莒邑作为了战时的陪都。由于选择莒邑,而不是即墨,是基于这里能够得到楚人的直接支援,因此落难的齐闵王甚至将前来“支援”的楚将立为国相。这种做法等于将齐国的命运交付给了楚国(更有可能的是,在楚人的要挟之下作出的决定)。而楚人当然也不是什么活雷锋,在与燕国达成默契之后,齐王被他的楚国宰相所杀,沂沭河谷也重新落入了楚国的控制之中(因为当初莒国本来就是为楚国所灭的,所以对于楚国来说,也算是收复失地)。
  楚国在杀掉齐闵王之后,并没有正式宣布占据莒邑(在燕齐两国还在胶着之时,没有必要出这个头),因此莒邑还是以齐国最后据点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上的。不过在齐国复国之后,齐人已经没有力量从楚人手中夺回沂沭河谷乃至瑯琊走廊的控制权了。而楚国在重新沂沭河谷后,如果再想扩张的话,无非是有两个方向,一是越过齐长城,进攻齐国;二是向西,攻击鲁国。前者的难度显然要高于后者。因此在20多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56年,鲁国这个最后的贵族为楚国所灭,鲁国的国君也被迁往“莒”邑,渡过余生了。
  
  正是因为莒邑在齐国的战斗序列中,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也因为即墨城对于燕国占据整个齐国核心区,也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燕齐两国最近博弈的战场,实际上都是围绕着即墨而进行的。如果从战术的角度看,齐国的最后翻盘是具有戏剧性的,因为几百头被烧着尾巴的牛,似乎决定了燕齐两国的命运。不过如果从地缘背景的角度来看,田单和他的火牛们只是抓住了机遇罢了。因为无论是齐并燕,还是燕吞齐,都不是其他诸侯所愿意看到的。因此燕国最后的灭齐行动,非但象开战之初那样,得到其他诸侯的帮助,那些之前的盟友,反而会暗中支持齐国复国。即使燕国攻下了即墨,那些不希望燕国独大的诸侯,也会选择一个齐国贵族作为齐国王室的继承人,进行复国战争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齐国的地缘基础足够雄厚,除了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以外,与周同寿的历史也足以让齐国民众从心理上抗拒燕国的统治(当年齐国侵燕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在内因和外因的共中作用下,都决定了燕国在与齐国进入持久战之后,胜利的天平逐渐向齐国倾斜,而在火牛的协助之下,燕军败退的速度甚至比他们当年攻取七十余座齐国城邑时还要快,齐国也最终复国成功。  
  不过在经历过乐毅破齐之战后,齐国不可避免的丧失了他们在黄河以北的外围控制区,而沂沭河谷也被楚人所控制。至于宋国的土地,齐国更是不做他想。换句话说,齐国已经丧失了成为超级大国的潜力,从此偏安一隅,无意再进入中原争霸了。齐国的这次失败,不仅意味着齐国的衰弱,也意味着秦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从此战国历史从第“诸国乱战”的第二阶段,进入到了秦国以一敌六的第三阶段,中央之国开始真正朝着大一统的目标前进了。
  对于燕国来说,虽然没有达到吞齐的战略目的,但能够将齐国这个一流强国打到差点灭国,也奠定了燕国一流强国的地位。不过如果燕国仅仅是靠祖上传下来的,燕山以南的那些土地,还是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这种单一的地缘结构,也难以支撑燕国进入一流强国的序列。因此燕国也需要找对方向扩张自己的战略纵深,和赵人一样,北面那些为戎狄所占据的土地,成为燕国新的扩张方向。
作者:thomas_zqq 
  我印象中齐襄王在莒称王,如果这里被楚人控制,难道是他是楚立的?且淖齿被齐人所杀,楚的力量应该没那么强大吧。此外,我觉得齐扩张的最佳路线是南下与楚争吴越,而在中原与燕、三晋和好,筑长城,划边界。
  ==========================================================================
  齐闵王在莒时,肯定是受到楚人控制的,并且莒地之所以没有成为燕人攻击的重点,也是因为燕楚之间达成了默契,并非因为楚人在莒地驻扎了多少军队(原因之前已经分析过了)。淖齿之所以敢杀掉齐闵王,也是认为齐国即将为燕所灭,因此急于先下手为强。不过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那样,齐国漫长的历史决定了它的向心力会很强,所以淖齿也马上为齐民所杀。但楚人对沂沭河谷志在必得了,无论是燕胜还是齐胜,如果不想让楚国站在对立面,都不能为了这块边缘地区,和楚人翻脸。
  至于说齐襄王,倒不是楚人所立。不过在他被田单迎回临缁后,齐国已无力再和大国对抗,为了和诸侯修好,那些当年占的外围地区都放弃了,包括河间之地、宋地、泗水一线,沂沭河谷肯定也是交给楚国的了。否则楚国与鲁国之间没有接触面,灭鲁也无从谈起。并且鲁国的末代国君,也是被楚人安排到了莒。
  至于说齐国向江淮发展的问题,应该说是一种方向,但齐人在江淮没有什么优势,过了连云港后也没有有足够防御力的地理单元,给他作跳板(北面还可以河济为跳板)。真的打过去了,也没什么希望占的住,更没有机会打过长江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地缘看中国》(五国伐齐后齐国的衰落与燕国北上扩张)札记(15)
问答:出产孔子的鲁国为什么无法强大却存在很久?
《地缘看中国》之历史篇第二目:《春秋》第三十四回??泓水城濮
战国列国实力消涨与地缘格局逐渐失衡及秦国的统一(2)
春秋就是春秋,战国是战国!
伟大的政治家管仲(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