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chóu)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解:我们心性之法,从古到今都是以没有妄心妄念执着为宗旨作用,没有任何妄相执着为体相,不住止在任何幻相当中为根本。无相就是修一切善对一切境而不执着,无念也就是在一起妄念妄想当中不执着任何一念,无住就是我们的本性真心,他是出生一切而不住一切。

对于法界幻相里面的一切现象,是非对错,等等,都知道万法皆空,都是心生心灭,就没有任何的执取了。念念不住生起自性真心空性,如果过现未念念执着不断,就是妄心妄念执着的牵绊系缚。能与一切境缘万法当中,念念无住生起自性真心,就没有任何障碍,这就是无住生心的根本,也就是本性如是,是一切的根本。

[我此法门,]不是狭窄地指禅宗,是指佛法。[从上以来,]远至三世诸佛,近至释迦牟尼佛。[无念]为用,[无相]为相,[无住]为体,你能悟此三者,整部《六祖坛经》你就悟了。

大家要以《六祖坛经》来修行,也要以这三个宗旨来修行。这三个中〔无念〕最重要,所以说以〔无念〕为宗旨。这三个名词六个字,归纳起来是一个〔无〕字,〔无〕字参透你就大彻大悟。〔无〕字,直接了当的解释就是不要执着。佛法修行的方法就是叫你不要执着,但你偏偏是执着,因为你根深蒂固的观念错了,而且你不是这一辈子错,你已经错很久了。

你的所有烦恼,都叫妄想执着,无明,用〔无〕这个字来破你所有的问题。

什么叫〔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头,无念就是没有妄念。那是什么念?就是正念和净念。妄念就是有念,有念就是有分别对待,你的心有很多的分别。

〔无相〕为法体,法体本来就叫〔无相〕,实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实相,这个〔无相〕就是叫你不要执着这些现象,你现在眼睛所看到的现象,无论一切的人事时地物,都不要执着。

无住为本性,就是你的自性本来就是无住的。你问为什么?因为自性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怎么会住?六祖从体相用来讲都不可以执着,但是你做得到吗?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离〕就是不执着,不可以解释作「离开」。这个〔离〕就是说你面对所有的现象,你不应该执着。为什么?因为这个现象并不是真实的。

有的人学佛法,他学得不对,不是执着,就是什么都不要,这叫落两边,完全没有智慧。你学了佛,智慧没有开,比没有学更糟糕,因为绑手绑脚。

做个譬喻,天上有一片彩云,这片彩云你要去追逐它,你追不到,纵使让你追到了,你也留不住它。这片彩云代表你这一辈子想要追求的所有一切,你努力一辈子,就是为了去追求天上那一片彩云。学了佛法之后,你说:「我不要去追了。」这样也不对。或者你说:「我干脆眼睛闭起来不要看。」就有人这么傻,那你长眼睛做什么!所以,不看也不对,追它也不对。你有了智慧,就知道一切如梦幻泡影,你知道诸行无常。应该怎样呢?你应该静静地欣赏那一片彩云,你当下在欣赏它,这是实际的,你有受用;欣赏它,但是不要去执着它,这样叫「做而不做」。你真的能懂这个譬喻,人生很多问题就能够解开。

就是什么事情你都要做,但是都不执着,因为不执着了,你反而会做得很好,因为不执着心很清净,可以心平气和,可以冷静处理很多事,这就是一种智慧。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念〕偏向于内心。你不要去执着你内在那些念头,否则你必然起烦恼。心遇到境界,对境心当然会起,你就让它起来,让它产生作用,好好地用。要「善用其心」就行了,心念起来用过了就过去了,不执着就行了。

【无住者,人之本性。】〔人之本性〕就是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本来是无住的。心的用相体,归纳起来就是那颗心。为什么佛法又叫心法?它东谈西谈都在谈你那颗心性本体。

[世间善恶好丑,]意。[冤之与亲,]身。[言语触刺欺争,]口。谈修行常讲戒定慧,身口意。你要注意你的身口意,否则它们会造无量无边的罪过。

[并将为空,]当别人无论是怎么对待你,都是缘起而形成,缘起的本质就是性〔空〕。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境界,看到世间的人用身口意这样来对待你,你应该怎么应对呢?没有欺负我的人,没有被欺负的我,没有被欺负争执的事,都是缘起性空。

[不思酬害,]如果你没有体悟到缘起性空,你一定会反击的。如果你体悟到空,谁能伤害你?就好像我们拿万箭去射虚空,任何一支箭都没有办法射到。因为自性本来无一物,所以并将为空。你要用这样的角度去体悟你的自性,这样你就是无敌超人。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一直想着他。若是你〔思前境〕,就是一直在想那件事情,想之前你对我怎样,一直想一直想,就越想越气,对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对某个人一直怀恨或排斥呢?这样最直接的就是伤到你自己。当想别人对你不好,第一个倒楣的就是自己。

【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抓着不放,不要被你的念头所绑,这样你就能够体悟到什么叫无住。从这里好好地去体悟,渐渐就能够契入你生命的本质,去了解你的佛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以戒执身,不行非礼。以定摄心,不起妄念。以慧断惑,明见本性。
心无造作修止
《普照禅师修心诀》直讲(八)
如何“禅”?
过这样的七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