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分化你的对手?这4招,2阳2阴,屡试不爽!

《资治通鉴》第四卷

周纪四 周赧王三十一年(丁丑,公元前284年)


【原文+译文】

原文1:燕师乘胜长驱,齐城皆望风奔溃。乐毅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

译文1:燕国军队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大小城市望风崩溃。乐毅整肃燕军纪律,禁止侵掠,寻访齐国的隐士高人,致以荣誉礼待。还放宽人民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恢复齐国旧的良好传统,齐国人民都十分喜悦。

原文2:祀桓公、管仲于郊,表贤者之闾,封王之墓。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馀人。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译文2:他还亲至城郊祭祀齐桓公、管仲,表彰齐国的贤良人才,赐封修治王的陵墓。经过收敛人心,齐国人接受燕国所封君号、领取俸禄的有二十余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之内,燕军攻下齐国七十余座城,都设立郡县治理

【解析】

之前分析过乐毅和剧辛各自的想法,燕国在乐毅的带领下在齐国境内长驱直入,攻占的齐国国都临淄。俗话,马上打天下容易,马上治天下难。齐国怎么治理?

时间往前看,当年齐宣王打下了燕国,本来情况非常好,但是因为执行的策略不当,一手好牌打的稀碎,造成燕国境内爆发大规模反齐动乱,在诸国干涉之后退兵。

如果乐毅采取和齐宣王同样的策略,必然会重蹈齐宣王覆辙。

而乐毅治理齐国存在2个方面的难题:

1.力量不均衡

首先燕国国力不如齐国,但是现在却占领了齐国绝大多数地方,这注定燕国在齐国的守备力量只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

《资治通鉴》中就这样写了,“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泰山以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以抚千乘:中军据临淄而镇齐都。”

大城市是把握住了,但是乡村却管不到。所以说,燕国对齐国控制力有限。

2.体系没打乱

虽然五国联军在济水西打败了齐国主力,但是后面因为乐毅长途奔袭,造成齐王逃跑。

齐国其他地方基本上是望风而降,并没有爆发太多攻城战。可以说齐国不少城池并没有受到伤害,经济人口实力依然存在。

甚至来说,原来齐国对民间的控制体系依然存在。而这些人并没有受到乐毅的清洗,依然对齐国民众有极强的掌控力。

而这两者结合起来,直接带来的效果就是,燕国策略出错,那么齐国爆发出的反抗力量将彻底把燕国的军队淹没。

所以,乐毅的治齐对策注定不能用暴力,而是要用软刀子进行拉拢和分化,施行以齐治齐。

如果说之前对齐国的战争,整个齐国上下都是敌人,而通过把齐王和齐国上下进行切割,齐国上下就变成了可以争取的对象。

乐毅是怎么做的呢?

1.分割

之前的文章中提过,乐毅打齐王,不打齐国人民。

这就像毛主席以前题过的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乐毅也是如此。燕国和齐国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齐王和齐国的败类。

试问,谁会站出来说自己是齐国败类呢?没有!

如果说,乐毅把敌人设定为齐国上下,那么燕国在齐国到处都是敌人,但是如果像上面这样设定,敌人就是一小撮。同时,也让大部分齐国百姓对燕国放下警惕和仇恨。

2.维持现状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如果想要同化,那么就要移风易俗。而历朝历代移风易俗的行为,无一不在当时遭受到极强的反对。

乐毅并没有在齐国急着去齐国化,而是“除其暴令,修其旧政,齐民喜悦。”而是先回复到以前的状态。维护齐国上下的传统。

这就如同,单位来了一个新领导,他虽然想改革,但是依然尊重你的工作习惯,表示展示不变动。或许你未必会感激他,最起码你对他会有一定好感,至少不反感。

3.以敌制敌 树立榜样

乐毅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就算想要管理齐国从燕国本土抽调官员到齐国,也会面临水土不服、数量不足的问题。

所以乐毅换了一个办法,以齐治齐,任用、提拔齐国那些亲燕人士来治理齐国,并给他们高官厚禄,让他们成为自己在齐国的代言人

“齐人食邑于燕者二十馀君,有爵位于蓟者百有馀人。”齐人管齐人,但是做燕国的官,拿燕国的俸禄。那么这个齐人算是谁的人呢?肯定是燕国的人,但是相比用燕国人管齐人,用齐人不会给齐人一种被占领的感觉,矛盾会小不少。

这些人的存在,不但让燕国管理齐国的成本大大下降,而且还能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让更多的齐国人愿意和燕国合作。

这一条,不光是古代这样做,就算是在近代、现代,依然是很常见。

尤其是在二战,我不说你们也明白。

4.利益分割

齐王为什么在齐国不得统治,原因有很多,总结一点就是太能折腾,让齐国上下得不到好处。

所以。现在燕国来了,能够吸取齐国的利益,燕国可以点都不剩全部掠夺走。但是如果要长期占领,那就要获得齐国上下的支持。

因此乐毅“宽其赋敛”,其实就是少交税,非常直接的让齐国上下获利。反正是慷他人之慨,自己不过少拿一点,让齐国上下从战争的受害者,转变为战争的获利者。

拿了燕国的好处,实际上是分了齐王的利益,那么就要占到燕国这边,万一齐王回来了,搞清算,谁都跑不了。于是就要支持乐毅、支持燕国。

这一点,懂的人一看就明白,不说破!

5.态度尊重

齐国的宫室由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天子册封的姜子牙后代。一部分是陈完的后代。

前者是正统,后者是篡位后获得周天子册封。乐毅到了齐国,几次齐桓公、管仲。这两个人都是齐国上下崇拜的人物。

乐毅这个态度,更多的是表示对齐国的尊重,此举能够拉拢不少人性。这就像满清入主中原后,修了关帝庙、册封了孔子一个道理。通过这些举动来获得认同。

【启发】

如果是个人与个人的博弈,那么这段材料基本上对你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但是如果是组织与组织的博弈,想要获胜,如何从对手内部入手,分化瓦解他们的内部,这就要下一点功夫了。

今天只讨论简单的如何拉拢问题,至于什么样的人可以拉拢。

《十一家注解孙子兵法》中,杜牧就提出了七种人可以作为内间拉拢利用(用间篇),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感兴趣的自己可以看一看。

1.分化(阳)

为什么对方组织内部的成员要联合起来和你对抗?因为他们觉得,你想战胜他们,伤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要自保,甚至组织起来把你灭掉。

所以这个时候,你在说服拉拢其中某一个人时,就要给他灌输,你不是针对他,而是针对他们组织中的某几个人。

让他觉得其实你做的那些事情和他无关,降低对他你抗拒。

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人性使然,纵然是唇亡齿寒,也是愿意当下赌一把侥幸。

2.拉拢(阴)

不过,空口说白话谁都会,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你怎么证明你的确不是针对他?其实也简单,关于涉及到他利益的,你可以保证维持现状,不予以破坏。

有了这层保证,基本上就能促使合作的可能。

3.让渡(阴)

那么,如何拉对方进入到自己的阵营?

前面两个不过是安心丸、定心针,关键还要给出更大的利益让他东西,觉得跟着你干更好。

毕竟,财帛动人心。

4.榜样(阳)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你成功拉拢了一个,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拿着这个榜样去说服其他人。

因为人都是从众的。大多数人怕枪打出头鸟的,总想看看别人做了怎么样自己再做。

当已经有人对你输诚了,其他人的心理负担会减小,会觉得既然他做了那么我也做吧,于是都是转向过来。一定要善用榜样和个例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毅不愧是诸葛亮的偶像,先得齐国民心再取齐国土地!
田单列传
燕昭王:谛造燕国最为辉煌的时代(3)
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管仲是贤相,那乐毅是什么人
乐毅破齐--《资治通鉴》笔记《历史的血痕》(54)
乐毅拿下齐国七十城,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原来多亏此国帮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