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痔疮掩盖的肠癌信号-头条网

“一便血就认为是痔疮,这是目前国人对肛肠类疾病认识上的最大误区!”原天津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圣马克医院院长马东旺教授说,无痛便血是肠癌的早期信号,但“十人九痔”的说法让民众忽视了这一潜在杀手。

据统计,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3-4位,还在逐年上升,增长速度约为每年4.2%,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中国大约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为大肠癌高发区。而我国8成以上的肠癌患者在初期曾被误诊为痔疮。

虽然痔疮、肛裂、肠炎、肠癌等都可导致便血,但只要用心观察,还是能发现其中的差别。马东旺教授介绍,痔疮便血往往是手纸沾血或排便时滴血,一般没有疼痛;肛裂便血伴有剧烈疼痛,但出血量较少,滴于粪便表面不与粪便相混。肠癌出血则多是粪便摩擦所致,血色深或有粘液,位置越近肛门,颜色越红。

“肠癌到了中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肿瘤在升结肠处,通常会导致贫血、乏力等,如果在降结肠处,多容易发生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马东旺说,便血是肠癌患者最早出现的,如果是直肠癌或靠近直肠的肿瘤还伴有排便次数增多、肛门有垂坠感等直肠刺激症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生存率。马东旺教授建议,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应该接受肠癌筛查,“筛查的目的在于早诊早治,更重要的是发现癌前期病变,因为约80%的大肠癌是由肠道息肉演变而来,从肠道息肉演变成恶性肿瘤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早期发现和处理癌前病变就能显著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另外,大约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大肠癌患者是遗传因素所致。家族中有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患病史的人,其患大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高而且较散发性大肠癌发病年龄早,因此,这类人群要养成提早定期体检的习惯。

凡标注来源为“健康时报”或“健康时报网”的稿件均属健康时报社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为“健康时报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常放屁是肠癌的预警吗?医生说:这6个症状才是肠癌信号
它是医生眼里的“傻子癌”,每年却有20万人因它丧命,错过早期信号真实太冤了!
有些人,过了30岁再去做肠镜,可能已经晚了
父女俩双双确诊癌症!身体早已发出求救信号,却没被当回事!必须引以为戒
大便有血,是痔疮还是癌?记住这三个区别,早早抓住肠癌信号
肠癌的七大信号和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