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曾国藩身上看到的底层逻辑

身在祖辈五六百年无读书人,更无官爵的家族里,曾国藩如何仅靠一人之力,一度打破升迁记录,快速升迁呢?与父亲齐齐上阵参加应试,六次都未能考得秀才,可见资质并无过人之处,父亲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曾国藩不但没有达到理想成绩还成为了反面教材,一度成为笑柄,遭人议论不断。

曾国藩的经历,让我看到,一个普通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逆袭的,即使不是天生聪明,努力是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就如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不如兔子跑得快,但是脚踏实地朝目标行进,也可以超越对手,到达目的地。

****基础与技巧

七年里,与父亲一起赶考,六次落榜,一次次失落一次次奋起直追,直到父子的第六次一起上阵,父亲终于考上秀才,曾国潘在榜上查找自己名字时,却发现另一篇告示上,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

悬台批责,即是反面批评榜。

原来每次考试后,考官都会拿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点评,有正面及反面的教材。而曾国藩这次的文章正是在反面教材上。

主考官点评:文笔尚可,道理不通。

在当时来说,文笔不通是非常严重的批评,一下子,曾国藩出了名,同时,对曾国藩刺激也非常大,回家后,任由家人给父亲操办庆祝宴,自己一头扎进书房,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曾国藩5岁启蒙,8岁已读完五经,九岁学作八股文,年仅十四岁,就开始了科场生涯。

曾国藩知道自己并不聪明,但很用功,在父亲的教导下,所学的知识都牢牢掌握才开始新的知识,即是多数知识通过死记硬背获取,这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局限了他的灵性。

再看其它文章以及对比过后,曾国藩大致摸索出自己失败的原因,文章不够大气,在格局上过于拘谨。通过这一次的失败反思,他终于准备好了第七次考试,并且考过了秀才。

知识的储备重要,必要时技巧更重要,在错误中学习,思考,比死记硬背更事半功倍。

****自卑与短处

曾国藩考秀才之前应试知识在其父亲引导打下扎实基础,发现考试技巧后,更是势如破竹的成长,一路过关斩将,一直升至翰林院。而到了翰林院,他的知识网更是如大树般的开枝散叶。

漫长的九年考试生涯过去,然而到了人才济济的翰林院,开始傲慢的曾国藩慢慢发现了自己的短处。

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较为轻松,主要是每周抽出一两天时间学习以应试,其余时间都可自由支配,例如交友,外出活动之类。

在与其他人社交的过程中,曾国藩发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差距,别人对于课外的知识能信手拈来,各类书籍多少能谈论一二,深入讨论,更不乏侃侃而谈者,同时,才识广泛的翰林院同学们,气质上曾国藩截然不同,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有读书带来的自信与格局,举手投足间都能显现读书人的书卷气与才智,翰林院的读书人更是作学者风范,大儒本色。而曾国藩多来年,所读的书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全部精力都投入与考试有关的应试教材,并未做到广泛阅读不同各类的书籍,这也是他到了翰林院不够大气甚至土气的原因。

就连最普通读书人生收藏的书籍,竟也未曾阅读过。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大雨住蒋家。蒋颇有藏书。是日阅余所未见书,有《坚瓠集》《归震川古文》、钟伯严选《汉魏丛书》及诸种杂书。”

其中《归震川古文》是一般秀才都读过的书籍。曾国藩感觉到自己才疏学浅,眼界狭隘。

与翰林府的人接触过后,曾国潘发现了自己的格局与眼界不如他人,这令他自卑,同时也有了学习的动力,他开始真正做计划,比起以前的三天打网的计划,他真正地落实下来。

开始涉猎其它各类书籍后,曾国藩阅读了王明阳的《传习录》,内心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王明阳的格局与眼界折服,曾国藩决定洗刷自己的粗鄙之气,如何做呢,做圣人。

曾国藩故居

****自我管理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傲慢,好色,有着和平常人一样的性格上的缺点,却有了和平常人不一样的理想,他想当圣人。

他开始广泛读书,也是读书才他明白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大政治家,文学家或圣人,也是普通人可以一步步达到的高度,他开始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自我管理,向圣人行进。

对于自己的过往的喜好,他通通“抹杀”。

曾国藩诗文集

他喜欢看杀人,曾国藩住宅不远处是刑场,经常有人在那里被处刑,他常常和三五朋友一起去看行刑。

他好色。听说有朋友新纳的妾长得漂亮,就会借故到朋友家,以一睹芳容,到富人朋友家,看到姬妾如云,更是大饱眼福,回到家后在日记中暗骂、批评自己。

他也傲慢,虚伪。对于朋友或他人拿来文章请教,明明知道水平一般,还是故作赞扬,最后还有意摆弄自己的学问,以彰显自己的才识过人。

定下圣人目标后,曾国藩开始认真正式地写日记,坚持每天写日记并落实每天的计划。

曾国藩故居

在日记中给每天自己的标准:早起;静坐半小时;读书不二(风雨不改坚持读书,且读完一本才能读下一步);慎言;养生节欲节食;记录与朋友聊天一篇。

还有每个月写几篇文章,练字,天黑不出门等。

严格执行这些准则,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越来越强,对于计划落实到底,对自己曾经的爱好也开始了克制,甚至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改正。他好色好热闹,不再与朋友到刑场看杀人,每次动了苗头,都要在日记里写下来,批评一番,在日记里对于自己那些好色“犯规”的事件,感到羞耻,仅看了一眼好看的妇人,在日记里都写下来责备,不能容忍自己的“色心”,甚至与夫人的恩爱生活,也会评判自己不够克制,放纵欲望。

写日记只是一小步,日记的内容以及形式也非常重要。在细节上反思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自省不够,还需要他人监督。曾国藩会把自己的日记交给朋友们传阅,相当于现在的微信圈,可见决心之大。

曾国藩书法

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曾国藩对于自己的为人处事上,性格方面都往正面的方向展开,是肉眼可见的进步,朋友们都感受到了曾国藩的变化,已经不是从前那位傲慢虚伪的人。

他的这些自我管理条例,不仅仅使他自我改变,还令他在大考中脱颖而出,官职步步高升,得到了重臣和道光皇帝赏识,更是有多次被皇帝召见,与皇帝交谈的机会。

这些曾国藩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达到目标,需要付出行动,坚持不懈,才能离目标更近一些。

曾国藩奏稿

很少有人能完全开发自己的潜能,但至少最大程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可能性,达到更高一层的高度,过程中或许会受挫,或许会失败,也总比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要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传》讲解第1期:七次科考终于得偿所愿,定下志向始终坚持不懈
解读《曾国藩传》2、从“庸人”向“圣人”的蜕变
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何才能登峰造极?
曾国藩:倔强二字,却不可少
曾国藩:普通人总喜欢找捷径,高手都在苦练基本功
《曾国藩传》:从笨人到圣人,曾国藩将这一个字,做到了极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