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00年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内六十五天被围期间的临时墓地在哪里?

1900年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内六十五天被围期间的临时墓地在哪里?

十九世纪末,大清政治腐败,江山风雨飘摇,京津一带因天灾人祸,掀起一场顺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1900年初起大量的义和团拳民进京,采取了一系列的逐步升级行动,最后发展到对东交民巷外国使团的围剿,驻京各国使馆内缺少军事人员,动员了各种力量,一些“志愿兵”成为阻击前沿的中坚力量。在这场血雨腥风,火力全开,攻守鏖战中,洋人和避难的教民均有伤亡。因战事处于对峙阶段时,阵亡者的尸体无法外运,只能就地入葬,当时在使馆区内有三处主要“临时墓地”:德国公使馆内,俄国公使馆内和英国公使馆内。其中英国公使馆内的墓地相对较大。

01和图02 是同一张照片,不同的出处,标注为: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被围时期的墓地( Graveyard set aside during the siege of the Legation Quarter, Peking)。后来有文提到“英国公使馆内临时墓地”,似乎也被认可,至于“临时墓地”在英国公使馆内的具体位置,未见提及,从证据上讲,是一个缺憾。

  

表现1900年东交民巷使馆区被围期间的老照片主要被英国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博物馆收藏,通过各张照片内在的关联,不难确认出英国公使馆内临时墓地的准确位置。

以图02为例:墓地两边靠院墙,墙角处有棵小树,侧边墙中部靠墙有棵稍大的树。从底墙算起共有三排,粗概辨认,以坟边框和坟包估计,靠墙的第一排有墓五座,第二排六座,第三排六座。这些局部细节是辨认照片关联的主要依据。其中靠墙角的十字架(图03)和第二排左起第三座坟(图04),根据细节找到近景照片。

  

从图04中背景二层楼中檐廊窗的造型,找到另一张表现背景楼更大的照片(图05)

图05 注有:解围后英国公使馆院内。图中标有“4”和“5”的“临时墓碑”就是图4中的两块。

根据图05背景的楼,找到该楼的另一侧(图06)。

 图06标注为“英国公使馆一秘寓所”(First Secretary's House - British Legation)。

1900年之前英国公使馆内有三栋两层小楼,局部结构各有特点,不难辨认,一秘寓所和二秘寓所相邻(图07:一秘和二秘寓所。可参看后面图11“地图”)。

  图07中“一秘寓所”是二层楼(后称“一秘楼”)。只有靠御河边的“一秘楼”具有图05中的特点(图08。Imperial Canal and British Legation, Peking  北京御河和英国公使馆)。

08、图09(北京御河和英国公使馆局部。黎芳。1879年)和图10 (【法】谢满禄。拍摄时间:1880年-1884年)为1900年前“一秘楼”的照片,由此,可以看出“一秘楼”南边的空间并不大。而参看了图11(1900年中国北京被围期间的东交民巷外国使团防御示意图 Defence of Foreign Legations Peking,China)的“地图”后,就会发现,那里还是有容纳这块墓地的空间,并能提供“临时墓地”照片中的背景(图11.一秘楼前标出临时墓地位置)。


  

  

  

  


12是一张1900年8月14日英国公使馆解围后拍摄的照片:楼前的“堡垒”刚刚清理干净,图左靠边能看到图05中“5”的木墓碑(盖着“树枝”)

  在英国公使馆内进行战后清理中,“临时墓地”中坟也相继迁走。 图13 是在“一秘楼”上俯拍的“临时墓地”,不难发现其中几座坟已迁走。

  

不知英国公使馆内的“临时墓地”何时彻底消失的。在一张1903年拍摄的照片中(图14),“一秘楼”南边已是整洁的草坪。

 

“1900年六十五天围攻”在英国公使馆内留下的痕迹很快被清理。只留下东北角围墙外的一堵墙,上面铭刻着:Lest We Forget(永世不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道冷菜配方,一图一秘笺,快收藏了
东交民巷现存最早的使馆建筑,英式风格却是日本公使馆
探秘‖东交民巷使馆群(区)之英国使馆
北京城的清朝王府之——淳亲王府及历代王爷的传奇人生
无数的使馆曾在此矗立——东交民巷
老北京胡同多如牛毛,这一条的故事最荡气回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