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类经》 六卷 【脉色类】二十九、阴阳虚搏病候死期
《类经》 六卷 【脉色类
二十九、阴阳虚搏病候死期
       (素问阴阳别论)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注见前二十三。)阴阳虚,肠辟死。(阴阳虚者,尺寸俱虚也。肠辟,利脓血也。胃气不留,魄门不禁,而阴阳虚者,脏气竭也,故死。通评虚实论曰:滑大者曰生,悬涩者曰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阳言脉体,阴言脉位。汗液属阴而阳加于阴,阴气泄矣,故阴脉多阳者多汗。)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虚者,沉取不足。阳搏者,浮取有余。阳实阴虚,故为内崩失血之证。)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三阴,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也。搏即真藏之击搏也。二十日者,脾肺成数之余也。夜半阴极,气尽故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二阴,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也。十三日者,心肾之成数也。夕时者,阴阳相半,水火分争之会也。)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一阴,手厥阴心主、足厥阴肝也。十日者,肝心生成之数也。平旦者,木火王极而邪更甚,故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阳,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也。水一火二,故死在三日。其死之速者,以既搏且鼓,阳邪之盛极也。)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三阴三阳,脾肺小肠膀胱也。四脏俱搏则上下俱病,故在上则心腹胀满,至于发尽。发尽者,胀之极也。在下则不得隐曲,阴道不利也。四脏俱病,惟以胃气为主,土数五,五数尽而死矣。)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二阳,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也。十日者、肠胃生数之余也。此篇独缺一阳搏者,必脱简也。六经次序义,详疾病类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名医汇粹(8)
朱燕中 | 《黄帝内经》之经脉的奥秘解析
上卷 素问篇 阴阳别论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学习心得之一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
从“开阖枢”理论谈三阴三阳经脉的命名规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