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机的理论

  动机是一个较古老的研究课题,已经有百多年的研究历史。人们对动机的实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

  一、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人心理学的。19 世纪末、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如蜘蛛织网和海狸筑坝等,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行为。

  本能论(instincttheory)在动机心理学中曾一度占统治地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James, 1890)。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克杜格尔(W. McDouall, 1871一1938)。 他系统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他认为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McDougall, 1926)。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它不能确切地解释行为的原因。本能论对人类行为的解释是一种循环论证的过程,如为什么人会有攻击行为?回答是人有攻击本能。你怎么知道人类有这种本能呢?回答是人有各种攻击性行为。另外,本能论列举的许多本能行为(如自信、自卑等),实际上是在学习、经验及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本能论虽然受到批评,但仍在一些领域占统治地位。一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它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是由人类生来固有的本能驱力决定的,这种本能驱力使人类产生一种紧张状态,驱使人采取行动,并通过消除紧张来获得满足。精神分析理论还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是生的本能与死亡本能,它们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动力。另一个是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生来固有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决定的。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一批习性学家再度爆发出对本能行为的研究热情。他们主要探讨控制本能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感觉输入机制、特定刺激、学习的作用和中枢机制等,企图揭示影响动物行为的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驱力理论

  由于本能论在解释人类行为时产生了困难,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 Wood worth, 1869一 1962) 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drive) 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以后,赫尔(C.L. Hull, 1884一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drive reduetion theory) (Hull, 1943)。 他假定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喊少驱力。赫尔的理论适用于解释生物的机能,例如吃、喝、睡眠和性行为等。剥夺食物会产生饿(驱力),它推动个体寻找食物和产生吃的行为,进而使驱力减少。随后,赫尔又提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他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赫尔认为,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

  赫尔认为,驱力(D)、 习惯强度(H)和抑制(I) 共同决定了一个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P=DXH-I

  但是,驱力减少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行为,如什么力量激发了过量的强制性的进食行为?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宵达且地工作?为什么政治家在监狱里可以绝食数日?因为在这些行为中,人的驱力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

  三、唤醒理论

  人类的活动常常不是为了减少驱力,而是要增加驱力,如努力探究新的环境,参加惊险竞技比赛等。针对人类的这种行为,赫布(Hebb, 1949) 和柏林(Berlyne, 1960)等人提出了唤醒理论(atousal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水平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optimel arousal level),而对于过低或过高的刺激,个体是不喜欢的。

  研究表明,当人们进入感觉剥夺状态,如蒙上眼睛,塞上耳朵,不能移动,或者进入相当单调的情景时,他们会变得烦躁和渴望刺激。研究还表明,当在强烈光线或噪音的作用下,人们会尽量使自己降低到一种低的唤醒水平上(Bexton, Heron, & Scott,1954)。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一天后,回到家里总喜欢放点爵士乐兴奋一下;而负责管理三百多个孩子的老师在兴奋了一天之后,回到家里常常愿意安静一点。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个原理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研究发现,每一个体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高于这个水平时就需要减少刺激,低于这个水平时就需要增加剌激。刺激水平和偏好之间的关系是一条倒U形曲线。

  第二个原理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缴能使唤醒水平降低。例如,一首新的流行歌曲,大家很爱听,人人都唱它,它的唤醒水平是最佳的。以后,经过多次重复,人们就会厌烦它,由它引起的激活水平就降低了。过了几年,人们又唱了起来,变得很好听,这首歌曲的唤醒水平又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第三个原理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研究表明,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于复杂的刺激。如有经验的音乐爱好者喜欢欣赏复杂的音乐。经验也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组织刺激。例如,初学国际象棋的人,在考虑一个战术时, 需要32步;而有经验的人则将32步组成为一步。

  四、诱因理论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厂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人们提出了诱因概念。诱因(inducernent)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例如,诱人的美食激发人的进食欲望;漂亮的时装引起人的购买欲;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人的成就需要。诱因可以是物质的,如食物、时装等,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和情境,如获得名誉、地位等。凡是人们希望得到的、有吸引力的刺激都可能成为诱因。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困、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

  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变量, 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他修改了自己的公式,在其中增加了诱因动机(K):

  P=DXHXK- I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近年来,动机的认知理论成为深受人们重视的一种动机理论。

  (一)期待价值理论

  动机的期待价值理论是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月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Tolman, 1932)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u-S2) 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R-S2)。 如看见闪电(S1),就期待雷声(S2), 这是由刺激引起的期待;平时努力学习(S1-R), 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S2), 这是由反应引起的期待。期待(expetancy)是重要的,它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atribution)。

  海德(Heider, 1958)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寻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的奖励与惩罚、运气等。海德还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的概念,并把人分为内控型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成败是由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外控型的人则认为成败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Rotter, 1966)。

  韦纳(Weiner, 1971) 系统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证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韦纳也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根据这几个维度,韦纳(1972)提出了下列归因模式(Weiner, 1972), 韦纳(1972) 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如果一个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人们一般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和运气等;如果新结果与过去的结果一致,人们一般归因于稳定的因素,如任务难度和能力等。这种归因会使人们对下一次的行为结果产生预期。具体说,如果将成就行为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人们会预期结果与上一次不一致;如果归因为稳定因素,人们就会预期结果可能与上一次一致。

  同时,韦纳还发现,归因会使人出现情绪反应。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在成功时会感到满意和自豪,在失败时会感到内疚和羞愧。但是,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产生太突然的情绪反应。近20年来,他对情绪的动力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Weiner, 1986)。

  (三)自我功效论

  班杜拉(Bandura, 1977) 的自我功效论是另一种动机的认知理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抉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如相信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做作业就会取得好的成绩。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self-eficacy)。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班杜拉还认为,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的基础上。一是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成功的经验往往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二是替代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对自我功效感也有重要的作用。如看到与自己水半差不多的人考上了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三是言语说服。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和激励等也可能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四是情绪唤起,正情绪可以增强自我效能感,负情绪则会减弱自我效能感。总之,班杜拉(1994)强调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要维度。

  (四)成就目标理论

  在早期的动机研究中,目标(goal) 被认为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关于目标本身的特性,以及这些特性对动机的影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一批学者以目标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目标结构为核心的目标理论(goal theory),并使之成为90年代动机研究的一个热点。

  什么是目标?目前仍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认为,目标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locke & Latham, 1994; Bandura, Schunk, 1981)。 如学生提出期末考试的成绩要达到优秀的标准,工人提出年终要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等,这些就是学习或生产的目标。

  成就目标理论(achievement goal theory) 是由德韦克等人(Dweck et al., 1988)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如有些个体会将成就情境看做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并把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和发展能力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另一些个体则将成就情境看做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检验的例量,他们关心怎样去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避免得到低的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四章学习动机 - 中华心理学习网
第七章 学习动机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二学习动机辅导(上)
关于动机的概念解读
社会心理学之社会动机
激励(词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