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樱花下的炮弹

奈良有一个不大的神社,名为冰室神社,据说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710年,日本迁都奈良平城京,由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的奈良时代,此时,从丝绸之路及中国传来的多种文化与日本古代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日本文化与精神的基础。文化的兴盛导致奢靡的风气,为了满足贵族们的需要,日本工匠在吉城川上游,春日山的山麓建造了贮藏冰块的场所,并开始有了相关祭神活动,至今,来自全国的制冰业人士每年都会定期列队来此,在神前敬献“鲤鱼跳龙门”等冰雕和冰柱等。所谓奈良的“献冰祭”便是来源于此。而这个献祭的地方,就是冰室神社。时至今日,冰室神社依然车水马龙,但人们到这里,大多不是为了祭祀,而是冲着这里一棵四百年的巨型枝垂樱而来的。



游人们来到这里,大多要拍这棵樱树,中国来的游客也很多
4月14日,我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也是樱花盛开的情景,但我却不是来看花的。这次来,是要寻访存在这座神社中的一枚炮弹 -- 原属于北洋水师战舰的炮弹。大多数中国游客并不知道这里还有如此一样与我们颇有关联的遗迹,更谈不上凭吊了.按照记载,它应该就放置在这座神社的拜殿外面。但在此前寻访北洋水师遗物的过程中,尚未到过此处.

冰室神社位置图
由于樱树在侧面的院子中,这里颇为冷清。而这枚炮弹,很容易就找到了.

拜殿侧面的炮弹


这应该是一枚305毫米实心弹,也是北洋水师所使用的最大口径炮弹,平时应当作教练弹使用


在炮弹附近,有一块手书木牌,揭示了这枚炮弹的身份 -- 明治二十七年定远或镇远德国克虏伯制320炮弹(实际应为305毫米)

北洋水师定远级装甲舰,包括定远舰和镇远舰,是甲午战争中,中国舰队的主力战舰

关于这颗炮弹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说明牌上没有记载,询问神社的人,一个说可能是战前曾到此处求神保佑的官兵送来献祭的,一个说是不是炮弹是冰冷的,和冰室神社的"冰"同性,所以放在这里呢?看来,他们也不知道答案。

但那段短短的说明,却让我看到了这发炮弹背后的故事。

那段说明中,有两个特别的线索 --

第一,日方分不清这颗炮弹来自定远还是镇远

第二,该炮弹明治二十七年被送来神社。明治二十七年即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


萨苏和冰室神社中的炮弹合影

第二条线索会很令我们困惑 -- 甲午战争中,由于北洋水师的弹药库和基地威海卫陷落,日军的确缴获到一批定远和镇远主炮炮弹,但是威海卫是在明治二十八年,也就是1895年才陷落的,日军如何能在前一年就拿到定远或镇远的主炮炮弹呢?

一种可能是在旅顺的弹药库中缴获,但由于旅顺是在1894年11月21日失陷的,此后辽东日军忙于在海城,田庄台和牛庄等地与宋庆等军交战,似无可能在战事未毕的情况下专程送炮弹到一个神社还愿。

另一种可能,则是这发炮弹属于1894年9月17日大东沟海战中,北洋舰队击中日舰的一发。这也符合了日军不知其来自定远还是镇远的第一条线索。

不过,作为一发教练弹,怎么会在海战中被使用来作战呢?这次海战中北洋水师的弹药问题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经过多次讨论,最终,钟琳先生在《北洋水师弹药供应问题》一文,用翔实的史料证明,由于清廷官僚体制运作迟缓,备战仓促,造成海战开始时大批弹药仍在大沽等地待运。大东沟海战前,定远,镇远两舰可以使用的主炮爆破弹,不过两百余枚。考虑到需要在刘公岛保持一定库存,实际八门主炮,每门炮只有大约十五发炮弹可用,战斗中不够支撑两个小时!

实战的五个小时中,两舰主炮一共发射炮弹214发,除了这些爆破弹以外,都是用教练弹充当穿甲弹使用了。

定镇两舰的305毫米爆破弹威力强大,曾有命中松岛一发,导致其死伤近百人,军舰倾侧,被迫撤离战场的战绩。但是,教练弹充当的穿甲弹,只有中世纪实心炮弹的威力,几乎没有给日军造成什么致命的威胁。战斗进行到三个小时,洋员马吉芬记载“‘镇远’六吋炮(150毫米口径火炮)的一百四十八发炮弹已经打光,剩下的只有十二吋炮(305毫米口径火炮)用的穿甲弹二十五发,榴弹则一发没有。‘定远’也陷于同一悲境。再过三十分钟,我们的弹药将全部用尽,只好被敌人制于死命。因为敌舰是能行驶十七节,而且操纵自如的块船。对此,要想以我迟缓的巨舰进行冲撞是不可能的。我们虽注意射击,但现在已无一枚榴弹,不能予敌以多大危害。”

此时,战场上“定远”,“镇远”独自与日本舰队主力对抗,构成了一幅极不对称的画面。白色的日本军舰在不断地开火,唯恐射速还不够高,显得杀气腾腾;艘中国铁甲舰则不断被击中起火,“药弹狂飞,不离左右”,却仍然势如泰山,岿然屹立,缓慢但有节奏地发炮进行还击,显得异常的坚强、执着。曾和中国海军史研究会陈悦会长讨论过这一问题,他引据史料告诉我,打光了开花弹后,绝望的清军炮手把所有的炮弹射向了日舰的吃水线处,希望有一发能碰巧损毁敌舰的水下船体,将其击沉。日舰很多中弹都在水线附近,可惜中国炮手的运气还是不够好。

这发存在奈良的炮弹,头部后方有多处摩擦的痕迹,弹体上还有一道沉重的划痕 -- 那很可能是击中日本军舰的船体时发生的形变,否则纯钢的教练弹 - 穿甲弹,恐怕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它造成这样的划伤。也许,它就是当时中国炮手绝望中发出的一弹吧。

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可能了解当时“定远”、“镇远”上中国军官的作战意图,但从艘军舰始坚持向西南方向运动的情况来看,他们已经身处险境时,似乎还在努力把日本军舰往尽量远离路军登陆地点大东沟的方向引导,然而这种为了完成护送陆军的使命而不顾自我安危的技术细节,长久以来却往往被忽视。

一时,在这樱花怒放的花荫下,却仿佛闻到了一百多年前的硝烟。

不经意间,在炮弹的脚下发现了一个锈蚀的铜铃,也许是某个时代大殿飞檐上的风铃。我把它拾起来,用手绢包好,准备把它带回到威海去 -- 若是炮弹上有灵,就附在上面,一起回家去吧。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战史图鉴]北洋水师梦[10P]
国耻!日本公园的展览品:北洋舰队定远号上的炮弹
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10发9中,炮弹一发不剩,为何日舰就是不沉?
北洋军舰被各个击破
黄海战败全因丁汝昌:当几个小时插兜观众
曾经的远东最强舰队,竟一艘敌舰都没击沉,反倒全军覆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