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前轮轴机械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展。在研究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分析其背景、原因、动力、机制,旨在揭示中华文明发展的特征。众所周知,古代世界文明形成的机制中,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出现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对古代科学技术的研究,考古学是最能发挥所长的学科之一。夏鼐先生把“Archae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翻译为科技考古学,或称科技史。对此,他提出一些重要的观点:第一,科技史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依靠考古学的数据,也就是研究科技史必须充分利用考古学的发现;第二,考古学在科技史的研究,同样需要科技史专家的积极参与。
轮是人类科技中重大的发明,而轮轴机械更是机械科技的核心代表之一。自古以来,中国在轮轴机械方面有着很辉煌的成就。近年我国考古新发现轮轴机械的起源和发展,在新石器时代较早阶段已对玉器、陶器、木器,以至青铜时代的金属工艺的技术起着重要的影响。2013年6月,“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及相关问题国际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结合了国际上考古与科技史的力量,共同探索了中国史前轮轴机械的出现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作用。
《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论文集》共收录文章22篇,内容包括中国轮轴机械源流与应用系统论述,重点讨论新石器、青铜时代玉石环玦穿孔的技术,并尝试探索陶器、木器、青铜器与轮轴机械的关系。
第一部分有5篇文章,包括中国轮轴机械历史的演变、新石器时代玉作轮轴机械的源流、轴承旋转机理和SEM显微镜的研究。专家比较一致认为,史前的石质轴承器是轮轴机械的核心部分,为轮盘与轮轴相结合处的连接纽带。
第二和第三部分主题着重在玉作与轮轴机械的关系,共有11篇文章。学者认为,目前发现中国早期轮轴的轴承器,地域上有由北向南扩展的倾向。在北方辽宁省查海和河北省北福地遗址,发现了距今约7000多年前的轴承器。距今5000多年前红山文化中大型管钻技术发达,专家估计应用了轮轴机械加工。近年内蒙古哈民遗址出土的大量玉器,穿孔均呈不规则圆形,十分有趣。哈民遗址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的晚期。这可能暗示东北亚洲存在另一种非轮轴机械玉作的体系。在南方淮河、长江流域,马家浜、凌家滩等文化体系中,环玦连续生产技术显著,其中制作与轮轴机械的关系,有待探索。岭南以至台湾方面,这里是现今发现史前轴承器最丰富的地域。我们从台湾曲冰技术研究指出,长达十多公分管状素材和玉芯的套取工艺,同样是轮轴机械生产最典型的例子。
第四部分的文章有4篇,包括陶器、木器和金属制作与轮轴机械的关系。史前陶器轮轴机械的加工,也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此后显示出有由慢轮而快轮发展的过程。海岱地区在龙山文化时期,陶器轮制技术已达到巅峰的状态。木器方面,从良渚文化阶段卞家山遗址出土觚、盘、豆器物形态与结构,学者论证了轮轴机械对木器的加工。青铜器方面,据研究显示商代陶范的制作、金属切割、打磨和抛光等工艺,都和轮轴机械有着密切的关系。法国和俄罗斯学者提供的国外史前时期钻孔技术的数据,为我们对中国地区轮轴机械特色的认识,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众所公认,科学技术史中轮轴机械是机械科技的卓越代表之一。考古证实中国轮轴机械的起源,很可能是奠基于本土新石器时代的传统文化。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陶器和木器使用轮轴机械加工,已成为牢不可破的事实。这个崭新的认识,揭示了新石器时代轮轴机械在产业的应用上,促使了产品定型化、标准化,并使大量生产变为可能,从而引发了生产工具与工作者关系的变化,乃至于社会整体生产体系变革等一连串重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澳门黑沙史前轮轴机械国际会议论文集》,邓聪主编,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4年出版)
(全文来源:《中国文物报》2015年1月2日4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考古通论】Vol.5 | 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论“中国文明的起源”
甘肃古代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形成
蚌埠双墩遗址——解开世界上“最古老的微笑”之谜
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贡献
跨湖桥遗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