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龙游石窟未解之谜总结

浙江龙游石窟未解之谜总结

 

        1992年,世人传说中的无底塘在四个当地的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龙游石窟身披神秘面纱出现在世人面前。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巧夺天工的龙游石窟一经发现立刻引发考古界的一场大地震,也令全球无数人为之惊叹,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十大身世之谜]

 

谜一:龙游石窟群的开凿用人多少?用时多长?凿于何时?

 

       作为龙游石窟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其建造非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然而,遍寻当地的县志及有关史料,竟然无片字的记载。走访民间,也找不到关于龙有石窟的传说。

 

      龙游石窟这样大规模的地下建筑群,其建造需要动用多少人力,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呢?我们根据在龙游石窟收集到的资料无法计算,只有借鉴那些尚知一二的巨大工程以获得一个大致的概念。

 

      龙游石窟历史久远,可以与万里长城争伯仲根据多数专家的初步推论,龙游石窟可能建于汉代,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历史杰作长城差不多始建于同一时期。众所周知,长城,历史悠久,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象征。与龙游石窟相比,其是地上建筑,用砖土夯堆而成。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气势恢宏,其规模之大可称举世无双。修建长城的时间堪称是上下两千年,动用的劳动力数量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建长城,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多万人。这样雄伟的工程,成为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看见的两大人工建筑之一。

龙游石窟是规模仅次于兵马俑的人工地下建筑群。龙游石窟是人工地下建筑群,石窟数量达到30个以上。如此规模的地下建筑,仅次于我国古代最大的地下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中国西安临潼,是地下夯土建筑结构,建筑数量多达50座以上。其中已开发的第1号坑面积12460平方米,2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3号坑面积约520平方米。这个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至今尚未统计出它的用工时间与用人数量。据史料估计,它耗时近40年之久,80余万人参与工程建设。

       龙游石窟与金字塔同是古代石制建筑。龙游石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地下建筑群,是由一凿一斧人工开石而成的古代石制建筑。寻觅这样久远的古代石制建筑,只有古埃及金字塔。坐落于埃及的石制金字塔,是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是4000多年前古埃及法老为自己建造的陵墓。在三座巨大的金字塔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几乎实心的巨石体,由大约20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高度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层楼。关于它的建造时间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普遍认同的说法是,建成一座金字塔的工程,可能要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

 

        经过计算,龙游石窟中已开发的部分体量是18万立方米。与世界各地这许多古代巨型建筑相比较,其工程之巨,让我们很难计算其建造时间的长短,投入的人工多少。

 

       如果只说龙游石窟规模如何之宏大,而并无确指,实在难以使人信服。这里先列举一些数字,以使我们在脑海中初步建立龙游石窟的空间概念。

龙游石窟群均是建造在小小洞口下面的地下洞穴。

已开发的5个石窟中,2个大的,面积一共约4000余平方米;3个小的,面积一共近2000平方米;石窟高约30米。计算出5个石窟需开挖废石约18万立方米。凤凰山已经发现石窟24座,面积是5个石窟的4.8倍,推测总共须开挖废石约86万立方米。据专家推测,矩型入口按4×5米计,可容3-4个挖凿面,挖深几米后可再增加。出口只有一处,开凿出的废石必经由此出口搬运而出。初搬时距离近,10米以下距离加长坡度加陡,劳动强度增大,劳动力也同比增加。几千精壮劳力轮换施工,一锤锤、一凿凿挖下86万立方米石块,又一筐筐、一担担日日夜夜从窟底搬抬,绝非几年时间。尤其是开在石窟顶部的狭小洞口使人员进出和物品搬运极为困难,加大了施工难度,也为工程量的推算又增添了许多困难。

 

          贾钢(上海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系教授,专门从事地下结构力学和施工组织学的研究)教授认为:龙游石窟规模巨大,因此工程难度很大。要开挖这样的石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首先,石窟的入口很小,大概只有20几平方米,而且没有其他入口。开挖的时候,先从地上开一个20多平方米的入口,然后从入口向下面挖,挖出一定深度之后再向里挖。这样一会儿向下挖,一会儿向里挖,由外向里逐渐推进。这种施工方法,很像明清时代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一种窑的建造,那种窑叫做地坑窑。现在看来,龙游石窟是完全由人工开凿而成的。这样大型的工程,就算拿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开挖的话,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程,何况在没有现代机械与爆破技术的古代呢?这样浩大的地下工程,就算是在现代也是很少见的。

 

谜二——为何石窟侧面留有陡坡?

 

        在石窟西侧有一个预留的坡道。坡道呈凹曲状,平斜相间,自石窟洞口向下,约按36度向下伸展,直至洞底。然而细看台阶的阶差竟达到半米,斜面甚陡。这个坡道是窟底通向洞口的唯一通道,它的用途为何?很自然地,人们会想到这是出入石窟的路径,供行走或搬运石块之用。

        古代诸如长城、金字塔这样用巨大石块堆积而成的建筑,人们在把石料搬运到高处的时候,总是采用同一种方法。即先用土堆成一个斜坡,将石料沿斜坡推倒高处后,再将斜坡挖掉。那么龙游石窟中预留这样的斜坡,难道也是用于搬运石块的吗?

 

       孙钧(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和教学,1962年参与创建了《地下结构工程力学》学科)教授在这里就坡道的用意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洞口放在高处,放在小山坡的顶上,可以防止水淹,这是完全科学的。这样从洞口下来就要有个搭步,通过搭步可以顺利地出入石窟。石窟的这个搭步看起来非常陡、非常高。现在我们在顶上注入水泥,用砖砌起来,这样才能自如的行走,而以前没有这个。当时人怎么上下,石料怎么运出,这些经过现在全没有搞清楚,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现代的工人们尝试着在坡道上搬运与龙游石窟地下材料相同的石块。尽管他们选择了陡坡中最缓的部分,可仍然十分吃力。窟底留有一块古人遗留下来的不完整的石料,可就是这块不完整的石料重量也已经超过240公斤。古人是如何将这些重达千斤的巨大石料搬运出去的呢?

更大的疑问出现在坡道的最上端:陡坡最上层的台阶距洞口高达4米,在这里根本无法行走或搬运石料了。这么大的阶差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在尚未搞明古人为何建造高阶差坡道的原因时,在5号洞又发现了古人在坡道上铺垫石块形成的台阶。为什么坡道不一次造成?难道古人的计算出现了失误?究竟那种阶差尺寸适合古人?坡道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谜三——石窟是随意开凿的?还是事前有所规划?

 

        继吴阿奶等人开发了1号洞窟之后,当地游陆续开发了与之相邻的六个洞窟。经过进一步勘察,在石岩背村方圆1公里的地下,类似的洞窟竟有24个之多。更令人惊奇的事,沿衢江北岸狭长的江岸地带,上至小南海镇中埠、定埠、团石汪,下至兰塘乡凤基坤、胡镇镇曹垄等地,都分布有类似的石窟。这些石窟与石岩背村的石窟连成一片,形成规模庞大的石窟群。神秘的北斗七星目前已开发出的七个石窟,均位于龙游石窟群的中心位置。研究人员在测绘这七个石窟的平面图时,惊奇地发现,它们竟是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的。不知是古人已经掌握了天文知识,还是石窟与我们尚不能知的宇宙深处有什么奇妙的关联。在开凿前就有所规划,还是实属巧合?

从已经开发的5个洞窟中发现,每个洞的行制几乎相同。而且从石窟的布局来看,这些石窟彼此间隔的距离很近,可谓是左右相邻,上下相依。从后来开凿的洞口可以看到,1号洞和2号洞仅一墙之隔。通过实地考察,清除了6号洞下的淤泥,发现6号洞和2号洞上下间隔距离仅为50公分。

由此可以推测,龙游石窟的开凿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认真的总体规划,既由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组织,并且在一个连续的时期内完成的工程。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打破现存格局,破坏石窟彼此相对独立的情况。

 

         杨鸿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工作,此后创立了《建筑考古学》学科)介绍说:这些洞窟在地下互相看不到,但方向一致,距离很近,彼此是平行的。两个石洞凿好之后,中间就形成一堵墙,等于墙柱。这些墙都很薄,很平行,整个墙壁如果有一点歪就会打穿,所以施工的测量仪器很先进,很准确,开凿技术很高明。开凿这么大的石窟,要由浅入深,由洞口近到洞口远,所以事先是要有一定的想法的。比如洞开凿成什么样子的,空间多大,这个洞和开凿的另一个洞的关系,两个洞之间距离多远,两个洞之间形成的平行的隔墙多宽、多厚。这些都是经过设计的,不是随便开凿的。

 

        孙钧教授解释说:这些洞靠得如此之近,但从来没有打通过。这样从中间把一片岩石隔出来,从岩石力学,从地下结构来看,实际上是一个承重的结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承重墙。石窟基本上是圆的拱顶,所以要靠地下的岩柱、岩壁来支撑,否则就会塌下来。

 

       说到石窟的事前规划,贾钢教授还谈到:偌大的石窟群,如果没有良好统一的规划,没有良好的施工组织,那是不可想象的。试想,一开始洞口只有20多平方米,它能容纳的人员相当少,只有深到里面时人员才能增加。人员增加后,人要在里面挖掘,千百吨的石料要运出来。搞这么大的工程,这么多的人,这么大量的石料,要是组织不好,没有良好的计划,没有统一的指挥,是很困难的。所以经过鉴定,要有序地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行动,一定会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组织,而且要实行一个计划。否则,这么多人,这么多工具,这么多材料进出,一定会出乱子。我们现在建一个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有组织建设,这些都是由设计师,或者施工人员先行预定的方案。那么这样看起来,古代施工也是有一定的方案的。

 

       据历史考证,在我国春秋时期,施工时就已经有了有比较系统的组织计划。春秋左传里面记载,当时筑城的时候,人员分工明细。那时有指挥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现场的施工经理;有具体的施工组织的基层官员,叫做封人;有管工程量的,有管钱财的,有管工具的,有管工作量大小的,还有管后勤的。那时都有这样一套完整的人员组织,所以从历史上看,龙游石窟的建造也应该这样组织化。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谜四——龙游石窟的开凿使用了什么工具?如何实现?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我们想开凿一条隧道,必须经过地质考察,绘制图纸等步骤,还要使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和定位仪器,以及利用现代化的施工工具及爆破手段,其过程也是十分复杂和艰巨的。那么,在距今遥远的古代,人们没有现代化的测量工具,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来完成即使是现在也十分复杂的垂直定位和地下定位呢?

 

      什么工具造就了开凿精密的石窟?应用现代的测量工具和手段对石窟洞内墙尺寸进行测量,发现龙游石窟形制规整,整体建筑误差极小。从石窟的形制上看,基本上实现了原有的规划设计。此外对石窟的地下布局进行重新测量发现,石窟地下定位十分精确。几个洞窟相隔的墙壁都很薄,这些墙墙壁成等厚,平行延展几十米,最近处不足1米,如果有一点失误都会打穿。这当中最为突出的是,1号洞与2号洞的隔墙,厚度仅50公分。凤凰山24个石窟,可谓是左右相邻而不通,上下相依而不连。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高级工程师)教授认为,当初开凿石窟的时候,肯定不可能像我们现在这样有精美的仪器和精密的测绘。但从开凿的经验上说,古人还是有所考虑的。比如说十多米到二十多米的高度,周围几十米的宽度,如果一不小心,洞顶就会塌下来。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所以古人根据需要,在一些关键的位置,留下石柱。但是当时通过何种手段计算,确定预留石柱的位置,却是不得而知。

 

      孙钧教授说:那时候后肯定没有精确测量仪器,那它怎么定位呢?它要不打穿,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何况岩壁比较薄而且相当平。如果在地面上施工,那是看得见的。但是在地下,却什么也看不见。那个时候没有经纬仪,没有水平仪,更没有现在的GPS,当时使用什么测量工具,是如何操作的,这些都是谜。而且如果用人工一凿一凿的凿下去,那需要多长时间呢?就单说运输的困难,光线的困难,肯定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说不定就是一二十年。

对于石窟不是随意开凿,而是有事前的规划和使用了测量技术这种说法,贾钢教授也表示赞同。从目前开发的几个石窟看,洞与洞之间靠得很近,而且隔墙差不多使等厚的,如果没有一种很好的测量技术,没有一定的方向、定位,要做到这样的精细,是非常困难的,洞与洞之间就会有被凿穿的可能。但是在没有各种精密仪器的情况下,开凿工作把握得如此精确,确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谜五——古人如何完成精美细致的洞内装饰?

 

        人们发现,龙游石窟不仅宏大、规整,更有无处不在的石刻花纹。今天,无论人们建造什么样的建筑,都辅之以各种精美的装饰。那么,龙游石窟这些凿刻花纹是出于开凿的结果,还是有意于装饰呢?如果说它是一种装饰,那它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龙游石窟墙壁,顶面,柱子上全凿刻着纹理匀称,排布工整的花纹。石刻花纹为弧型石纹和水平石纹两种,每组间隔越60公分左右。石刻花纹规则有序,该平则平,该弧则弧,犹如出自一人之手,又似机械加工一般,具有极强的装饰美化的作用。有经验的采石工介绍,弧型石纹可能来自开凿,而水平石纹则是开凿中不常见的,尤其是这样多。

 

      石窟洞顶花纹呼应石窟主体,回转处随石窟走向,如河湾中的流水,由近及远,涓涓流淌。笔直处贯穿石窟东西,直达石壁两端,和谐舒畅。石柱上也布满了由弧线和横线交织而成的装饰花纹。沿石柱向上看去可以发现石柱与洞顶衔接之处的工艺十分细致,石拄与洞顶的花纹以组相接,十分和谐,洞顶的横线流畅的连接到石柱上面。有的柱顶还出现了罗马柱一般的花纹,这种弧形过渡的斜托,既增添石窟的整体美感,也有利于石窟顶部围岩的稳定。石窟是由不同的工作面同时开采完成的,在有些地方出现了高差。这是因为古人放弃原有工作面的基准,以便下一个工作面与石窟整体相一致。古人通过精确的控制和细致的修饰,使两个工作面的连接几乎无法看出。

 

     据此无不肯定龙游石窟的凿痕,是古人有意的装饰之笔。

 

      谈及龙游石窟的装饰,在1号石窟北面石壁上方还有一组长约1500厘米,宽约50厘米的岩画。岩画雕刻风格与技法非常的古朴原始,上部是一匹马,左下方是一只鸟,右下方是一条鱼。岩画洞窟开发初期,由于农民在洞壁中埋电线,鸟之下部和鱼之上部均遭破坏,留下一道长长的沟痕,但鸟、鱼形态仍清晰可辨。这幅岩画是目前发现的龙游石窟最重要的遗存。

 

      中国的岩画十分丰富,岩画的创作可追溯到六千年至三万年,这为我们推测这幅岩画的创作年代及石窟建造年代,提供了更大的时空背景。岩画图像之完整发现,将使人们对石窟性质作出全新的认识。

 

      其中最大的突破是将此图形定为天马行空图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在古代文人作品中亦屡有描述,但天马行空之艺术造像在古代造像中却迄未被确指。

2号洞的南壁上,有契刻着的宛如闪电般的醒目线条。这些线条浑厚古朴,粗壮流畅,很有意境,不像是岩壁的裂纹或导水沟,也不像是装饰花样,倒是某种大型符号图像。它作为一种极其突出的符号图形,应该是出于宣扬的目的。它那左击右冲、挥洒自如的字图形,给人以振臂高呼、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感,似乎表达着一种激昂的情绪,很有可能包含着某种特殊的含义。这经文字专家初步考证,这是古人留下的一个类似文字的符号。它及其夸张,宣扬。最上面为一鸟头形状,这和1号洞的图腾是相符的。据甲骨文专家分析是正伏两字,中间为字,下面为字。这部分整体形象酷似人伏地的侧面形,参考古时奴隶主踏奴隶被上马。正伏征服通假,所以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幅军事作战土,也就是复仇歼敌图。但至今没能定论。

 

谜六——石窟当时如何照明?

 

       身处龙游石窟宏大的洞室中,不禁要问,古人是如何获得光照的呢?如果当时石窟没有充足的采光,这样巨大而细致的工作是如何完成?同样如果没有充足的采光,这宏大规模的修饰又有何用途?

 

        最古老的照明手段——

 

       为了获得光亮,人们总将最新的技术应用在照明上面。古代没有电灯,照明只能依靠火把。那建造龙游石窟时人们采用什么照明手段呢?龙游自古生长下来的乌桕树,曾为人们提供了蜡烛的原料。史料证明古代龙游曾经使用这种照明方式。开凿石窟的人们真是用火——这古老的照明手段么?

 

       谈及龙游石窟的照明,贾钢教授这样说到:在开凿石窟的时候,照明肯定是首要的问题。因为石窟的洞口很小,如果完全靠自然采光,那只能在某一个时段,或者太阳偏到某一种角度是石窟内才能受光。而且开凿的越深,里面的光线越淡。从目前开发的石窟来看,深度都达到几十米,而且是倾斜下去的。如此来看,这么大的石窟,肯定要有人工照明。两千多年前,没有电,也没有电灯,但既然有人在里面施工,那一定要有人工照明。没有人工照明,肯定做不到这一点。

 

       贾钢教授的这种推断,是基于对一般的石窟开凿的考察。

 

       黄山市屯溪东郊的花山谜窟,是古徽州石窟遗址,共有36个洞窟,目前已开发了两个洞。其中的35号洞就有1.2万平方米,规模之大、气势之壮观国内罕见。在洞中的石柱上遗留着当初放置可燃物品作为灯具指引路径的的痕迹,显然他们使用这样的方法获得照明。在花山谜窟中还发现的古代灯具,底座、燃油盘和复原后的灯具更说明了当时的照明情况。

 

       不仅花山谜窟是如此,就人工照明的痕迹,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很多石窟中,也屡见不鲜。然而,龙游石窟洞内石壁光洁如新,在整个石窟也找不到用火的痕迹,就连非常稳定,很少消退的火烧碳黑也毫无踪迹。是岁月抚去了昔日的痕迹?还是古人另有其他先进的照明手段?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

 

      心怀关于龙游石窟照明的疑问,当看到阳光从石窟上面的洞口照到洞下时,不仅要问,难道为了获得照明,古代人充分考虑了利用自然光线?

 

       仔细品味龙游石窟,它确实有别于其它洞穴。石窟西南隅顶部的洞口使得石窟一天之中始终有阳光从洞口照到洞中,尤其是中午日照最强的时候,太阳向石窟内射进极强的光线。当在黑暗中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即便在石窟较深的地方也可以看清周围。

 

       难道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已经懂得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或许这才是龙游石窟的照明方式。

 

谜七、谜八、谜九……,谜团重重

 

 

       何故建造方形水池?

 

       在石窟底部靠近中心的位置,均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的方形水池。水池的构造十分有趣,两边是由岩石开凿而成的,而另外两边却是用条石堆砌而成。关于这些方形水池的用途,有人说这些水池是收集洞内偶尔进入的积水的,有人说是古人在洞内穴居石的生活用水……

而看到这些水池,无论从其大小还是从其形制都让人联想到地面上的无底塘。难道这时石窟的另外一个出口?难道龙游石窟洞中有洞?如果打通这砌起的墙,会不会别有洞天呢?

 

 

         鱼去何方?

 

       无底塘的水被抽干之前,这里曾作为竹林禅寺的放生池。池中养有大鱼,当地村民常在此钓鱼。而当水抽干后,并没有如人们先前所想象的那样水落鱼出,获得满池鱼鳖。相反,洞内经找不到一条鱼。这些鱼游到哪里去?现在有藏身何处呢?

无头石像在龙游石窟中唯一发现的文物是一尊无头石像。无头石像胸戴方形佩饰,手持宝剑,石像材质为石窟所有。那么,它从何而来?做何而用呢? 

石料去向?

 

       据初步计算,为开凿这些石窟而开采的石料达到80万立方以上。这么多数量的石料究竟用在何方?难道真是像有人推测的那样,石料在开采的时候就将其凿碎,付诸东流,被河水带走?经过河水数千年的冲刷,不留一点痕迹?

 

        四大发明的补充,科技发展的印证——龙游石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龙游石窟的发现,可以印证我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英国剑桥的里约瑟博士,曾经写过我们中国古代科技史。在这本著名的著作中,他提到中国的四大发明还可以加上一个,那就是中国古代的凿岩术。

 

       中国古代的凿岩术原来都落实在四川的自贡,在那里主要是凿盐井。在其他地方,凿岩的历史遗存和相关的古代仪器并没有很多发现。这次龙游石窟的发现证实了以前的看法,而且初步把其开凿的年代定为汉代,这就把中国凿岩术的时间大大推前。

 

      龙游石窟是由龙游的先辈们人工开凿而成,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使他们意志和力量的体现,是美学、力学的集大成之作。龙游石窟的发现,无论是从考古学的角度,从历史文化研究的角度,抑或从建筑工程技术方面以及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方面来考察,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龙游石窟五大谜窟]

 

    考古未解之谜揭秘龙游石窟五大谜窟?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的龙游县小南海镇,历史上是风景名胜区小南海的分景区。1992年,世代传说的无底塘在四位农民的隆隆水泵声中水落石出。如此一个世界奇观——龙游石窟横空出世了。

 

        这是一个谜团万千的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似有规律的分布了大小24个洞窟,每个洞窟的面积从10003000平方米不等,每个洞窟从矩形洞口开始垂直向下延伸,高度约30米,顶部呈倒斗型,洞内均匀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更让人叹为观止是洞壁,洞顶和石柱上都均匀的留下古人似乎带有装饰意义的凿痕。

龙游石窟现已开发出五大谜窟:

 

龙游石窟五大谜窟一号谜窟:

 

        它是七个谜窟中最小的一个,地面面积300平方米左右,呈近正方形,地面平整,矩形方池在进口处下方。因支撑面小,只有一根擎柱。窟顶分高低两层,相差约50厘米,就像擎柱顶着大梁而把一间大厅一分为二一样。该洞窟进口处与竹林禅寺仅一墙之隔。离窟口不远处有一鱼、马、鸟三种动物雕刻图,这是7个谜窟中唯一的图象雕刻。

 

龙游石窟五大谜窟二号谜窟:

 

        二号谜窟比一号谜窟大3倍,地面面积约900平方米,也近正方形,靠北边尚有小部分未完工,因窟顶支撑面大,有四根立柱,其中三根鱼尾形柱尖头朝北,靠东一根尖头朝东,矩形方池南壁中部。四根柱子中最粗的柱横截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297厘米、274厘米、155厘米,高约10厘米。

 

        该谜窟光线较充足。

进口处天井的下方窟壁上有一些明显的极不规则的凿痕,有人辨认为象形文字中的两字。

 

龙游石窟五大谜窟三号谜窟:

 

        三号谜窟较之二号谜窟要大,约1200平方米,但高低相差悬殊,窟顶呈45度斜面从南延伸到北壁,地面几乎也呈45度斜坡伸到北端,给人以深邃阴森的感觉。谜窟呈长方形,但东北角尚有很大一部分未挖掘,因而呈缺角矩形,是掘凿者有意不挖除,还是因故停止挖掘留下,乃不解之谜。其转角处从顶到底有螺旋状刀痕,像是一条巨型机械的进刀痕。

 

        该谜窟有三根擎柱,呈一字形南北向排列。矩形水池在西北角,阶梯在西壁沿伸而下,西壁有极少量的深水,据介绍一壁之隔尚有个巨型石窟未开发,渗水系隔壁窟中之积水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渗透过来。

 

龙游石窟五大谜窟四号谜窟:

 

        这是工程最大的一个谜窟,进口先为一平台,右侧为陡峭石壁,左侧是盘壁而下的石阶,石阶与前几个谜窟是一样的锯齿状。阶距长达3米,从窟口到窟底深达20余米,阶道达50米以上,窟底较平整,面积约2000平方米,三根擎柱呈三角形分部,矩形方池在窟底中部。可能因窟规模大,矩形方池也相应比前几窟大多倍。

 

[龙游石窟谜团]

 

1. 如何采光:洞口狭小,石窟内光线暗淡,石窟四壁及洞顶均未留下任何油烟痕迹,开凿者何以照明?

 

2. 半米壁距:石窟群彼此相邻紧贴但绝不相通,连现代科学仪器也很难做到这点,古人开凿测量何以如此精确?、

 

3. 不见史料:如此宏大的地下工程,在当地的地方志及其它史料上却未有直接记载,何故?

 

4. 石料去处:据估算,石窟群的开采石料量至少在80万平方米以上,而开采出来的红砂岩很难用作建材,究竟哪里去了?

 

5. 洞壁石刻:1号洞石壁上有鸟、马、鱼的石雕图案,2号洞有闪电状石刻线条,究竟代表什么?

 

6. 矩形水池:每个洞窟中心部位均有约20平方米的矩形水池,其两厕开凿而成,另两厕砌石而成,有何用途?

 

7. 鱼去何方:旧时石窟群作为寺院放生池,养有大鱼,村民常在此钓鱼,水抽干后不见鱼影,何故?

 

8. 北斗七星:已发现的七个石窟的平面布局呈北斗七星状,是故意设计还是纯属巧合?

 

9. 石窟数量:已探明石窟36个,有否更多石窟?仍是未解之谜。

10.龙游石窟功能猜想:

 

.采石说。论者认为开凿龙游石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采石。但异议来了:若要采石,为何不露天开采,而要进行地下开采?再说从顶部开小口,然后竖式向下开采,增加了无端的麻烦和难度。为什么不把口开大一些?为什么要采用工艺技术要比平洞开挖法和底挖法复杂得多而难度极大的顶挖法呢?

 

凤凰山24个石窟,左右相邻而不相通,上下相依而不相连,在地下达到如此相对独立又十分近似,绝非偶然。于是,采石说又派生出采石非惟一目的说。论者认为,开凿龙游石窟主要目的是为了采石,但获得的空间另有他用。

 

.穴居说。论者认为,龙游石窟是古人为穴居所需而开凿。论者以史料为依据。因为韩愈的《徐偃王庙碑记》及有关徐偃王的记载中,凡提到徐人便都涉及凿石为室,以祠偃王的事。诚然,龙游为徐偃王后裔居住之地,金、衢等市县徐为大姓,但他们的先人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代价凿石室群居呢?南方远不如北方干燥,地下生活方便吗?何况他们的财力够吗?

 

.宫殿说。论者认为它应该是绝对权威者出于某种特殊需要而不惜工本所为,可以说非王者莫属,因而推断它很可能是姑蔑国的宫殿。然而作为宫殿,是王室成员久居之地,为什么宫中没有半点王家遗物?既是王宫,理应对如此宽敞的殿堂作适当的分隔,也应有内在的建筑,而石窟中空空如也,全无遮挡和内部建筑的痕迹,只有一个水池能说明什么?还有石窟上下台阶距离很大,运输、进出都有一定的难度,难道王者不考虑水火、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灾害吗?

 

D.陵寝说。论者认为龙游石窟或许是古代吴越帝王或其他诸侯生前建造的陵墓。因为根据石窟顶部呈穹形来推测,很符合汉代以前一些地下王陵的特征。但不可解释的是,既是王陵,理应有陵寝、棺椁及陪葬物,诸如金器、银器、铜器、陶器、瓷器、玉器及珠宝、纺织品或者它们的碎片,但石窟内却空空如也。

 

E.仓库说。这是浙江大学的褚良才博士提出来的。

 

论者认为,从地理角度看,龙游石窟地处衢江、灵山江、塔石溪三水交汇处,在过去以水运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时代,这儿是交通要津,因而商贾云集、运输繁忙,在江边开凿众多地下石窟用于贮存物资,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仓库说不能解释的是,古代龙游经济再发达,也不需要这么多地下仓库来贮存货物。洞厅这么高大,贮存的利用率极低,与常理实情相悖。

 

F.巨石文化说。从广义上说是对的,如埃及的金字塔、蒂瓦纳科神庙的太阳门、英国伦敦的巨石阵、非洲的石雕王宫等,龙游石窟自然也属巨石文化。不过龙游石窟的巨石文化不是在地面上用巨石堆砌而成的,而是藏于地下、从巨石中开凿出来的,与金字塔、太阳门、巨石阵、石雕王宫不同。

 

G.外星人造说。龙游石窟是外星人所为,并写了一本书,名为《中国发现外星人疑迹──龙游谜窟》,多方论证龙游石窟为名副其实的巨石文化。但这仅仅是大胆的想象而已,是不现实的。龙游石窟理应是地球上人类创造的奇迹。

 

H.道家福地说。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道教产生于东汉,而龙游石窟凿成于东汉前,与历史不符。再说道家福地应选在名山大川、高远幽深之处,如道教圣地湖北的武当山。何况自汉迄今,龙游一直为县治所在地,人烟稠密。

I.伏龙治水说。论者认为,古时衢江常泛滥成灾,致使两岸民不聊生,开凿这些石窟是为了给龙王爷安个窝,让他不再兴风作浪,为害生灵。但要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石窟与治水无关。

 

J.藏兵说──也就是战备基地说比上述各说更有说服力,并有一定的史料和文献佐证。藏兵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会长杨鸿勋先生提出来的,这是受到费孝通先生是权力组织下有计划劳动的结晶启发,是对他本人《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一文中越国藏军说的具体发挥。然而藏兵说不能解释的是,复国名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实际上准备了22年,到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才灭掉吴国。22年中又要秘密备战藏兵、又要开石窟,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开凿石窟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为,要把这么长的大好时光用于挖洞,又用这么长的时间进行练兵,岂不荒废、消耗本来已经弱小的国力吗?所以杨先生自己也说,这仅仅是根据建筑形制和开凿痕迹等遗构情况及手头的部分文献材料所作的初步推测,在没有找到更为可靠的证据之前,是不能作为定论的。

 

 

 

 

中国最早的文字之谜

摘要: 甲骨文是殷墟中发现的最具史料价值的东西,它将中国的古代文字向前推了千年,而这时文字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说明,在这之前,还有前文字时代,或者说前甲骨文时代,即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体系,在中国各地的陶器中 ...

史学界普遍认同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3600多年,而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成果表明大约在距今5000年前,良渚先民就开始使用文字。这些刻画符号将中国的文字史向前推了1000多年。

中国应该有一个前甲骨文的时代——甲骨文的随想

 

        甲骨文是殷墟中发现的最具史料价值的东西,它将中国的古代文字向前推了千年,而这时文字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说明,在这之前,还有前文字时代,或者说前甲骨文时代,即比甲骨文更原始的文字体系,在中国各地的陶器中,也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符号,比如著名的大地湾遗址、西安半坡遗址,但这些符号太简单,以至于我们很难发现它会代表着什么,也许答案要在这些根本很难代表什么的符号与甲骨文之间的历史中去探求,从甲骨文中我们又一次证实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确是中华民族的基石,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体系,那么我们又试图问一下,殷商之前的夏朝,人们是如何记事的?那里的文字写在什么载体上呢?为什么不像埃及、巴比伦等文明一样将重要的信息刻在石头上呢?夏朝到底有没有文字?中国人选择龟甲而放弃石头,是不是又一次说明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生命力呢?

 

        从历史传说中,我们知道在三皇五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创造了文字,而文字的出现的确是举世瞩目的事件,鬼神都为之哭泣,因为文字代表着一种新的秩序,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那个荒芜与混乱的时代结束了。

 

        苍颉也许是中国古文字的搜集者和整理者,并在搜索与整理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些文字,而这其中的每一个安都代表着古代智慧的中国人结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和解释。

 

        因此,可以断想,中国最早的文字也许不是甲骨文,还有比甲骨文更早的系统,但是,现在没有发现这方面的任何痕迹,发现的更早的一些陶器上的符号,因此,我们是不是从商代之前去寻找那个迷失了的前甲骨文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不把他们的文字刻在石头上,千古不变呢?他们记录文字的载体是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能解决,相信,中国的文字史将会向前更推进一步。

许多时代,有许多事情,我们都是出料意料的,比如,我们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本来说是八千年的历史,但前一段时间,又发现了六万年前人工粟的痕迹,这说明大地湾的历史一直推进到了六万年前,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甲骨文之前还有文字,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罢了。

 

        世界上许多文明都视自己的文字是最神圣的,比如梵文在古代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样,钱文忠教授讲了一个例子很生动,印度佛教盛行的年代,一个说话口吃的孩子,据说他的前生就是的梵文语言学家,正因为他试图揣测神的文字——梵文,他被转世为有语言障碍的人。

 

        中国没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宗教,历来是理性主义的儒教,而在我非常反感韦伯的观点,我不认为中国缺少理性主义的传统,直到今日,中国仍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度,因此,中国的古代文字,并没有像梵文一样神圣得不可以妄加评论。故以上的博文,如果大家觉得不妥,全当是胡言乱语吧!

 

【相关阅读】:中国最早文字也许不是甲骨文

 

  1953年发掘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出土了一部分牛骨,其中一件牛肋骨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未知符号;1985年和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安花楼子遗址陕西龙山文化地层中,再次发掘出12片带有神秘符号的骨头;1996年至1997年淄博文物局等单位联合发掘的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又一次发现了刻有类似符号的兽骨。

 

  甲骨文难道不是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之前的文字又是什么?

 

  日前,记者采访了骨刻文发现者、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听他分享骨刻文发现的故事。 骨刻文的身世之谜

  2005,刘凤君受济南一个张姓收藏家的邀请,去鉴定一块骨片。我看到那个骨片上的两个字符大吃一惊,当时就说这是早期的文字。因为这块火柴盒大小的骨片是史前遗物,属于龙山文化中晚期的东西,距今四千年左右。在这样的一块史前遗物中发现文字,这无疑将中国最早文字出现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当时在场的许多收藏家都被刘凤君的这一大胆论断吓了一跳。

刘凤君却对自己的论断十分有把握。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中国早期文字与书法艺术研究,搜集了大量陶器符号,这些陶器符号都是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时期的,距今五六千年。而甲骨文最早距今3200年左右,那这之间一千多年就是一个空白期。但我相信这个空白期肯定不是空白,这个时期肯定有一种文字或者一种符号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是甲骨文的源头。现在看来,我当初的结论是没错的。

 

  近几十年,考古工作者在田野工作时经常遇到刻有文字符号的骨片,当地群众深翻土时也挖出很多。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把它们误认为是草根腐蚀或虫蛀的骨片,还有的则被认为是自然形成的骨花。

  刘凤君打趣说:“几年前,在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一位教授捡到了一些有刻划痕迹的骨片,大家都笑话他,说他捡到的这些东西都是草根腐蚀的或是虫子咬的,毫无价值,这位教授觉得脸上挂不住就全部扔掉了。这实际上就是学界对于骨刻文本身的一种误解。

 

  我为什么就认定它是最早的文字?为什么能够确定它不是草根腐蚀的或者是虫子咬的?”刘凤君解释,首先,骨刻文很明显是人工刻划的,造型讲究而且力求完美,多数都由弧线构成,深浅不一,刻划底部大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线条流畅、均匀且在凹线底部保有多处划痕。而虫蛀往往是一个圆点接一个圆点,线条既不流畅也不均匀。除此之外,草根腐蚀的痕迹往往浮于表面,线条既没有规律,也没有深度。被腐蚀的线条底部光滑平整,在一个水平线上,也未发现利器划痕,因此不难看出骨刻文必是人工所做,非自然所成。

 

  当然,也不乏早就注意到骨刻文价值的考古学家。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考古学家和鉴定家史树青先生,生前曾对一位找他鉴定骨刻文的赤峰收藏爱好者郝先生说:“这些东西你看不懂我也看不懂,但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文物,你好好收藏着,以后会有人来找你的。”9年后,去赤峰调查骨刻文资料的刘凤君果然找到了郝先生。

 

  201011,刘凤君把寿光市城东北角圣城古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晚期灰坑出土的寿骨60”骨刻文,送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年代测定,确定寿骨60”的年代距今有3700年历史,再一次坚定了他研究骨刻文的信心。 造型各异的骨刻文

 

  刘凤君向我们展示了近期发现的3块刻有骨刻文的骨头。这3块骨刻文均大小不一,最大的长约15厘米,最小的长约5厘米,形状各异。其中最大的是一块猪下颚骨,粗壮的兽齿依然坚固。远看,这些骨头的表面呈土黄或暗黄色,沾有细土,但隐约可见细小纹路。拿放大镜仔细端详,文字脉络可清晰辨识,线条刻划深浅不一,但多呈放射状,字间大都呈无序状排列。

 

  为证明骨刻文与虫蛀和草根腐蚀以及骨花等骨头的根本差别,这些年刘凤君一直带领他的学生在田野勘测,寻找各种实物标本。他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骨刻文出土的规律:一是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及商代遗址中才会发现这种骨刻文;二是一般小遗址不见,多发现在几十万平方米以上的大遗址中,这些大遗址有的已被确定为早期城址;三是只有在生活区边长一百米或二百米范围内才能发现骨刻文。这说明骨刻文虽说主要流行在龙山文化时期,但经推测,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岳石文化和商代。

 

  可见,骨刻文的使用和制作不是很随便的,它应该是政治中心或者是统治者、高层人士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传递手段。刘凤君说。

2011年的圣诞节,刘凤君带领两个研究生赶往昌乐县任家河史前遗址调查,因为在这个遗址上曾经发现过骨刻文。任家河遗址东西各有一条河,背后是一座山,南面是一片开阔的地带,很有利于生存,刘凤君据经验判断这肯定是一个重要的遗址。我们就在那里展开调查,在河沿边的陡坡上发现了一个灰坑,稍微做了一下清理。挖了30厘米左右,我们就挖到了骨片,两个研究生惊讶地叫了起来。为保持原汁原味的原象,我们不断地拍照、取证,为的就是告诉大家这是真实的,这不是我们放进去的,的确是在灰坑里挖出来的。当我们完成清理工作之后,小心翼翼地把骨片取出来,一个视力很好的同学发现骨片上面有字,我当时高兴得不得了。由于当时那个骨片是湿漉漉的,不能随便采取措施,回来用小刷子轻轻地清理干净之后,果然发现有五六个字。现在骨片已被送去进行年代测定,以确定它的真实年代。

 

  目前,刘凤君已详细分析了一千多块骨刻文骨片和属于骨刻文时期的8件刻字玉石器、7件刻字陶片,约计3000多个字符。

 

  刘凤君表示,骨刻文字体造型较为常见的有写实物象型,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和动物的行动。主干分枝型较为特殊,其造型主要是由一根粗长主线为基础,然后在主线的左右两侧分刻出一些短细线,类似于树枝形。中心圆型或似圆型,此类骨刻文中间可以是椭圆形、方形、长方形等近似圆形,周围向外划很多密集的线条,一般可代表远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也可指自然界一种常见痕迹。 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骨刻文真的是甲骨文的源头吗?

 

  刘凤君在研究中,逐渐梳理出甲骨文和骨刻文之间的联系。

 

  骨刻文与甲骨文意义相近。大体上都属于指事、象形和会意系统。但骨刻文更为明显,具备书画同源的特点。

 

  现在发现商代甲骨文的地方都能够找到骨刻文,虽然二者处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层之中,但足以证明甲骨文和骨刻文两者间的地域性关联非常密切。2003年大辛庄遗址在商代晚期地层之中出土过甲骨文。一个遗址的商代中晚期地层同时出土骨刻文和甲骨文,而且风格特点的源流传承关系较为明显,更说明了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

 

  早期的骨刻文作为记事的比较多,发展到距今3300年到3500年的时候,它的祭祀现象已经十分普遍,甚至出现了宗教占卜痕迹。我们发现的龙骨2’是一块动物的肩胛骨,其正面上部排列着几个刻凿的长方形槽,槽内底有明显的烧灼痕。肩胛骨下部刻划了几个文字符号。在骨头上凿槽烧灼的占卜祭祀活动,可能起源的更早一些,但占卜祭祀之后,把占卜祭祀的内容和结果用文字符号刻划在同一块骨头上,‘龙骨2’应是目前所见较早的实物,显得弥足珍贵,并且为甲骨文直接继承。刘凤君说。

 

  既然骨刻文与甲骨文二者如此相像,骨刻文会不会就是甲骨文呢?

 

  对此,刘凤君表示,骨刻文与甲骨文虽然联系密切,但仍有一定区别。

 

  甲骨文的物质媒介多为牛的肩胛骨和龟板;骨刻文则较为杂、乱,在猪骨、牛骨、羊骨、鹿骨、象骨甚至于人骨上都有发现。甲骨文常用于占卜之事,多为王室文字;骨刻文占卜、记事均有,可能带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属性,因此多为普通百姓使用。甲骨文多为王室所用,往往使用金属道具刻画而成,因此线条多数圆滑、笔直;骨刻文多数使用石质工作刻划而成,所以弧线、圆线、曲线较多。甲骨文已是六书具备的成熟文字,但骨刻文的六书不全,前期仅包括了指事字和象形字,处于文字产生的初始阶段。

 

  另外,商代的甲骨文主要集中在济南和安阳一带,周代的甲骨文出现在陕西扶风县;骨刻文则出现在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所以说骨刻文在距今3300年到4600年之间的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辽河流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骨刻文解读任务艰巨

刘凤君非常重视骨刻文的解读工作。他说:“发现一种古文字很重要,把它释读出来同样重要。因为只有释读出来,才能得知古人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刘凤君坦言:“2009年之前,我已经解读了十几个字,有尧、舜、龙、凤、豕、犬、鹿、人、鸟、狩猎等。后来我发现骨刻文解读的问题还应该好好地琢磨琢磨。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亦不是一时半刻的工作,是十几年甚至于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的工作。

 

  刘凤君说:“解读骨刻文应该科学地、严格地按照三个步骤进行:首先要仔细观察一块骨头上保存下来的文字组合情况,按组合解读较科学,尽量避免单独解读;其次是如果把骨刻文描成书写字,必须一丝不苟,严格按照原造型、原笔划、字与字之间的原布局描写成书写体;最后是解读,解读要和古人思维接轨,要追寻古人的原始的认识境界,而不是按现代人的认识去解读。

 

  刘凤君总结前人的解读经验,认为释读骨刻文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即考古类比直读图像解型法、历史考据法、指事组合破译法、与甲骨文金文比较顺读法和彝文比较解读法。刘凤君介绍说:“以上五种方法在运用的时候,很少单独运用,经常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配合其它一种或几种共同解释一个字或一个词组,这是科学的解读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刘凤君已出版《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昌乐骨刻文》、《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寿光骨刻文》和《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龙山骨刻文》三本骨刻文专著。尽管骨刻文的身份在学界还存有争议,但刘凤君始终不曾放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浙地》谜一样的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之谜:1992年龙游石窟发现大量超现代科技的设备
十几平米小水塘深藏大玄机,抽干水后显现出了“世界第九大奇迹”
花山谜窟导游词
[婉林原创]石窟悬谜[游记]
龙游石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