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务员你在专业上傲得起来吗?
2015-10-12 公务员学习

招考公务员时虽然有专业要求,但进了机关后,很多人干的并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机关也没那么多对口岗位。法律专业的去接电话,学铁路工程的去搞后勤,学园林的去搞党务,学建筑的搞网络,学外语的搞计生,学法医的搞会务,要什么专业性呀!离开机关不当公务员还能用专业知识挣得到不低于原来的待遇,才能说有专业上的傲气!

  话糙理不糙,机关确实有这些现象。我也是老机关了,综合性部门、业务部门都干过,我想请教,在作者所在的综合性大机关,究竟有什么业务可以称之为过硬?又需要什么样过硬的业务?

  我目前所在的正厅级单位,处级干部除了指手画脚指挥别人干活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别的主要业务了。如果说主要业务都是处级干部干的,那么请问,科级干部干什么去了?


  像办公室系统这种综合性机关,日常工作一句话概括,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办文办会办事水平高,算不算业务过硬?能不能有专业上的傲气?依我看,不算过硬,也不能有傲气。

  办文办会办事需要很高深的专业知识吗?我不觉得。办文可能专业性稍强,办会办事,则的的确确是情商更为重要。这些工作、这些岗位,是不可替代的吗?换了人就干不好吗?我看不是。机关干部流动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少了谁,也没见它停止运转。钱学森、邓稼先的工作是不可替代的,机关干部,哪一个是不能替代的?

  我在机关很多年了,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换了一茬又一茬,无论什么样的业务,快则一个月,慢则三个月,最长半年,新人便可接手。有哪位机关干部是离开原岗位半年以上,原单位还求着你回去办业务的?有谁是一辈子呆在一个岗位的?既然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证明了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是可以替代的。要所谓“业务过硬”,也是不难的,新人最慢半年便可接手,难吗?

  就说说公文材料写作吧,从广义上说,这算是办文的一种。在大部分机关干部看来,写材料是个技术活、智力活,在办公室系统的业务中,大概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吧!但即使再妙笔生花,公文材料在老百姓甚至大多数机关干部看来,都是味同嚼蜡,像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至于领导的讲话稿,即使写得再天花乱坠,下面听了还是想打瞌睡,没有多少人真正用心听。而且,以新时代领导的水平,没稿子领导就真的不会讲话了?一个笔杆子,材料写得再好,难道还能写一辈子?机关只有一个人会写材料?即使某人写得最好,难道换了一个写得稍差一点的,稿子就不能用了?公文材料,最主要的是把问题讲清楚,文采倒是其次。把文字写通顺、把事情讲清楚,不需要多高的文字水平和专业知识吧?再者,看看现在当领导的,究竟有几个是很能写的?最能写的人当领导没有?是不是最先提拔?是不是当一把手?按照我的认知,各级领导中,出身笔杆子的,比例是不高的。

  如果技术含量最高的的材料写作,也不需要多高深的专业知识,也不存在不可替代性,那么其他业务,就更加不应该产生什么“专业上的傲气”。说得通俗点,机关这些活,专科以上学历、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干,又何来什么“专业上的傲气”呢!


  有人或许会说,你上面说的是办公室系统,其他系统可能不一样吧。那好,咱就说说其他系统。

  鄙人曾经在建设、规划部门工作过很多年,这两个部门很多干部都是工科出身的,与其他党政群机关相比,其业务也可算专业性很强了。建设局有一个总工室,负责审查建筑项目的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规划局有几个科室,负责审查城市规划方案和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专业性都是很强的。

  但实际上,即使是这些专业性最强的科室,真正从事技术工作的,都是从外面聘来的工程师,他们的身份是雇员;有的是从下属建筑设计院或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规划设计院等事业、企业单位借调来的技术人员。原因很简单,一个在机关成长起来的公务员,即使科班出身,由于没有在市场上拼杀过,也很难具备什么过硬的专业技能,即使原来有,在机关多呆几年,也会很快退化。真正具有过硬专业技能的,是那些在企业工作、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技术人员。

  机关还有什么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法律审查?法律咨询?网络维护?电脑维修?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当然,机关单位也有这类偏专业性、技术性的岗位。但是,只要在机关干上3年就知道,机关自身的在编干部,只不过是负责处理一些简单的技术问题,真正复杂、专业性强的工作,都是外包或委托机关外的专业人士处理的。像党政机关聘请的法律顾问,都是律师所的职业律师。

  国家领导人的外语翻译,专业能力够强了吧?难道其中一个人有傲气不干活了,就找不到翻译了吗?

  以上这些专业性那么强的岗位,都不见得有资格讲“专业上的傲气”。其他岗位嘛,呵呵。

  只要在机关工作,就不可能真正有什么“专业上的傲气”,因为机关不同于企业,没有生存压力;机关有自己的运作规则,下级必须服从上级,上级可以因工作需要随时将你免职、调职,面对上级,机关干部不可能真正傲起来。

  嘿嘿,请问:你知道中国最不缺什么吗?人!你知道我党最不缺什么吗?干部!

  我也写了十多年公文材料了,各种各样,领导讲话稿也写了很多,也得到过表扬与肯定,也算是有一定经验和水平,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专业上的傲气。试想,如果把我换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岗位,我业务还过硬吗?

那么,一个公务员的傲气到底来自哪里?我看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法律的保护

现在社会进步了、文明了,不干违法乱纪的事,还真没人随便把你抓走,而且按照《公务员法》,公务员也不能随意开除、降职、降级。

其二,体制的弊端

机关很难评定绩效,例如写一篇文章,办理一份公文,筹备一次会议,如何评定绩效?公务员干多干少甚至不干,工资旱涝保收,不会扣钱,顶多是不晋升。而且干部一般是能上不能下,极端情况才会出现降职降级。

其三,人情的牵绊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机关更加讲究一团和气,不少人都是老好人,大家都不想得罪人。即使是领导,也不想树敌太多,还得考虑退休后的生活,不愿整天当恶人、丑人留下骂名。所以,总有一些自命不凡、自命清高的人能在机关存活下去……

  一言以蔽之:不会被随便问罪、随便开除、随便减薪、随便免职、随便降级——这才是公务员傲得起来的真正原因!

  (作者为省直机关公务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树立“三大意识”发扬“三种精神”发挥“三个作用”
没背景的你,凭啥在机关立足?
浙江台州印发五年计划 绘制公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施工图”
可以缺经验,不能缺激情
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编制考试中职位选择的技巧
公务员必须“专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